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山乐水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来到了,这个三月里,发生了一件让无数读书人、朝臣关注的大事。
这事既不是康熙的万寿,也不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而是当朝的三阿哥居然发现了记录商朝的文字、文化的龟甲,这是何等的大事,消息刚刚传出来,就惊动了整个北京城,相信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大清国。
消息是三月二十八传出来的。
时间回到三月二十,当时康熙的万寿刚刚过去两天。
诚郡王府上,胤祉看着自己派出的人激动的说:“你们真的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胤祉不能不激动,他从康熙三十六年就派人前往河南安阳小屯村,但是半年多什么都没有发现,慢慢的胤祉也只能由满怀希望向不太抱希望转变,胤祉当然不会绝望,毕竟他很清楚甲骨可是在那里发现的,但是能多少时间发现,自己就不知道了。
“不是上次说还没有什么消息吗,怎么不到两个月就找到了。”年前胤祉才得到回音,说是没有任何的发现。
“禀告主子,奴才等人找了很久,虽然安阳是有个小屯村,但是奴才们翻烂了那里也没有找到,过年的时候给主子还传来了奴才等人无用的消息,但是巧得很,奴才等中间的两人对打的时候不巧有人受伤了,结果奴才去药铺买金疮药的时候,药铺门口有人拉住奴才说他那里有止血的良药,价钱只有药铺的三分之一。”说话的人说着说着,有些口干舌燥起来。
“你喝口茶慢慢说。”
“谢过主子。”只见身穿蓝色常服的人很快咕嘟嘟把茶喝下去。
喝过茶后此人看起来舒服了不少,只见这人放下茶杯,接着说道,“奴才开始当然不相信,但是那人居然用刀割破自己的手指,然后拿出了他的良药,倒真是很快止血了,奴才这才相信,就跟他到他们家里去了,他家是在一个小山屯中,当奴才看到他家里的药粉的来源居然是甲骨,而那些甲骨上好像还有字的时候,就知道了主子要找的东西就是在那里了。”
胤祉听完,貌似和历史上发现甲骨如出一辙呀,都是药铺呀。
“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奴才等人买下了那个小山屯,同时派人连夜挖掘,果然在那里发现了主子所说的大量甲骨,奴才这次进京已经带来了现行处理干净的十万片左右,剩下的随后应该很快会运送入京。”
看来自己说的小屯村是有,担不是清末的,而那个小山屯应该是以后改名为小屯村了,胤祉在思索。
“你们事情办的不错,下去休息吧,等你们剩下的全部回来,爷重重有赏。”
“谢过主子,奴才告退。”
胤祉一人在独自想着,他不担心这些不会轰动于世,甲骨一出,造成非常的影响那是必然的,但是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去研究这些呢,胤祉想着想着,暗暗的拿定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请假了,那个今天双更,不说了接着码字去,已经写了一些,应该不久能放上来
第二十五章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大朝之上,胤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康熙禀奏。
“皇阿玛,儿臣有本启奏,儿子的旗下人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些东西,觉得很有一些来历,于三月二十送至儿臣府上,经儿臣看过,费时几日考察研究等能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送至儿臣府上的那些甲骨,应该就是已经消失了数千年的商朝的文字典籍,儿臣不敢隐瞒,特于今日向皇阿玛禀奏。”
此奏折一出,满朝震惊。
商朝的文字典籍,那可是史记中也是模糊记载的年代,现在要是有确定的文字记载,那应该是什么,记录整理的又是什么。
读书人求什么,求的就是青史留名,这么一个绝对能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一笔的事件,自己怎么能不参与呢?
