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59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你啊。”淑慎公主恨铁不成钢的点点三福晋眉心,“我之前都是怎么和你说的,你嫁的是天底下顶顶尊贵的皇家,让你收回脾气,你再看看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把我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

  三福晋捂着脸告饶道:“您就少说我几句吧,反正我是上了玉牒的三阿哥嫡福晋,他就算再不喜欢我,百年之后,能与他合葬的也只有我!”

  淑慎公主无可奈何,“我是不懂你到底在想什么,反正你别再担心我,我在草原上过的好好的,在京里还不如在草原呢。”

  她没说谎,在京城里的记忆是昏暗的,反而是嫁人后过了几年好日子,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习惯了宽广无涯的草原再让她回规矩森严的京城,她自然是不情愿的。

  “好的额娘,我知道了。”

  这边母女情深,而安絮那边也在说她们俩。

  “和硕淑慎公主看着规矩极严,希望三福晋可别再气纯贵妃娘娘了。”玉圆边给安絮沏茶边说。

  安絮不置可否,她起身伸了下腰,“也不知道是不是出门太过颠簸,最近哪哪都难受。”

  刚说完这句话,她脑海中好像有什么一闪而过,然而那丝念头消失得太快,她并没有捕捉到。

  想了会实在没想起来也就算了。

  直到八月的一天,在围场吃炙烤羊肉的时候,安絮闻到那味直接吐了出来。

  太医诊出了两个月的喜脉,她这才恍然大悟,十一阿哥之后不就是十二阿哥了嘛,也怪她一直没想起来。

  乾隆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正在宴请蒙古王公,吴书来得了皇贵妃有喜的消息顿时喜形于色,连忙进了帐篷禀告给万岁爷。

  “奴才给万岁爷道喜,皇贵妃娘娘有孕两个月了。”

  乾隆因着准噶尔内乱而不悦的心情,在听到吴书来的话后瞬间转怒为喜。

  帐篷里的蒙古王公也很机灵,立刻站起身恭喜。

  他直接出了正中间的帐篷,转到旁边稍小一点的帐篷里,刚撩开帘子就看见安絮坐在榻上,不住的往痰盂里干呕。

  “这是怎么了?”

  安絮这才抬眸看到乾隆,她用茶水漱了漱口,“害喜了,这孩子估计没他七哥乖。”

  要知道她怀永琮的时候基本没什么孕期反应,只是后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腿脚抽筋之类的症状。

  这孩子估计不一样。

  乾隆上前揽住她的肩膀,“问问太医有什么法子。”

  “您别担心,吃些酸辣的东西就好,容嬷嬷已经去吩咐膳房多腌些梅子果子之类的。”安絮笑着说:“您今年的生辰礼物就是他了。”

  “你倒是想的好...”

  两个人相偕往里边走去。

  皇贵妃有孕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各处。

  太后自然是高兴的,遣人送了许多补品过去。

  颖嫔听闻消息却极酸楚,她伺候万岁爷也有一段时间了,也算是受宠,但是肚子却一直没有消息,眼看着皇贵妃、嘉贵妃这等三十岁往上的高位妃嫔接连怀孕,不由得怀疑起自己的身体。

  愉妃则是叫来五阿哥,再次殷勤的询问万岁爷有没有夸奖他,让他好生做功课,给额娘长面子。

  贞嫔、婉嫔倒是没什么反应,原因细究起来有共同之处,她们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喜,因此只是上门恭贺皇贵妃。

  第二天,还在木兰围场的乾隆直接一道圣旨,册封皇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

  还没有举行的皇贵妃册封礼,这下子直接变成了皇后册封礼,推迟到来年二月办。

  和纯贵妃、嘉贵妃几人的册封礼一道举办。

  正好在安絮肚子里的孩子产期之前,这样当孩子生下来就是谁也挑不出错的嫡出。

  外面诸多风雨安絮却没放在心上,她正想着该如何告诉永琮才能让他更好接受弟弟,还得时刻注意他的心理情况,毕竟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刚开始时全靠父母维系。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避免争斗,但至少要防止出现手足相残的情况。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永琮从其他人那里知道额娘怀孕后,直接兴致勃勃的带着六八两个阿哥过来,趴在榻上看着安絮的肚子。

  “额娘,小弟弟是在您的肚子里吗?”

