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皇上, 比他想象中,更宠信德亨。
德亨在皇上面前,也超越了一般君臣界限。
不知是好事,还是隐祸。
康熙帝气息平稳,挥挥手,让魏珠退下,问道:“你们对郑尽心此人,怎么看。”
胤禛先道:“郑尽心是开启东、南海上的一把钥匙。”
德亨讶异,没想到,胤禛对郑尽心的价值评估这么高。
“你呢?”见德亨没说话,康熙帝开口问道。
德亨道:“皇上,臣附议雍亲王所言,不过,郑尽心此人,桀骜不驯太过,固然是一把好刀,但若是这刀不听话,就算不得宝刀。”
康熙帝:“之前你对他那样上心,还想招安他,朕还以为你很看好他。”
德亨道:“臣是很看重郑尽心本事,但能为我所用之人的本事,才算是本事,若是不能,那就是祸端。”
康熙帝短促的笑了一下,德亨对郑尽心的看法,让他想到了郑成功。
当年,朝廷拿捏着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妻儿兄弟,仍旧没能让投降,没得办法,朝廷只好杀了郑芝龙和其妻儿兄弟。一直到郑成功死了,台湾岛上群龙无首,又使计分化,这才让施琅带水师一举攻破,将台湾岛收回。
郑成功有大本事,可惜,他不愿意归顺清廷,偌大的本事不能为顺治帝所用,那就是祸端了。
郑尽心跟郑成功有没有关系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海盗,与郑成功一脉相乘,精神不断,义气为先,个人生死在后。
客观上来讲,康熙帝是欣赏这样的汉子的。
不过,与郑成功不同的是,郑尽心愿意归附,只是不愿意出卖同道而已,这也让康熙帝心下欣慰不已。
反清复明的余孽,看来,肃清的差不多了。
康熙帝道:“郑尽心执拗的不过是江湖义气小道,于朝廷大局上,他愿意归顺,就算他看的清明,算不得祸端。”
德亨着实没想到,康熙帝竟然是这样和煦的态度,好似郑尽心不是海盗头子,只是一个走了错路现在已经悔改的寻常犯人一般。
德亨的确不打算将郑尽心收到麾下。
郑尽心这样的人,个人英雄主义太重了,以他现在做事风格来看,他更适合做典型,做招牌,最好是挂在旗子上的那种。要是真将他收做手下做事,你就跟他后面擦屁股去吧。
德亨要的是听话做事讲规矩讲制度的手下,不是为了某种道义不顾大局的江湖草莽英雄。
招安,是德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表明郑尽心是有价值的。
否则,他怕郑尽心难逃一死。
德亨不想有郑尽心这样的手下,并不代表,他不希望江湖上有郑尽心这样的英雄。
庙堂有庙堂的行事做派,江湖,也需要多一些郑尽心这样讲道义的英雄。
并不相冲。
不过,现在看来,德亨似乎想多了,康熙帝并没有要杀郑尽心的意思。
德亨故意道:“皇上的意思是,郑尽心可不杀?”
德亨这样“做作”,惹的胤禛看了他一眼。
康熙帝教导德亨道:“这人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做事呢,也不是非曲即直的,杀固然可以达到震慑的目的,宽恕,才是实施教化的利器。有时候,宽恕可比杀有用多了。”
德亨立即道:“臣受教。臣总听人吹嘘说皇上是当世仁君,直到此刻,臣才算真的心悦诚服了。”
好嘛,还拍了一记马屁,让胤禛起鸡皮疙瘩同时,也不免莞尔。
康熙帝明显很受用,笑呵呵的,不忘问胤禛道:“雍亲王,你以为郑尽心该如何处置?”
胤禛道:“既然郑尽心有心归顺,不如在福建水师中给他安排个武职,将他和他手下的人收编为八旗水师,也算人尽其才了。”
康熙帝想了想,道:“不可,就算招安郑尽心,给他安排职位,也不能放在福建。”
胤禛不明白,疑惑问道:“为何?”
康熙帝道:“他被捕因由是攻□□淡水,也曾和福建水师交过手,让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最后是江浙官兵一起使诈设伏,才将他抓获。若是将他放去福建,两相有仇,恐会生乱。”
郑尽心很可能会性命不保,这就失去招安的意义了。
康熙帝未说出口的话,胤禛意会到了,道:“皇上所滤周全,我等不及。”
康熙帝颔首,道:“既然福建去不得,就让他带着手下去盖州吧。”
德亨心道,这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吧。
之前兵部曾给康熙帝上折子,说盖州临海,现有驻军官兵不足以守卫盖州,想要迁移东京辽阳官兵去驻军盖州,被康熙帝以“驻军官兵在本地居住年岁久远,已经各立产业,若冒然迁移盖住,官兵恐会受累”给否决了。
现在好了,郑尽心这一批人,若是归顺了,就是现成的盖州驻军人选。
盖州在辽东湾东岸,辽东湾属内海,正好在此训练水师。
德亨希望郑尽心识趣一些,莫要再横生波折才好。
康熙帝召见胤禛和德亨两人,主要就是议处置郑尽心的事情,既然已经说完了,康熙帝就让两人退下了。
他刚回京,忙的很,还要召见其他大臣。
胤禛去永和宫请安,德亨要带人去刑部给郑尽心宣旨。
两人在乾清门广场分开。
德亨在乾清门内阁值房等了一会,拿到了内阁中书拟的赦免郑尽心、并委任他为盖州把总的圣旨,然后带去礼部和刑部,出示圣旨,礼部、刑部各出一位堂官做见证,这才去到刑部大牢,给郑尽心宣旨。
因为之前德亨嘱咐过,不可苛待了郑尽心,刑部主管刑狱的堂官有了顾忌,将郑尽心当做寻常犯人对待,没有优待,也没有故意使坏苛待他。
幸好如此。
这才几天,皇上赦免的圣旨就下了,这个刑部堂官庆幸不已,幸好他听话了。
“郑尽心,好久不见。”德亨笑呵呵打招呼道。
郑尽心比之前消瘦许多,但说话仍旧有力气,语气平平道:“也才十来天,不久。”
德亨笑道:“你日子倒是记得清楚。”
郑尽心:“牢里清闲,闲来无事,只好数着日子过了。”
德亨点头,道:“郑尽心,接旨吧。”
郑尽心睁开了眼睛。
狱吏打开了牢房,没有皮鞭,没有刀戟,狱吏声音也不铿锵,道:“郑尽心,出来吧。”
郑尽心愣了一下,看这阵仗,不像是斩首的样子?
