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3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逢年过节、五儿的生辰、家里人的生辰,五儿都没有出自己的小院子。没有人要求,那五儿也不强求。

  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出于补偿,又或者是怕她早夭所以不敢投入太多感情。阿玛和额娘给了五儿很多礼物,有庄子、田地、宅子、铺子、银钱、珠宝首饰、绫罗绸缎,但是就是没有正视她、关爱亲近她。

  不过没所谓了,反正面上做到了就好,其余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强求。

第4章 出府 时间就在五儿偏安于……

  时间就在五儿偏安于小院儿里不停汲取知识,尝试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来适应古代的生活中飞速流逝。

  外界的纷纷扰扰进不来五儿的小院子,而她也没有想要要参与进去的欲望。

  无非就是自己又多了几个弟弟妹妹、李姨娘趁机复出、阿玛终于升官儿了等等。与她,并无多少影响。只是在府里,五儿的存在感越发的微弱了。

  开始有变化是突然某一天,珍珠带着羞涩微颤的语气告诉五儿,家里给她订亲了。

  是了,从一开始接触珍珠,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珍珠现在十六岁,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她的声音相较于以前的稚嫩清脆,现在已经变得绵柔沉稳了。和五儿相互之间对招、比试,从以前的两人抱着翻滚也变成现在珍珠在旁指导比较多,两人的体型差距越来越大了。

  短短两年,珍珠已经出落成大人模样,而五儿,从六岁到八岁两年间身量竟然没怎么变化。有时候她也会担忧,是不是之前的高烧导致体质太差,现在发育迟缓,不会成小矮人吧?

  有了婚约,珍珠入府的次数越来越少,要忙着备嫁呀。而且这个时候的大姑娘一般都不怎么能出门了,她们的额娘会在姑娘出嫁前的一段时间里集中教导她们出门子以后要用到的知识、技能。

  五儿理解。况且,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对渐行渐远的朋友,要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呀,孤独,是自己以后要经常面对的,所以要努力学着适应。

  没了布库的小伙伴,在了解到五儿只是想多动动,锻炼身体外加促进身高增长的意图之后,额娘为五儿寻了一位教舞蹈的师傅。

  蔡嬷嬷以前在宫里教坊司当值,大半辈子都在钻研舞蹈乐器。后来宫里废除女司,再加上多年的伤病就顺势被放出宫。这些年来一直被一些大户人家请去教导小姐们的乐艺舞技。

  “额娘还是在乎我的吧?”

  珍珠的离开,身边又都是把自己当主子对待的下人,来自额娘的关照让五儿有一种想要去主动亲近她的冲动。

  “奶娘,去额娘院里问问,我想过去当面感谢额娘,好久都没有看到额娘了呀,什么时候去合适。”

  “这,夫人前儿诊出有喜,此刻正院儿里正忙乱着呢,现过去正院儿怕是会冲撞了格格。”奶娘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为难。

  “是额娘的吩咐?”

  “格格别多想,待在小院儿里多自在啊,夫人是心疼格格呢,体恤格格出门不便。”

  是了,额娘从那时开始就不大愿意见自己了。是怕自己早夭伤心?还是不愿承认自己有个瞎子女儿?抑或是心虚……

  算了,还是把抱抱留给自己吧。

  情绪有点控制不住的低落,让五儿直接在床上躺了三天。也没别的不好症状,就是乏力、低烧、精神不济。大夫看了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道是体虚、郁结,得好好养着。身体差,没办法。

  这次生病,让五儿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到底有多么脆弱。别的都要靠边站,为了小命着想,抑郁,不准!锻炼,不能停!

  等她身体渐渐好转,到可以下床,已经是三天后了。五儿才第一次接触到了蔡嬷嬷——自己的舞蹈老师。

  “见过格格,从今日起奴就负责教导您舞蹈了,唤奴蔡嬷嬷就好。”

  一道平缓悦耳的女声传入耳朵,慢条斯理,好像寓有独特韵律。

  “前几日我生病,怠慢了嬷嬷,对不住,勿要见怪啊。额娘特意请嬷嬷来教导我,那我们就开始吧。”

  五儿迫不及待想要开始进行锻炼,让自己动起来,赶紧把身体锻炼好。

  “好。咱们先来查查格格的身体情况。告罪了……”

