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岐茶
“听说你们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管钱人?管理的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的钱?”王太后忽然开口,声音竟然颇为清晰。
“是的,YourMajesty。”海莉恭敬地说。
王太后点点头,话锋一转:“你是哪里的人?”
海莉认认真真地回答了她。
“那就是塞尔维亚裔。”王太后笃定道,“你们的王子亚历山大住在伦敦,你有去拜见他吗?”
她指的是塞尔维亚流亡王室彼得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王储殿下,王储殿下的后妈是王太后女婿菲利普亲王的妹妹,关系十分复杂。
海莉当然不觉得这些王室和自己有半分钱关系,不过谨慎地回答:“我尚未有这个荣幸。”
“哼。”王太后发出一个似笑非笑的鼻音,“你要明白帮王室赚钱的重要性,怎么证明你有这个资格?”
她的侍从官低头和她说了几句,王太后缓缓抬起头。
“王室不能和那些普通企业混为一谈。”她说。
“陛下的意思是,你们在打理王室的资产时必须做出一些调整,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海莉满口答应了下来。
“那就这样。”侍从官说。
于是整个队列开始了离场的准备,和进场时一样缓慢而仪式感爆棚。男仆走在最前面,手托一只镶银边的盘子,后面跟着一长队柯基犬,训练有素地整齐跟随,像某种穿着皮毛的小型仪仗队。
弗罗拉一言难尽地看着猎犬队离开。
觐见本来就是走一个流程,一切具体事项都由皇家地产专员敲定,不过皇家还是得展现出接受美国人的服务只不过是一种恩赐,并不是需要美国人来为王室挣钱的态度。
“你有看到那一长条狗吗?”弗罗拉对伽玛说,“像一长条毯子。”
......
她们三个横跨广场朝马路边走去。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室成员。”伽玛仍然沉浸在刚刚的场景里,“王太后可真优雅,不知道女王是不是和她一样?我还没见过女王呢,真希望有机会见一见女王陛下。”
“woh,你们美国人——”弗罗拉翻了个白眼,她是巴西裔,对王室没有什么向往,“美国人不能有贵族头衔。”
“是这样,但是谁不喜欢自己的血统尊贵呢。”
“你指的是A型血还是B型血还是AB型血?”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这些贵族现在都很穷,伽玛,除了皇室还有些钱,那些伯爵公爵的财产都少得可怜,还很高傲,要不是为了品牌效应,我们都不会接英国王室这笔生意,海莉你说对不对?”
红旗下出生的海莉就更不会向往了王室了,不过她把王太后的排场看在眼里。这种感觉可真不错!
美国人没有国王,越没有就越感兴趣。
美国人尤其喜欢八卦王室生活,温莎王室的任何消息都能在美国卖出高价,上流社会也喜欢标榜自己和皇室的特殊联系。
至于王太后的要求,也很简单嘛。
回去跟下属说,以后要内部给客户的等级再分得细一些,最高等级当作皇室来应对,给他们王太后这样的排场和尊贵,优先为他们提供各种私人定制和服务——至于什么服务,不需要海莉自己想,把这一部分业务拿出去给自己的大股东摩根和Gordon&Stein两家投行的私人银行部处理,或者给沃伦诺特公司持股的美国运通也可以。
这些公司什么都可以做到,哪怕在空中要飞机掉头也不是不行。
做生意嘛,自己吃肉,合作伙伴也要喝汤,才能长长久久。
人都很奇怪,越强调阶级,越迫不及待的上赶着给自己打标签。
海莉甚至怀疑哪怕在基金内部设立‘爵位’,那些有钱人也会来争一个公爵的名头,群体的社会属性可真奇怪。
哎,也不是不能考虑这样做!
“我有一个想法。”海莉步伐不停。
“什么?”弗罗拉小步追上她,冬天的伦敦天气一点也不美好,路边还残留着积雪,下午四点,天就已经黑了大半。
“我们今年推出的面向私人的基金就冠以王室的名号好了,就叫CrownAccess。”海莉说,“下设三支子基金,就叫Queen’sFund(女王基金)、SilverSovereign(白银主权)和PlatinumCharter(铂金宪章),级别越高,门槛越高,一共配资五十亿,专门开放给这群有钱人玩,对了,女王基金独立开放给各国王室成员。”
弗罗拉:?!不是吧,还可以这样!
