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音
某种程度上的现实便是,在江南百姓的心中,太子的威望要高于康熙,此书一经下发,确实使得为数不少的百姓稍稍冷静。
此时更重要的,还是要缓解灾情对百姓们的危害,康熙和太子,并皇子大臣们连夜探讨,最终还是决定,启用当年太子在山西赈济百姓的法子,以朝廷的名义向未受灾之地的世家大族和富商借钱、粮、药材等所有应急之物。
这对康熙来说是极损颜面的事,可太子提出后,他最终没有反对,而是以百姓、以太子为先,作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未免其中出现差错,康熙又接受太子的建议,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全权受理此事。
又过半月,从各地借来的赈灾物陆陆续续到达江浙,太子心下大安之时,再次“病倒”,又是当着诸多朝臣的面,众目睽睽之下,任康熙如何替太子解释,都不能堵住悠悠之口。
康熙气怒无比,可他根本不能对外直言太子从没生过病,越发的阴郁,进而喜怒无常。
偏偏朝臣们皆以为他是担心太子身体所致,一部分人满心的希望太子早些痊愈,一部分人则是阴暗地期望太子痛快了事。
希望太子尽快康复的人占大多数,毕竟太子的存在,确实使得很多朝臣不必保守夺嫡之苦,他的优秀,也确实压得几乎所有皇子无法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六月下旬,太子遇刺一案结案,此案涉及众多,牵扯到前朝余孽,乱党,以及假冒朱三太子的一批人。
大清能够重击乱党的机会难得,康熙决定昭告天下,在那之前,则是要在太和殿宣读此事结果。
太子又一次养病两月之后,决定出席早朝,前一日便派人告知,今日更是早早准备起来。
容歆特意提前起床,出现在太子的寝殿,接过太子的朝服,和太子妃一起亲自为太子更衣。
太子双手舒展开来,任由两人一件一件地为他穿上太子朝服,及至收拾妥当,方才笑着问两人:“姑姑,颂宜,我可曾辱没过这身朝服?”
“未曾辱没。”太子妃肯定地点头,“颂宜此生最骄傲的事,便是有太子殿下这样的夫君。”
容歆却是眼睛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她看着太子长大,是真真正正见过太子为了成为大清合格的储君,所做出的努力,因而这一刻,她比谁都心疼太子。
不过,她也极骄傲,太子是个顶天立地的人。
“姑姑……”
太子上前一步,大臂一张,一手抱住容歆,一手抱住太子妃,轻声道:“你们是胤礽此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我有今日,少不了你们任何一个的全然信任和支持,谢谢。”
容歆到这个年纪,本就容易多愁善感,偏偏太子妃也红了眼眶,此情此景,再没忍着的必要,便想要一同发泄一场。
然而容歆的第一滴眼泪刚顺着脸颊流下去,便感觉腰被人抱住,一侧头,正对上东珠面无表情的小脸。
下一瞬,宝珠欢快地声音响起:“我也要抱!”
然后容歆和太子妃便被太子和两个孩子拥在里头,只能对视,无奈地一笑,再也生不出任何略带感伤的情绪。
须臾之后,皇长孙也满眼茫然地出现在太子寝殿中,随后是太子和太子妃刚满九个月的幼子。
容歆看向含笑立在一侧的绿沈和雪青,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点了一下东珠的鼻子,“就您最机灵,是不是您做的?”
