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伍
还有这个……女子学堂的事儿,现在朝堂上确实很需要愿意来工作的人……
甚至已经做了一点改变了!
苏景和不知道的是,原本户部举办的那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确实没有性别要求,但原本默认的是男生。
在发现有女生也要参加的时候,本是要加上这个限制的,最后不仅有苏景和平时里总是絮絮叨叨关于“大宋太弱”“大宋太封建”之类的话,让他们想要增加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有就是打仗之后,人手确实不够用了。
一方面要有人去打仗,就算不打仗了,现在这些人因为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不足,都留着训练了。
另一方面是,打仗了之后要赚钱,要治理,需要人的地方太多太多。
还有一部分和苏景和有关系的是。
从他的思路中得来的和辽国的交互,买羊毛再把羊毛制作成衣服,这个渠道实在赚钱,不少人都参与了进来。
窑厂虽然没能复刻,但他为了窑厂想到的流动摊位,已经在不少地方得以复刻了。
“说书人”的岗位目前相当稳固,像之前那位酒楼老板一样自己找了小说家写小说,找演员来排练故事,吸引顾客的手段,在大宋也不止他这一家。
生机勃勃的全面开花,结果就是,男的女的都不太够用。
现在户部的还要考核,很多人一听有门槛就放弃了。
都快截止报名了也没多少人,综合考虑下,也让女子进了。
这女子当官,其实现在也有女官,就是不如男性官员们的晋升体系全面,也不如他们岗位多。
我要是加了这个女子学校,在朝堂上增加女官,后世对我的评价会上升吗?
宋仁宗陷入沉思。
——
重点在让家长们平时也多和孩子说说话,把教育落实在家庭里的家长会结束,宋仁宗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
留下来苏景和还有俩小只。
“嗯?我说的你们爹听了吗?”苏景和后半段一直在说要深入进行教学,系统地培养大家的各方面意识。
但他尝试和宋仁宗眼神对视的时候,发现怎么也对视不上。
结果刚说结束,人就立马走了。
这听到了吗?
“应该听了吧。”福康公主也不确定,她和最兴来对视一眼,两个人默契地点点头。
“小苏老师接着讲课吧!”“要听课!”
——
“什么?要建女子学院?可以。”
吕夷简听完宋仁宗的想法后,点头答应。
“我们大宋的女子待遇确实还不错,可以有专门的学院,也让她们有深入学习的地方。”
“不是,那样会变成新娘学院,我们不搞那种,搞务实一点的,也在官场上给这些女子有晋升的渠道和空间。”
宋仁宗说到这里,发现有什么不对。
“这是刚刚我在家长会的时候,听他的心声听到的嗯,你们没有吗?”
这是真没听到。
吕夷简惊讶地看着宋仁宗,“完全没有。”
“他上次的覆盖面积,应该可以啊。”宋仁宗还记得之前早朝呢。
那个给自己全村人都干掉,还对自己的妻子做出那样事情的林景峰,已经被绳之以法了。
全朝堂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人存在,加上大家也想要拉拢那位能力特别强的奇女子,给林景峰办了加急的死亡套餐。
已经午门问斩了。
最后户部方面拉拢到了人,只是对方不接受来历不明的帮助,要自己考进去。
已经和王文君在一起学习了,这还是苏景和那边做到的呢。
“难道是这次没有用神器吃瓜?所以心声的范围就没有那么远?那还挺贴心。”
宋仁宗思考着其中的可能性,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吕夷简早已走远。
“哎?不是?”宋仁宗看着面前的公文,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空间,再次陷入沉思。
“这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
当然是没同意,作为官员之首的吕夷简,也没有这样的气度附和皇帝再次“分权”的想法。
本来多余的岗位削减,官员也减少了不少,正是吕夷简觉得自己这个宰相手里的实权多了很多的时候呢,要是多来点那还得了?
宋仁宗关于这个“让女子做官”的想法,和现有的官员集团扯皮扯了大概四五个月,都没能成功,也就放弃了。
宋仁宗想多加点官员,特别是女子,也是他发现,女子比男子更好控制,而且某种层面上,因为他是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给了她们权利的,这样也会让女子比现在的男官员们更听话。
多好?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至于为什么不继续扯皮了。
时间来到了1040年末,辽国的使臣要来了,这是其一。
另一个就是,1042年就会有新的官员填补进来,新的愣头青也比朝堂这些油滑的老人更听话,也能用一阵。
至于这个“女官”,宋仁宗也想把它当做一个鞭策这些朝臣的手段,悬着的剑比落下来的剑要更加让人害怕。
不是吗?
——
秋
“怎么感觉哥哥你最近都在家?”苏轼哒哒哒地跑到躺在摇椅上的苏景和旁边,想看什么稀罕物件一样。
苏景和也从自己的看书状态中脱离,也很稀罕地看着苏轼,“弟啊,你不会是神童吧?”