  一双柔软修长的手开始摸上五儿的背。从后颈,顺着脊柱,一节一节往下。然后,一手扶着五儿的后腰,一手带着她的背部前后左右曲折转动。

  最后检查双臂,手腕关节,双腿,膝弯,脚踝。

  “格格还小,柔韧性很好,咱们就先练习一些基本的东西,要受力的等格格大些了再练。”

  “好,听嬷嬷的。”

  蔡嬷嬷手把手开始教五儿摆姿势,然后自己在旁边也做出各种动作,让五儿用手来触摸她的身体,感受个部分肌肉的发力状态。

  是个很好很棒的老师了,她完全知道该怎么教五儿这样特殊的学生!

  通过近距离的触摸,五儿能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瘦削却健康结实的体型。听奶娘说蔡嬷嬷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好羡慕啊。五儿决心多学习多练练,说不定等到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也能像老师一样拥有美丽健康的身体。

  舞蹈课渐入佳境,看不到自己学得到底怎么样,但是每次的进步五儿都是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

  文化课和古筝课五儿也没有落下,只是现在陪读的少了个珍珠。

  文化课现在主要还是练习写大字,教导的内容在五儿的要求下老师也开始说一些像历史典故、传统文化之类的更有趣味一点的东西了。

  古筝倒是不像之前了,有关的指法五儿都差不多已经掌握了。现在上课主要是背谱子,练习弹奏,然后老师再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偶尔珍珠会来看望五儿,然后和她分享一些日常。比如未婚夫送她的造型特别有意思的小泥人儿,阿玛特意去望京置办嫁妆,额娘教的完全听不懂……

  很快,到了八月,珍珠出嫁前最后一次到府里。

  “五儿,我十二就要出嫁了。听额娘说,嫁人了就不好再出门。我给你带了礼物呀,挑了绣得最好的一条帕子,我学了好久呢,指头都被戳破了好多次!给!”

  一团帕子被塞进了手里,五儿把它摊开在桌面上,用手指慢慢抚过上面的绣纹。深深浅浅,密密麻麻。珍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在这条帕子上,她一贯喜欢布库骑射,做不来针线的。

  “是桃花吗?”

  “嗯,听陈嬷嬷说,那一年给你折的桃花你很喜欢呢。我把它绣下来,这样就算不是在春日里你也可以触到桃花。我还特意放了桃花香包熏过呢,你闻闻,香不香?”

  五儿捧起手帕,凑近鼻尖,深吸一口气。

  “嗯,是有股桃花香呢。珍珠,我舍不得你,会想你的。你不要忘了我啊,等我以后大些了,阿玛许我可以出府去郊外的庄子里玩儿,那时候我就去你家找你啊。要是方便,你也来我庄子里游玩。”

  “是呢,陈嬷嬷说城外的庄子离我家不远呢,以后我们可以在你庄子上见面。”

  “嬷嬷……”五儿抬头往外面唤人。

  奶娘进来了。

  五儿伸出手,奶娘把一个小匣子放在五儿手里。

  “这是我特地挑的给你添妆的,”说着五儿把手里的匣子往珍珠那边递过去,

  “款式我都是亲手摸着挑出来的,颜色也叫奶娘帮着看了。看看,好不好看?喜欢吗?”

  “呀!好精致的钗子和手镯!格格,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接着。你出嫁我去不了了,今天在这里就预祝你美满幸福了。”

  “嗯,会的。别担心我,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好好把身体养好,锻炼千万别停了,以后得空了,我一定来看你!”

  送别了珍珠,五儿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可府里却渐渐热闹了起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为大姐的选秀做的各种准备,复出的李姨娘挺着大肚子各种张罗。

  本来是不关五儿的事,但是李姨娘把手伸进了五儿的院子——她向阿玛求了蔡嬷嬷给大姐练习舞艺。

  被额娘给撅了回去。前面害五儿落水导致她现在眼睛失明、身体孱弱这事儿还没有翻篇,蔡嬷嬷可是那拉家特意给姑奶奶寻摸的,没道理一个侧室来觊觎主母娘家的财产。

  闹到后面李姨娘又失了阿玛的宠信,还帮着额娘在后院又树了一次威风,顺带的还帮五儿在阿玛面前刷了一回存在感,又勾起了富察大人对自己眼盲女儿残存的一点儿父爱。

  五儿竟成了此次事件的最大赢家,收获了富察府上两大巨头的一番嘘寒问暖,爱护关心。又是一批田土、庄子、铺子、银子入手。

  其实要五儿说,这李姨娘实在是脑子有坑!当年的事不管真相如何,五儿作为小孩子是只能被动接受不可能反抗的了的。更何况因为当年的事五儿已经废掉了,现在还来针对她,怎么看都是不明智的。

