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打脸日常 第52章

作者:升麻 标签: 穿越重生

  “臣妾参见皇上。”萧柔穿着一身白衣,头上只带了两朵粉色的宫花,柔弱的看着叶秋,其实她长相艳丽,根本不适合这样的装扮和表情,只是她今日是来哭诉来的,也就换了这一身诡异的搭配。

  “爱妃平身。”叶秋见她一副忧愁又着急的样子,内心冷笑,面色平静,“爱妃可是有事?”

  “臣妾听说皇上今日封了臣妾的父亲为大学士……”

  叶秋见她犹犹豫豫的,顺着她的意思问:“怎么了?”

  萧柔本就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在萧家的时候被父母宠着,进宫了,又被太后和皇上宠着,早就养成了一副刁蛮任性的性子,今日接到爷爷的命令让她吹吹枕头风,计划了半天,又在御花园转了许久,她终是受不住了。

  “表哥,我不喜欢那个章平,你杀了他让父亲做户部尚书好不好?”萧柔理直气壮的撒着娇,她实在不懂为什么爷爷让她小心一点试探,表哥这么宠她,肯定会同意她说的话的。

  叶秋也没想到萧柔竟然蠢到这个地步,他皱起眉头,厉声道:“大胆。”

  萧柔还不明白,愣愣的问:“表哥,你怎么了?”

  “萧贵妃因干涉朝事,即日起幽居甘泉宫,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宫半步。”

  “表哥?你在说些什么?你要幽禁我?别指望我会原谅你!”萧柔尖声道。

  顺公公都无语了,难道到了此刻贵妃娘娘竟然还没弄清形势吗?昨日朝堂上萧家才丢了脸面,今日贵妃就被幽禁了,照他看,今后萧可算是悬了。

第108章 无情帝王

  萧贵妃被幽禁在甘泉宫这事还没到下午就传遍了整个后宫,忧心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叶秋也在第一时间被萧太后找上了门。

  “母后,您怎么来了?”叶秋无视萧太后难看的脸色,恭敬的行礼。

  “我怎么来了?这还不是因为你吗?”萧太后怒气冲冲,“柔儿她不仅是你的贵妃还是你的表妹,更是我的侄女,她到底犯了什么大错你要如此对她?这让母后的面子又往哪里放?”

  “如果她不是您侄女,按照她的罪过,足以打入冷宫。”叶秋冷声道。

  “她能犯什么错?”萧太后见叶秋一脸冷厉,也气弱了些。

  叶秋直直的看着萧太后,一字一句的道:“身为后宫嫔妃竟然公然指责朕的决策、无理要求处决大臣、更换臣子官职,她难道不该进冷宫吗?朕就是看到母后您的面子上才退让了一步。”

  “她这也是忧心她的父亲,并不是有意的。”萧太后小声辩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在自己这个儿子面前就不那么强势了。

  叶秋冷笑一声:“大舅舅如今好得很,我倒是不知道她在忧心什么。”

  “这不是他的官职……”萧太后忽然意识到了,后面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说到底,萧复这次叙职,从江西巡抚到内阁大学士,从从二品的地方官到正二品的京官,怎么说都是升迁了,那么萧柔又究竟有什么理由闹呢?还是说,萧家不满意他的决策,这是在抗旨?

  萧太后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她不知道萧柔今日说了些什么话,但想起萧柔的脾气,估计秋儿说的也八九不离十了,甚至可能更离谱,萧家虽然位高权重,但嫉恨萧家的人同样也不少,从前仗着皇上的宠爱他们肆无忌惮,但是有一天皇上不宠爱了呢?就凭她这个后宫不得干政的太后?

  而且今天看来,贵妃和萧家是彻底触怒了皇儿的底线,今后怎样还不好说,更何况,后宫这点事根本就瞒不住,明日起,那些御史们就该纷纷弹劾萧家了。

  向来糊涂的萧太后今日总算聪明了一回,但越是急她脑袋里越是胡思乱想的多,叶秋看着她,终是叹了一口气:“母后,这些事您就别操心了,怀章还需要您来照顾呢!”

