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10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德亨点头。

目送佩德罗跟着陶牛牛离开,德亨问芳冰道:“还有谁在等?”

德亨出去好几天,有很多公务要处理,更有很多人在排队等着见他。

德亨选择先见佩德罗,是因为今天而言,他最重要。

此次海战,陶牛牛跟随德亨出战,芳冰留守。

芳冰说了几个名字,德亨挑眉笑道:“芳菲和家孝一起来的?”

芳冰面色不大好看,少见的带着嫌恶的语气道:“是那个陈家孝一直死缠烂打,陈家是福州大户,芳菲实在绕不开他们家,在路上遇到了,就一起来了。”

德亨笑道:“你也别这么说家孝,他也算是一表人才,始终如一,就算两人在一起,芳菲也没亏了。”

芳冰不情愿的“哼”了一声,对德亨所评价,不置可否。

芳菲是和他同一批被选入德亨院子的,都被德亨取名“芳”字开头。

他们打小儿一起长大,芳冰是残缺之人,他对芳菲还有那几个芳字头的丫鬟都是当亲妹妹看的。

芳菲妹妹被个怀有心思的臭男人追了好几年,做哥哥,能高兴才怪了。

陈家孝,连名字都能改了,是什么有骨气之辈。

让人瞧不起!

这些世家大族,为了攀权附贵,真是什么不要脸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陈家孝所在陈家何止是福州大户,前明有祖上官至大学士,到了本朝,陈家主支仍旧在朝为官,且官职不低,其他为官为吏的主支旁支子弟,更是数不胜数。

陈家有为官的,自然就有务农的、行商的,且是闽越之地的大地主、大商贾。

官、农、商不分家嘛,这在大家族中,是很常见的生态分布。

互补互助,方能繁荣昌盛。

以至于,陈姓在闽越之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且多多少少和陈氏主支带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

德亨当年化名陈家骆行走江湖,就是假借的这个“陈”字。

陈家孝,原名陈孝直,陈氏旁支,闽越之地大商贾,长房长子、现在是次子了,今年二十有四,至今未娶妻。

听说原本是有一门亲事的,但最后好商好量好言好散了。

因为,陈家骆在江湖上声名鹊起,被江湖人传为后起之秀,多有被人问到陈家主支、旁支头老爷少爷们上:

您家出了这样一位麒麟儿,真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您藏的可有够深的。

咱们这些知交好友亲戚朋友们可都没听过“陈家骆”这一号人物儿。

整个陈氏老爷们都给惊动了,都在打听,到底是哪一家出了这样出息的后生,赶快招出来,咱们也好庆贺庆贺。

结果打听来打听去,谁家都没有叫陈家骆的后生。

准确来说,整个陈氏上千户,根本就没有“家”这个排辈儿。

这可就奇怪了。

陈家着意打听,从一个叫吴山的海商那里求得一张丹青,丹青之上所绘之人,让已经致仕的陈氏老太爷看了心惊肉跳。

这、这……

这不是京城里那位皇帝宠臣、宗室贵子、亲王养子……众八旗王公亲近而不得的德公爷吗?

怎么成了他陈氏的麒麟子陈家骆了?

德亨在京、在野所做之事,陈氏老太爷是有所耳闻的,他直觉,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德亨化名陈家骆,定有他的用意。

德亨:真就是随口一说。

但这件事情,是万万不能说出去的,不仅不能说出去,他们陈氏还得兴高采烈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为德亨的“陈家骆”正名分。

否则,要是传出去,陈氏根本就没有陈家骆这一号人物,那德亨的化名,岂不是穿帮了?

为此,陈氏老太爷召集了主支、旁支老爷们小范围的开了一次族中秘密会议,最终商定,在小辈之中,年龄差不多的、经商有成的旁支中给了德亨一个名分。

要是可以,陈氏老太爷是想在自己这一支中找的,可惜,他这一支小辈中的年龄上,不是太大,就是太小,都对不上。

那个时候,德亨十五六岁的年纪不大好选。

还有,德亨在外说自己是商贾大家,那就只能在经营商贾的旁支中挑了。

最终挑出来陈家孝这一支。

陈家孝比德亨小了一岁多,是二弟,陈家骆是大哥,之后的小辈依次往后排。

辈分上面,对着陈家骆这个名字,由“孝”改为了“家”。

并没有太大的难处,因为那个时候,陈家孝也才是十来岁的小少年,在族谱上还只是一个排位,只记了“长房长子”这四个字。

后来上族谱,长房长子后面记上陈家骆,单开一页,然后另一页上重新书写,长房次子陈家孝……依次往下排就行了。

陈孝直的新名字,陈家孝,就此而来。

陈家孝,字孝直,没毛病。

这是陈家内部的事情,为了不招人眼,给德亨惹麻烦,他们是默认一般静悄悄的给改的,且神奇的,族中上下口径统一,只要别人问起来,他们就都说:

可不是吗,骆兄弟可能干了!

