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海十八
“你与众不同。”
凉雾正儿八经地说,“当黑白无常一起行动,法力一加一大于二。龙潭虎穴,畅行无阻。”
叶孤城面不改色,他怎么可能听到夸奖就表露喜色。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凉雾凝视对方,“因为我感觉到了你对夜探紫禁城的跃跃欲试,不是吗?”
叶孤城依旧没有言语,但灼灼目光已然表明了一切。
凉雾:“我既借宿书肆必为你着想。以此行助你圆梦,岂不美哉?”
叶孤城终是直言:“确实美妙。”
有人懂得他的疯狂,愿意为他实现疯狂提供的合理借口,更与他一起疯狂,必是美妙至极。
话到此处,也能敞开了聊。
叶孤城即刻谈起已知的宫内情况。
“柴寿作为皇帝,八十八岁的年纪着实太长寿。不只是儿女先他而去,他都活过了几波禁军统领与大内高手。如今的这批守卫是三四年前陆续换上的。”
皇宫禁军三班倒,每四个时辰换班,定点巡查。
宫墙内的东南西北四方,另有有大内高手各自坐镇一方。
不论白天黑夜,这些高手都会时不时巡逻,防止江湖人闯入。
江湖人时不时闯皇宫。轻则被废武功,重则当场击毙,甚至搞连坐,对夜袭者的师门问责。
在重典之下,每隔三五年还是有人不死心地尝试突破封锁。
叶孤城:“据已知消息,被抓的都不是冲着刺杀皇帝,而把夜闯皇宫视作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就像去各大门派踢馆。”
凉雾:“江湖人真是有冒险精神。”
这种冒险是好是坏,就不多作评价了,她自己很快也要侠以武犯禁了。
凉雾扒拉了一番记忆,“似乎没传出某某某深宫一日游成功的捷报?至少柴寿继位后的四十九年,没有相关消息吧?”
“的确没有。”
叶孤城说,“柴寿接位后,朝廷承认的闯入者共计十七人,非官方认可有十一人。这些人三成被处死,六成被招安,还有的交了大笔赎金,被打成重伤后放走了。”
凉雾听着对方如数家珍,这人果然是为潜入皇宫时刻准备着,
不愧是她,慧眼如炬地发现了探秘皇宫的最佳搭档。
凉雾虚心请教,“有没有能立即启用的夜探方案?像是走哪一条路线,哪个时间点进宫成功率最高?”
叶孤城:“先说具体目标。”
凉雾:“目标对象有二,或是找到带走龟孙大爷的奇怪男人,或是找到暗杀薛夫人的飞针高手。”
皇宫说大不小,说小不小。
要完全摸查一遍,显然一个晚上是不够的,做好多次进入的准备。
“那个奇怪男人出手阔绰。”
凉雾说,“第一次夜探就先瞄准几大管事太监。”
虽然摩拳擦掌想要夜探紫禁之巅,但也没有头脑发热地立刻闯进去。
凉雾:“不是所有太监都住宫内。陆小凤已去宫外的大太监住所排查,说不定他能先一步有所发现。”
倘若陆小凤在宫外先一步锁定可疑人士,紫禁夜行就要推迟了。
叶孤城保证他没有偷偷祈愿。
才不会为了黑白无常现身皇宫,就期盼陆小凤什么都查不到。
完全没必要。
无法以调查凶手的理由夜探皇宫,反倒能少一分紧迫,多一分闲适。
之后就去夜探御书房。在搜罗天下古籍追查惊雁宫的线索路上,大内书库是必定要查的一环,或早或晚而已。
今天,凉雾提出入宫计划在先。
叶孤城可以确定她不会拒绝自己的邀请了。
换句话说,潜入紫禁城不会只有这一次契机。
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在皇宫里多晃悠,增加发现线索的可能性。
叶孤城只道:“假设陆小凤在宫外没收获,我们入宫以大太监为目标,就要接近皇帝寝宫。”
大太监往往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当值时为了随传随到,都不会距离皇帝太远。
去查太监,也不可避免要接近皇帝。
柴寿从二三十年前就渐渐不入后宫。
彼时他六十多岁,还有三子两女在世。以年事渐高为由,说要固本养性,不再采选新人。
二十多年过去,宫内妃嫔上了年龄,多是老死病逝。主子死了,宫女们也陆陆续续被放出宫。
现在,柴寿的后宫只剩一嫔两才人。三者膝下皆无子女,也都过了花甲之年。
叶孤城谈起这些,只为说明一点。
“柴寿一般不去别的宫殿过夜,办公与就寝都在寿安宫。”
说着,取笔墨画了一张大致的皇城地图,标注出了各个宫殿的位置。
他又详述了坐镇皇宫东西南北四面的高手,分别以哪些武功出名。
叶孤城:“入宫夜探没有固定的安全路线,因为侍卫巡查线路一直在变化中。只能说凌晨丑时换班是相对薄弱的防御时间段,然后我们随机应变。”
凉雾瞧了地图,深深看了对方一眼。
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人在宫里有眼线,而且不止一个。
“不必夸我。”
叶孤城对于这幅地图一点也不满意。
“此图甚是潦草,只有殿宇的大致方位,但具体线路模糊不清。”
凉雾清楚难以制成一份完整的皇宫地图,这涉及机密了。
“在宫内当差,不升到一定品阶,能走动的区域有限制吧?”
叶孤城点头。
他接触到的太监,比如王安品阶不高。
目前,王安被派出了宫,到皇六子柴让府上当差。
低位份的人不能随意走动。
高品阶的人又怎么会被轻易收买,泄露机密。
这就导致地图不详细。
凉雾:“无妨,图中缺失的具体路线,由我们稍后补齐。”
两人下定决心密探皇城。
是否近期行动,就看陆小凤在宫外的调查结果。
以半个月为期限。
如果宫外找不到目标对象,端午节之后的那天启动「黑白无常紫禁之巅」行动。
*
*
端午节至,京城天气越发燥热。
烈日高照。
往年五月猛吹的
大风,今年都没能如期而至。
“这见鬼的天气。”
金九龄自从亏损大半家产,心情一天比一天烦躁。
他不要过清贫的日子。
想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他就恨不得去劫富济贫。
济的,当然是他自己。
打劫!
这个念头一旦冒了出来,就再也消不去了。
只要干一笔大的,何止能弥补亏损,更能后半辈子不愁花销。
劫谁?
曾经最有钱的人是霍休。
霍休却被爆出是青衣楼的总瓢把子,他被陆小凤杀了。
青衣楼内斗持续一年,最终投靠薛笑人的杀手组织未果,死在了凉雾手里。
金九龄当时搜集到这些讯息,只恨不是自己除掉霍休。
他绝不会像陆小凤一样躲避杀手残部追杀,而是先把霍休遗产都搜刮出来。
反观陆小凤与凉雾都不注重奢华享受,压根不像继承霍休遗产的模样。
钱!
那样大的一笔钱,居然就随着霍休之死而成了下落不明的秘密。
金九龄更怀疑是青衣楼一百零八楼的某些人瓜分霍休遗产。
那些人没有死磕总瓢把子之位,而是拿钱走人,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