  太后虽然处处护着萧家,但是当年京城沦陷后,她也始终没有抛下他这个儿子和萧家一起转移,她只是为人糊涂了些,容易被萧家人利用罢了,叶秋也始终不忍心伤她。

  对,也不知道她的乖孙现在怎么样了,可千万不能被她的母妃所影响。

  好不容易送走了太后,这边萧柏然又带着萧复进宫请罪来了,现在官职已成定局,萧贵妃又幽居甘泉宫,他可不想这时候见到那老谋深算的父子两,直接眼不见为净。

  说起来,如今朝中半边天都是萧老贼的人,能幽禁萧贵妃也是因为她言行有失,说到底,他的权力还受限制,要彻底弄垮萧家的势力还得慢慢来。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边关的战事,前世,他听从了萧老贼的劝说,将李家军召回了京城,从而导致边关陷落、匈奴长驱直下,今世,李家军虽然还镇守边关,但是匈奴图谋虹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战事就算不依照前世的时间也不会拖太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边关。

  而一旦开战,最需要的就是粮草、武器,现下国库空虚,他得想办法弄钱。

  “小顺子,召庆忘进宫和章尚书进宫。”

  “喳!”

  赚钱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臣们还钱。

  从太宗开国伊始,朝臣们就有向国库借钱的习惯,如今历经九位帝王,有的世家甚至已经了借了上百万两之多,每家借的钱银加起来甚至比鼎盛时期的国库还要富有,催债也就势在必行。

  而这个催债的人,地位低了还不行,叶秋于是就想到了庆王。

  也不知是否因为先祖杀戮过重的缘故,虹朝自开国以来就子嗣不丰,到了叶秋这一代,除了他更是只有两个公主,他倒是有三个皇子,已经算得上是子嗣昌盛了,庆王是他爷爷的亲兄弟,按辈分来说,叶秋要喊声叔爷爷。

  庆王虽然领着闲职,但是他辈分高,地位也高,在京的,也就他这么一个亲王,一向地位超脱,让他去催债,那是不能再合适了。

  听完叶秋的要求,庆王一脸呆愣,他就想不明白了,他这个好侄孙怎么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呢!还别说,这差事除了他,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他本是不乐意的,但看侄孙一脸可怜兮兮的样子,想到他好不容易想做点实事,他这个做叔爷爷的不支持还能有谁支持呢?

  罢了,罢了,侄孙也没说将债务全讨回来,能讨回一半他也算完成圣命了。

  相比庆王爷的苦瓜脸,章尚书则是一脸喜意了,国库空虚,他这个尚书也不好做,尤其他抢了萧复的位置,萧丞相正码足了劲儿准备给他找茬呢!这个今天打仗要钱,明天那个受灾要钱,他去哪里弄钱?这下好了,他总算不用担心没钱了。

  不仅如此,第二天叶秋又给庆王安排了一个好帮手,这个人就是萧齐,如今萧复受挫,萧齐正码足了劲儿往上奔,有他在,对于外人来说就等于是萧老贼在支持他,而他,为了争取功劳,必定不遗余力,说不定还催促着自家第一个还债呢!

  叶秋猜的没错,萧齐却是确实准备第一个就拿自家开刀,别人都说他蠢,但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自家还债,肯定是拿公账还呗,大哥是嫡长子,整个萧家以后都是他的,和他有什么相干?既然这样,还不如拿大哥的钱成就自己的前程。

  看着萧柏然阴沉的脸色,萧齐理直气壮的道:“父亲,您就别固执了,陛下都派出了庆王收债,这债务肯定是赖不掉的,您还不如早点拿出去,不仅儿子面前有光,说不定还能抵消陛下这段时间对我们家的不好的印象呢!”

第109章 无情帝王

  “你这个孽子。”萧柏然瞪着一双老眼,气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他一直觉得二儿子虽然不聪明,但胜在老实,他从没想到自己瞧不上眼的儿子有一天会这样逼迫自己。

  让他三天之内还清所有欠款,这怎么可能?

  萧家是从他这辈开始发家的,底蕴并不深,虽说家里出了一位太后、一位贵妃,但宫里的赏赐又不能变卖成钱财,反倒是早些年太后省亲花费了不少,这些年下来,欠下国库的银钱已有百万之巨,虽说下面的人每年都有孝敬的银钱,但他花费出去打点的同样不少,他如何能拿出上百万两银子?