“策略呢?”她问。
“拿我们现在的主力组合改一改。”海莉语气相当轻松,“放一些多资产配置、长期债券、稳定回报的对冲策略,加上一点儿装饰品,比如艺术品投资组合、一级市场奢侈品债券、定制化葡萄酒期权、古董车回购协议什么的,都不是什么特别难定价的东西,包装一下再推销出去,打着传承的名号,这对你来说简简单单,宝贝。”
简直是销售鬼才!
弗罗拉叹为观止:“我早说了我们应该建立品牌部!这才是华尔街嘛,就是要搞噱头才对!”之前天天一副金盆洗手的样子都快把自己骗了。
“我们现在最大的麻烦是没有控制任何一条消息渠道,和品牌无关,就算有品牌部,也未必能起到什么正面的宣传。”海莉的想法却完全不一样,“我们和传媒集团都只停留在合作阶段,而且电视和报纸已经过时了。”
“没有任何一家媒体集团受制于华尔街。”伽玛补充道,“媒体都被家族企业垄断,而对冲基金靠闷声发大财。”
“老的不行就换新的。”海莉说,等候在路边的司机已经提前为她拉开轿车门。
“乔伊。”海莉吩咐自己的助理,“和小辛克莱先生说,我要举办一个私人晚宴,请他帮忙邀请欧洲的名流到场,以什么样的名义他自己看着办。然后你给杰奎琳打个电话,告诉她准备好Novamind的股份增持计划,记住了,一定不要拿给Novamind的高管看到,一切等我的指令。”
“好的,老板。”乔伊拿起电话。
**
见过英国王室之后,接下来就是西班牙王室和瑞典王室,再然后是欧洲一些大型家族基金会,最后是那些由政府控制的主权财富基金。
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是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手里有2500多亿美金,主要来源是挪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盈余,所有的钱隶属于挪威财政部管理。
挪威国家人口很少,这笔主权基金只要能够稳健一些,能让这个国家世世代代都富有下去。
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对极光资本的基金展现了很大的兴趣,他们和世界银行一样,不喜欢风险性投资,只需要略高于通胀水平的收益就很满足了。
不过对方没有直接给钱,很谨慎,也和世界银行一样,提出要先‘试一试’,生怕海莉要亏掉他们的钱。
海莉很无奈。
其实像她们这样体量已经超过百亿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总能提前得知很多内幕消息,只要不去追求超额收益,钱很难亏掉的。
不过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波伊尔.特纳又对海莉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投资股票但不承担风险吗?”他问,“我知道美国的股票都涨的很不错,我们想投资,但是我们又担心会有亏损。这些钱都是挪威人民的钱,要是亏掉了,我的职位也保不住了。”
“这个我不能向您保证。”海莉听得一阵头大,“哪怕是上帝也不能保证一支股票只上涨不下跌,而且我并不建议您这个时候去投资纳斯达克,这个市场估值有些失衡,无论是我还是沃伦诺特已经开始减仓了。”
“我不是说要投资一支完全不跌的股票,你看,我们有2500亿,这么多钱,根本不知道怎么花——”波伊尔.特纳摊开手,“我们拿了三百多亿买美国国债,成了美国的大债主,又拿了一百亿去买中国的国债,五十个亿去买日本的国债,现在挪威成了全球大经济体的债主,这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我的意思是,”波伊尔特纳缓缓说道,“能不能像我们买国债那样去买股票?我们也想成为跨国大公司的股东——就像沃伦巴菲特是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富国银行的股东一样。但不是只投一家,而是投很多家公司。当然,我们不想盲目入场,被动接盘。必须筛掉那些高风险、治理差、估值虚高的公司,只留下那些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企业。你们擅长风险资产管理,难道做不到这点吗?”
