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22章

作者:鹿子草 标签: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夏露扶额,这话说得好像要是生了儿子就沾不上光似的。

  不想继续听他胡说八道,把虎娃子从他怀里抢过来,夏露对大嫂说:“儿子闺女我都稀罕,咱虎娃子养得好,我抱一会儿。”

  她在北京的时候还整天抱小姨家的小辉呢,也没见他有这么多废话。

  戴大嫂觉得这两口子总算有一个是正常的,高兴道:“好好好,你多抱抱没关系。我家虎娃子可皮实了!”

  戴誉没趣地摸摸鼻子,敢情还是他自作多情了,他媳妇一点不领情。

  他瞅瞅闷头做针线的戴奶奶问:“奶,您咋还整天纳鞋底呢?眼睛不要啦?”

  “没事,我呆着也是呆着,而且我现在做的慢,好几天才能做出来一双,就当有个营生吧。”

  戴大嫂笑道:“别看咱奶不上班,人家每天把自己的作息安排得可满了,比我还忙!”

  “多动动,有营生做,才能身体好。省得以后拖累你们!”戴奶奶动动脖子,换个姿势,“等你到我这个年岁就理解了。”

  几人正说着话,大姐戴英背着包进了门。

  “昨天不是刚回来么,今天怎么又回娘家?”戴母端着炒好的菜走出灶间,看到她回来就犯嘀咕。“总往家里跑,小心你婆家那边不乐意!”

  戴英接过他手里的盘子,转手放到饭桌上,调侃道:“你的两个儿媳妇都在呢,你刚刚那是什么恶婆婆发言?”

  戴母动作一顿,气道:“就你整天挑字眼儿,一回来就搬弄是非,我是那个意思吗?”

  夏露岔开话题问:“大姐,你回来是有事吧?”

  “可不是有事嘛。”戴英喝了一口弟弟给倒的热水,而后看向戴大嫂,“大嫂,下个礼拜先别让大丫二丫去学校了。”

  “怎么了?”戴大嫂茫然地问。

  “学校里最近太闹了,既然不能好好上课,你让她们往学校跑啥?”戴英吐槽道,“厂小学和初中的一些学生,都被外面那些人带歪了,整天嚷嚷着闹革命,一帮屁孩子能闹出啥来?”

  戴母恨不得赶紧捂上她的嘴,恨恨道:“你胡咧咧什么!万一被外人听到了,有你好果子吃!”

  戴英不理会亲娘的打岔,继续道:“之前还好,只是小范围的闹腾,下个礼拜,工厂宣传队的人就要进驻中小学了。大丫十二岁,二丫十岁,正是容易被人鼓动的年纪,万一真惹出麻烦来,你跟我大哥咋办?”

  戴大嫂对于小姑子说的话并不太懂,她在这个年代属于出身极好的那拨人里的。这两年即使厂里有些不大不小的风浪,跟她也没什么关系,她照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不过,她也听出来了,这事还挺严重的,不然小姑子也不可能刚下了班就往娘家跑。

  戴母对于几个孙女的动向比大儿媳还清楚,忧虑道:“我前段时间确实听大丫说要争取加入什么排,当什么小兵来着!要不下礼拜还是给她俩请病假吧,先在家里学习,之后看看形势再说。”

  只要有人上心了就行,戴英也不再多谈,转而问起弟弟和弟媳妇工作的事。

  “我今天去报到了,单位给分了一套筒子楼的房子,明天去收拾一下就能入住。”

  “明天我跟你姐夫去帮你收拾收拾,小夏怀着孩子呢,就别动了。”戴英想了想又说,“小夏现在都六个多月了,再有三四个月就能生,要不先在家歇几个月吧,做完月子再去上班。”

  夏露摇摇头:“我现在身体还行,也不吐不犯困了,比刚怀的时候强一些。要是有工作单位接收,我就赶紧去上班得了,免得夜长梦多。”

  她都在家呆了两个多月了,现在只一心想着出门工作。

  提起工作的事,戴誉忙把谭总工帮忙联系的几个单位说了。

  “省革委会内部刊物的编辑部,市统计局,市计委,这三个单位都可以去。”

  夏露惊喜地问:“居然有这么多选择嘛?”

