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01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张嬷嬷微微一顿,放下手中的碗便上前去抱砚台,自然便惊动了正在看信的林婉。

  “砚台醒了啊!来,让娘看看,有没有尿床?”林婉说着便将手伸向砚台的小屁屁。

  可是不对啊,小砚台怎么会是小屁屁朝上趴着的呢?

  林婉颇有不解地看看小砚台再看看张嬷嬷,片刻之后终于明白是什么回事了,不足三个月的小砚台居然自己学会了翻身,她就坐在小床边居然还是错过了砚台的第一次翻身。

  遗憾.自责还有失落纷纷涌上林婉的心头,让林婉觉得很是有些不是滋味。

  这会儿叶深的“大惊小怪”顿时便成了林婉的“出气口”。

  不过林婉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女人,就算因叶深太忙心里也会偶有埋怨,在叶深面前却从来不曾表露出分毫。

  叶深是南竹的父母官,身上担子重。

  叶深如今的忙都是为了将来的稳定生活,如今的忙才有明日的政绩,才能为他博得更好的前程,才能给林婉和儿子带来更光明更稳定更幸福的未来。

  此时林婉对叶深的吐槽与往日一样,不过只是在自己心里吐槽了那么一句,便将她是如何发现砚台的第一次翻身、砚台的第一次翻身给她带来的惊喜和遗憾一一说来与叶深分享。

  虽说林婉说得只是她就在砚台身边却错失亲眼目睹砚台的第一次翻身,叶深却能体会到林婉话外的那些意思。

  待砚台玩累了被张嬷嬷抱着去厢房歇息,叶深这才将林婉搂进自己怀里,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婉婉辛苦了!待我忙过这阵,便能抽出时间多陪陪你们。”

  林婉将头埋进叶深的怀里,脸在叶深身上轻轻蹭了蹭,片刻之后抬起头来笑盈盈地看着叶深带着些许自责道:“那么多人帮着照顾砚台,我能辛苦到哪里!只是心里有些遗憾的失落,就坐在小床边上居然也能错过砚台的第一次翻身!”

  不过林婉并不想停留在这种不算太愉快的话题里,便将话题转到京城来信。

  这次林婉收到的是冬月写来的信,信是主要写的便是南竹送去京城的绣品,毫无悬念这批绣品又让林婉大赚了一笔。

  除了每个月送往京城的绣品,另外还有两个大订单。

  一个订单是安亲王府安宁郡主的两床被面两个枕套,一个是寿宁大长公主的孙女为寿宁大长公主预订的寿礼屏风。

  因为这份寿礼的订单,便让林婉记起明年叶老爹也该七十岁了,于是便与叶深商量着该送什么回京城当成寿礼。

  “阿爷的生辰在冬月里,还有一年多呢,现在就开始准备?”叶深自然不可能忘记叶老爹的生辰,却觉得现在就开始准备有些早了。

  林婉却摇了摇头:“我记得大长公子的生辰比阿爷还要晚一个月,安宁郡主都已经开始预订寿屏了,咱们也得早些准备起来才是!夫君,你说咱们给阿爷准备什么样的寿礼好呢?!”

  叶深虽说觉得现在就准备太早了,不过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与林婉探讨起来。

  既然是给叶老爹的寿礼,自然要送到叶老爹的心坎里。

  叶老爹这辈子除了好那一口烟,在其他方面还真没有太多的爱好。

  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迎合叶老爹的喜好来办这份寿礼。

  好烟叶易得,蜀地便有很不错的烟叶。

  好烟枪却难寻。

  既然定下了方向,林婉随即便吩咐下去,让大家都关注着些,若是有不错的烟枪只管买回来便是。

第623章

  “明日我要往寒山镇一趟。”这日叶深下衙来告诉林婉道。

  寒山镇片区是叶深主管的片区,基本上每个月叶深都会去寒山镇一趟,这已经是叶深来南竹之后的惯例。

  自叶深来了南竹之后,从杨柳镇往各镇之间的道路都进行过数次修整,往寒山镇去的路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寒山镇地处深山,开山修路的难度远胜其他几个小镇。

