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第200章

作者:萧凌凌凌 标签: 快穿 红楼梦 BG同人

  “我再一次成了那个不可能的人,自从痊愈后,关注在我身上的视线又一次消失,是时候搞事情了。”

  安西之所以会来这一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王妃扬名,也是让关注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消失。

  毕竟监视的人多了,他做起事来也束手束脚。

  历云芊睁大眼,“你想做什么?”

  “好些年没打仗了,军队糜烂不堪,别说上阵杀敌,估计连小混混都打不过了吧”安西想到调查的军队情况,忍不住摇摇头。

  “有这么严重嘛?”历云芊无法想象,她生在新中国,不论是视频里,还是课本上,乃至从大人嘴里得知,军队都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地方。

  那样的地方,即使有问题,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吧?

  安西摇头,“现代的军队和古代的军队,那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古代的军人被称为兵痞子,不是没原因的。他们的训练以及要求也不像现代那样,遵守条条框框。古代军队看的是将军,将军如何带兵,底下的士兵就是如何的状态,如果是一个不拘小节,只一味想着胜仗的将军,那他手下的部队,可能英勇,可能冲锋陷阵,可却绝对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民守护神。因为他们可能打了胜仗之后,把百姓劫掠一番,可能喝醉了酒,暴脾气上来,就把家人打的半死。然而因为他们能打胜仗,所以不会受到任何的责罚。这就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当将军不再是一个正直的将军后,他手下的兵和混混也就没了区别。

  而多年没有仗打,将军们也少了那一副军魂,他们一心想着捞钱,一心想着往上扑腾,而他们的手下,还能是什么样呢?

  整个大楚,除了少有的几支军队,其他的都糜烂不堪。

  “所以你是想整顿军营?”历云芊没想到古代的军队,居然是这样的,当下支持安西,这样的军队要不得。

  安西奇怪的看她,“想什么呢,就我现在的情况,有什么资格?”

  再说了,他要是敢向军营伸手,兴德帝第一个不放过他。

  要是有这个想法,他早就积极上朝了,而不是让自己依然隐在幕后。

  “那你到底想干嘛?”历云芊无语,安西在她眼里,就是那种老奸巨猾的人,如果他想,一定能干成的那种。

  果然还是她太看得起他了吗?

  历云芊迟疑的看了一眼安西,看到他眼中的精光,随即打了个冷颤。

  不不不,安西就是这么厉害,只区别于他想不想干而已。

  “军队里贪污成风,军饷被他们一层层搜刮,到普通士兵手里,连往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兵部任职的大皇子,想必这些年没少收孝敬吧?”

  历云芊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想搞大皇子啊!”

  “不是我想搞,是三皇子想搞!”安西摇头否认。

  历云芊才不相信他呢,什么三皇子想搞,明明是他想打破现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居然还好意思栽赃到三皇子头上。

  臭不要脸!

第251章 替身成正主31

  一个月后,八皇子府

  张士德匆匆忙忙赶到八皇子的书房,示意站在门口的太监,“快去禀告王爷,就说张某有要事求见。”

  太监不敢大意,连忙进去向八皇子禀告。

  八皇子二话不说,立刻放下写字的笔,“快请先生进来。”

  张士德进去之后,示意八皇子屏退了左右,才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他,“王爷请看,这是最新传来的消息,有探子抓到了大皇子贪墨军饷的消息,并且还找到了一部分证据。只可惜,为了这些证据,他被人打死了,不过也算他死得其所。”

  八皇子大喜,“可是真的?快拿过来我看看。”

  打开一看,盒子里是一些书信,以及几本账簿,从里面的内容得知,这些年大皇子收了不少孝敬,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武官送的。

  而那些武官都是哪里来的钱,毫无疑问,肯定是贪墨军饷得的。

  八皇子心里激动,仿佛看到了老大像老二一样倒台的场景,“先生,你说我把这些交给父皇如何?父皇最恨人贪污了,何况是军饷这样的大事,一定不会饶了老大。”