  见满屋子的人都盯着他们瞧,戴誉谨慎地答:“谭总工说,你是京大的经济学毕业生,又有研究所的工作经历,来了咱们这边就是香饽饽,各个单位抢着要的。”

  “确实是这样,我二伯哥在市计委开车。听说计委里有大学生,但是京大毕业生却是凤毛麟角的。”戴英也附和点头,又热情道,“用不用我回婆家那边帮你打听打听市计委的情况?”

  刘宁的二哥只是计委的司机,就整天牛气得不得了,可见计委应该是个不错的单位。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但戴誉还是点头道:“行啊,姐,你帮我们打听一下,他们单位开会学习的机会多不!”

  当天晚上,夏露又睡不着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折腾。

  “你要是在这边呆得不自在,回娘家住几天也行。”戴誉给她扯了扯被子,“宿舍那边收拾好也不能马上去住,那屋子还得通通风才行。”

  “没事,挺好的,妈和奶奶都挺和气,我今天还跟咱奶学着纳鞋底来着,还挺有意思的。”她家所有女性长辈里,没有一个会纳鞋底的。“再说,以前离得远也就算了,如今都已经回来了,总不好在跟家里人半生不熟的,多相处才能熟悉嘛。”

  “既然不是住的不习惯,那你刚才折腾啥呢?”

  “我想事呢。”夏露晃了晃他的手臂问,“你说我去哪个单位好?”

  戴誉将正在翻看的书合上:“你更倾向于哪个?”

  “统计局或者计委吧。”直接无视了编辑部。

  “听说统计局也是从计委分出去的。”戴誉随意道,“而且我听说省计委设有经济研究室,你要是想向上发展,或者继续搞学术研究,计委的发展前景确实不错。”

  夏露赞同地“嗯”了一声:“计委的业务范围还挺广的,微观宏观行业管理都要插一手。”

  戴誉心说,那你就赶紧去计委工作吧,这可是几十年后的发改委,还有啥可犹豫的!

  简直太对口了好吧!

  “主要是计委离咱家和二机厂宿舍那边都比较近,你上下班也比较方便。”戴誉解释道,“统计局在市中心,偏东的位置,距离咱们两个厂都太远了。”

  “行,那就去市计委吧。”夏露像是心里放下一块大石似的,轻松道,“你礼拜一去上班的时候,帮我跟谭总工说一声。”

  *

  戴英夫妻在礼拜天去了一趟二机厂,帮着戴誉将分到的宿舍收拾安顿好,家具摆设铺盖日用品,全都一步到位。

  再通风几天,他们就可以搬进来住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戴誉在礼拜一这天神清气爽地去新单位正式报到。

  二机厂的设计室,目前有四十来个职工,其中真正的飞机设计师只有十几个。

  正在进行中的项目,除了戴誉即将接手的这个十三号机项目,还另有一个正在设计阶段的改型运输机,以及一个已经在试飞阶段的直升机项目。

  谭总工特意等在设计室这边,把十三号机项目组的人员召集到一起开会,将戴誉等四位刚从北京下来的新同志介绍给大家。

  设计室里真正能腾出手加入十三号机项目的只有十来个人。

  谭总工亲自担任十三号机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在会上直接成立了领导小组。

  “十三号机的总体设计图纸已经出来了,但是到了咱们厂,有些过于理想化的东西是要进行适当修改的。”谭总工看向戴誉,“戴誉同志是机身组的组长,这几天尽快熟悉一下环境,对工程师指出的几个细节还需要作出修改。改好后,马上转到车间去搞模线。”

  戴誉隐晦地蹙了一下眉。

  对于厂里着急搞模线这一点,他没什么异议。所谓模线,就是按照1:1的比例将飞行器的结构图绘制道金属板上。

  但是,让他修改图纸?

  机身上的气动布局是经过精准计算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产一线的操作居然这么狂野的吗?设计图跟着工人的技术水平走?

第155章

  对于谭总工所提的适当修改图纸的事, 戴誉在会上并没有表态。

  他需要先去确定一下,所谓的需要修改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如果是对机身结构的优化,或者对某些无关紧要小零件的修改, 他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 若要改动图纸的关键细节, 恐怕他就要与对方直接对线了。

  谭总工的安排还在继续:“上级对于十三号机试制的期限要求卡得非常紧,从现在开始算起, 我们厂满打满算还有一年的时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试制出原型机。”

  十三号机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是个长相粗犷的中年人,名叫廖骞, 同时兼任测绘设计联合办公室的主任,也算是戴誉的顶头上司。

  廖主任插话道:“如果按照我们以往惯用的串行工作流程,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成功交出原型机的。我印象里曾经最快的一次交付也要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这次才将大家聚到一起开会, 一是确定十三号机的总方案, 二就是制定总规划, 对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内容进行部署。”谭总工的面容严肃, 少了平时相处中的和煦, 对众人交代道,“正因为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这次我打算用交叉作业法, 来弥补时间上的劣势。”

  有人在底下问:“总工,这个交叉作业, 要怎么交叉啊?”