  无论如何,最后是李姨娘受罚,五儿得到安抚性质的赏赐,事情就又翻篇了。

  后来不到三个月,李姨娘又借产子复宠,得了富察府上的七阿哥。这让五儿不得不感叹阿玛大人对李姨娘绝对是真爱无疑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额娘追着生下了小八弟弟。

  等他们热闹玩,过完年。终于清静了。

  同样,热闹都是他们的。

  终于,大姐去选秀了。

  很快,传来大姐被留牌子指为常在。

  这下,还在奶孩子的李姨娘就彻底抖起来了。

  奈何不了女主人,于是拼命找五儿的麻烦。

  先是五儿院儿里的小丫头经常被借出去,等奶娘要做什么事的时候经常缺人手。然后是院儿里的物资开始缺斤少两了,份例送达的也是拖拖拉拉不及时。最后,连五儿的文学老师和古筝老师都被辞退了,独有蔡嬷嬷因为是那拉府送过来的,府里管不着。

  一步一步,越来越过分。

  五儿送别教导了自己三年多的两位老师,让奶娘附上了厚厚的谢师礼。她一直没有等到来自额娘或者阿玛的保护,终于看清了,也死心了。

  在康熙二十五年的选秀后,在大姐成为宫里的一位常在后,九岁零五个月的富察五儿离开了富察府搬去了京郊的庄子里,这下大家都舒心了。

第5章 猫狗双全 出府了也好,在……

  出府了也好,在府里大大小小那么多个主子,尽管也不会有人来管着五儿,但是到了庄子上,不管怎么说五儿就是唯一的主子了,想做什么也不会有顾忌。

  因为五儿想要在庄子上养病常住,阿玛额娘也派了两个管事和两个嬷嬷,帮着火速打理好了庄子上的一切事物。

  十月初一,五儿开始搬家了。行李物品先行运过去,这些都是奶娘帮着整理打点的。蔡嬷嬷也帮着五儿管理几个她的陪读和贴身丫鬟。

  难得的,阿玛和额娘都来了五儿的小院子。

  奶娘牵着五儿往客厅走去。

  “不用多礼,来,五儿,过来坐着。”还没等五儿请安,阿玛就示意五儿坐好。

  “小五啊,大夫也说了,庄子上的环境更利于你养身体。有什么缺的,就指使有福他们来府里。等你身体养好了,阿玛很快就接你回来。”阿玛说着还用手轻轻拍了拍五儿肩膀。

  “是,阿玛。我会好好养病的,女儿不孝,让阿玛担忧了。”

  “你这讨债鬼!府里养病好好的,偏生要出去!庄子离府里那么远,额娘要是想你了都见不着你!可真是要心疼死额娘了!”耳边传来额娘嗔怪的声音。

  “是女儿不好,不能承欢膝下,让额娘伤心了……”

  都是成年人了,场面话还是要圆好的。更何况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还要指望阿玛额娘来保障呢。说一两句虚伪的话,奉承一下他们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哇!

  阿玛谆谆教诲,额娘一通心肝儿肉之后,五儿在奶娘的搀扶下郑重的对着生身父母施行了跪拜礼,送别了阿玛和额娘。从此,就要各走各的路了。

  大部分的行李和下人都已经启程出发了,五儿也被春喜抱进了马车里,奶娘和春喜也进来陪着她。随后,车身一阵轻晃,伴随着铛铛的马蹄声,她们出发了。

  府里倒是没什么动静,一路都很平静。出了府,进入大街,马车外面就渐渐热闹起来了。这还是五儿来到清朝三年多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市井生活。

  挪到窗边,撩起帘子,一股混着尘土、食物香气、牲畜臭味儿的复杂味道扑面而来,外面的声音就更清晰了。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