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尔街 第76章

作者:岐茶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历史衍生 职场商战 万人迷 BG同人

他接连抛出的连串名字终于让亚德里安冷静了下来。

**

“什么,你结婚了?”凯大叫出声。

然后被海莉狠狠瞪了一眼。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她不雅地翻了一个白眼,“难道你被媒体采访时问到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也要这么失态吗?”

“你的结婚典礼呢?”凯顾不上她的嘲讽。

“忘了,等我离婚的时候再请你吧。”海莉敷衍道。

凯:......

海莉没有去住凯的公寓,她在四季酒店订了一间行政套房,到了点就驱赶凯:“快走吧,我不想看到报纸上有人写我是你的绯闻女友。”

“我解释你是我的妹妹不就好了?”

“我不想上报纸。”海莉皱眉。

“好吧,好吧,我走。”凯拉开门,正好撞到酒店服务生送来一大束红色玫瑰花。

“有人送过来给住在这里的这位小姐。”

凯把花束抱了进来,递给海莉。

“谁送了你这个?yourhusband?”

“他不知道我住在这里。”海莉拿起卡片看了一眼,随手又插了回去:“和你一起拍戏的那位大明星。”

凯:?

他和安娜对视了一眼。

“亚德里安勒克莱尔想要泡你!”两个人异口同声道。天啊,自己的偶像,超级巨星,竟然想泡自己的妹妹/姐姐,多么疯狂的一件事啊!

“那也太可怕了。”海莉面无表情地说,“我不敢相信狗仔追在我身后拍的场景,让这场闹剧停止吧,你明天暗示他,我结婚了。”

“我来说?”凯指着自己。

“你去说。”海莉微笑。

他一瞬间就觉得结婚太不美妙了,面对这样又红又辣的大帅哥,妹妹竟然只想着拒绝。

美好的生活因结婚而停滞,真是太可惜了!!!

**

第二天,海莉去了Bel-Air,看中了一套别墅,位于山坡中段,占地近两英亩,带私人影院、恒温酒窖、健身房、网球场以及无边际泳池,山坡下还有一块空地,可以改建成一个小型马厂,售价477万美金,海莉很满意,爽快地交了定金。

第三天,怀特加西亚也来了洛杉矶,于是把安娜扔到剧组给凯照看,两个人一起去跟环球影视的总裁劳伯阿什顿吃了顿午饭。

银行家们控制着全球资本流动,决定企业的融资并购,承销股票和债券发行,到了GS这个体量,已经很少有它要求着企业的时候,只有企业倒过来求它,阿什顿先生不敢懈怠,殷勤地招待了两人。

海莉先是感谢了劳伯阿什顿给了凯一个重要的角色,劳伯阿什顿则非常客气的表示这都是应该的,又讲到好莱坞的一些趣事,说有位华尔街做抵押贷款的公司老板为了捧他的女友,花费2600万投资了一部赛车电影,拍摄过程中直接撞毁了一辆保时捷911。随后暗示海莉要不要为也投一些钱进来,他可以给凯也量身定做一部这样的电影。

海莉非常直白地拒绝了他。

开玩笑,人家是捧女友,妹妹花几千万捧哥哥?天底下还没有这样的新鲜事。

见投资无望,阿什顿干脆大倒苦水,喋喋不休开始讲起了如今电影公司是多么的艰难,巨额预算之下,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都只能艰难度日,环球也没好到哪里去,一次性拿出来几个亿流动资金不亚于逼着企业高管把脑袋搁在房梁上的吊绳间,随时等着坏消息降临,但不砸钱就跟不上特效时代的浪潮,咬着牙也得继续拍。

这当然是想要融资,但海莉提醒他贷款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电影票房不好,贷款一样会变成坏账,而环球电影的债务情况完全不容乐观。

劳伯阿什顿免费做了次企业咨询,结果完全开心不起来——华尔街这群人太懂营销的艺术了,他现在觉得公司哪里都有问题,业务有问题,模式有问题,财务也不太对劲。

海莉当着怀特的面不想说太多投资组合的想法,怀特则奉劝劳伯去并购一些带IP版权的文化公司——并购(合并收购)是GS最喜欢的业务之一。

两人把阿什顿忽悠得团团转,恨不得下一秒就飞去纽约谈合作。

“这个笨蛋。”海莉事后和怀特吐槽,“但凡我还在对冲基金,我已经开始做空他的股票了。”

“你现在依然可以这么做。”怀特说。

“No.”海莉断然拒绝,“我不喜欢这样。”

