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第18章

作者:南伍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炮灰 BG同人

  苏景和与吕居简,二人“难舍难分”。

  “你刚刚说的太酷了,有理有据,懂好多法律条文啊!”苏景和看向吕居简的目光堆满了星星,看得吕居简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也就这样,还是你说话比较一针见血,一下就戳中了那俩家伙的命脉!他们果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欺压普通人强买强卖的活!”吕居简也很佩服苏景和,他看人太准了,只往人群中多看几眼,就能找到别的苦主,厉害!

  两人的胜利mvp结算显得旁边的“大人”格格不入,跟在苏景和身后的苏洵、跟在吕居简身后的吕夷简有些插不进话。

  也不对。

  “我们家景和是很厉害的,他说话有条理,要不是碰上两个不讲理的,也不会进了这官府。”苏洵加入地毫无痕迹。

  三个人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

  很好,这下只有我孤单地走在他们身后了。

  吕夷简目表情越发严肃,努力让自己显得像是一家之主,而不是“被话题抛弃”的老头。

  —次日—

  上午十点,旭日高悬。

  “这就开始了?”宋十一咽了咽口水,偏头看了一下严阵以待的苏景和,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点头后,深呼吸,开口大喊。

  “瞧一瞧看一看,这是我们窑厂出品的白瓷保温杯……”宋十一说出口之后,还是没能顺畅地继续下去,但意外的是。

  对面端详着他,等他说完,相当果决又迅速地开口。

  “这些吗?我们都要了。”

  “不是不是,我们不是来单独卖产品的,有没有可能在这边安排一个地方给我们售卖,我们长期供货。”

  苏景和从旁补充。

  掌柜的又看了宋十一一眼,坚定回复,“没问题的,这片地方可以吗?我可以往旁边挪一下。”

  ……

  “好顺利的谈判,我们真是好样的。”苏景和出门后还和宋十一复盘,“刚刚说话很有气场,看起来就是久经商场的老油条了!”

  “真的吗?”宋十一本来还以为自己发挥的不好,加上那掌柜的看他看了太多次了,他还在担心苏景和发现什么端倪,现在好了,应该是他表现的比较优秀!

  “我开头也是有点小问题的,我说得比较磕磕绊绊。”

  “但是该说的都说得很全面了!”苏景和持续性鼓励。

  “走,我们去下一家!”宋十一昂首挺胸,已经相信了苏景和的鬼话,认为自己是商界奇才了。

  可惜他现在已经在政圈发光发热了,不然高低要开几家店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两个人斗志昂扬地离开了这个店面,走远了店名完全呈现出来——宋家茶馆。

  宋十一虽自己没有经商,但这确实是他的家族产业之一。

  他俩走后,宋家茶馆的掌柜的还和小厮有一段对话。

  小厮:少爷提前说的就是这个事儿?是开了新的店吗?这杯子还挺好看的看起来,和我们茶馆还真挺搭。

  掌柜:我们少爷真是气度不凡。(完全没有听到小厮的分析,沉浸在自自己的世界里。)

  有人听到了这段话,悄悄跟上了苏景和他们俩。

  跟着他们去了医馆、酒楼、书店,大约跟了一个时辰,两人都没有发现她这个不速之客。

  苏景和、宋十一两个人轮流当说客,一个时辰跑了有十三家店。

  “算上最开始那家,我们一共成功了7家,也有一半的成功率了,要是七家每天卖一个杯子,也能有一个杯子的订单。”

  几乎算得上是屡屡碰壁,7家里算上自己那家,宋十一也就谈成功了2个,他已经不相信苏景和说得他是商业奇才的话了,现在想法也偏悲观化。

  “要是真的只能一天一个,那我们真就要多谈几个了,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跑。”苏景和拍了拍自己的腿,正准备站起身,身前就走来一个人。

  “哎?是你!”苏景和一抬眼就看到了这人,“你是王安石的妹妹!你哥呢?怎么没来?”

  “我一个人出门的,我哥不在。”妹妹和宋十一也打了招呼,“我在家排行第五,姓王,名唤王文君,读过书,口才不错,你认识我哥知道我哥是什么样的人,我说得过他……”

  “等等等等……”宋十一没听明白这小娘子的意思,“你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我刚刚看了你们一路,你们是在找人推你们的竹编保温杯对吧?热水可以在三个时辰后依旧保持温度,至少是能够直接饮用的温水。”王文君站直了身体,自信微笑,“你们两个人的速度太慢了,我可以加入你们,一起推销。”

  原来是要帮我们的!

  宋十一真的已经跑累了,想要一口答应下来,但他没有这个同意的权利,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苏景和。

  苏景和看着姑娘坚定的双眼,和眼睛里闪烁着的名叫野心的光芒,抬眸一笑。

  “没问题,我可以雇佣你,但不是因为你是王安石的妹妹,所以你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没问题。”王文君从宋十一手里拿过一个保温杯,“我可以现在就给你们谈下单子。”

  “不着急,先谈好条件。”苏景和说完想了想,转头看向宋十一,“我应该有权利给窑厂招一个技术骨干吧?”