海莉心中一跳,跟伽玛对视了一眼,然后跟弗罗拉对视了一眼。
“请允许我复述一遍您的想法。”海莉说,“您的意思是,希望我们筛选出一篮子全球最优质、最具长期成长性的公司,将它们打包成一个统一的投资产品,让您可以一次性投资进去,获得这些企业的股权?”
“是的,我是这个意思。”波伊尔.特纳说,“但我们希望操作方式接近股票市场的买卖,而不是像交给对冲基金那样,被资金锁住好几年,最好是把选择权放在我们自己手上。”
海莉坐直了身体。
对啊!她们怎么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呢!
【作者有话说】
觐见王太后的排场,是一位所罗门投行的交易员真实的经历,猎犬队也是真实的。海莉的很多灵感都是从客户身上找到的。
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当时就是世界第一,现在仍是世界第一,截至2025年3月,该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738万亿美元,平均持有全球所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1.5%,70%配置于股票类资产,持有的中国企业股票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建设银行、小米集团、携程、京东、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比亚迪、宁德时代、满帮、中国平安、新东方、网易、中国银行、美的、贝壳控股。
最近在走离职程序,所以更新可能会不那么稳定,因为有好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会日更的,中途会有一个月的gap期,准备找个地方去玩一玩,想去海边,目前在纠结是去巴厘岛还是去马来,如果出去玩可能那几天就不更新?反正到时候我会提前和你们说。
第101章 新的维度
“您想要指数基金吗?”海莉试探地问道。
“什么是指数基金?”波伊尔.特纳问。
挪威人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
“一种挂钩指数的产品,华尔街的确有公司在设计这种东西,不过买的人很少,因为收益非常非常低。”
“我们可以拿‘标准普尔500指数’举例。它代表的是美国市值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五百家公司。一个指数基金,就是完全按照这个列表,按比例买下这五百家公司的股票。谁的市值大、权重高,就买得多一点。谁的市值小,就少买一点。如果您投资两百亿,当然,您会成为其中很多公司的大股东。”
波伊尔听得目不转睛,但还是皱了眉:“它的收益很低?”
“很低。”海莉说,“它代表的是市场的平均表现,但对冲基金投资的都是那些高收益高风险的领域,所以指数基金不受欢迎。很少有基金会去复刻这种做法。而且这对技术要求非常非常高,因为要无时无刻追踪企业的股票——”
她看了一眼伽玛,后者不动声色地记着笔记。
“你们的团队可以做到?”
“当然。”海莉笑了起来,“我们做不到,华尔街就没有别的基金可以做到,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团队。”
“我不想要五百家企业,我只想要优质企业,我想要比平均再高的收益,除了收益,挪威也关注影响力。”
“我明白你的意思,先生,那我们需要在指数的基础上改进一些,筛选出一部分股票,比如微软,比如intel,我们就管它叫“一揽子股票”好了,这支基金会里面会有大概五十家企业的股票。”
成长性强的企业从长期来看的确会跑赢大盘,这个思路完全没有问题。
“我是这个意思,我还有另外一个请求。”
“您请说。”
“买卖权能否在我们自己手里?”
“您是说?”
“我不是不愿意把钱给你,但我希望*,我是说,你可以给我一些选择。”
明白了,对方担心钱被套牢在她手上。
“没问题,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您对哪些领域感兴趣?”
“科技、芯片、能源、汽车制造、军工。”
看来挪威财政部想要的还真不是炒作股票赚的那点收益,只不过不能光明正大把想法讲出来。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挪威不是个地缘强国,很难成为欧洲霸主,但它们很有钱,有很多很多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并不比中东石油国差,这些钱放在手上很不安全,也不可能都拿出去投资地皮和国债。
当债主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的欠债人是强盗的话,听起来就是一件很完蛋的事情。
不过要是能控制上述领域的头部企业,那就是给强盗当爸爸了。
很安全。
只是怎么当爸爸是个学问,挪威养老金可以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下达买卖指令,但是他们并不是那么了解把钱给美国这些资本家让他们去国际市场上搅动风云也不是个办法。
上一篇:迹部同学发现了我的超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