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26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有些人确实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明年就不会这样了,最近也只能少出门。”安絮想着缝制一个口罩,只要能过滤柳絮就好。

  安絮看乾隆神色有些困倦便开口:“万岁爷,您若是累了要不要睡会?”乾隆今天叫的是雅贵人伴驾,如果没出意外晚上也该翻她的牌子。

  乾隆点头,任由安絮帮着取下配饰,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放下霞影纱开始睡觉。

  他睡着了,安絮就坐在榻上试着缝制口罩,说来也算简单,首先裁取一层有小孔的纱缎,然后再将密实的布附在后面,缝好后再用细长的布条当作挂耳,如此便差不多了。

  玉圆几人也拿着布料开始缝东西,她们的手艺可比安絮好,尤其是玉雪,她用的是秋香色的妆花缎,开始在上面绣花样,安絮打眼一看,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白猫,嘴里叼着一只金鱼,十分可爱。

  她们专心的做女红,当天色渐暗时才各自停下手中的活计,安絮看了眼自鸣钟,撩开霞影纱唤醒乾隆。

  乾隆这一觉睡的深沉,醒来时一扫下午的低落,吩咐宫女把晚膳提来。

  用过晚膳他也不准备离开了,于是占用了安絮的书房练字,他的字可以称得上是铁画银钩,笔走龙蛇。安絮的字倒也不是不好,但是她就是写不出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她自个认为自己的字稍微有些小家子气。

  “当初朕描红的时候就是学的汗阿玛的字。”乾隆怀念的看着自己写下的字,又想起了在雍王府的日子,那时候几个兄弟同吃同住,感情极好,不过现在...他想到三哥弘时和五弟弘昼,心里暗暗叹口气。

  安絮安静的听着乾隆说话。

  第二天临走前,乾隆吩咐翊坤宫的宫人在四处撒上水,这样柳絮就不会飘起来了,再加上太医新开了药方,不知道是不是药方对症的原因,喝了两天的药她的症状就好了不少,至少可以戴上口罩出门。

  随着柳絮渐渐消失,安絮的过敏症状终于消退了,就在这时,宫里又有了个爆炸性的消息,一向无人问津的海贵人竟然已经有孕两个月了。

  “算算日子,是四月那一次招幸怀上的,海贵人运气真好啊。”纯妃有些羡慕地说,她也想再给永璋生个弟弟妹妹。

  安絮慢悠悠的剥着石榴,将一粒粒犹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米放进嘴里,轻嚼几下,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在口腔,随后将石榴籽吐在痰盂里,笑着开口,“你急什么啊?”

  “确实。”纯妃插起一块香梨放在嘴里,“海贵人这一胎上上下下都看着呢。”

  安絮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海贵人是满军旗的妃嫔,这个孩子若是个阿哥,那可是竞争大位有力的人选。

  果不其然,自从海贵人有孕的消息传出去后,太后高兴的赏赐了一座送子观音给她,那是在五台山开过光的观音,足以证明太后有多希望海贵人怀的是个阿哥;皇后更不用说,又是一番加厚了三分的赏赐;就连贵妃也亲自去承乾宫看望了海贵人,众人都在猜测,贵妃是不是想抱养海贵人的孩子。

  倒是乾隆没那么激动,赏赐态度之类的跟嘉嫔怀孕时相仿,说是高兴也确实高兴。

  海贵人性格沉闷,一直到现在还仿佛在做梦一样,心里自然是十分开心的,有个孩子她后半辈子就有指望了,然而等贺喜的妃嫔离开,她突然开始焦虑。

  脑子里不断闪过进宫前额娘跟她说的惨烈故事,她的手抚上平坦的小腹,这个孩子光凭她自己能保住吗?