  “是啊,他现在还小,等过几个月就长大了。”安絮摸了摸他略有些微卷的发辫。

  六阿哥却说:“有可能是妹妹啊,我跟你们说四妹又软又可爱。”

  “不,应该是弟弟。”永琮坚定自己的看法,“等弟弟生下来,我就带他去玩。”

  安絮含笑的看着他们,多年后这幅画面依旧是她脑海里永不褪色的回忆。

第79章

  果不其然, 就像安絮说的那样,肚子里的孩子刚两个月就迫不及待的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她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晨吐。

  那些重油重盐的饭菜也吃不进嘴,幸好承德的皇庄里还种植着青叶菜,这些还能吃下去。

  “娘娘,和婉公主已经在明间等着了。”玉仙掀开帘子走进来。

  安絮补上口脂站起身,现在她用的口脂都是纯天然花瓣制作的,怀孕也能涂。

  和婉嫁人后的日子不能说过的不好,但她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和额驸一直是相敬如宾。

  “和敬在出发之前又诊出一个月的喜脉,因此就没跟着来。”安絮坐下后解释了一句为何和敬没过来。

  “这好消息倒是还没传来蒙古。”

  和婉看着安絮,娴娘娘似乎和当年没有什么区别, 她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现在想来, 还是没嫁人那段日子最痛快。

  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她都会想起和敬留在京里,而她却下嫁蒙古这件事,因而心里时常酸涩难忍。

  安絮摸着茶杯,想了想询问道:“额驸有没有把家事全权交给你?”

  虽然清中期的蒙古女子手中权利比之清早期要少不少, 但是如果能将牛马水草、人情往来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再加上公主之尊, 过的一定不会差。

  和婉却兴致缺缺的回答:“这些事情都有额驸身边的人做,我不愿意插手。”

  人家不愿意安絮也不能强迫她, 只好作罢。

  在和婉还没过来的时候, 安絮就通知了和亲王福晋,因此两人又闲聊了两句,便听到门口小太监的唱名。

  安絮带着和亲王侧福晋崔佳氏往外走去, 把明间留给许久没见面的母女。

  “娘娘可算是熬出头了。”

  崔佳氏这些年吃斋念佛,若不是身体不允许,都准备日日茹素,跟安絮的友谊也淡了,不过看着好友成功坐上皇后之位,她也是替她开心。

  “你啊,成日里都穿的如此素淡,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成仙了。”安絮笑着调侃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要是成仙,那一定会带上你。”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交谈,生疏的那些日子仿佛都如泡沫般消散了,两人重新回到那些无话不说的日子。

  崔佳氏扶着安絮,絮絮叨叨,“等永瑍成亲了,我就可以把他全权交给他福晋。”

  安絮时不时应两声,两人在外面晃悠了一刻钟,时间再长就是对和亲王福晋母女不好了,毕竟和婉现在是上了玉牒的皇帝女儿。

  她们回到明间后,和亲王福晋母女就都收了眼泪,只是妆容不太齐整。

  安絮索性好人做到底,让宫女带她们重新去梳妆。

  和亲王福晋用帕子擦擦眼睛,“臣妻多叨扰娘娘了。”

  “无事,倒是之前麻烦永璧两个带永琮去木兰围场围猎。”

