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61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快穿 种田 美食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赵桂枝也不知道江二伯是什么时候离开大坳子村的,只因第二天她就跟着江母赶集出摊去了。

  正好,从豆腐坊拿来的这些吃食就派上了用处。

  只是这一次出摊,稍稍闹了点儿小状况。

  确切的说,并不是出摊时有什么意外,而是在出门前,虎头表演了一个心态崩塌。

  赵桂枝好几天没去上学了,最早是因为上次出摊,然后就是出个摊儿得了个便宜妹子,再就是累了倦了在家里歇了两天,以及后来便宜幺舅上门来了……

  总之,前后算下来,她确实逃课好些日子了。

  这也就算了,偏生她这回出摊时,周大姑娘主动表示要跟着一起去,反正她有围帽,又不怕暴露身份的。事实上,不用围帽都没事儿,原身打小就被养在闺阁里,莫说这乡下地头的赶集了,就算是在镇上,见过她的人也没多少。估计也就是原先那些跟周家有交情、有来往的人家了,普通老百姓压根就没机会见着她。

  反正她说她要去。

  江母是很乐意促成这事儿的,老麻烦隔房的侄儿媳妇总归不太好意思。反过来说,她总觉得三郎这孩子性子太软了,恐他以后就算成了亲也难成事儿,这才盘算着要给他找个精明点儿的媳妇。

  眼下一看,这人都主动要求去出摊了,岂不是说以后成了亲就更方便了?用不着隔房的侄儿媳妇,直接带上这俩姐妹不就好了?

  再一想,亲姐妹当妯娌就是好,还少了矛盾了。

  “成,想去就去吧,左右这次去的是钱家村,离得也不远。”江母直接就拍板了,不过这次她仍是打算带上隔房侄儿媳妇的,怕一下子顾不过来。

  虎头哇哇大哭。

  “我也想去,为啥不带上我?二婶啊!我给你干活好不好?不要工钱,你给我吃就成了!”

  压根就没等赵桂枝开口,周大姑娘就抢先道:“小孩子家家的就该好好念书,干啥活儿呢?等你长大了,有的是活儿让你干。赶紧的,上学去!”

  这架势太自然了,自然到连大嫂薛氏都高看了她一眼。

  江母的心思,在江家压根就不是什么秘密,在薛氏看来,除了傻乎乎的姐俩没放在心上之外,其他人都看懂了。包括隔房的大堂嫂,要不是因为差了辈分,她一定不会轻言放弃的。

  虽说乡下地头其实也没那么讲究,可没道理亲姐俩,一个嫁给叔叔,一个嫁给侄儿的。哪怕是隔房的,那也是近亲,会让人说闲话的。

  薛氏自是心知肚明,她原先还担心三郎娶了个厉害媳妇,怕阻挠虎头进学。如今看着,这姑娘十分得不错,竟是个支持孩子念书的。

  那可不?

  周大姑娘可有觉悟了,先让孩子念个幼儿园,再上个小学,然后是初中高中,接下来是大学,研究生是必须要读的,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考个博士。如果孩子想要出国留学,那也是应该支持的!

  “好好读书,读它个三十年的!”周大姑娘拍了拍虎头的小脑袋,“去吧!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

  虎头:……

  她刚才说啥?

  读个三十年?

  前不久,村学的先生刚教了算筹,当然不可能教得特别深,可别看虎头背书识字不行,但他的算筹学得却是同窗们要好很多。

  及至赵桂枝一行人出发了,虎头也被幼娘和扁担联手拽着出了村,他还在认真的思考着。

  “娘说我今年六岁了,周岁就是五岁了。两个五岁是十岁,两个十岁是二十岁……”

  虎头算啊算,皱着眉头掰着手指头,只恨不得连脚指头都算上。

  终于,等他到了村学时,已经差不多算明白了。

  是算明白了,可他不死心啊!

  他一溜儿小跑的去了先生跟前,仰着脸眼巴巴的看着先生,问:“先生,我今年五周岁了,三十年后我是不是就三十五周岁了?”

  “对。”

  “三十年是不是有六个五岁啊?”

  “是的。”

  “那我还要过六个五岁才能到三十五岁啊?那三十年是不是很久很久啊?”

  先生奇怪的看着他,但还是尽职尽责的回答道:“你说的很对。”生怕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先生又添了一句,“三十年确实很久,你爹今年都没三十岁呢,我记得他才二十出头吧?”