太子瞒着皇长孙和其他几个孩子,却没瞒过东珠,是以她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话,很多时候大家便会下意识地忽略她。
因此容歆一见这么早的时辰,整整齐齐地一家子却全都出现,自然便想到东珠身上。
东珠眼神毫无波澜地躲避她的视线,不作回复。
容歆轻笑,伸手抱住她,两人的额头碰在一起,亲密无比。
……
太和殿——
朝臣们向康熙奏过今日诸事,康熙又命梁九功慎重地宣读完结案结果和他的处置,梁九功面向朝臣,高喊道:“遵陛下令,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皆躬身道:“臣等无事。”
而待众人话音落下,太子右踏一步,行礼后庄重道:“回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
康熙居高临下看着太子的神态,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当即便开口阻止道:“太子身体尚未痊愈,不必过于操心朝中诸事,退下吧。”
“皇阿玛……”太子叫住起身的皇阿玛,提起朝服前摆,背脊挺直地跪在大殿正中,一字一句道,“儿臣请奏之事,既是国事,亦是家事,请皇阿玛准奏。”
康熙浑身皆透着抗拒,当着满朝文武,又急急地走了两步,便在太子再一次叫到“皇阿玛”时,不得不停下来。
“胤礽,你起来。”康熙咬紧牙关,良久方才松开,极力控制情绪,温和道,“莫要惹怒朕。”
诸皇子和朝臣们极为奇怪地看着皇上和太子的模样,不明缘由,连呼吸都放轻,不敢随意打扰。
太子未动,固执地望着台阶上,龙椅一侧的某一处,那曾是他少年时常站的位置,再缓缓看向皇阿玛。
康熙的眼中满是伤心和拒绝,太子甚至想到,或许还有怒意,认为他是在置气,认为他故意作对……
可并非如此。
“儿臣为大清之储君已有三十三年,自记事起便无一日不已大清为己任,唯望盛世至我大清,天下开泰,百姓安乐,四方无干戈……”
“然……”太子因情绪不得不停顿片刻,缓和后,继续道,“然意外所致,儿臣的身体已无法再承担储君之责,而太子体弱,于江山社稷之稳定无益……”
“莫要再说了。”康熙扶住龙椅,方能稳住身体,“住口。”
整个大殿的人皆因太子的话躁动不已,不敢想他们的猜测,吸气声此起彼伏。
太子伏于地面,叩首道:“儿臣有负皇阿玛所托,无法承继皇阿玛之志,请皇阿玛恕罪。”
大阿哥没那么多顾忌,冷着脸抓住太子的手臂,使力,“太子,你在说什么?”
他的力道不小,可没有撼动太子分毫,顿时惊地双目张大。
太子声音微微颤抖,却坚定至极地再叩首:“儿臣有负百姓所期,无力再造福于天下百姓,请皇阿玛和天下百姓恕罪。”
康熙膝下无力,全靠握紧龙椅的手和梁九功支撑,几近哀求道:“太子,收回去,朕当作无事发生……”
太子第三次俯下身,哽咽道:“儿臣有负大清,今……向皇阿玛和天下请辞储君之位,望皇阿玛、恩准。”
康熙跌坐在龙椅上,百官纷纷跪求:“请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请太子殿下收回成命。”众皇子和文武百官一同跪下,不再是“太子二哥”,而是“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意已决,直挺挺地跪在大殿中央,毫不动摇。
康熙伤心至极地望着太子,心口一痛,眼皮一翻,便晕了过去。
“皇阿玛!”
“皇上!”
康熙迅速被抬回乾清宫,太医赶到,进行急救,半个时辰才转醒过来,这期间,太子和其余皇子、朝臣们皆肃立于乾清宫外,焦急地等着他安然无恙地消息。
众人皆大气不敢喘,又是大阿哥,一把拽起太子的衣襟,厉声质问:“太子!这就是你想要的局面吗?”
太子设想过会惹怒皇阿玛,但没想到会这般严重,愧疚非常,便未反抗。
三阿哥、四阿哥等皇子立即上前,拉开大阿哥和太子,出言劝说。
正在此时,梁九功踏出康熙的寝殿,行至太子面前,道:“太子殿下,皇上请您进去。”
“皇阿玛身体如何?”
梁九功抬头看向众人,再次恭谨道:“回诸位殿下,皇上已暂无大碍。”
太子揪紧的心稍松,随梁九功进入寝殿内,而其余人等再次被拦在门外,望眼欲穿。
寝殿内,康熙闭着眼,虚弱地躺在床榻上,听到太子进来也未睁眼,只一声不吭地躺着。
太子跪在床榻下,“气病皇阿玛,儿臣万死难辞其咎……”
“胤礽,你就这么生皇阿玛的气吗?”