  永琮一直念着骑马猎鹿,不过他今年满打满算也才六岁,安絮实在放心不下,最后还是乾隆下了口谕,让和亲王府的几个年长的阿哥带着六七八三个阿哥去围场转一圈,

  别说,永琮靠着侍卫们把猎物都赶在一起,还真猎了几只兔子和雉鸡,如今全进了他们的肚子。

  原本那雉鸡永琮是想给安絮炖汤喝的,但是她害喜害的严重,再加上炖汤基本上都用的老母鸡,雉鸡还是烤着好吃,这鸡就全留给他自己了,倒是让他脸蛋圆润了一圈。

  说起来和亲王府也是一团乱麻,除了永瑍之外的几个阿哥都是嫡出,大阿哥永瑛身体不甚康健,但是才智出色,二阿哥永璧身体健康,但是才智平平。

  剩下几个小阿哥也不甘示弱,都是嫡出,谁也不服谁,搞得裕太妃时常头痛,不得不躲进宫来,她现在在宫里的日子比在和亲王府的日子还多。

  也因此和亲王府的世子位置还没有定论。

  送走和亲王福晋与和婉公主,安絮卸下钗环又睡了一觉,她最近嗜睡,为了不打扰她养胎,乾隆直接让蒙古王公们把牌子递给愉妃颖嫔等人,也就只有和婉因为是公主,才需要她去见一面。

  颖嫔作为蒙军旗难得身居高位的妃嫔,所住的玉琴轩这段日子自然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不过玉琴轩离安絮的永恬居尚有一段距离,倒是没有打扰到她。

  然而离得近的贞嫔却苦不堪言,她是喜静的性格,进宫后纵然不得宠,但也没人敢苛刻她,然而现在旁边吵闹的让人心烦,她只好躲去婉嫔的住所,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竟然觉得对方颇合自己性情,没过几日就连晚上都住在一起,回宫后甚至还禀了万岁爷和皇贵妃,住到一个宫里去了。

  在承德避暑行宫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在安絮的胎满了三个月之后,御驾便要回京了,毕竟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太后六十岁的圣寿,需要早早准备起来。

  马车上都铺着防震带,因此安絮还算安稳的回到宫里。

  回来的第二天纯贵妃就带着宫务来了翊坤宫。

  她往榻上一坐,端起宫女倒的果茶喝起来,“果然还是你这里的果茶好喝,我那儿怎么都调不出来这个味。”

  安絮翻看着宫册,闻言一笑,“玉仙,快去膳房叫她们把方子写下来,拿给咱们纯贵妃。”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顺便把芙蓉糕的配方也给我一份。”

  纯贵妃说不客气就真的不客气,惹得安絮哭笑不得的拍拍她的胳膊。

  “没什么错漏,接下来还是要麻烦你帮忙了,我和嘉贵妃都身怀有孕,不宜劳累,愉妃你是知道的,我不放心,舒妃生十阿哥耗费精力,现在还在修养,偏偏今年又是太后的大日子。”

  实在不行也只能让几位嫔顶上了。

  纯贵妃收了玩笑,严肃的点头,“这等事我还是能胜任,只是到底还是需要娘娘看着,若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可得提醒我。”

  “你放心吧,太后圣寿宫里一向都有流程,只不过今年会更隆重。”安絮见她紧张连忙安抚道。

  与纯贵妃聊过宫务,安絮趁着时候还早,去了一趟启祥宫。

  彼时嘉贵妃正在亲手缝制衣服,安絮打眼一看,发现并不是刚出生孩子的尺寸,看着像是四五岁孩子的尺寸。

  嘉贵妃注意到安絮的视线,柔和一笑,“这是给肚子里的孩子缝的,一年缝几套,一直到他长大。”

  这句话蕴含的意思却是让两人心知肚明。

  安絮心酸,只好换了个话题,“你这胎八成是个小阿哥吧。”

  嘉贵妃点点头,“是啊,应该就是十一阿哥了。”

  她笑着继续说:“没想到娘娘和我这么有缘,遇喜时间不过才相差一月,两个孩子日后也能同七阿哥八阿哥一般相伴长大。”

  其实八阿哥不太得乾隆喜爱,因为他出生自鬼月,若不是生母位尊,他的日子想来也是不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