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第56章

作者:萧凌凌凌 标签: 快穿 红楼梦 BG同人

  “这药的效果真的这么好?”安支书拿着药,半信半疑的道,不是他不相信安西,要是真有这么神奇的东西,那为什么会没人知道呢?

  安西微微一笑,脸上都是自信的神采,“堂伯试试不就知道了,这药下下去,两三个小时就该引来鱼了。”

  安支书想了想,做了决定,“好,我现在就让人用芦苇编织一些大网,等网编好后,先下到河里,倒时候可以多捞点。”

  “那就交给堂伯安排了,我就不参与了。”

  安支书是当了几十年支书的人,肯定能组织好这件事的。

  吃过晚饭后,村里的广播就响了,通知所有人去开会。

  会上,安支书把这事一说,所有人都不相信,“怎么可能有这么奇怪的事。”

  “是啊,我们在这村里住了这么久都没看到过大鱼游过来,撒点药粉就过来了?支书,你不能因为他是你侄子,就相信他的胡言乱语。”

  “就是啊,支书,干完活我们已经很累了,可没时间陪着小孩子瞎胡闹。”

  有人带头,反对的声音就一个个冒出来,而且一个比一个响亮,说到后来,就好像安西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一样。

  安西眼尖锐,看到了几个带头说话的是坐在一起的知青,他们和村民隔着一点距离,但也不远。

  他们故意大声抱怨,引得村里的一些村民也跟着不满起来。

  安支书显然也看见了,他挑挑眉,漫步尽心的道,“行,我不强求,这样,愿意的就到李会记那里报名,我们今天连夜编网,等明白就能捞鱼了。至于那些没干活的,明天也不用来了,放你们一天假。当然要是我们捞到鱼了,你们也没资格分,这,你们没意见吧?”

  这话一出,闹得起哄的村民立马哑火,他们在村里待了这么多年,早就知道村支书的手段,他绝对是说到做到的主。

  跟着闹闹没什么,但要是真的有鱼,让他们别捞,怎么可能嘛!

  别看他们没什么见识,但是小心思一点不少。

  这事是安西提议的,药也是安西提供的,他们闹一闹也是要让安支书记住,如果大火忙了一通,明天却什么都没捞到,那支书可得给他们补偿。

  其实,也就是想要安支书给个保证。

  而安支书会给吗?

  当然不可能,所以一句话就怼了回去,爱来不来,不来拉倒。来了明天就分鱼,不来的统统没有份。

  这下子,这些村民都老实了。

  可是有些知青不愿意安分,一个精瘦的男知青站起来说到,“支书,你怎么能这样做,鱼是属于公家的,凭什么我们不能捞,你这样是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我要举报你。”

  安支书这下连眼皮都不抬了,“行,你去举报吧,我倒要看看,我为人民做贡献,给国家增加收入,你要怎么举报我。”

  这么些年了,安支书可是从来没犯过错,不管弄到了什么,都会上交一部分,他们村年年都被评为先进村。

  他在上面的人脉关系,不说手眼通天,但是摁死一个知青,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个知青被安支书冷沉的眼神一扫,刹时冷汗都下来了。

  这会儿,他也想起来了,当初刚来的时候,见识到的安支书的手段。

  三年前,有一个知青想要在村里搞风搞雨,好让自己能回城,被忍无可忍的村支书直接找关系调到采石场去工作了。

  虽然顺利的当上了工人,但那地方不仅偏僻,还又苦又累,据说那人累的都瘦脱形了,简直不像个人。

  从那之后,村里就安静了,还分了两个知青院住着,防的就是这些知青联合起来闹事。

  想起来这些之后,那个知青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的,僵硬的坐下,再也不敢瞎逼逼了。

  安支书也不管他的怂样,扫视了一圈,直接开口,“要参加的就到会计那里报名,按劳分配,不管捞到了多少,按老规矩,一部分上交,一部分留给村里的老弱妇孺,剩下的平均分配,家里出了几口人,就拿几分。李会计,你把名字登记好,十五岁以上的小子,六十岁以下的大人都可以参加,至于再年长点的,就算了,不安全。”

  李会计连忙答应,“好的,支书。”

  报名的人很多,没一会儿就把李会计围的水泄不通。

  安支书看这样不是办法,就提了几个平时看着能干的知青,帮着李会计一起登记报名。

  报好名后,安支书按着年龄和性别分配活计,年轻会水性的去割芦苇,中青年去砍竹子,妇女小孩就编鱼网编竹筐。

  这事,对于农村的人来说多多少少都会点,只是现在是大晚上的,在河边割芦苇不安全。

  安西回去拿来自己的手电筒,这是在知道这是什么年代后,专门定制的,外壳和现在的手电筒一模一样,但内里光线却强出几十倍。

  安西也不是要照着他们干活,而是拿着手电筒扫视,怕有人掉入水里,却没有人发现。

  黑灯瞎火的,要真是有人出事了,其他人未必知道。

  至于竹林那边,到没什么危险,村里人点个火把也是可以的。

  忙忙碌碌一晚上,终于做成了七张大网,在黎明破晓之际,下到了河里。

  安西也连夜配置好了七个药包,绑在网的正中央。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忙了一夜,大家伙又累又困,还饿的不行,安支书赶大家回去,“留下几个人看着,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会儿,先回去吃个早饭。”

  安西没走,借口看着药的效果,留了下来。

  每个世界有每个世界的规则,安西不确定在武侠位面有用的药,到这里是否还有用,如果没有用的话,他就用内力驱赶一部分鱼过来。

  在做事之前,安西就已经查探过了,这条河的深处确实有很多鱼,而且又大又肥,不吃白不吃,药不行还可以用别的方法嘛。

  反正他已经把鱼的三十八种做法安排上了。

  不过显然,用不上了。

  两个小时之后,就陆陆续续有鱼游过来,刚开始还是小鱼三两只,到后面越来越多,越多越大,直至整个河面都充满了各种鱼。

  看着的村民惊的回不过神来,“我的娘诶,这也太吓人了吧,鱼,好多鱼啊。”

  有机灵的连忙跑回去挨家挨户的通知。

  没一会儿,河边就聚满了人。

  安支书过来,看到这个情形,也吓了一跳,他有生之年就没看到过这么壮观的情形,好像整个河面都被鱼占据了。

  安支书连忙招呼人,“别愣着,快,二十个人一组,起网!”

