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福气包 第441章

作者:圆缺呀 标签: 长篇言情

她有一瞬间的怒气冲冲,又有一瞬间的熄火。

说什么,她还能说什么,就是摊上了呗!

ps:五更晚安。

第749章 大兄弟刘长喜

苏老太太觉得儿子就是命苦就是摊上了一个拎不清的,在这种买不到粮食的时候,在这种刘家还有好几个儿子,好多粮食的时候,还要把家里的好东西往娘家送!

苏老太太也不打算再骂刘翠兰了,人各有命,她等着她后悔那天。

只是苏老太太没想到这天来的这么快——

上午九点,刘长喜召集村子里的人去开会。

“关于白先生说的,咱们村子很快就要发生洪灾,公社那里给了指示,防洪抗灾拯救小麦是男人的事情,至于女人们,回家,整理好家里的贵重物品,把家里的粮食什么的都放好,有能力的多烙点饼子,从今天晚上起,所有村民,拿着你们家的吃的喝的,咱们在村外过夜!”

拿着喇叭喊的是刘长喜,白景仁自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喇叭是村子里一直用的,喊起话来嗡嗡响。

“大伙儿都听没听见!今天这件事情,是上头规定的,每家每户,给我落实到个人,必须搬到村外生活!”

带有强制性的声音从大喇叭喊出来,站在大队里的几个女人,就小声嘟囔:“这几天,天气这么好,也没见到下雨,怎么就说有洪灾了呢?专家?专家说的准吗?”

“咱们甜水乡地理位置很好的人,这些年都没瞧见有啥灾和害,真能有洪灾?”

“今晚搬出去,明天咱能回来吗?家里好些个事情呢!专家,您给句话啊?”

白景仁站在刘长喜身边,霍胥不在,盛老爷子也不在,他额头爬着细密的汗,身关他自己个儿的名声,他搓了搓手心,对着所有人的视线,点头:“对,是有洪灾!我已经报上去了,大伙儿都安分些,听指挥,钱再重要,还能有人命重要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

白景仁话说出来了,再加上刘长喜和村支书态度强硬,一时间大队里站着的人群都散开了。

刘长喜给专家接到了自己家里头,上头说,要让专家全程跟着。

正午的太阳悬挂于空,没有阴雨,也没有狂风,一如既往的平静。

白景仁心里有那么些许的焦躁。

刘长喜给人递了杯水,白景仁忽然就问他:“大兄弟,你说,就这两天,你们村能发生洪灾吗?”

大兄弟刘长喜:“???”

你问我?你不是专家?

白景仁也是意识到了这点,坐在院子里,看着刘长喜他媳妇忙前忙后的收拾屋子,真到了这一步,他心里莫名的发虚,愁的又掉了一把头发。

“其实,兄弟,你也不用想这老些,要是没发生洪灾,人平安,地平安,这是最好的,要真有苗头,哪怕是一点,咱们预防到位,无愧于心就行。”

白景仁人生里第一次,用他的专业水平去撒谎。

但他没想到的是,刘长喜一早就知道他是霍胥和盛老爷子请来的托儿。

晚上八点,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搬到了村口。

小到一两岁还在襁褓的婴儿,大到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

第750章 搬到村外

老人被家里的儿子背着,或者是家里有推车的,给人和东西往推车里一扔,就直给弄了出去。

村口吵吵闹闹的,一开始是一群人坐在那聊天,等到了九十点,人累了,就开始抱怨了。

“大队长,咱们就这么在村口睡觉?连张床都没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洪灾要没来,谁来补偿我这几天受的委屈?”率先说话的是沈爱莲,她靠在家里的推车边上,身边三个儿子,还有钱招娣。

沈爱莲她男人拉了她一把,示意她别当这个出头鸟,沈爱莲没听。

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把视线放在了刘长喜身。

“等三天,如果三天内没有事情,大伙儿就能回去,在此期间,私自回去,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出了事情,后果自负!”

刘长喜的声音雄浑,脸色也严肃,伴着月色,竟也是没有多少人再敢反驳。

苏老太太和她孙女在一处搭伙,苏家五房搬出来了两块木板,上头铺着棉被,给苏老太太和苏绵休息用。

五房是准备的最齐全,也是最先开始准备的,没有旁人的慌乱,不光有苏绵烙的饼子,还有装到小瓷罐子里的咸菜和肉干。

周围几个女人瞧见了,啧啧称奇,就连苏漠都没忍住,铁头铁脑的问了一句:“五叔,你怎么准备的这么齐全啊,就跟着事先知道了洪灾似的!”

洪灾的事情,霍晓晓没和儿子说,就只闷头收拾东西。

而苏漠,也是天真的认为真的有人要买他们家的房子。

被问到的苏洵辙也不慌,把嘴里叼着的的玉米饼拿出来,塞到了苏漠嘴里:“你叔我要有这本事,早搁外头开个风水馆大富大贵了,还在这里啃苞米饼?摆在这的这些东西,都是因为你妹爱搞这些瓶瓶罐罐,一早就收拾好的。”

苏洵辙这么一回答,给大伙儿心里的疑惑都解开了。

昏暗的环境里,刘长喜把跟公社那里借来的手电筒打开,摆了四个,大伙儿先吃饭。

甜水香有不少村民,为了方便管理,基本上都是扎堆在一处的。

夜里,一群出来躲灾的人,还有给家里老母鸡一起抱出来的,不光是人的叫声,小孩的哭声,鸡叫,包括苏家五房一直咩咩咩的羊,吵得人都脑子疼。

刘长喜联系村支书,两个人商量了一番,觉得得有男人守夜,村子里的人多,为了让大伙儿信服,还特地找了苏洵辙帮着一起安顿大伙儿。

苏洵辙跟在两个人身后帮忙,村支书都跟着苏洵辙称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