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53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万一他得的病会传染怎么办?我可不想因为他被送出宫去。”绿衣的小宫女虽然焦急, 但还知道压低声音。

  另一个小太监皱皱眉,也有些害怕,“要不咱们先跟膳房总管说一声吧,看能不能请个医师过来看看, 毕竟都不容易。”

  作为太监, 难免兔死狐悲, 害了病移出去的,哪有好下场呢。

  宫女点点头,两个人一五一十的告诉总管。

  “小卓子最近形如枯槁, 瘦成了一片纸, 还时不时涕泗横流, 我们两个担心他是不是害了什么病,膳房可是十分重要的地方,若是传染给主子, 几条命都不够我们赔的。”

  圆明园的膳房总管姓程, 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谁都不知道的是,他是安絮安插的人。

  他听着便严肃了神色,“你们做得好,先别往外声张, 我会请医师去看看他。”

  程太监记得小卓子这个人,他现在专门负责切菜, 印象里是个沉默寡言,但是极为专注的人。

  然而他听了两人的话再次关注小卓子的时候,深深吃了一惊,不仅仅是面色萎黄,更是如同行尸走肉, 竟然完全看不出人样了。

  他心里一咯噔,明白自己已经做不了主,直接找时间禀告给娴贵妃。

  安絮得知后暗中派人搜了小卓子的屋子,并且遣庄太医给他诊脉。

  他们在屋子里搜出一盒棕黑色的膏体,一只铜质小炉,还有烟斗,这些东西逐一放在了安絮面前。

  她搁着手帕捻起一块,询问道:“这是何物?”

  庄太医拱手回道:“回娴贵妃娘娘的话,这是阿芙蓉,也叫鸦片,先帝曾下过禁鸦片令,但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严格遵行。”

  鸦片?安絮瞬间变了脸色,将手里的东西丢到盘子里。

  每一个现代人应该都知道吸食鸦片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从乾隆二十几年开始,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量丝绸、瓷器、茶叶出口到外国,从英国等国家赚取白银,但是清朝却不需要外国的商品,这也就导致清朝是贸易顺差,英国是贸易逆差。

  英国为了让逆差变为顺差,经由印度将鸦片走私到清朝,从此海量白银流往英国。

  如果是白银还算是小事,那么吸食鸦片所带来的后果那就是大事了,鸦片此物会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死亡。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从此开始,国家陷入动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火纷飞。

  “吸食者最初可以感觉到精神上的快/感,但是长期服用却停止则会产生渴求药物的上瘾症状。”

  安絮惊怒交加,“这东西怎么会进来的?”

  程太监跪在地上,完全不敢抬起头,“奴才等还在调查。”

  “给本宫仔仔细细的查,看园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吸食鸦片。”

  等所有人都退下后,安絮握紧拳头,修剪圆润的指甲将手心掐出月牙状的伤口,她却好像感觉不到疼痛。

  正好在此时,玉兰小步跑进来,“娘娘,您之前让奴才查的愉妃弟弟的时候,奴才终于查到了,他如今正与一位闲散宗室合作售卖阿芙蓉。”

  这下子算是对上了。

  安絮眯着眼,必须要尽她的最大努力,让鸦片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她亲自去看了那位小卓子,发现他已经是吸食后期,现在就算停吸也没有救回来的希望了,只得深深叹一口气,遣人请来乾隆,把事情如实告诉他。

  “万岁爷,此物万万不能在民间流行,长期吸食大烟会导致上瘾症状,若是人人都瘦骨嶙峋,那咱们岂不是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乾隆看着用指甲使劲挠着墙壁,就算鲜血淋漓也不放手,嘴里重复喊着大烟的小太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虽然知道汗阿玛下过御旨禁烟,也知道吸食大烟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但是这么多年来并没有亲眼见过,如今一见才知道汗阿玛为何要下旨。

  “这事就交给朕吧。”他安抚道,面容上隐隐带着寒气。

  安絮在心里松口气,她能做的也就是把这些都摊在乾隆眼前,如今看来还是稍微有点用的。

  乾隆回九州清晏后立刻召集大臣,一直到半夜才熄灯,又过了几天,亲军营全部出动,在京城里四处抓捕贩卖大烟的人,不抓不知道,一抓吓一跳,不到一年的时间,京城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开始吸食大烟,甚至还包括许多品级不低的大臣和宗室子弟。