  虎头:………………

第48章

  周大姑娘可不知道自己无心的一句话造了大孽,在她看来,读个三十年的书是完全合乎常理的。就不说别人家的孩子了,她家的不就是这样?

  赵桂枝她表哥啊,也就是不幸穿越成了杀猪匠的陈屠夫,人家上辈子可是学霸高材生,堂堂全国知名医学院的法医系学生。尽管实际上他并没有念三十年的书,可他临穿越前也没还念完啊!

  三十年算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啊!

  撇开哭唧唧的虎头不提,江家其他人倒是高高兴兴的。

  又一次来到了钱家村,而且赵桂枝已经通过数次练摊总结出了一套规律来,知晓什么吃食最受欢迎、什么吃食利润最高。这次,她准备的东西都是既受欢迎又利润高的,加上昨个儿虞三娘给她塞了不少食材,在本钱几乎为零的前提下,这天她们直接赚了个盆满钵满。

  江母高兴之余,也有细细的观察周大姑娘的反应。

  尽管周大姑娘再三强调,她和赵桂枝真的是亲姐俩,但江母毕竟活了一把年纪,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先不提身段样貌,毕竟就算一个爹娘生的,也有模样好坏的区别,可言行举止呢?一般来说,亲姐俩该是差不多的才对。

  当然,例外还是有的。

  像江家这边,大郎打小就跟着江父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外出打零工,而二郎则自幼去村学里跟着夫子念书识字。哪怕这哥俩年幼时候长得有六七分相似,时至今日,已经完全看出来相像了,整个人通体的气质就是截然不同的。倒是三郎,他的模样远逊于两个哥哥,反而跟二郎有几分相似之处。

  可那是儿郎,按说打小长在一起,且年岁很是相近的亲姐俩,不应该差距那么大才是。

  江母心里是有些怀疑的,她倒不是想到了别处去,而是寻思着,是不是当姐姐的是原配生的,妹妹是继室填房生的?再便是,她还知道镇上的有钱人家是会养妾室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姐俩差距略大,就很是说得通了。

  抱着这般想法,江母很是留心了今个儿练摊的全部过程,发现那姐俩一个内敛,擅长做事,另一个性子活络,善于揽客。差别仍是很大,但总算是配合默契。

  “三婶,我可真羡慕你。”大堂嫂哪里是羡慕,她都快嫉妒出酸水来了。

  练摊结束后,江母照例给了她俩一些钱,让她们趁着还没散集,赶紧去逛逛:“羡慕啥?羡慕我有个能干的儿媳妇?”

  大堂嫂心说我可没那么贪心:“我就是羡慕你有儿媳妇。”

  “你也会有的,急啥?大郎不也是十四五岁开始相看,到十六七岁才相中了薛氏的?”

  “那你是真的看得开。”大堂嫂长叹了一口气,她之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过来帮忙,一则是江母许诺了给她包两顿饭,二则却是因为想着出来多走走多看看,兴许就能遇到她未来的儿媳妇了呢?

  结果,饭食倒是美味,累也不算很累,毕竟她也就是推个车、看个火,旁的事情并不用她费心,还能吃到饱。

  可最重要的事情,却连丁点儿眉目都没有,叫她如何不着急?

  “我这新屋也盖了,家舍也打了,彩礼钱也凑得差不多了……唉,啥都齐整了,就差个儿媳妇了。”本来她是真的中意赵桂枝的娘家妹子,偏生卡在了辈分上头,又见江母半路截胡了,心知她万万不是江母的对手,就索性放弃了。

  “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说了,回头还得先给你二伯办喜酒,甭管咋样,小辈儿还能赶在长辈前头?”

  大堂嫂嘟囔了一声:“我倒是想呢,赶得上吗?”

  那确实赶不上。

  等她们下午回到村里时,江二伯就已经离开了。听江奶奶说,他去找媒婆上门提亲了。

  又过了三日,等赵桂枝一行人从另一个集市回到家世,还是听江奶奶说,媒人已经上过门了,陈婆子前两天就已经从石磨村回到了她自个儿的娘家陈家村。还说今个儿合八字的结果也出来了,当然谈不上有多好,却也没有多坏,这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再往下,就该准备定亲的事情了。

  江母看起来不甚在意的样子,只是表示自己知道了,倒是赵桂枝新奇不已,凑到江奶奶跟前问了不少事儿。

  对于这个擅长做吃食的孙媳妇,江奶奶一贯都是好脾气的:“不用替你二伯发愁,他又不是头一回成亲了。人家老话都说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那啥来着?反正他自个儿能办妥的。”

  赵桂枝还真没担心这个,她本来就不是爱操心的性子。再说了,操心夫家二伯的亲事,算是哪门子的事儿?