  “就是将设计,试验,试制,试飞等工作流程进行平行交叉, 比如,总体设计稿出来以后,我们就马上拿去车间搞模线。而在做详细设计稿的时候,也要同时进行工艺装备设计,给出工装图纸。再比如,机身组那边在修改图纸的时候,我们车间里已经开始进行工艺准备和工艺装备的制造了。”

  廖主任点点头:“这种方法确实好,中间几乎没有等待的时间,每一环都是无缝衔接的。但是,这也对同志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哪一环出现了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体项目进展。”

  话落,廖主任又看向戴誉:“戴组长,机身组的担子不轻啊!你们的设计图是第一个环节,万事开头难,但也得抓紧时间呀!”

  戴誉只道:“之前空气动力研究所拿出的机身设计方案可以说是最佳方案了,参与这个方案设计的几乎全部是气动所的骨干研究员。如果制造工艺可以跟得上,我是不建议厂里对设计图纸进行改动的。而且详细图纸已经出来了,其他组的同志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进行工装设计。”

  完全没有必要等着他对那些所谓的小细节进行调整后再全面投入工作。

  谭总工没说什么,只拿过一份清单,在上面勾勾画画了好几处地方,才递给廖主任:“不要再拖延时间了,先把这份清单交给工艺处工装科的人,赶紧按照清单进行工装设计,再给小戴留一些时间进行其他细节方面的修改。”

  散会以后,戴誉跟在谭总工身后去了主任办公室。

  “坐吧,我也正有事要找你呢。”谭总工指指对面的椅子,又拿起茶缸灌了一口。

  “我就是想先跟您确认一下,刚才在会上,您说的那些需要修改的细节。到底是哪一部分的?”戴誉想了想,还是决定直言,“这份方案在气动所精雕细琢了一年多,凭我目前的个人能力是不可能拿出比它更好的方案的。”

  谭总工在头皮上撸了一把,叹气道:“气动所拿出的方案确实挺优秀,关键就是太精雕细琢了,连螺栓和螺母的尺寸都要精确到小数点。”

  戴誉对工厂的生产工艺还不太了解,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说法,只疑惑问:“不是研究所给出的图纸越详细,越容易对零件进行加工嘛?”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咱们工厂里生产也是要联系实际的。”谭总工给他举个例子,“水上飞机的制作原料,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防水还得防震。”

  戴誉点点头。

  “飞机零件是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起来的,别看螺栓只是一个小零件,但是它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飞机的使用寿命。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有明显的震动和颠簸,这就要考虑到螺栓的防松问题。”

  戴誉继续点头,没搞明白这跟让他修改图纸有啥关系。

  “咱们厂的技术员专门针对螺栓防松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特制防松螺母,”谭总工骄傲道,“这款特制防松螺母只有我们厂可以生产,而且拥有专利权。”

  戴誉捧场地发出惊叹。

  “咱们厂一共生产了十几种规格的这种特制防松螺母。”谭总工用铅笔指了图纸上的几个点,“但是没有一个型号是能与气动所提供的图纸完全对上的。”

  戴誉:“……”

  不来工厂走一遭,他是万万想不到有一天会因为小小的螺栓螺母修改图纸的。

  实际上,针对螺栓螺母的修改并没什么,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

  谭总工又给他指出了几处类似的问题,能改动的地方,戴誉都点头应承了下来。

  不过,虽然他嘴上答应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回了机身组所在的小办公室,戴誉叫上他手下目前唯二的两名组员,开个小组会。

  这两名组员,一位是谭总工的亲儿子谭戈,另一位是个名叫郑众的年轻设计员,与谭戈的情况差不多,中专毕业后进设计室工作两年,一直给人打杂,上个礼拜刚从正在试飞的那个直升机项目组转过来。

  据说他们机身组还有从北京调来的其他成员,但是这会儿还没到岗。

  “我去总工那里打听了一下,需要改动的都是小细节。”戴誉将图纸铺到绘图桌上,指给他们看,“你俩的制图水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