  别说南竹是个穷困县,就算叶深有办法有能力筹措到了足够的资金,最多也只能进寒山镇的道路比以前安全些也畅通些,想要赶着马车进出寒山镇却难以实现。

  不过经过几次修整骑马进出寒山镇已经不是难事。

  如今叶深去寒山镇再不也像刚来时那样一去便是三五日。

  只要不是有那种不太好解决的事,一般早早出发当日天黑之前便也能回到杨柳镇。

  不过每次叶深去寒山镇,无论叶深是有事需要处理还是计划当日便回,林婉都会亲自为叶深收拾好换洗的衣裳交给戚大宝,让叶深就算临时有事耽搁也能有干净衣裳换洗。

  见林婉又站起来帮自己收拾衣裳,叶深提醒了一句:“这次可能会久些。”

  林婉手上微微顿了顿并不回头去看叶深,利索地给叶深收拾出了三套衣裳,里里外外长长短短都有,连袜子都带了三双,想了想索性又往包袱里塞了一双刚刚做好的布鞋。

  叶深来到林婉身边,伸出双手从林婉身后环住林婉,将头轻轻埋进林婉的颈窝里:“委屈婉婉了,我只怕不能陪着婉婉过生辰了。”

  林婉的生辰在三月初五,今日已是三月初二,若叶深只是去寒山镇巡视,最多两晶便能回来。

  既然叶深说了这次会久些,那么寒山镇那里必有需要叶深亲自处理的要务。

  对于叶深不能陪着自己过生辰,林婉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是她不是那种离开男人不能活的女人,再说不能陪她过生辰,叶深心里只怕比她还要难过和遗憾。

  这是他们来南竹的第三个年头,虽说叶深到南竹任职的时间加在一起也不过一年半。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南竹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去年南竹县几位官员的考评个个都是优,叶深的考评更是得了少见的优上,林婉却知道叶深对南竹如今的发展速度还是很有些不满意的。

  明年底便是大虞官员三年一期的大考评,如果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许还得在南竹再熬三年,这是叶深所不能接受的。

  叶深不是那种只想通过外放熬资历的人,更不想通过震南侯府的关系回京城,他想的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凭借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绩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往他的目标靠拢,让妻儿过得更稳定更幸福的生活。

  林婉了解叶深的心思,也赞同叶深的做法,只有凭自己的本事往上升,这官才能做到踏实,若真有一日站上高位,基础才能扎实稳固。

  只是这样一来,叶深身上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林婉既然理解叶深,纵然心里有再多的失落和遗憾,也会笑着接受。

  将收拾好的衣裳打成包袱放在桌上,林婉便将身子往叶深的怀里靠了靠,感受着后背传来的暖意:“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说起来我都不曾专门为夫君过过一次生辰!”

  叶深的生辰在大年初一,叶家便没有专门给他过生辰的习惯,林婉倒是有心给叶深过个生辰,每次都被叶深拒了。

  “正月初一过大年,家里本就热闹,已经比家里任何一人过生辰都要热闹了。再说每年的那一日都能收到婉婉用心准备的礼物,若这还不算专门给我过生辰,怎么样才算?”叶深如此说着,搂着林婉的手便紧了紧。

  因为叶深的脸依旧埋在林婉的颈窝里,说话时带出的气息吹在林婉脖颈处,酥酥麻麻的感觉让林婉的身子微微发软,甚至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两人成亲快五年了,叶深最是清楚林婉身上哪处最敏感,这颈窝便是其中一处。