  张士德摇摇头,“如果证据再全一点,我会建议王爷这么做,可是现在不行。”

  “为何?要知道,如果是我检举成功,一定能得到巨大的名声,并且会得到那些底层的武官和士兵支持,这对我来说,绝对能让势力大进一步。”八皇子不甘心,要知道他身边虽然有一些文官支持,可是少了当兵的,就是少了一层保障。

  如果他能得到那些兵的好感,就连上面三位皇兄,都要对他客气起来。

  “王爷请看,”张士德也不反驳,直接让他看那些账簿,“这些账本只能说明大皇子收了孝敬,不能说明大皇子贪污军饷啊。顶多一个失察之罪,就能掩盖过去。”

  八皇子翻了翻,确实,上面的证据不足以说明,大皇子知道那是军饷。只是收孝敬这是,算不上大罪,尤其是对他们这些皇子而言,谁没收过?

  自己还不是年年拿孝敬,只不过这些孝敬不是武官给的,而是文官和商人,但也大同小异。

  再说失察之罪,大皇子虽然在兵部任职,但兵部尚书另有其人,掌军的都督府和各地都指挥使才是军队最高掌管,也和大皇子没关系。

  所以说,失察也有点牵强。

  如果皇帝想要轻轻的放过,那不罚都是可以的。

  “那要如何是好?”八皇子不信张士德不会给自己没用的情报,只等张士德解释清楚。

  张士德抚须笑笑,“您忘了二皇子是怎么栽的吗?”

  八皇子表示没忘,可三皇子和四皇子与二皇子不一样,他们可没有这么愚蠢,能上自己的套,“要是他们也按下不提怎么办?”

  张士德失笑,“四皇子我没把握,他的性子比较冷静,但三皇子就不一定了,虽然三皇子很聪明,但聪明人往往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自作聪明。”

  “哦?愿闻其详!”八皇子感兴趣的道。

  “王爷还记得三皇子安插在府里的奸细吧?”张士德问道。

  八皇子点头,“当初查出来后,你不让我处理,反倒安排到了书房伺候,虽然一直在屋外打扫,但也让他知道了不少消息去。”

  说起这个,八皇子还有点不满,知道是奸细后,张士德不但不让他处理,反而提拔他们,不知道是何用意?弄的现在他在自己的书房都束手束脚的。

  张士德压低了声音,“现在就是利用他们的最好机会。”

  八皇子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张士德的意思。他之前就喂过好几次消息,让那个奸细赢得了三皇子的信任,而现在,如果他把这件事,透过那个奸细露给三皇子,老三一定会相信的。

  并且,为了抢夺先机,他肯定来不及多想,就会趁着自己还在思虑的时候,抢先禀告皇上,毕竟在军队的影响力,没有哪个皇子能抵抗这种诱惑。

  三皇子明白了,对着张士德大加赞许,“先生果然才智过人,妙,妙啊。还请先生和我演一场好戏。”、

  张士德含笑,“王爷过奖,能帮到王爷,是某的荣幸。另外,这事过后,对王爷来说,也未必没有好处。”

  “哦?快说。”八皇子心脏砰砰的跳,那个好处是不是关于军队的……

  张士德掏出一份名单,“王爷,这上面是我多日打听来的人员名单,都是一些武艺高强,还能识文断字的人才。如果王爷能招揽过来,等大皇子的事成后,军队肯定会削下去一大批人,到时肯定会再招人的,而这些人,有了王爷的支持,上位轻而易举。”

  八皇子看着名单上十几个人,顿时大喜,如果有了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势力,何愁军队没人。

  “哈哈哈,有先生在,真是本王的幸事,大善,大善啊!士德啊,本王这就叫人整治一桌好菜,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张士德也不推辞,“听说王爷那里有上好的梨花白,某这次可要好好尝尝了。”

  “好好好,我这就让人把梨花白温上,士德想喝多少都行。”

  事情进行的异常顺利,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操作,二皇子栽了,三皇子也栽了。

  两天后的大朝,三皇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弹劾大皇子,参他贪污受贿,贪墨军饷,包庇下属等等罪责。