  但是偏偏二儿子不体谅他的艰辛,非要他拿出全部的欠款,想到这里,萧柏然不由得暗暗咒骂叶秋,就是庆王亲自前来,他也能耍耍赖,可偏偏要账的是他这个怎么也说不通的儿子。

  “父亲,我知道您从小就不喜我,但我这做的是陛下交待的正事,您难道就这么狠心看着我走投无路吗?”萧齐生气的质问。

  “陛下是让你去胁从庆王,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非要自家先还债?而且,家里也没那么多钱拿出来。”萧柏然不耐烦的道。

  “父亲,您是丞相,您不先还款哪个大臣敢先还?如果连您都不支持儿子的工作,那今后又有哪个朝臣能看得起儿子?还是说您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儿子?”萧齐虽然没有他大哥聪明,但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优点,那就是不怕得罪人,什么事敢于面对。

  反正他父亲向来瞧不起他,他早就习惯了,既然父亲不为他的前程着想,那他就只能靠自己了,反正还债的钱也是走公账,就算以后分家,他也分不了多少,他又何必在乎这么多、

  “我说了,没那么多钱。”萧柏然发现自己和小儿子解释不通,干脆不说。

  萧齐却不在意的道:“父亲,每年底下孝敬您那么多钱您以为儿子不知道吗?还有大哥,他当了五年的江西巡抚,我不信他没捞油水。”

  “你这是在威胁我?”萧柏然一双锋利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萧齐,气得手都抖了。

  萧齐被萧柏然这个样子吓的后退了一步,但是很快他就做好心里建设,看吧,父亲只会这样吼他,如果是大哥父亲肯定舍不得的。

  萧齐失望的看着自己父亲,赌气道:“父亲,我不管您说什么,这个债您和大哥必须得还,不然您也知道的,我这个人脑子向来不聪明,到时候做出什么事您可别怪我。”说完,他“砰”地一声关上了书房的门,有些落荒而逃的走了出去。

  其实萧齐根本没这么大胆子将萧家的事抖出去,而且这些事萧柏然和萧复也都一直有意无意的瞒着他,他知道的也少,但是萧柏然今天气得狠了,根本没发现他的心虚。

  萧齐这个儿子在他眼里虽然有些眼高手低,但一直被他压着,还算老实,但是他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升迁的机会来逼迫他这个父亲。

  萧柏然一个人在书房待了一下午,待得久了,有些事也就慢慢多了些想法。

  他是丞相,又是圣上的亲外公,自圣上继任的这一年多以来,圣上信任,大臣们追捧,他难免有些自持其高,圣上追讨国债这件事没有第一时间与他商讨,反而交给了比他地位更高、资历更深的庆王,是不是对他有了什么想法?

  而且圣上还将胁从追债的工作交给了他的小儿子,是不是也是要让他第一个还债的意思呢?毕竟他是丞相,他的态度也就影响了下面大部分人的态度。

  这么一想,萧柏然瞬间吓出一身冷汗,他立马找自己大儿子回来商量这件事,却不知道萧齐知道后越发肯定了他的偏心,更加坚决的要做好这件事为自己谋前程。

  三天后,萧柏然决定归还欠款了,但却只还了一半,一来,他要是全还了,那别人肯定会猜测他银钱的来源,他只是一个丞相,就算身上还有一个爵位,每年的俸禄也不过三四千两银子,哪来的钱还债?自然就有了贪污的嫌疑,现在还一半,加上祖产、亡妻的嫁妆和大儿子的俸禄等,好歹也能圆一下。

  这二来,他要是全还了,那些比他职位低的大臣们不也得全部换?这样一来,别人肯定对他不满,这些年打点的人情也就全坏了。

  不过就算只还了一半,庆王也笑眯眯的收了,丞相都还了债,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催债这件事关键得看收债人是谁,庆王是谁?圣上都得恭恭敬敬的喊他一声叔爷爷,他亲自上门,哪个敢闭门不见?

  就是有个别称病的,庆王上报后,叶秋正好将那些个人的公务安排给自己人,装病的都成了空架子,这下子,那些人都急了,也不病了,还钱比谁都积极。

  浩浩荡荡的催债行动,从开始到结束也只经历了一个半月,这一个月半的时间,国库收上来的银钱足有上千万两之巨,没看到那素来黑脸的章尚书这些天都笑眯眯的嘛。

  庆王功成身退,他本就是超品亲王,已经封无可封了,叶秋便赏了他一个温泉庄子,至于起了关键作用的萧齐,则从礼部侍郎平迁了户部侍郎,虽是平迁,但谁都知道户部侍郎可是个实缺,比礼部侍郎这个闲职要好多了。

  接圣旨的这一天,萧齐高兴急了,越发坚定了跟着叶秋干的决心。

  萧柏然这时候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了,千方百计的想让大儿子当户部尚书,没想成却成了一个修书的内阁学士,而自己一向瞧不上眼的小儿子,却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