大家纷纷向康熙表示自己愿意参与考证,朝臣都知道那是三阿哥发现的,自然诚郡王是吃肉的,但是怎么也能给他们一点汤喝吧。所以这些人异口同声的说愿意帮助诚郡王等等。
康熙没有说话,他已经基本上说不出什么了,他不过是对老大曾经产生过怀疑,但是一直还没有印证呢。结果老三就自己蹦出来了。
“看来当初胤祉对敦煌藏经的兴趣这么大就是为了今日呀!”康熙暗自思量。
三阿哥参与敦煌经书的整理工作已经在文人眼中流下了一个饱读诗书的良好印象,在康熙看来,这却是胤祉的狼子野心了。
“老三你是想以敦煌藏经为跳板,进而以甲骨研究轰动于世,最后估计还要修书什么的,获得清流们和天下读书人的肯定,老三你知道自己武功不行,你这是想收买天下读书人来为你铺路,你这是要置太子于何地,置朕于何地,真是齐心可诛。老三看来你重生以后,本事没有长进多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难道不知道。”
康熙转念又想:“老三不是不知道,他是有自知之明,估计是看到了老四留下的骂名,胤祉是朕的儿子,他当然不用造反,胤祉成就了自己的宗师地位,如果能得到全天下读书人的认可,进而古今在胤礽被废之后上位也不是不用可能,就是不能上位,这样的一个阿哥,不参与兵权,新皇也不敢薄待于他,真是好算盘呀,进可攻退可守,胤祉你真是进步多了,但是你不知道朕也是重生的,你的心思朕不会让你得逞的。”
“你不是想修书吗,朕让你修书,你不是想要获得清流们的认可吗,朕也让你如愿,但是其他的你就别想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也应该明白的啊。”
胤祉根本不知道康熙的想法,如果他知道,他一定会一蹦三尺高,甚至会跳上去亲康熙两口(我估计这个估计就是知道,这样的举动应该也做不出来),甚至会认为皇阿玛你太知道儿子的心思了,儿子对皇阿玛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有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朝上的大阿哥看着老三;“原来三弟也是跟我一样,这下好戏上台了,胤礽呀,你准备接招吧。”
不得不说康熙的儿子都很精明,没有人是笨蛋,康熙想到的他们也都想到了。
太子看着站在一旁的老三,胤祉脸上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估计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
“三弟,你倒是跳出来了,不过你就是有心夺嫡,这样的做法也有,不过要是保全自己来说倒是不错。但是二哥不是你的靶子了,你慢慢跟皇阿玛还有四弟过招吧。”太子从敦煌藏经就怀疑三阿哥,所以一直关注老三,相比较来说,康熙真的是知道的晚的。
“三哥,你这样真的错了,皇阿玛一定会有后招的。”四四看着老三心里叹了口气,皇帝才能明白皇帝,如果说几个儿子中谁能最了解,明白康熙身为皇帝时的心思,那一定是四四了,但是四四遇上重生的康熙的时候,估计也不能完全理解了。
“皇阿玛可是跟你一样呀,而且二哥也是,三哥你这样的做法真是必输无疑呀,就是弟弟我也不能完全知道皇阿玛现在的念头了,二哥今生的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三哥呀,除了皇阿玛,二哥本人,你还有弟弟我这个对手呢,二哥身为储君,弟弟才能逍遥呀,所以三哥,为了我的好日子,弟弟只能得罪了。”
老八和老九对视了一眼,示意的点了点头。这两处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心没有灵犀,这两照常一点就通的境界了。
“三哥,你惨了,八爷党加上太子党还有皇阿玛,重生的二哥,你的敌人那是空前强大,别说是你,就是四哥,弟弟也要拉他下来,弟弟这辈子是太子党了,所以三哥,你等着接招吧。”
九阿哥胤禟倒是没有多想什么,他只是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三阿哥,因为在他看来,八哥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八哥的决定就是自己的决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胤祀说的做的就是他胤禟赞成的,胤祀反对的就是他胤禟反对的。
九阿哥呀,你也有点自己的主见行不。
老十嘛,这娃不在这里,康熙倒是希望自己的十儿子也能来处理一些事务,但是面对敢和自己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十,自己如果一生气,温僖贵妃就会满眼泪花的出现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基本上就那拿这两个母子没有办法了。康熙也看得出来,温僖贵妃根本就不会去让胤誐争,将来的八爷党不会有老十的存在,只要看看现在老九老十的关系就知道了。
只要保证胤誐不争,温僖贵妃能牵制住钮枯禄氏,那么原来的八爷党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势力,其他的康熙看来都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康熙有的时候还是生气,因为胤誐的脾气比前世更大,看来有额娘宠着也不好,儿子宠坏了就是用来气阿玛的。
朝堂上这些就是一转念间,康熙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心里暗自打好了主意。他下旨道:“三阿哥胤祉朝后到乾清宫回话。”
康熙看着那些纷纷渴望的朝臣们,更是下定了决心。“老三的利诱呀,看来能抵抗的人就是那些没有读过书的武将了,其他的,连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都流露出了渴盼的神色,更何况其他人呢?”
随着康熙的旨意,朝上的各位大臣慢慢离开了,但还是在纷纷交谈着。胤祉自然去了乾清宫,其他几个阿哥也抱着自己的念头回府了。
后宫里,消息传到了德妃宫中,十四阿哥看着自己的额娘,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打扰她了。
德妃也确实挺杯具的,本来抄写经书就不错了,但是太皇太后的不仅是她抄写,还是吟诵了百遍的,更在佛前供奉了九九八十一天,表示了自己的绝对诚意。太后既然也有心,德妃当然不能再照此办理,虽然自己对太皇太后的祈福经书还是抄写无期,德妃在给太后抄写了部分经书以后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