怀特没再说什么,他已经发现海莉有些抗拒对冲基金普遍存在的一些经营模式,尽管这是一些公认的成功的方式。

他将其归类于海莉是个女人,女人内心总是善良的,对于华尔街的丛林法则,她们常常感到于心不忍。

晚上,怀特得知了海莉收到一大束玫瑰的事,也没有谁告密,实在是那束花就光明正大摆在酒店套房的桌子上,一眼就可以看到。

所以海莉再去剧组探班的时候,他就非要跟过去。

海莉烦不胜烦,也不想给那位勒克莱尔先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干脆取消了探班计划,私下里独自去了萨克拉门托,怀特也不知道她去那里做什么,不过暗地猜测她很有可能是去拜访了加州公共养老基金。

那是永恒对冲基金的老客户,海莉很可能是想要跟他们再次争取资金。

10月12日,海莉带着安娜回到纽约。

暮色初现,落日高悬,自飞机上眺览曼哈顿,布鲁克林大桥横跨两岸,钢铁森林流光溢彩,自由女神小到只剩下一个海湾中间缩影,仍旧依稀可见。

一切照旧。

亚洲经济危机导致整个东南亚延续数十年的黄金时代破碎,美国经济同样受挫,说起来华尔街其实损失惨重,但对银行家们的影响并不大。

大型投资银行就像一条横贯平原的大河,支流纵横、流量庞大。美元是海洋,全世界所有的钞票都会像水蒸气变成雨那样,落到土地里,再从河流流向大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哪怕某一段支流突然干涸,只要主干稳定、入流未断,也不会影响它继续奔涌向前。危机会让部分区域水位降低,而不是改变河流的方向。

做空亚洲结束后,余钱充沛的华尔街机构开始大举收购那些在东南亚、韩国乃至俄罗斯倒下的银行与企业。以极低价格买入,随后裁员、资产剥离、结构重组、压缩成本,优化整合后的资产高价出售给地方政府或本地资本。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GS预估可以通过这种手段盈利超8亿美金,花旗和摩根盈利近10亿,而亏损的资金都是客户委托的资金,自有资金损失最严重的是AG投资,这也只是因为他们过度使用了杠杆,触发了连锁反应。

投资银行的盈利分红仍然源源不断发放到股东、合伙人和高层手中。

MoneyNeverSleeps。

距离二十世纪结束,只剩下最后十四个月。

安娜坐在私人机舱的小沙发上,低头看一本杂志,那期封面赫然写着:“2000:我们将如何生活?”配图是一座漂浮在云端的未来城市,玻璃穹顶下有穿着银色制服的人在无声滑行,头顶悬着一排排飞行器,长得跟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一模一样。

安娜指着其中一段给海莉看:在下一个十年,人类将进入基因定制时代,孩子不再随机降临,而是由父母在实验室中挑选智商、发色和性格模板。汽车将在空中自动飞行,地面交通成为历史遗迹。每个家庭都将拥有智能管家,能操控灯光、清洁、烹饪,甚至提供情感陪伴。我们将抛弃实体货币,用数字钱包在全球无缝交易。工作日将缩短至三天,其余时间用于创造、冥想和星际旅行的准备......

“WilltheNewEraCome”(新时代会到来吗?)她小声问道。

碧蓝色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海莉笑了笑,揉了揉她一头金发。

“Ofcourse.”她回答,“italwaysdoes.”

——第二卷 完

【作者有话说】

全文一共是4卷,写完第2part了,开心!

这一卷里,海莉作为一名顶级交易员,深度参与了对亚洲货币的做空,并联合华尔街的顶级犹太家族瓜分了崩盘后的永恒对冲基金。如果从投机者的角度来看,*她已经非常非常成功,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毫无疑问,她会成为一名顶尖的对冲基金经理,说不定在不远的未来,会到达乔治霍尔的高度。但这一卷中,海莉已经对自己的事业有了很多思考,在丰富的交易经验上,建立起了一套更加多维的认知,这些想法让她走上了不同于简单的对冲基金发展路线。

同样在这一卷里,我们能看到上世纪末大型宏观对冲基金强势的几个原因:首先,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尚处于早期阶段,资本账户开放过快但监管体系尚未健全,极易受到外部冲击;其次,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使以美元计价的套利与投机操作拥有天然优势;最后,许多新兴经济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外债,财政与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导致一旦遭遇资本流动逆转,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同一时间,硅谷正处于爆发性发展阶段,互联网产业的重心正从硬件基础设施和系统开发,迅速转向以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和数据算法为核心的软件与平台革命,这不仅重塑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想象空间,引发科技股估值的空前膨胀,推动纳斯达克在短短数年间进入极端繁荣的阶段。之后的情节背景也以此而展开。

下一卷里,海莉将拥有自己的资本公司,逐渐成长为能跟利益集团掰手腕的真正的资本家。交易的内容会逐渐减少,重点可能会集中在——公司管理、投资组合、股票、指数、并购这几个部分。