  “我只是觉得有点儿快。”

  江奶奶惊讶的瞪圆了眼睛:“快吗?”

  “这才几日工夫?就确定了?”

  “到成亲还有一段时间呢。这才到了小定的日子,回头还有不少事儿要办。我看你二伯的意思,是打算认认真真办喜事的,啧啧,这是当新郎官当上瘾了吧?我给他算了算,他应该能在入冬前娶到新媳妇的。”

  赵桂枝也算了算,别看眼下天气还热得很,那是因为秋老虎厉害着呢!距离入冬……

  她是不太会算节气,可再怎么着,距离过年可没有几个月了。

  “不快吗?”她反问道。

  江奶奶好脾气的笑笑:“没你跟二郎快。”

  赵桂枝:……

  小丑竟是我自己?!

  “那行吧,记得定下成亲的日子后,提前告诉我一声,起码得让我盘算一下做些什么菜吧?”

  江奶奶又笑了:“我跟你大伯娘都说好了,到时候她后院养的猪就该出栏了,杀一头!”

  大房那边要比江家这边早了几个月抱小猪崽,因此出栏也会更早一些。反正江母是打算在年前腊月里杀猪的,甚至还准备再看看,如果到时候还没养肥,完全可以出了正月再杀,怎么划算怎么来。

  赵桂枝又惊了:“杀大伯娘养的大肥猪?她能乐意?”

  “给钱有啥不乐意的?到时候剩下的肉啊下水啊,老二还能拿回家去怎么着?”江奶奶砸吧砸嘴,“桂枝啊,你会做腊肠不?”

  “会,我还有独家秘方呢!”江奶奶的意思太明显了,赵桂枝一眼就看穿了,只道,“不光是腊肠,我还能做卤猪蹄呢,保准是奶奶你从来没吃过的美味!”

  江奶奶下意识的吞咽了一下口水,随即话题就彻底偏移了,她许诺到时候由她出面要食材,赵桂枝负责做,俩人分着吃!

  大概是江奶奶的愿望太过于迫切了,也有可能是江二伯娶妻心切。总之,亲事的流程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快上许多,小定和大定都是匆忙走了一遍流程,连十月都没有,重阳节过去没几天,江家这边就开始操办吃席的事儿了。

  同样速度飞快的,还有二狗子。

  石二苟在古代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基建速度,带着他的堂兄弟、族兄弟们,以比先前给江家大房盖屋更快的速度,将两间新屋都盖好了。

  还不止是屋子,他还联系了族里最厉害的老木匠,给赵桂枝打了一整套全新的家舍。不光有村里比较少见的架子床,还有五斗柜和大衣柜,甚至连脸盆架都打好了。

  “姐,你是不知道,为了请动老木匠,我特地画了好几张图纸,拿图纸加工钱这才把人请动的。其实,还能有更好的,但你知道的,传统工艺太费时间了,眼下这一套已经是小弟我能弄到最好的家具了,等往后小弟发达了,一定在给姐您献上更好的家具!”

  石二苟当着外人的面,为了避免都是尽量不跟他接触的,也不敢喊外甥女,只因为一块儿干活的人都是石家的。

  可到没人时,他就立马放低了姿态,一口一个姐,听着吧……

  “为啥每次你管我叫姐的时候,我就感觉你在喊妈?”赵桂枝认真的品了品,“确实挺像的。我每次忽悠我妈的时候,就跟你刚才一个模样一个强调。”

  石二苟真得没有愧对他这辈子的名字,不是二狗,而是二苟,苟住的苟。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求生欲爆棚的说:“小姐姐您看屋里的家具您还满意不?都是我免费送给小姐姐的,只当是补了当初的添妆,小姐姐您看这诚意够不够?”

  赵桂枝矜持的点了点头:“还成。”

  到了江二伯办席当天,亲戚们都跑来参加吃席了,包括陈婆子先头夫家的儿子儿媳。

  按理说,再嫁就跟前头的夫家没啥关系了,但也没到断绝来往的份上。况且,她儿子儿媳是赞成这门亲事的,加上前头夫家的儿媳妇还跟她如今夫家的侄儿媳妇是娘家亲姨甥关系,吃个席还是应当的。

  于是,豆腐张赶着牛车过来,给赵桂枝送来了迟来的添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