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 第217章

作者:空谷流韵 标签: 穿越重生

  最近,这位产后才四五个月的年轻母亲,更是发展到,催逼着曾纬去哭谏、血谏、死谏,总之不管怎么谏法吧,得求着官家,将父亲蔡京宣诏回开封。

  “曾纬,你甭想诓我,三省里头有名有号的臣子,谁家的千金,不是我的手帕交?我晓得,你如今在官家御前,红得很。你为父亲说几句话,就那么开不了口吗?”

  曾纬无奈,怏怏地哄道:“我如今是起居舍人,官家看重我,只因我修《神宗实录》修得好。外朝臣工的起复之事,我怎好轻率进言?我自己就在台谏当过差,你以为,御史们都是吃素的?”

  “我呸!”

  蔡二娘怒道,“曾纬,你可真是寡情薄义。当初我父亲知贡举,冒着被元祐余孽弹劾的风险,在殿试里,向官家提议点你为进士榜的头几名。当时章惇也要黜落你下去,连你亲爹曾布都无动于衷。待你金榜题名,你亲爹要外放你去州县,若不是我父亲带着你去同文馆,查办宣仁太后一案,你现在,不知在哪个小破县里,和你亲爹当年一样,做个小小参军、吃糠咽菜呢!”

  “住口!你这不可理喻的疯妇。你真以为,我不敢休了你?”

  曾纬一跃而起,揪住蔡二娘的前襟,“呼”地将她甩在榻上,想扇她一个耳光,让这疯妇清醒清醒,却终究硬生生收了手,走到屋角,马马虎虎地扎好外衣,出门喝斥家中仆婢:“给我拿件御寒的袍子来,我今日进宫当值。”

  身后,蔡二娘尖着嗓子嘶叫:“好,我今日就去西边的曾府门口发疯去,看看堂堂曾枢相的脸,往哪里搁。就是他和二章作的手脚,借环庆路的案子诬毁我父亲……”

  妻子这样歇斯底里的威胁,根本阻止不了盛怒中的丈夫的脚步。

  曾纬跨出院门之际,吩咐魏夫人派给自己的还算得力的管事:“将娘子锁在屋里,你去蔡府请舅爷来处置。让乳娘抱上孩儿,回西边府里找我母亲。这疯妇,只怕再下去,要伤了孩儿。”

  曾纬坐着马车,从城东的襄园来到大相国寺附近,便铁青着脸下了车,撇下不敢多问半句的马夫,顾自往热闹的人群里钻进去。

  他穿过御街,想去从前进学的国子学逛逛,但看了看南边,挤挤挨挨的,都是去各处讨粥喝的乞丐。

  他终究嫌弃邋遢腌臜,遂转身往北,朝宣德楼方向走去。

  漫无目的、游魂般地走了一阵,他听到曾经熟悉的清悦的女声。 ……

  对于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曾纬,姚欢和弟弟姚汝舟一样,吃了一惊。

  她还未反应过来,曾纬已抬手,选了一张拜帖品鉴起来。

  张择端见来了一位华服玉容的年轻公子,忙彬彬有礼地为他介绍。

  曾纬将拜帖都看一遍,轻轻方下,向张择端道:“这些都是先生与高徒所画?当真皆为佳作。”

  张择端谦逊道:“公子谬赞。”

  曾纬道:“先生看来善画楼阁亭台,若请先生画一幅三尺左右的立轴,不知润手几何?”

  “嗯?这……”

  张择端没想到还有现场就要问自己定画的知音,带着人之常情的兴奋,看向姚欢。

  这,也是义卖成果呀!

  曾纬笑笑,转而盯着姚欢道:“哦,方才听人指点了,这位娘子是姚坊长。在下敬佩坊长的仁义之举,但眼前这些义卖的年礼,确实没有太相中的。”

  姚欢已经平静下来,淡淡问道:“官人要画什么?”

  “画一幅佳侣赏雪图。数年前,也是这样的冬月时节,在下与娘子,执手去到金明池畔,登高望远,海誓山盟……”

  “曾舍人!”