  林婉此时的反应都在叶深的预期之中,若不是林婉正癸水在身,这会儿只怕早被叶深抱着往床上去了。

  略有些遗憾地在心里叹了口气,叶深搂着林婉在榻上坐下,握着林婉的手,将这次寒山镇之行的原委和想达到的目的徐徐道来。

  寒山镇地处深山,是整个南竹县可种植的土地最少的片区,却不是南竹县最穷的片区。

  靠的是什么?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寒山镇靠的就是山。

  但是即便寒山镇不是南竹最穷的片区,寒山镇也还是穷得很。

  要让寒山镇的乡亲摆脱穷困,在靠山吃山的基础上,便要另谋出路。

  通过对寒山镇的深入考察,叶深为寒山镇找到了两条可行的致富路,一条便是养殖,一条便是药材种植。

  在这个基本没什么兽医的时代,要大力发展养殖并不容易。

  叶深在林婉有意无意的提醒下,让人试着养了几窝兔子,兔子的繁殖能力强,只要喂养的时候注意不给兔子吃生水,基本养一窝活一窝。

  兔子养殖已经在寒山镇铺开,只是进出寒山镇的道路却陷住了大量养殖兔子的脖子。

  如今只能靠人力或背或挑将兔子送出山,尔后再送往附近的渝州等城镇进行贩卖。

  虽说难是难了些,寒山镇的乡亲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

  这次叶深去寒山镇却不是为了兔子,而是为了药材的种植。

  从去年那场暴雨之后,叶深便从寒山镇的村落猎寨的布局看到在寒山镇发展种植的可能性。

  经过一番考察和调研,最终将包括水果种植、杂粮种植这些全都给排除了,只留下了药材种植。

  确定了种植的方向,叶深便让林大想办法找了个精通药材种植的人来南竹指导药材的种植。

  这位姓韦的师傅是林大通过总督大人从药材种植世家挖来的人才,有近二十年的药材经验,为人也十分踏实。

  韦师傅来南竹之后,便去寒山镇进行了一番实在考察,根据寒山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要种植的药材品种。

第624章

  适合蜀地种植的药材有很多,比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考虑到寒山镇的水土问题,最终定下的药材为川贝、天麻还有金银花。

  选择这几种药材,自然是有原因的。

  寒山镇的海拔和气候以及土地都极适合种植川贝,纵然川贝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四到五年之后才会有收获,但是叶深还是将川贝作为种植的药材之一。

  选择天麻,自然是因为天麻当年便可收获。

  天麻若是冬种生长期需九到十一个月,若是春栽生长期则只需六到八月。

  要让百姓大量种植,自然要有这种当年便可见收益的药材。

  挑选金银花,既是因为金银花好养活,找到金银花枝随便往哪个旮旯一插便能活,待开了花采摘晒干,既能入药又能直接泡水当茶饮。

  前有养殖开始赚钱,这次种植的推广倒是比养殖来得更容易,再说衙门不但出资请懂药材种植的师傅手把手进行指导,购买药材苗资金也由衙门垫资,甚至药材种植出来之后,衙门还负责收购,这便大大地解决了乡亲们后顾之忧,也提高了乡亲们种植的积极性。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寒山镇有近八成的土地种上了药材。

  叶深便开始联系各地的药材商,蜀地很早便开始进行药材种植,大虞有近一半的药材出自蜀地,蜀地在每年的二月和九月都会举办一次药材交易大集市。

  今年二月的药材集市在离渝州不远的凌州举行,叶深不方便离开南竹,便让齐俊带着之前烘干的石榴皮跑了趟凌州,没想到收获颇丰,不但带去的石榴皮卖了个好价钱,还带回来两位药材商。

  原先这两位药材商看中的只是齐俊的石榴皮,只是齐俊带着去的石榴皮不多,两位药材商得到消息的时候,石榴皮早被一抢而空。

  集市里自然也有其他卖石榴皮商人,可是齐俊带去的石榴皮才是上品,听说齐俊带来的只是一部分,当两位药材商二话不说便跟着齐俊来了南竹。

  齐俊自然也没让两位药材商失望,那些没有带着去集市的石榴皮品质与带去的并无二样。

  两位药材商自是欣喜若狂。

  这种品质的石榴皮只要运出蜀地,价格翻个七八倍绝对没有问题。

  二月正是葡萄枝插扦的最好时节,在这样的时候让齐俊去药材集市,自然不只是去卖石榴皮,当然叶深也没想过齐俊能超额完成这次任务,居然带了两位药材商回来。

  叶深第一次见两位药材商并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与两位药材商进行了两次深入的交谈之后,才表露了身份。

  两位药材商走南闯北多年,见识是有的,直接与官员打交道的机会也不是没有,可是像叶深这样低调又脚踏实地的官员却实在少见。

  当叶深向他们提出邀请,请他们去寒山镇参观指导的时候便欣然同意了。

  明日与叶深一同去寒山镇的便是这两位药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