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娘娘有点懒 第795章

作者:凉夜白 标签: 长篇言情

“母后把司马大人从地方弄回来,着实是高明。我也没想到,原来他这样的人还可以到御史台去,竟然还做得那么好。”

苏幼仪打趣他,“他那样的人?什么样?”

元治一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司马浒是什么样,朝中都有数。

元治虽是君王,到底司马浒是纯太妃的父亲,论起辈分来比他高出许多,他自然不好意思说那些不好听的话。

苏幼仪也知道他的想法,便只是笑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倒不觉得御史们非要读书读得多,写得一手好文章才成。像司马浒这样性格粗豪的,反而胆子大不怕得罪人,更适合做御史。”

一语成谶,苏幼仪说他不怕得罪人,司马浒果然说了得罪人的话。

他进来之后便也直接开门见山,“既然皇上和太后都在这里,臣是个粗人,就不绕弯子了。臣要弹劾一个要紧的人,因为太要紧了所以不敢直接上折子,想了想还是先来同太后和皇上商议一番才是。”

司马浒是苏幼仪安排去御史台的,苏幼仪给他的特权,就是在重要的人事上可以私下和她商议。

这会儿,苏幼仪心里大概有数了。

果然,司马浒道:“苏清借寿辰之际敛财收贿,并有麦官麦官之举。就臣查实的证据便有十数个,皆有礼单和公文,请太后和皇上过目。”

十数个?

苏清的寿辰还没到呢,这么快就有十数个罪证,那真到了寿辰之日会有多少?

元治伸出手,一时没接他递出的东西。

他看了苏幼仪一眼。

苏幼仪似乎也没打算接,反而去端桌上的茶盏,元治便从司马浒手上接了那些东西,仔细地看起来。

越看下去,他的脸色越加难看。

苏幼仪不动声色地抿着茶,她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心去看,明知道上头是什么,亲眼看见却是不一样的感受。

元治却不知道她这份情肠,看罢之后将那些东西用力放到了桌上,“一份礼单竟值十万余两,送礼的还只是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他哪来这么多银子?送这么多银子又想做什么?!”

苏幼仪知道这其中必定价值不菲,却没想到有十万余两这么多。

一份就是十万余两,怪不得苏清的宅子扩建了一次又一次,养着十几个妾室也丝毫不费力,连宫里见不到的昂贵锦鲤对苏清而言也不过是随便可以送人的东西……

她缓缓放下茶盏,这才道:“我记得,工部有四五个员外郎,都在侯着缺。而工部正好有位侍郎其母亡故,他告了丁忧。想必这位送得起巨额礼物的员外郎,就是等着这个缺儿吧?”

元治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工部侍郎乃是堂堂朝廷三品命官,这样的级别,苏清也可以一手遮天暗中调度么?”

他万万不能信。

如果连这种级别的官员苏清都能左右,不如把这朝堂都给了他去罢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该做什么

见元治着急,司马浒连忙出言劝慰。

“皇上也不必太担心,其实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严重。”

说罢看了苏幼仪一眼,苏幼仪微微颔首,司马浒便向元治解释起来,“工部侍郎的位置空出来,总要有个人顶上的。按理说,除非太后或皇上直接指一个人过去,否则这个位置便是由工部内部决定,将哪位员外郎顶上去。一般来说,是看年资谁最久。”

元治点头,“我想起来了,谁先候着这个位置,便先给谁,如今六部的人选接替多半如此。”

司马浒点点头,“皇上说的是。”

元治忽然蹙起眉头,“那这个送礼的员外郎,是年资最久的么?”

司马浒道:“臣已经查过了,非但不是年资最久的,还是最员外郎中最年轻的一个。太后,皇上,你们道他如何出得起十万余两银子来贿赂?皆因他是个商户子弟,父兄是挂名在户部的皇商,家中旁的没有便是财帛多,是而愿意花钱买官。”

皇商?

苏幼仪素来知道这么回事,可皇商不是朝廷的正经官员,从前还进不了她的眼。

如今听司马浒提起,她倒有些兴趣。

“皇商如此富贵么?他们捞的都是哪里的油水?”

元治也对此一无所知,好奇地看向了司马浒。

一向耿直敢言的司马浒也露出了些许尴尬神情。

他顿了顿,“实不相瞒,为了弄清楚这件事,臣也去了解了一番此人家中父兄在户部挂名皇商的情况。他家原本就富贵,被户部招揽了来做些买办之事,至于其中油水……臣说不好。但是听闻,他家做了皇商之后更加富贵了。”

司马浒难得说出这么委婉的话。

可苏幼仪和元治都不傻,早就听出来了,“既是做了皇商之后更加富贵,想必也没有少捞朝廷的油水。至于平头百姓的油水,他们有了皇商这层身份,自然捞得更加毫无忌惮了。”

司马浒没有顺着这话说下去。

毕竟他不了解,不能随意猜测,他了解的只是买官的这位员外郎而已,就事论事才是他身为御史的操守。

元治又把话头转回来,“照司马大人这样说,这十万两银子到了苏清手里,苏清便可包票将工部侍郎的位置给他?”

“是,这份文书已经证明了,工部拟定的新任侍郎确实是此人无疑。”

元治冷哼一声道:“这么说,工部上从尚书下至诸位侍郎、员外郎和文书主簿,全都听苏清的话,不敢反抗?”

“那倒不至于。”

苏幼仪这才开口道:“这位工部尚书原本就和苏清交好,他收了这十万两银子,分上二三万给这位尚书大人,这位尚书大人有银子收也能送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至多尚书大人再分另一位在职的侍郎几千银子,那位侍郎自然不敢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