  曾纬那一席在张择端等外人听来深情款款的回忆之语,还未说完,被姚汝舟叫过来的邵清,走到姚欢身旁,盯着曾纬喊了他的官职。

  “邵提举,”曾纬面不改色,拱手致意,笑道,“在下正与这位张先生定画,说起当年与娘子同游金明池畔,赏雪诉情。啊对了,那日,我与娘子还遇到了邵提举,邵提举可记得?当时内子还害羞,不愿与邵提举同席。”

  饶是邵清再是修养上乘,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无耻挑衅,也难以遏制一拳打过去的冲动。

  姚欢一把扯住邵清的袍袖,笑吟吟地对张择端道:“正道,我大概明白了,这位曾舍人要的画,就像,就像你此前在汴河边,为我和夫君画过的《佳侣行桥图》”

  “哦……”

  张择端应承着,面色认真起来,好像每一位称职的画师,进入构思阶段。

  恰在此时,选年礼的人们忽地退开了些,只听有声音唱报“吴知府到”

  开封知府吴知厚,今日循例在城中四处检视,看看下属的几个衙门,以及巡街军吏,是否依着朝廷所令,于数九寒天巡查街坊,收容流浪孤苦。

  毕竟要过年了,大宋都城,天子脚下,路有冻死骨,万一官家或者太后,出宫见到了,不大好看。

  姚欢见到吴知府,心中一喜。

  “姚坊长,本府瞧着,今日颇多士庶,襄助义举嘛。”

  吴知府捋着胡子,脸上堆着领导访贫问苦时见到扶贫硕果的满意笑容。

  姚欢笑得更月朗风清,向着吴知府,更为了让周围看热闹的都听见,大声道:“今日善人一位接着一位,御前的曾舍人,刚刚出了三百贯,定下学坊教授张正道先生的三尺立轴。”

  “啊?噢!”

  吴知府这才看到自己身边的曾纬。

  识得识得!曾枢相的爱子嘛。

  嗯,不过现在,听说不怎么爱了。

  无妨,无妨,官家宠爱,顶要紧。

  官家果然有识人之明——识善人之明。

  三百贯呐,不是小数目。

  吴知府对着曾纬,合掌笑道:“曾舍人,真是国朝楷模呀!”

  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本府明日上朝,向官家奏报腊八节城中赈济贫苦的情形时,定要将曾舍人的善举,好好赞誉一番,传颂朝堂!”

第361章 年尾宴

  此次腊八节义卖,是艺徒坊头一回在开封城公开亮相。

  姚欢对张择端、沈子蕃很有信心,估摸着,或许能在现场接到风雅门庭或富庶人家的订单,便让杜瓯茶事先准备好装帧精美的预定簿。

  每一页都格式相同,往里填甲方的尊号、艺术品的品类、大致需求、定金数额、预计工期,再请甲方签名,一式两份。

  只是,姚欢没想到,这头一页,就给了曾纬。

  吴知府这一头还在诚挚地赞誉曾舍人的善举,那一头,姚欢已浑无迟疑地,唤来艺徒坊誊抄班本学期的优等生,刷刷几笔,就开好了订单。

  围观众人,见那写单子的学生,也就十岁出头,悬腕落笔的姿态却已初现潇洒之态,几个楷体字也写得有筋有骨。

  关键,那竟还是个女娃娃……便是在京城,平头百姓家的女娃娃,莫说写字了,识字的都寻不出几何来。

  琴棋书画,那是大户人家的千金才有的人生。

  姚欢将簿子推到曾纬跟前,把笔递给他,泰然道:“请舍人赐名,虽是求画这样的风雅之事,也得定个契。”

  曾纬盯着那一个个秀丽的蝇头小楷,又听吴知府与姚欢亲切地寒暄,只觉得刹那间,眼前字、耳边声,皆成了嘲笑他的音画。

  都怪内宅那个姓蔡的疯妇!

  若非她大过节地闹得家宅不宁,自己此刻,应在燃着瑞炭、煦暖如春的书阁中,品茗制香,何至于在这冻掉耳朵的大街上,因遇着邵姚这对沽名钓誉的蓬门鸳鸯,而撒气不成蚀把米。

  不对,是蚀了三百贯!