纵使心下狐疑,郑尽心也没问一句,而是托着满身的锁链缓缓起身,踱步出了牢房。
牢房与牢房中间的过道上,并没有在牢房中看到的那样昏暗,过道上点燃着火把,将通道照的光亮。
郑尽心也清晰的看清楚了德亨的脸,比他上次模糊见到的,看上去还要年轻、不,是幼小。
郑尽心多看了德亨几眼,德亨举了举手里的圣旨,笑道:“郑尽心,接旨吧。”
郑尽心一瞥间看到德亨身后尽是穿戴整齐的官员,胸前各种补子的都有,不敢造次,跪下接旨。
德亨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广东海盗郑尽心……兹,简为盛京盖州把总,其原属下仍为其属……钦此。”
把总,亦称百总,治下百人,正七品,算是清朝绿营当中基层军官。
郑尽心手下正好一百多人,这是,全部赦免了?
郑尽心犹自不相信,抬头颤抖着嘴唇看着德亨,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德亨弯腰,将圣旨送到他眼前,笑道:“还不接旨?”
郑尽心手忙脚乱的接过圣旨,看清楚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圣旨上,写着清清楚楚的两个汉字:赦免。
郑尽心呜咽一声,伏地叩首,铿锵有力喊道:“臣,郑尽心,蒙得皇上恩赦,感激涕零,唯以微末之身效死,以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亨对郑尽心的识趣很满意,一只手将他托起,道:“你的忠心,皇上定能看的到的,您说是吗?礼部堂主事。”
礼部堂主事忙恭敬回道:“自然,宣旨之后,我等还要去给皇上复命,定会将郑百总洗心革面,归顺我大清之赤诚之心,如实禀告给皇上知道。”
德亨笑道:“如此,最好。事儿已经办完了,你们先去复命吧,我与郑百总算是有一面的交情,留下来送送他。”
礼部和刑部的堂官先是恭喜了郑尽心,然后带着手下离开了。
德亨对周围看呆了的狱吏道:“怎么还愣着,还不快给郑百总解锁链?”
原本阶下囚,一朝成为朝廷百总,这反转,简直比看话本子还要精彩,这些狱吏之前慑于朝廷官员在场,不敢造次,现在听了德亨的话,立即蜂拥上前,一面说着恭喜的客气话,一面将郑尽心的枷锁和锁链给解了。
郑尽心心里感受比他们还要复杂,上一刻还对他呼来喝去的狱吏们,现在改换了巴结讨好的笑脸,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世事无常。
郑尽心是被当做囚犯押解入京的,自然没有什么行礼,他一身脏污囚服跟在德亨身后出了刑部大牢,站在大牢台阶下,沐浴在阳光里,盖着眼睛看远处明亮的天光。
这大概是刑徒出狱统一的标准动作了。
德亨任由他醒神片刻,闲话问道:“盖州,你知道什么地方吧?”
郑尽心笑了一下,如实道:“知道。我曾带领属下去过。”
德亨:“哦?”
郑尽心解释道:“是去收取资货,正常做买卖,悄悄儿的,收了就走,既没有掠掳百姓,也没有骚扰官兵。”
“盖州是个好地方。”郑尽心又喃喃加了一句。
他现下还犹自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不仅无罪释放了,他手下的海盗们,还成了他的属下。
他们真的上岸了?
可手里的圣旨不是假的,阳光也不是假的。
那这一切,就都是真的了。
德亨笑道:“我知道,要不然,兵部就不是题奏增加盖州驻军,而是请旨剿匪了。”
郑尽心哑然。
片刻之后,道:“微臣…我……属下,不知该如何报德公爷大恩。”
德亨笑道:“却是免了,这不是我的主意,赦免你,是皇上的意思。”
郑尽心急忙表态:“若不是您的斡旋……”
德亨笑容更灿烂了些,道:“非也,我的主张是,你桀骜不驯,就算有本事在身,也无法为我等所用,既然不能掌握,那就留不得。杀也可,流也可,我都无所谓。”
郑尽心面容僵住:……
德亨看他这样,哈哈笑了两声,将郑尽心笑的黝黑的面色一阵变换一阵,若是他皮子白些,恐怕都能调一个五彩缤纷的调色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