  陈贵人和海贵人抱团生活在后宫,两个人不是姐妹胜似姐妹,因此在承乾宫闭门后,陈贵人连忙越过回廊从东配殿走到西配殿。东配殿叫贞顺斋,西配殿叫明德堂,是她们两个的住所。

  “姐姐快来。”海贵人握住陈贵人的手,将自己的担忧如数告知给她。

  陈贵人在府里时还想着生孩子,然而进宫后就早早熄了念头,这次海贵人有孕她也是极惊喜的,按照她与海贵人的关系,日后她也算有了盼头,“皇后和贵妃恐怕是想抱养这个孩子,皇后还好,她膝下还有二阿哥,况且还有遇喜的可能,不会那么执着。”

  “娴妃不乐意养其他人的孩子,纯妃和嘉嫔自己就有阿哥,万岁爷不可能再给她们一个阿哥。”

  如此算下来,也就贵妃对这个孩子势在必得。

  海贵人咬唇道:“可是贵妃的性格...”她跟贵妃打交道的时候也不短了,当初在府里时贵妃就因为撞衫狠狠惩罚过她,也因此她每次看见贵妃都很害怕。

  陈贵人拍拍她的肩,“你也别急,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平安生下小阿哥。”

  经过陈贵人的安慰,海贵人心里的恐惧慢慢平复,开始闭门养胎。

第39章 请平安脉

  安絮起床后没多久就看见张院使过来给她请平安脉, 心里有几分惊讶,原来给她请脉的一向是庄太医,今天怎么变成张院使了?

  张院使看出了她的疑惑, 十分自然的解释道:“庄太医今天告了假,说是得了风寒,因此便由臣给娘娘请平安脉。”

  “那就麻烦张院使了。”安絮爽快的伸出手腕, 她算是赚了, 张院使专门负责皇帝,他的医术可比庄太医好,而且她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从来都没什么大毛病, 请平安脉也只是走个过场。

  “娘娘身体康健,只是夏日万万不可贪凉。”张院使隔着丝巾诊脉后说道, 娴妃娘娘的身子没什么毛病, 甚至比宫里其他人都来的康健, 只是因为贪凉而略微有些宫寒, 不过也不打紧, 吃几剂药就好。

  听完张院使的诊断, 容嬷嬷几人顿时瞪起眼睛, 安絮看着几个人的面色,不禁苦笑, 她知道她日后估计又吃不上冰酪了。

  容嬷嬷吩咐小宫女跟着张院使去取药,然后严肃的吩咐其他人日后膳房再不必上冰酪,解暑的绿豆汤和酸梅汤送来的时候也要按量。

  安絮苦巴巴的听着容嬷嬷的训斥, 见缝插针地给自己争取福利,冰酪可以不上,但是炎热的夏日不给她供冰可不行啊。

  最后两人达成一致, 屋子里的冰山只能放一座。

  而另一边,张院使给娴妃抓好药后,没在太医院多待,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他前往的方向正是乾清宫。

  乾隆手里把玩着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脑子里则是在思索张院使说的话。

  “娴妃娘娘身体没问题,遇喜一事可能是因为缘分未到。”

  他记得娴妃家里子息不丰,她阿妈额娘就两个孩子,兄妹两个差十几岁,三十多岁的时候才生下娴妃,娴妃的兄姐似乎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样看来,她应该就是先天的难以受孕。

  想着便微微皱起眉询问道,“有什么法子?”

  张院使略思考一会才开口,“臣会开些方子给娴妃娘娘调理身体。”

  “罢了,是药三分毒。”乾隆摇摇头就让张院使退下了。

  吴书来转转眼睛想出来一个点子,“万岁爷何不找个会做药膳的人。”他不知道为何万岁爷执着于让娴妃娘娘遇喜,但这并不妨碍他出主意。

  “你倒是有些巧思。”乾隆颔首,赞同了他的点子。

  乾隆前几天给她送来一个药膳师傅,说是让她好好调理身体,这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长相平平,但浑身上下萦绕着一种令人信任的气场。

  从聊天得知,她姓安,可以叫她一声安嬷嬷,父母皆是大夫,但是于子嗣上颇为艰难,好不容易才生下她,因此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习医术和家里的药膳传承,父母去世后她所嫁非人,小产后就绝了再嫁的心思,只一心钻研医术,给京城里富贵人家的女眷看病。

  后来就被乾隆看中送来翊坤宫。

  医术如何安絮还不得而知,但是做药膳煲汤的手艺是真好,每天早膳前晚膳后各一碗汤,补的她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去寿康宫请安的时候,众人聊起保养,高贵妃更是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娴妃妹妹最近春风满面的,有没有什么妙招跟姐妹们说说?”