  亲军营专门护卫皇帝,由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这足以证明乾隆对此事有多看重。

  在朝会上,乾隆宣布了两道旨意,一者禁止官员吸食大烟,如果被发现就要革职,并且永不再录用;二者则是民间若发现吸食大烟之人便要记录在册,由宗族管理;三者也是最重要的,继续施行先帝颁布的《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

  这第一道旨意面对的是立志做官的读书人,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位。

  第二道旨意面对的是平民,清朝的宗族观念极重,若是由宗族长老监督,能十分有效的减少吸食大烟的人数。

  为了杀鸡儆猴,那些贩卖大烟的烟贩子全都被抓入大牢,一个月后流放宁古塔。

  民间风气瞬间为之一清。

  安絮也暂时能放下心来。

  她不知道的是,日后新皇登基更加重视禁烟法令,颁布了无数条例来禁烟,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娘娘,五十两银子已经送去给小卓子的家人。”玉兰轻声禀告道:“是以小卓子救了人的名义。”

  “如此便好。”安絮叹口气,小卓子吸了太久救不回来了,只能是让他走的时候没那么痛苦,他也算是让乾隆重视起禁烟,这五十两是当得的。

  玉圆奉上一杯茶,“还是娘娘心善。”

  安絮笑了笑,这只是伪善罢了,“宫里愉妃如何?”

  “愉妃娘娘不信她弟弟贩卖大烟,现在正想办法传话来园子里,向万岁爷申冤。”

  “甚至病急乱投医的求见皇后,但是皇后并没有见她。”

  “皇后当然不会见她,万岁爷亲自下的旨,怎会因为一个人就改变?”安絮对任何贩卖大烟的人都抱有意见,虽然他们可能只是看这个生意赚钱。

  “估计我也得罪了她,你们叫人多注意点愉妃,回头分宫女的时候,再多分一个钉子过去。”

  其他都不怕,就怕愉妃盯上永琮,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依旧需要警惕。

  玉兰神情凝重的点点头。

  安絮想的没错,宫里愉妃打砸了花瓶,气的胸脯上下起伏,“好个娴贵妃和嘉妃,竟然联起手来欺负我!”

  宫女心里直打退堂鼓,她现在是二十五岁,到了出宫的年纪,也不想着求愉妃赐婚了,能平平安安出去就最好了。

  愉妃现在显然已经气到失去理智,若是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倒霉的还是身边的人!

  “快,叫人去园子里给永琪传个口信,就说他舅舅一定是被冤枉的,让他向万岁爷求求情。”

  宫女皱眉,这算什么事啊,儿子不比娘家人重要吗?为何要冒着被皇上厌弃的风险,救一个有不如没有的人?

  更何况海少爷是典型的自作自受,并且按照娴贵妃娘娘公布的状态,吸了那么多大烟的他能不能活着还不一定呢。

  “娘娘,只是流放宁古塔而已,海少爷能保住一条命,现在万岁爷正在气头上,您求情显然是没用的,何不先打点好流放的队伍,等万岁爷消气了再求情?”

  还是先拖着吧。

  “你说的倒也是有几分道理。”愉妃抿唇,“叫人去嘱咐永琪专心学业,我们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他身上了。”

  宫女这下不能说什么了,只好叹着气离开,心里却在怜悯五阿哥,这么一个几岁的小孩子,能承受得来这么大重压吗?

  *

  嘉妃披着厚厚的毯子,面色激动的发红,“传话回去,安排个人在流放的队伍里,务必保住海氏一条命,他想吸大烟就给他大烟。”

  半夏不解,“娘娘为何还要让他活着?”