  “有吧?”宋十一也茫然,他琢磨着,就算苏景和把窑厂搞翻天,应该也会被原谅吧?

  不是听说他打人进开封府,吕相都去给他擦屁股了吗?

  听不真实的小道消息,让宋十一对苏景和的身份更加看重。

  “哈?你不能做决定吗?”

  王文君听完反而是皱眉了,“不需要太好的待遇,正常能让我赚钱就行。”

  说完,她也没了刚开始的强势,伸手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像是有些羞于启齿,但还是承认了。

  “汴京生活实在太贵了,我想赚钱补贴家里。”

  “只是招一个人的话很容易的。”宋十一当场就为这样的感天动地赚钱的理由而心软了,他甚至小声凑到苏景和耳边。

  “实在不行你把原本招进来的踢掉就行。”

  “我想也是,陆运会答应的。”苏景和点头。

  宋十一绝倒,“怎么想都是你的权利比他大吧!为什么要他答应啊!”

  感觉好像上了贼船。

  刚给自己立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努力的她这个人设的王文君,突然有些迟疑要不要加入这个小队了。

  ——当天傍晚——

  三人小分队在窑厂门口分别。

  “明天记得来这边报道。”苏景和对王文君这个销售鬼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待遇什么的可以提!”

  “我们窑厂真的离不开你,记得来啊,窑厂没钱的话我可以贴!”后半句是宋十一说给苏景和听的。

  ——又过了半个月——

  在各方努力下,“张家窑厂”摇身一变成为了“精品窑厂”。

  窑厂门口会固定刷新很好吃的小吃摊子,她们也会出现在大宋的夜市,伴随着美味一起被文名的还有那位女老板的悲惨爱情和自强自立的事业心。

  汴京的街头巷尾也突然出现了物美价廉的竹编保温杯,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与此同时,朝堂肃清官员的动作变得越发干脆利落。

  汴京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要被清算的会是自己。

  这场整顿维持了足足半年,知情者闭口不谈背后的缘由。

  1037年初,有确凿消息明年科举照旧,大宋才像是又活过来一样。

  当然,有人死了。

  苏景和躺在家里,反复确认这是真的。

  “啊,我以为高考会延迟,居然不延迟……”

  “什么高考?”苏洵抽空询问小侄子。

  结果被小侄子无情回话,“你快学习!”

  “考试应该是要回蜀地,正好把景先还有二宝带来,对了,你不会真打算给二宝叫苏轼吧?”小婶的声音传来。

  “苏轼有什么不好!”这是苏洵。

  “苏轼?什么?好!”这是想看苏轼幼年版的苏景和。

第14章

  “大人,明天是不是你官复原职的日子?”宋十一边问边收拾着自己的衣服,他也穿了一身顶好看,自己顶满意的衣服。

  “不知道,但这是你这周问的第五次了。”苏景和抬起头,一脸诚恳地问道,“你都没有工作的吗?”

  “没有啊。”宋十一在苏景和手底下工作了两年,还是没有学会什么叫做适当摸鱼,合理偷懒,此时也回答地相当诚恳。

  “那太好了,这边需要计算的活儿,就由你负责了。”

  苏景和还没开口呢,从天而降的一叠东西就落到了宋十一的手上,何运带着他富余的工作量就来了。

  “哎?不是?”宋十一就这么再次被淹没在了工作量里。

  他走后,王文君也过来了。

  “他怎么这些天反复问你啊?听何运说,这小子一开始是别人派过来的探子?”

  “应该是从他上级那边得到了情报吧。”苏景和在一手把精品窑厂带上正轨后,就逐步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又不要早起,和上司交流全靠自己自觉,实在太美妙了。

  虽然窑厂的钱不能进入他的口袋,但是工资给的不少啊,钱多事少离家还近,简直完美工作。

  加上……

  “最近厂里这么忙,要是我走了,他也走了,你们俩撑得住吗?”

  苏景和担忧地看着王文君、何运,近一年的磨合期,大家对彼此的能力也算是知根知底了,现在的工作四个人分摊一下,差不多能够完成,少了两个的话,这……

  “你放心好了,要是你真的高升了,肯定会有人进来的,到时候我们会有帮手。”何运已经哭得稀里哗啦了,还是王文君宽慰的两人。

  苏景和想了想,赶紧翻找抽屉,找出来了昨天带过来没吃的小饼干,上个月带过来的腌咸菜,画了一半还没投入使用的新杯子款式的图纸,小狗搬家一样零零碎碎找出来了不少东西。

  “来,大家伙能用的分一分!”

  “这要是不走的话,我再给您送过来。”何运抽抽噎噎地,半天没缓过劲来。

  苏景和没管他这个哭包,和王文君聊了起来。

上一篇:系统是黑化超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