太子立即解释道:“儿臣从未生皇阿玛的气。”
“那你为何、为何一定要这般?”一滴泪从康熙的眼角划落,费力地抬起手,在太子伸手过来时迅速握住,“你若实在气,朕、我这个阿玛向你赔罪……”
“皇阿玛!”太子跪行至紧贴床榻,泣不成声道,“皇阿玛,您莫要如此……”
“那你能否……”康熙的声音里尽是期盼。
太子握紧皇阿玛的手,头靠在其上,任由眼泪汹涌而下,许久之后,方才抬起头,“皇阿玛,儿臣永远不会气您怨您,儿臣只是想和您做一对纯粹的父子,不受所有外物所扰的父子。”
“儿臣只做您的儿子,可好?”
……
傍晚,太子回到毓庆宫,容歆、太子妃等人一同迎出来,见到他后纷纷道:“殿下回来了。”
太子眉间的褶皱舒展开,对她们道:“姑姑、颂宜,你们说,我们选何处开府为好?”
第244章 番外一
太子不再是大清的太子之后, 成为了第一个拥有亲王爵位的皇子,也成为了大清自开国以来唯一有封地的皇子。
其实康熙一开始说要给太子封地之时,太子亦是惊讶并且第一时间拒绝的。
皆因大清先代皇帝吸取历朝历代皇权受藩王威胁的教训,对封地上有可能出现的弊端极为警惕, 所以才有大清在京城五百里内圈地给皇室和八旗一制, 养成了八旗不事生产、奢靡的作风。
康熙又经历过三藩之乱, 如何封爵也绝口不提封地之事, 此时却对太子厚待到几乎没有原则,好似在补偿一般。
太子最不希望见到大清有可能出现割据、动荡, 他能控制自身,却控制不了子孙后代,因而再三拒绝, 不希望皇阿玛为他开这个先例。
康熙却是他越拒绝,越要给太子,太子说得多了,他便一副“太子还是在怪他”的神情, 教人哭笑不得。
太子无法, 最终便同意了封地,只是和皇阿玛约法三章,他没有干涉封地政务、军务的权力, 只享受一座亲王府以及超越大清一般亲王的优渥俸饷待遇, 以此来保证大清皇权和政权的稳定统一。
康熙眼见太子如此识大体, 便又给了他旁的权力,由他选择封地所在。
太子起先属意之地, 是台湾, 他对西方诸国有兴趣, 又在进行海上贸易, 这里对他来说乃是恰到好处。
然而康熙嫌台湾小,想着左右太子只受一点税贡,干脆便连两粤一同给太子做封地,更是赐太子封号为“粤”。
自此之后,便是粤亲王爱新觉罗·胤礽,再无太子之名。
世人尚在太子请辞的震撼之中,便是有人认为不合规矩,但想一想,太子若不请辞,日后这天下都是他的,封地为两粤之地,好似也没什么。
可是事情不能这般看,朝臣们一面请康熙收回成命,一面上折说此举不符大清规制,十分分裂。
太子已经不再理会这些,一门心思在宫外建府和“养病”上。
耗时一年多,太子的府邸建成,钦天监择一吉日,太子和太子妃,不,是粤亲王和粤亲王妃等人将离宫搬入新府邸。
当日,容歆提前出宫,收拾新府邸的同时准备宴席宴请诸位皇子,粤亲王和粤亲王妃则是带着孩子们一同叩别皇上、皇太后,在两人殷殷嘱咐“常入宫”中,离开了生活半生的紫禁城。
新府邸处处皆好,最重要的是比毓庆宫大上几倍,每个人都得到了新的院子,每个院子的摆设皆按照她们的喜好而来,多少抚平了粤亲王其他侍妾失落的心情。
皇子们在粤亲王夫妻到达府邸后不久,便陆陆续续前来,诸如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这样与粤亲王尤为亲近的,还会主动问一问搬入新府可有需要他们帮忙之处。
胤礽毫不客气,指着马车上的东西便道:“这都是我的私物,历来不准侍从们碰,出宫前是我与你们二嫂还有三位姑姑一同整理的,正好,您们帮我般吧。”
上一篇:[亨利八世]都铎王冠
下一篇:我每天都在想寿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