  “我自有打算,你照着我说的传命下去就是了。”嘉妃并没有回答,只是如此吩咐道。

  她如今已经和愉妃撕破了脸,而她的三个孩子绝不可能继位,那五阿哥如果继位,接下来她们母子的日子可想而知。

  现在还不明显,等五阿哥长大后,有这个一个舅舅就是他的污点。

  半夏没再说什么,心里警醒了一下,不能仗着主子性子好就放肆,连忙下去传话。

  等所有人都走后,嘉妃抱起纤弱的九阿哥,蹭了蹭他的脸颊,然后解开衣襟给他喂奶。

  由衷感激娴贵妃,她建议用母乳喂养九阿哥,现在已经初见成效,至少小九不会再整夜的啼哭,渐渐的吃完奶也不会再上吐下泻。

  虽然代价是她没法服用回奶的药,身型的变化极大,但是只要三个孩子都是好好的就够了。

第73章

  天气转凉后御驾就从园子回到皇宫, 刚回去就传来一个好消息,固伦和敬公主已经有孕三个月了,此时胎息稳固。

  乾隆十分大手笔的赏赐一番,安絮也跟着将人参鹿茸之类的送去公主府。

  而那边二阿哥永琏的嫡福晋也平安诞下一子, 乾隆亲自赐名绵愈, 永字辈从玉, 下一代绵字辈便是从心,像是永璜的两个孩子分别叫绵德和绵恩。

  说曹操曹操到,安絮刚想着这些, 永璜的嫡福晋便带着两个孩子进宫参加颁金节了, 第一站便是安絮的翊坤宫, 正巧碰上嘉妃。

  嘉妃最近的绿头牌刚放上去,身型较之以前稍显圆润,艳丽的面容因为一张圆脸多了几分温和。

  “这俩孩子活像是皮猴儿, 身边跟着的乳母都被他们折腾的够呛。”大福晋目送乳母将孩子带进暖阁, 喝口茶缓了缓道。

  “我倒是羡慕绵德和绵恩的活泼劲,若是小九有他们一半健康就好了。”

  嘉妃这话不好接,大福晋尴尬一笑,幸好她只是突发感慨,很快就转开了话题, “和婉公主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了?明年她也该出嫁了。”

  安絮这才回道:“有和亲王监督内务府,谅他们也不敢不尽心。”

  内务府可都是欺软怕硬的, 雍正乾隆两朝还好,公主数量稀少,每个都被皇帝记挂着,而康熙朝的公主多了便有许多记不住的,那等不受宠的内务府逮着劲的克扣, 她们嫁过去开箱的时候才发现妆奁里没几样好东西,但是又几乎没有机会再回京,自然没办法告状。

  和婉是和亲王唯一的女儿,有他监督,嫁妆不会发生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可以仔细挑选嬷嬷,杜绝奴大欺主一类事情的发生。

  这些道理堂下两人都是懂的,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又聊几句,见时候差不多了,嘉妃就率先告退,她也得回去收拾自个。

  安絮梳妆过后带着大福晋往外走,颁金节是大日子,皇后自然是要出来,因此二福晋便去了长春宫,说起来,皇后好歹也抚养过大阿哥,大福晋为何不去长春宫?

  这也是大福晋疑惑的地方,出门之前爷特别嘱咐她去翊坤宫陪伴娴贵妃。

  皇后在历史上应该在前一年东巡的时候就病逝了,但是现在却活的好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件好事。

  安絮坐在轿辇里漫不经心的想,活人永远争不过死去的白月光,然而活着的白月光总有一天会变成饭粒子。

  颁金节宴会跟其他的宴会都差不多,安絮的注意力基本都在永琮身上,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她身边,独自一桌坐在对面。

  纯妃安慰她,“你就放心吧,我都跟永璋和永瑢说了,叫他们多照顾弟弟妹妹一下。”

  说到永璋,嘉妃突然开口询问,“明年永璋是不是该选嫡福晋了。”

  主要是永珹的年纪有些尴尬,指望明年的选秀有些小了,三年后的年纪又有些大。

  “是啊,我总算能含饴弄孙了。”纯妃美滋滋,她已经歇了争宠的心思,现在在宫里挑了两个低位常在固宠。

  “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初我还见过永璋刚生下来的样子呢。”安絮将眼神从永琮身上移开,望向如一棵青竹般直立的永璋。

  纯妃笑笑,也跟着望过去,感慨道:“永璋这个孩子醉心于书画,我一个不识几个字的额娘竟然能生出这么个灵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