  都能买下今日全城施粥用的米了!

  吴知府这老家伙,跟唱堂会说好了似地,偏偏此时登场,自己赖都赖不掉。

  罢了罢了,就当半年薪俸给自己买个好名声。

  况且,艺徒坊这场子,是端王资助的,自己此举,倒也能让端王高兴。

  如此一思量,曾纬的气息及时平稳下来,挥笔签下自己的大名,抬头向邵清笑里藏针地一笑,又侧身与吴知府打趣道:“呵呵,邵提举的娘子,到底是买卖人出身,万事都要立个契。”

  吴知府道:“应该的,应该的,曾舍人再接着看看?老夫还有公事,先行一步。”

  曾纬拱手:“在下也须去北边史馆,可否劳烦府尊捎带一程?”

  “自然使得,舍人随老夫登车吧。”

  周遭的吃瓜群众,忙恭敬地散开,给一老一少两位官员让路。

  开封知府,素有国朝储相之称,起居舍人,则堪称文士之极。

  围观的京城士庶,望着平易亲切的吴知府,和风姿卓绝的曾舍人,胸中热意涌动。

  大宋国运昌隆,官家一代明君,朝堂才会有吴知府和曾舍人这样的良善贤臣,民间才会有姚坊长这样的义商层出不穷哪!

  众人均觉得,身逢如此盛世,目睹这般感人的画面,腊月里的西北风,都暖了三分。

  不到未中时分,几百套拜帖、名刺,五六十个简版缂丝香囊,外加一沓佛像画,售卖一空。

  学坊的账房先生,现场清算,将收入一分为二。

  抵扣纸张墨色和丝线成本的铜钱,送去邻街开有学坊专户的柜坊里存了。

  逾两百贯的盈余,由吴知府留下的府衙胥吏,画押交接,点两个厢军,运去开封府户曹入账。

  姚欢从虾行行副、樊楼少东家韩三郎处,约略晓得,去岁开封的商税,是三十万贯。

  义卖几个时辰,反哺国朝的铜钱,接近年度商税的千分之一了。

  这还没算上曾纬“贡献”的那三百贯。

  再是看不上前男友的为人,也不要和他的钱过不去嘛。

  他姓渣,他的钱又不姓渣。

  曾纬这位官家的“大秘”兜里的钱,要么是国库里出的,要么是官家赏的,用之于万民,才是个给他积德的去处。

  并且,曾舍人一签字画押,后头又来了几位一瞧就是体面有钱的男客官和富家娘子,也定下三四幅丹青、五六件缂丝。

  计划了两个月的慈善义卖,真的圆满收官,姚欢觉得,自己冻得像冰滴壶一样的身体里,好像有朵开封市花大牡丹,嗖地一声,国色天香地绽放开来。

  一旁的惠民药所前,几个药粥锅灶也熄火了。

  邵清叮嘱值守的医士与杂役,敞着大门,日落后若有乞儿要进来厅中墙角避寒过夜,不得驱赶。

  交待妥当后,邵清走到姚欢身边,执起她粗糙冰凉的手,揉搓片刻,暖一暖,噙了嘴角,轻声道:“我很惦记今晚,你山头里的那顿大宴。”

  ……

  艺徒坊的饭堂里,二十来张八仙桌上,碗碟琳琅。

  端王赵佶每月给的伙房银钱管够,简王赵似每月还送不少肉食和瓜菜米面来,故而今日这顿团年饭,荤素裕足。

  当家硬菜,当然还是羊肉。

  寒冬时节,学坊也不像衙门和宫廷那样,烧得起炭盆,热气腾腾的大锅烩羊肉,正是冻得嘴唇发紫、饥肠辘辘的男女学徒们,最需要的。

  简王送来的羊,那可都是皇家御苑里精心喂养的,清水煮一煮,都是汤汁浓白、香气扑鼻,没有半分羊骚味。

  民谚又云,冬吃萝卜夏吃姜。此季的萝卜又糯又甜,与浸软的黄豆一起,投入羊肉中同煮,装盆时撒一把芫荽,咕嘟嘟冒着热气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