他们陈氏就是有一位叫陈家骆的好儿郎。

这让先得到消息的芳冰十分的不理解,且难以相信,他就给在南洋活动的芳菲传了消息,让她打探一下这个陈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芳菲就和陈家孝对上了。

芳菲打探到具体消息后,向德亨汇报,德亨觉着有趣儿,且陈家做事挺有闷声发大财的势头,不招摇,不多事儿,于“陈家骆”在江湖行事有益无害,就默认了这个名字和这个排号。

德亨默认了,芳菲就对陈家解除了警惕。

陈氏在南洋经营广且深,陈家孝是长房长子,虽然长子的名头给了德亨,但德亨无意于陈家,若无意外,陈家孝就是他这一辈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外也是要被叫一声少主的。

和陈家孝交好,有利于芳菲在南洋行事,所以,一来二去的,两人就从陌生人的熟悉到交好。

陈家孝对芳菲一见钟情,长辈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说是为了不耽误定亲那家姑娘,有商有量的将原本定下的亲事退了。

这就是让芳冰最看不惯陈家孝的地方,好像是他芳菲妹妹横刀夺爱似的。

还有,说什么“有商有量的退亲”,还不是惧怕他们主子的威势,不敢得罪?

从小叫到大上了族谱的名字都能改,定好的亲事都能说退就退,这陈家,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德亨曾经问过芳菲的意思,芳菲态度很明确,一口拒绝。

从始至终,芳菲对陈家孝,都是拒绝的。

她学了一身本事,就是跑来南洋找个男人嫁了?

可别笑话了。

芳菲明确决绝陈家孝,说明她无意嫁人,陈家孝虽然失落,但也接受了。

两人就这么不远不近的,当做寻常朋友一般,相处到现在。

在德亨看来,陈家孝显然是没有放弃的,但这是芳菲的事情,不管芳菲做什么选择,德亨都支持她。

德亨让芳菲和陈家孝进来,其他等候的人,就让芳冰去拒了:

今日将军不再见客。

“大哥,好久不见,这一向可好?”

陈家孝这一声大哥叫的无比自然。

倒不是有意谄媚巴结,而是德亨认他。

只要德亨愿意认他,他这个做“弟弟”的,自然要比大哥更亲热一百倍,才能对得起这份“相认”之恩呢。

芳菲借了陈家的势在南洋行事,在生意上,陈家又何尝不是借了陈家骆的势。

陈家骆在南洋至福山那条线上的生意做的可是不小。

而在陈家骆不出现的日子里,就是陈家孝这位二弟在帮他打理。

可以说,陈家孝由准继承人,直接越过爷爷和父亲,和其他叔爷伯祖长老们,成为了陈家这一支新的掌舵人。

虽然是次的,但只要德亨认他,他就是。

芳菲在他背后做鬼脸,看的德亨哭笑不得,笑招呼道:“快来坐,你不是在杭州,怎么来屯门了?”又对芳菲道:“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去换身行头,坐下来一起吃饭。”

芳菲行走南洋,主要是和洋人做生意,英国、法国、荷兰这三家东印度公司,是她的主要客户。

她的穿着打扮并不是旗袍,也不是传统汉女装扮,而是中西合璧的裙装款式。

德亨专门为她设计的。

她就是德亨放在外面行走的模特儿,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除了洋人,还有各种岛国上的人,以及,德亨最想吸引的中国人。

发现美的眼睛是共通的,不分中外。

她外穿淡绿色泡泡袖荷叶花边及膝轻纱对襟连衣裙,珍珠扣、玛瑙胸针做点缀,绫罗丝带环扣腰身,勾勒出盈盈一握的细腰。

她内里穿一条撒花纱质牛奶底色百褶裤裙,与外穿连衣裙裙摆交相呼应,晕染出夏季的烂漫花海盛放。

她脚蹬一双与衣裙同色系的镂空透气两寸高跟圆头系带小羊皮凉鞋,头发散了下来,用钻石发箍勒住鬓发和散碎额发,戴着一顶灯芯草编织的凉帽。

左手拎着一个珍珠编织而成的小包包,右手捏着一把蕾丝花边小阳伞。

她妆容清淡雅致,脸颊上是不晕而丽的殷红,描画的浓而翠的杨柳细眉下是一双大而圆的妙目,睫毛又长又密,打理的根根分明,这让她瞪人的时候缺少了一些威严,但增加了一丝娇憨,倒是更加惹人亲近。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位女郎,摩登的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

第284章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芳菲的真正身份。

在外人眼中, 芳菲是南洋新近崛起的女海商,出身于晋地,因家中无男嗣, 被吃绝户,不得不以女子之身出来闯荡,重振家业。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