以前苏景和只觉得长大的苏轼不是凡人,是大佬,而幼年期的苏轼,在他心里其实就是一个比普通人要厉害一点点的吃货。
但当了这小半年的老师,苏景和猛然发现一件事。
“弟啊,你可能真的是神童,你学说话的速度也快,走路的速度也快,我记得景先和你背过的诗你都记得差不多了吧?上次还和他说他作诗里面用‘水走’比用‘水过’更有感觉?”苏景和夸第一句的时候苏轼还很受用,直到他越夸越多,苏轼的小表情也慢慢有了变化。
此时身后传来了一点声响,苏轼直接扑上来捂住苏景和的嘴巴,小声在他耳边说,“别说话了!”
这语气就像是说“你在说什么要杀头的东西”一样。
“呜呜!”苏景和被闷着难受,还好来人发出了声音,让苏轼没有对他这个哥哥下死手。
“哥?在干什么?”是和最兴来差不多大的苏辙。
苏轼刚松开手,苏景和的夸奖接踵而至,“我们苏辙也很聪明,这个路都不能坚持走多远的年纪,坐着滑板就到处浪了。”
“而且也很聪明,虽然走路还是磕磕绊绊*,但说话很快啊,我调查过,有的小孩四岁了还不能说话呢,你们是真的神童吧?”
苏辙只是路过,就莫名其妙地被苏轼拉到一起躺着,又莫名其妙地听苏景和夸了自己一顿,正想着要怎么夸回去呢。
苏轼赶紧让自己这个好哥哥闭嘴,“可以了可以了,不要再说了,再说爹爹就要把我们喊去上学了。”
对这个苏辙也深有同感,因为他的好哥哥苏轼,放言说要和他一起读书,所以现在哥哥还没上学,但爹爹教书已经教疯了。
一回家就过来问他有没有上学的想法,说在学堂里面会有很多人和他们做朋友。
苏辙倒是无所谓,他其实在家也会看点书,虽然手也没力气开始练字,但已经能认识一百个字了!
但是苏轼并不大乐意,在学堂里面能吃的太少了。
这一点他是实地考察过的,去过亲爹的学校去吃了!
真的很少,而且要和那么多人一起吃,还不好吃。
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你又爱吃饭,又喜欢认识陌生朋友,所以这样的地方对你来说是真的忙得不可开交,一张嘴已经不够用了吧?”苏景和听自家弟弟说完,就知道,这人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真的不够用。”苏轼点头,他哥说得实在太对了!
“好吧好吧,我不这么夸你俩了。”苏景和作为兄长,也不好把两个都没到三岁的弟弟推进学习的火坑。
年纪到了总是要学的,也不急于一时,他们老苏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的。
“夸还是可以夸的,但是今天爹爹也在家……”苏轼刚说完这句,曹操本人就来了。
“什么我在家啊?有什么不能让我听到的吗?”
苏洵上了班之后,和之前没上班是两种样子。
现在看着更为意气风发、自信,也更累。
“小叔,你这黑眼圈……”苏景和都惊呆了,他自己也教书,但是这……
这得是从白天教到晚上,真正的老师点着蜡烛,在昏暗的烛火下批改作业,才能有这样的沉重黑眼圈吧?
“哎。”苏洵听苏景和这话,摸了摸自己的黑眼圈,“没办法,帮学生备考呢,我自己的也不是很牢固,只能边学边教。”
一听这话,苏景和表情也有点犹豫了,思虑再三还是说出口了。
“叔啊,咱也不要太误人子弟啊?”
“去你的,谁就误人子弟了?我会回答的都是我有把握的,我也会去确认我的回答是对的还是错的,再教给学生的!”
苏洵眼睛都瞪大了,没想到自家侄子竟然这么说自己。
“伤心了,哄不好了。”
“啊……这个确实是我乱想了,没有相信小叔,我道歉!……小叔,小婶呢?怎么今天没见到?”苏景和一时失言,道完歉之后意识到他们都在这说了半天了,怎么还没有其他人的加入,“景先呢?还有司成、司语?”
后面两个是苏轼的姐姐,两个姐姐和他们的关系也极好,来汴京之后一家人换了大房子,还是和以往一样和睦。
“小婶说要办一家女子学堂,在拉生源呢。”
苏洵对程嘉敏的决策是支持的,“就是政策上批不下来,但想办是没问题的。”
没扶持罢了,所有的都需要自己投入,包括生源也要自己拉。
“小婶好厉害!”苏景和震惊,“小婶开这个学堂是为了……”
“她感觉现在市面上的女商户很多,但是大家的凝聚力不强,准备办一个学堂,面对商户的。”
“啊!经济学院!”苏景和真的太佩服小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