  安絮摸摸顺滑的脸颊,“哪有什么妙招,不过是早睡早起,哦,我睡前有时候还会踢踢毽子,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她并没有说谎,适量的运动确实会让血液流通更顺畅,而且可以通过汗液排毒,宫里的女子最大的运动量就是每天去长春宫请安,而像贵妃这样有轿辇的妃嫔,请安都不需要走路。

  太后听到这话,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娴妃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她还记得先帝每天就算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出门走一走,据他说这是孝懿皇后留下的懿旨。

  若是只有安絮一人说这话其他妃嫔自然不会相信,但是太后也附和了,这就让她们似信非信,莫非这样真的能养颜?

  太后没在讨论这事,转而询问自怀孕后立刻前进到贵人之首的海贵人,“海贵人身子可有不适?”比起乾隆不介意满汉之分,太后是个看重满族血脉的。

  “回太后娘娘的话,嫔妾一切都好。”海贵人恭敬的回答,她现在的肚子也有两个月了,因着有孕,内务府完全不敢怠慢她,其他贵人也捧着她,倒是让她的胆怯去了三分。

  “那就好,若是缺什么记得跟哀家或者皇后说。”

  询问过怀有身孕的妃嫔,时间刚好,大阿哥几人从上书房过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将这几个孙子视作心肝宝贝,等他们起身后一手搂一个,连连问道:“早膳用了什么?今天学习可辛苦?”

  三个阿哥都是性子偏内向的人,自然不会说些撒娇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板一眼的回答,不过显然太后是不介意这点的。

  等请安结束,皇后刚准备带着妃子们离开,在门口就看见乾隆怒火中烧的往寿康宫走来,身后跟着缩头缩脑的和亲王。

  双方行礼后就连忙避开了,毕竟和亲王算是外男,她们这群后妃不能跟他多待。

  和亲王是被太后养大的,因为自个性子开朗,深谙痴缠卖乖之道,可以说太后将其视作亲子。

  因此一进寿康宫和亲王就迫不及待的给太后展示自己衣服下摆的水渍,“皇额娘您看看,四哥把弟弟的衣服都弄湿了。”

  这倒打一耙把乾隆给气笑了,他猛地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声音,“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上朝的时候与讷亲起了争执就算了,竟然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跟他打了起来,堂堂一个亲王跟军机大臣打起来,你的面子往哪放?”

  “谁让那个讷亲胆敢顶撞四哥的!”弘昼昂着脑袋嚷嚷。

  这话一出,乾隆紧绷的脸色骤然放松,他没想到弘昼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跟讷亲打起来。

  心里的火气就那么被他给浇灭了,然后拍拍弘昼的肩膀,“你啊。”

  弘昼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察言观色,他立刻知道自己四哥是不生气了,因此笑嘻嘻的站在乾隆身后给他捶背,“四哥要是觉得弟弟做得好,就赏些金银珠宝给弟弟。”

  太后慈爱的看着两兄弟。

  当天下午,前朝所有文武大臣都知道了乾隆帝一点都不责怪和亲王,他轻飘飘的将殴打一事揭过,甚至和亲王出宫的时候身后跟着的太监手里还捧着许多赏赐!