  皇帝闻言,嘴角抽搐,当初老二上了老八的当,他还以为是老二愚蠢,没想到老三也不逞多让,有了前车之鉴,都没有让他警惕。

  不过想到军队里的糜烂情况,兴德帝心中也起了一丝波澜,看着下面跪着的大皇子,不由的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军队不得不整顿,老大……算了。

  当即,皇帝不顾大皇子的狡辩,下旨命三皇子全权负责,彻查军饷贪墨之事。并命锦衣卫和三司听候三皇子的调遣,全力配合。

  三皇子大喜,这是他办差以来,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了,如果做好了,能超过四皇子一大截。

  并且,如果他利用好的话,还可以和锦衣卫三司打好关系,未来前途可期啊。

  三皇子志得意满,大皇子就是满心灰败了。

  他明白,自己这是又一次被父皇放弃了。

  贪墨军饷的事,大皇子当然知道,但这事自古有之,而且从上到下,哪个当武官的没粘过?可大皇子自诩清高,还真没有动手碰过,收的不过是一些孝敬罢了。

  可现在父皇完全不听他的解释,只一心想要整治自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皇子的颓废丧气,和三皇子的志得意满形成了显明对比,两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情绪里,唯独四皇子比较冷静,虽然也嫉妒三皇子得了好差事,不过他想的明白,这是一件大事,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事情办成了,三皇子自然能得到莫大的好处,可也意味着会得罪那些京中的权贵。真以为贪墨军饷的就是那些武官?

  不是,在他们身后,还站着勋贵,那些人得来的钱,至少有一半要孝敬给这些勋贵。

  说道这个,就不得不说这些勋贵们的由来。

  他们是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大楚建立后,这些人纷纷封了爵位。

  太祖是个有远见的人,知道勋贵掌兵在太平年间并不是好事,所以就想了一个法子,让这些勋贵们交上兵权。

  这个法子很简单,就是交换。

  勋贵们把手里的兵权上交,太祖允他们几个推荐名额,也就是推荐当官的意思,武官文官都行,而且每代都有。

  什么意思呢?假如第一代的国公如果上交了兵权,那他就得到了这个名额,可以推荐自己的儿子们当官,等孙子们大了,又可以推荐孙子们当官。

  也就是说,只要大楚还在,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当官的福利!

  这是多好的事啊,对吧?勋贵们再也不用为子孙的前途担心了。

  当然,这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太祖还是限定了名额的。比如国公,就有三个名额,侯爷,有两个名额,而其他功劳更少的,就只有一个名额。

  另外,他们推荐的人,必须从低级官员做起,正七品的县令,或者正六品的武官。

  当初的太祖,利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让那些勋贵们答应了这项交易。他和那些人原以为,这是给勋贵们的后代一个保障,然而事实上,事情完全走偏。

  国公侯爷的孩子,是有爵位的,并且二代三代也还比较争气,靠自己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官位,完全用不上这个名额,那怎么办呢,总不能浪费了?

  于是,就有一人想出了把名额出卖的主意。

  皇上一看,卖出去啊,没问题啊,不把权利集中在那些勋贵手里,他们还求之不得呢,于是就同意了这项请求。

  有了第一个,就有后面无数个。

  甚至于,勋贵的四代五代也没想自己用,都是卖出去,不是他们也像父辈一样有能力,而是他们身娇肉贵吃不了苦。

  并且发展到现在,这项买卖已经不是一笔买断了,而是签订契约,分期付款。

  卖出一个名额,他们至少能吃十几年的利润。

  而十几年后,又可以卖下一代的名额了。

  经过多年的摸索,勋贵们发现,把名额卖给文官,不如武官来得赚钱,首先,对于能买的起的富商来说,武官比较好混,文官需要办事,买了也很难混入文人集团,而武官就简单的多了,凭着商人的智慧,不会受到鄙视。

  其次,七品的县令比不上六品的武官,高一品就是高一品,要知道他们这些买来的,很难再往上升,可能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没听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吗,有更好的,为什么不要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