明天见~

第90章 资产管理

【在1998年环球旅行的期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我该成立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对冲基金当然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因为我做得很好,我很擅长在全球市场里找到机会。

我和伽玛共事的那段时间,我们把每一笔交易都记录下来,每晚复盘,设计模型,追踪变量。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市场不是孤立存在的,宏观变量之间存在大量微妙的联系——南半球的一场飓风,可能会导致北半球的生猪价格暴跌,进而波及到整个饲料和食品工业。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如果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交易,就会犯下格里芬那样的错误——他误以为只要自己投资的领域足够广泛和分散,就可以避免风险。但实际上,当一张多米洛骨牌倒塌的时候,整副牌都有可能塌下来。

再成立一家对冲基金对我来说简直毫无难度和挑战,很多人都希望把钱投给我,让我带他们再投一次石油、黄金、矿产或橡胶。如果能复制1997年的辉煌,我也许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宏观对冲之王,第二个乔治霍尔,被写进经济危机研究的教材,作为一个既光荣又危险的名字被全世界反复引用。

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因为在我的判断中,宏观对冲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这个判断来自多个层面,最关键的一点是:乔治霍尔出生在1929年,而我所面对的世界,已经截然不同。经济波动性在上升,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一趋势还在加速。过去那种靠高杠杆做多空全球市场的套利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

和许多想在华尔街建立权势版图的男人不同,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超级天才。我做过大胆的交易,但我始终对风险抱有戒心,比起那些沉迷于神迹般年化收益率的基金经理,我更愿意形容自己像一名研究整体的工程师。

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了风险的不可预测,这一点已经在我的老东家,ESF基金倒闭案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摆在我的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成立一家对冲基金;第二,成立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第三,就此退休去当豪门太太,毕竟我当时有一位完全称得上是权贵子弟的‘丈夫’。

第三条路我根本没有考虑过,第一条和第二条其实区别不大,虽然我没有从事私募股权的经验,但是在美国,这两者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美国金融公司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在纽约设立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作为母体,承担策略设计与合规职能,其他基金结构则通常注册在开曼群岛等离岸司法辖区。私募基金一样可以从事对冲基金的策略,对冲基金也可以涉及股权并购。

相比于公司形式,到底要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重要的。

在刚刚踏进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做的第一笔复杂交易,就是为亚当卡弗利的公司设计融资组合,之后我又为西奥多辛克莱设计过关于赛马行业的投资组合,我认为这才是我真正擅长所在。

于是,在整个华尔街都等着我建立新的对冲基金,并开启全球资金募集的时候,我在1998年11月注册了极光资本管理公司(AuroraCapitalManagement)。

在给客户写的信里,我这样介绍我的公司:

极光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全球宏观策略的资产管理公司,致力于通过系统性研究、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人提供持续回报。我们相信,在波动性加剧和宏观不确定性上升的时代,稳健、透明、可执行的投资体系是资本信任的基石。

敬礼地

HaileyKaradzic

Founder&CEO,AuroraCapital

——《华尔街之王纪录片--海莉卡拉季奇》】

1999年,7月。

乔伊辛格踩着高跟鞋冲进了位于纽约中城一栋写字楼里的小办公室。

25岁的她刚从普林斯顿数学系毕业不到三年,比老板海莉还小一岁。一头栗色长发扎成干净利落的高马尾,灰色格纹套装、黑框眼镜,整个人看起来像是金融时报上走出来的典型曼哈顿女精英——如果忽略掉她脸上那副随时可能昏倒的神情的话。

“Joey,你迟到了整整48分钟。”靠窗座位上,永远一副冰山脸的伽玛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冷淡但好心地提醒道。

“God……”乔伊哼了一声,一边脱外套,一边瘫坐进椅子,“我今天凌晨三点才睡,为了那份该死的麦乐鸡产品说明书。闹钟响了半小时我都没听见,我甚至怀疑我已经不是睡着,是直接昏过去了……幸好老板今天还在奥克布鲁克,嗯?”

“infact——”伽玛这才慢悠悠抬起头,拿起座位上一支钢笔指了指乔伊身后,“她已经在办公室了。”

乔伊的脸色瞬间从苍白转为濒死状态:“什么?”

“杰奎琳和弗罗拉也在。她刚才中途出来找过你一次,我告诉她你不在,她说你大概昨晚加班太晚,估计在补觉,然后就回去了。”伽玛顿了顿,“放轻松,这事不算什么。”

“放轻松?”乔伊惨叫,“No,这事太严重了!我太失败了!她让我留在办公室做个产品说明书,我写得一团糟,还迟到了……Jesus!Thisisashitshowofadefense!我感觉我随时都会被炒掉。”

伽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