  这下满朝文武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准备进谏的言官也默默闭上了蠢蠢欲动的口。

  和亲王实在是个聪明人,他为了向乾隆展示自己完全没有野心,不禁在朝堂上殴打大臣,而且私下还会给自己置办葬礼,亲自指挥丧仪,在别人为他祭奠的时候,自己拿着酒和祭奠用的食物高兴的开吃,并且收下参加葬礼的客人送来的礼金。

  把自己硬生生塑造成所谓的“荒唐王爷”。

  这也让乾隆能够放心用他。

  说到和亲王,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侧福晋崔佳氏,这是安絮在清朝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闺蜜的人,她在元年的时候早产诞下了一个小阿哥,现在也能吃能睡的平安长到五岁了。

  这几年两人的联系一直没断过,崔佳氏常常将家里的特产带给她,云南一地的芒果、蜂蜜、火腿都是好东西,尤其是火腿,单吃略咸,但是做成火锅就刚刚好,味道鲜美到不用放盐。

  而芒果因为其他人有可能会对它过敏,因此崔佳氏送进来后只有安絮一个人享用,虽然快马加鞭送来的芒果完好的也没剩多少,她最多就是每年吃几个。

  正好今年送来的还剩两个,安絮就吩咐宫女切好放在盘子里,这芒果口感偏硬,看着也比现代的时候小一些,但是吃进嘴里的味道是一样的。

  金黄色的芒果被切成小块,放在晶莹剔透的盘子里,十分赏心悦目,安絮手里拿着一本闲书悠哉的看着,这是一本讲述灵异鬼怪的故事书,难得的是图文并茂,通过这本书她认识了许多妖怪,譬如说龙生九子里的九子,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他们不同的长相和性格。

  她看的是津津有味,没想到清朝写手的脑洞也蛮大的。

  安絮看书的速度不慢,晚膳前刚好看完三分之一,她将海棠花标本的书签夹进书里,这书签也是她自己制作的,在绛雪轩门前的五棵海棠树上挑了许久才挑到一朵满意的花朵,除了海棠花以外,还有金银粉末洒在上边,华丽又不失雅致,是她最近特别喜欢的小东西。

  安嬷嬷今天煲的是温补鹌鹑汤,里边放了鹌鹑、艾叶、菟丝子和川芎,喝起来略带一丝苦味,但是正好把鹌鹑汤的油腻给压了下去。

  因为今天天热,她没什么胃口,喝完了一整碗的鹌鹑汤,就着汤里的肉细嚼慢咽吃了大半碗饭。

第40章 木兰秋狝(1)

  宫里的日子照常过, 乾隆六年的时候海贵人平安诞下五阿哥,晋位愉嫔,这让她能够亲自抚养五阿哥。

  愉嫔刚生产完, 就要开始选秀了,这次选秀宫里就进了两位妃嫔。

  一位叶赫那拉氏封舒贵人,她是侍郎纳兰永绶的女儿, 曾祖父乃是康熙朝大阿哥党的领头纳兰明珠, 家世可谓显赫,纵然长相平平,却也不妨碍乾隆将她封为贵人,甚至嫔。

  还有一位是武答应, 长相算是小家碧玉,住进了纯妃的钟粹宫。

  今年没去圆明园, 因为四月的时候乾隆下令将在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 这还是他登基后第一次与蒙古王公的联系, 不仅前朝重视, 就连后宫妃嫔也求着伴驾。

  几个月的时间, 兴许就能多沾雨露, 若是能像愉嫔那样生下阿哥, 她们后半辈子也有指望了。

  乾隆早早的就公布了伴驾的妃嫔,太后和皇后自然是要跟着的, 既然皇后不在宫里,那就需要留个人在宫里执掌宫权,高贵妃身体差, 她自己也是知道的,肯定撑不过路上的奔波,因此她和纯妃就留在宫里。

  纯妃虽然想伴驾, 但是又转念一想,如果真的能掌控宫权也不错,趁皇后不在的时候将她的人安插在宫里,对永璋也有好处。

  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因为年纪还小,嘉嫔和愉嫔便留在宫里照顾他们。

  最后伴驾的人选就确定了,皇后、娴妃、舒贵人、柏贵人、雅贵人和秀贵人,一共六个人。宫里年纪到了的三个阿哥和两个格格也要跟着去木兰秋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