  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圣上这个亲外孙了,说他打压萧家吧,萧家三父子都身居高位,只是大儿子是个闲职而已,说他看中萧家吧,近来也不像以往那样事无巨细的和他商量了,可是还没等他想明白,叶秋这边又来了大动作,彻底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第110章 无情帝王

  前世,虹朝之所以如此快速的亡国,不仅是是他决策的失误,是因为虹朝国力衰退的原因。

  虹朝建国已有一百五十年,经历了破败到鼎盛再到如今的衰退,虽然京都繁华,但这些年来各地灾祸不断,国库又不充裕,在加上各地官员层层剥削,到达灾民手里的钱粮根本不足以温饱,这就导致了他们变卖田产卖身为奴。

  这样一来,税收缩水,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奴农越来越多,地主越来越富,国库也越来越空虚,改革势在必行。

  叶秋起草了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鼓励开垦荒地,前三年免除赋税,五年内赋税减半;第二,地主所持土地不得超过十顷,佃农不得超过二十户;第三,除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田地不可随意买卖;第四,鼓励寡妇再嫁,准许设立女户,女户和男户赋税等同;第五,和尚、道士、尼姑赋税等同农户。

  同时,叶秋还对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公邂田进行了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候伯子男,受永业田从一百顷递降至五顷,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从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永业田不得买卖,此外,公邂田将做地方官的俸禄补充,这种田地收归国有。

  叶秋只列好了大纲,具体实施细节还需要萧丞相和六部的人商量,实施的权利也具数交与了萧柏然。

  萧柏然接了圣旨,彻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土地改革无疑是对贵族官僚的巨大冲击,他操作起来必定是阻扰重重,可他要是不做,那他就在叶秋这里失去了信任,这个丞相也不用做了。

  土地改革真正得到实惠的只有国家和农民,贵族、官僚、地主都是受到冲击的对象,规定了田地的数量,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变卖田产,但大家都在卖,买的人自然就少了,价格也上不去,自然抵制改革。

  再来,贵族和官员的永业田不允许买卖,那么爵位下降和官员乞骸骨之后的永业田自然就收归国有了,又有谁会乐意自家的财产缩水?

  所以说,萧柏然才处处犯难,现在他既不能退,进也难进,但他不知道的是,土地改革还只是开始,叶秋接下来的计划里还有官僚改革、商业改革。

  大朝当日,土地改革这件事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叶秋这次大胆的给了萧柏然和胁从官员大量的权利,他自己却关起了宫门安心教导起太子来,除却改革的官员,一律不见。

  李烟岚这段时间过上了自嫁人以来最舒适的日子,前朝因为土地的改革的事闹得天翻地覆,也没有人来找她李家的茬了,皇上虽然还是只有初一十五来她宫里,但因为萧贵妃关了禁闭,后宫也没人兴风作浪,至于太后,正一个劲儿的照顾三皇子,也没时间打压她了,最让她高兴的是太子和皇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父子两人每日都勤勤恳恳的去练武场修炼锻体术,长期的坚持如今已经看到了效果,叶怀瑾近来的饭量大了不少,个子也在猛窜,叶秋的身体也从之前的羸弱变得线条分明,愈发英气勃发了。

  土地改革的事进展缓慢,叶秋联合萧柏然处置了两个跳的最厉害的人,虽然朝堂动荡,但是民间对于叶秋的声望却达到了顶端,几乎每个农民都在歌功颂德。

  等土地改革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的时候,叶秋利用前段时间收上来的债款大肆发展军事,北边匈奴虎视眈眈,南部的倭寇又时常打劫,壮大军队势在必行。

  同时,叶秋给北边的李修李将军发去了一封密函。

  匈奴之所以南侵,一是因为他们首领的野心,二是因为北边耕地少,牧民们粮食不足。

  叶秋的这封密函就是建议李修从内部瓦解他们。

  匈奴的部落不止一个,李修完全可以挑选能说会道的幕僚去和其他的首领密谈,以虹朝的粮食、丝绸换取对方部落的羊毛、马匹,同时接受贸易的部落首领将得到虹朝的受封和支持。

  这样一来,牧民们不用受伤流血就能过一个温暖富足的冬天,首领们的位置也得到了承认,不用每天担心受怕被别的部落吞噬,何乐而不为呢?

  以前不是没有朝臣提出这样的想法,只是历代的皇帝们担心边疆的战士和匈奴勾结才一直没有付出行动,但现在,叶秋给予了李修这个权利,相信要不了几年,经过贸易的往来,有了利益的纠缠,匈奴们就会被他们同化,没有了打仗的欲望。

上一篇:小浓情

下一篇:我为祖国做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