  众人纷纷下水,一开始他们还怕吓跑了鱼,都小心翼翼的,可是后面发现,鱼们压根就不搭理他们,一个劲的,争先恐后的往网中央钻。

  二十个人站在一张网的周围,一声喝令,“起。”

  众人一起抬起鱼网,随着鱼网露出水面,网上都是活蹦乱跳的鱼,而一些小点的鱼,跳着跳着,就从网的缝隙漏了下去。

  二十人抬着那张布满了鱼的网往河边走,颇为费力,这些鱼多多少少也该有几百来斤,再加上很重的网,有几次差点脱手。

  好在岸上的人看到了,纷纷下河去接。

  在众人的努力下,七张鱼网很快就被捞上来了,他们也顾不得兴奋,直接侧翻,把鱼都抖落到地上,又马不停蹄的下河网鱼。

  而岸边的人就拿着他们早就做好的竹篓,把鱼都捡进篓里。

  然后一框框的抬到会计的面前,称重记录。

  整个上午,就在这样热火朝天的氛围结束了。

  经过一个上午的挥发,药效已经所剩无几,而河里还没有捞到的鱼,也机灵的一条条游走了。

  安支书见此,把所有人都叫了上来,让下过水,身上都湿了的人,回去换干净的衣服。

  因为有几个帮着记名字的知青帮忙,所以核算的工作非常顺利,没多久就算出了具体的数字,整整一万六千多斤鱼!

  这可太惊人了。

  这次参与捞鱼行动的有两百多人,除掉上交的和给老弱妇孺的,每人还能分到四十多斤,估计这个年代,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吃过这么多鱼。

  下午分鱼的时候,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派了好几个人参与,那些知青也是,别看闹腾的凶,也没见他们放弃不要的。

  在分配的时候,安支书先分给了村里一些老弱妇孺,一人十来斤。这都是惯例了,也没人说什么,之后就是参与的村民和知青了。

  最后还剩下小半篓鱼,也有二十多斤。安支书做主给了住在牛棚的那些人,每人能有个三四斤。

  数量少,也就没人说什么了。

  他们得了这么多鱼,人家拿个一两斤尝尝鲜怎么了,看不上看不上!

  这就是安支书的聪明之处了,给这些‘坏分子’的,都是不打眼的,即使有人看到了,东西太少,也不值得说一嘴的。

  安支书可不是一般的村民,他上过学,有些见识,知道那些被批斗的人都不是什么坏人,而是一些知识分子,甚至还有上过战场的军人。

  别的地方,他管不了,但是在这一亩三分地,他绝对不允许有人无辜去欺负别人。

  所以那些人在下河村过的还算安心,村里分配粮食东西总会剩下一些边角料给他们。

  住的虽然不好,但冬天也能保暖。

  而那些不安分的知青,也被村里人吓住,从不往那边去,因此日子过也还安宁。

第74章 年代文世界14

  村里选人参加的时候,原则上是要求每家两个人参与,有青壮年男人的,就男人上,没有男人的,或者男人年纪大了的,就让家里的妇女上。

  总之村里上上下下,一百多户,报名了两百多人。

  至于那些知青,以四人为一单位,也就是说,四人能上两人,十六个知青可以报八个名字,至于到时候怎么干活,怎么分配鱼,就他们内部自己解决了。

  毕竟村里那么多户,大部分人家都超过了四口人,说起来,还是他们赚了便宜。

  毕竟只要他们分配的好,其实每个人都能拿到二十多斤鱼的。

  而村里人就不一定了,像安大伯家,就有七口人,不算上安诚的话,也有六口,他们分到了八十多斤,平均下来,每个人也不过是十五六斤。

  这还是好的,有些人家小孩子多的更惨。

  不过也没办法了,至少安支书还算公正,年纪大的老人们,都另外给了一份,算是补贴有老人要赡养的人家。

  安大伯一家得的鱼在村里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这些足够他们一家吃一年的。

  而且还有安西的鱼,因为是安西提供的药,所以经过村里的一致同意,决定给安西一百斤。

  安西也没推辞,拿出十斤给安大伯家,算是他在这里吃饭的伙食费。二十斤送给安桃,她不是村里人,没有分配到鱼,安西打算给她家送点。

  安桃公婆和安树的父母交情好,他们在安树父母死后,也一直惦记照顾着安家。所以安西也不吝于回报一二,即使这份好安树没有享受到。

  但情谊就是情谊,心意到了,你得领情。

  二十斤给安杏家,她嫁给了本村人,也分到了八十多斤鱼。可是她和安桃一样是安家嫁出去的女儿,没道理给安桃不给她。

  因此不管安杏怎么推辞,安西都把鱼给他们送过去了。

  剩下的五十斤,安西打算明天和村里人一起,拉到供销社卖掉。倒也不是缺这点钱,只是安西并不喜欢咸鱼,留下几斤尝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