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156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芃芃没有料到,她不过是劝了个酒,却把火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虽然满蒙代代联姻,但这位蒙古王公说话也未免太直白了一些吧?况且,她现在明显还没有到议亲的年龄啊,这位蒙古王公是怎么把主意打到她头上的?

  一旁的福康安听了这话,不知怎么,也觉得很是不舒服,心头似有一把无名之火在烧着一般。

  他愤愤地想着,他倒要看看那位蒙古王公口中骑射功夫十分了得的儿子究竟是谁,回头,等他把那人给比下去了,看这蒙古王公还怎么在乾隆面前推销他的儿子!

  乾隆在听到这位蒙古王公的话后,面上的笑容微微收起。

  不管是哪位父亲,在听到有人在打自己爱女的主意时,心中都会有那么些不痛快,乾隆自然也不例外。

  若是这蒙古王公是正式向乾隆提出为自己的小儿子求娶芃芃,乾隆还可以直截了当地拒绝。

  但眼下,他只是以开玩笑的口吻向乾隆提出此事,乾隆倒也不好太较真。

  他想了想,婉拒了这位蒙古王公的提议:“芃芃是朕的爱女,亦是我大清的福星,朕舍不得让她远嫁,待她长大后,朕是要让她留在京中的。”

  蒙古王公闻言,立时便接话道:“倘若皇上能看得上臣的儿子,可仿三公主之例——臣愿将儿子送往京中。”

第147章 一更

  福康安闻言, 一个用力,差点儿没把桌案给拧下一块儿来,引得一旁的善保颇为担忧地看了他一眼。

  乾隆对这些被特许进入上书房中读书的重臣之子显然十分看重, 这样的场合也许他们跟随在一旁观摩, 不得不说, 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荣幸。他们也因此愈发小心谨慎,生怕做出什么不得体之事,在乾隆跟前丢了脸。

  眼下, 这位蒙古王公看重芃芃对乾隆的影响力, 想要为自家儿子争取与芃芃和亲的机会,不仅是福康安十分不适, 就连善保等人,心里头也不怎么舒坦。

  自他们被送入上书房之时起, 他们就隐隐意识到乾隆有意要在他们之中为芃芃择一夫婿, 虽说在乾隆正式下旨之前,一切都做不得准, 但乾隆既然向送孩子入宫的大臣们透了些这个意思出来,就证明未来的五驸马多半会在这批入宫的孩子之中诞生。有志者自然也暗暗将上书房的同期们视为竞争对手。

  如今, 这蒙古王公仗着其手中的权势, 仗着满蒙代代联姻,竟然想中途插队, 越过他们这些候选人成为五驸马, 他们心中能舒坦才怪了。更何况, 这些人与芃芃做同期之时,大都受过芃芃的帮助,从最初八阿哥刁难他们时芃芃帮忙解围, 到后来芃芃为了帮助他们迅速提升成绩而教他们学习小窍门、给他们划重点,他们之中,对芃芃心存好感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虽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要早熟些,但孩子该有的特性还是有的,比方说,占有欲。喜欢谁,自然便想尽可能的占据她的注意力。他们有彼此抢夺芃芃的关注力,就已经够了,可不希望中途还有别的人横插一杠。

  不过,不舒坦归不舒坦,他们理智还是在的,不至于做出什么失礼之事。

  善保见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乾隆和那名蒙古亲王身上,没有人注意他们这边,便凑到福康安耳边悄声道:“冷静,我看这事儿未必会成。”

  善保平时也是围在芃芃周围献殷勤的人之一,因他向来聪慧伶俐,懂得体察上意,倒比上书房中其他同期们更得芃芃喜欢些。福康安从前没少因为善保的这些“小聪明”而暗自恼火,可眼下,他却因善保的话而冷静了下来。

  善保说得不错,这名蒙古王公的提议,皇上未必会同意。要是换成别的公主格格,乾隆一听可以不用送女儿出嫁和亲,反倒白得一个“上门女婿”,指不定得有多高兴,怕是当即便会拍板定下此事。但不知怎么,福康安心中就是笃定,乾隆对芃芃是不一样的。

  彼时,作为风暴中心的芃芃倒是很淡定,一点儿也不像她的小伙伴们一样惊慌或者担忧。

  芃芃已经向乾隆展露了自己远超和亲的价值,她假借仙人托梦之由提出的种种建议已经为大清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绝不会拿她的婚姻作为筹码。更何况,乾隆嘴上说着满蒙一家亲,可心里头也明白,口号与现实到底是有差距的,对于他来说,满人才是自己人,蒙古人至多只能算是姻亲,就算是站在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乾隆也会希望芃芃能够与满族儿郎绑定,而不是嫁给一个蒙古人。

  当然,芃芃要是看中了一个蒙古汉子,请求乾隆指婚,只要身份差距不是太过悬殊,想必乾隆也不会拒绝,但是这种可能性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还如此的镇定自若,蒙古王公们对芃芃的评价顿时又高了一筹。若不是这个率先站出来向乾隆提议的蒙古王公是他们之中势力最大的一位,也是最有资格求娶大清公主之人,他们都恨不得顶了此人的位置亲自上了。可惜在乾隆明确拒接这名蒙古王公之前,他们是不能出面的,否则就是对这名蒙古王公的不敬。

  五公主只有一个,又有那么多人想要求娶,最终谁能打动乾隆,让乾隆允诺将五公主下嫁,就各凭本事了。

  这回,乾隆思考的时间显然比之前要长了不少,也算是给足了这位蒙古王公颜面。但在经过了慎重的思考过后,乾隆还是拒绝了这名蒙古王公的提议:“朕无法答应你的这个要求,芃芃乃我大清祥瑞,任其无拘无束地成长,才是对我大清最为有利之事,干预过多,终究不美,反倒损了她与生俱来的福气。朕早已向芃芃许诺,日后她的夫婿由她自己决定,只是在她择定人选之后,还需朕与皇后来为她把关。”

  这番话乾隆的确与芃芃及皇后说过,不过是私底下说的。如今,乾隆将这番话公之于众,相当于他当着众人的面对芃芃和皇后做出了承诺。

  顿时,诸位朝臣、后妃们看芃芃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他们一早便知道芃芃得宠,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芃芃竟能让乾隆屡屡为她打破旧例。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乾隆却将选择权交给了芃芃,他与皇后只为芃芃做最后的把关。这等事,对于他们而言,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乾隆看了那名蒙古王公一眼:“自然,爱卿的儿子若是有本事能够得到芃芃的欢心,让芃芃亲自将其带到朕的跟前来,朕也是愿意成全的,但眼下朕无法给爱卿任何承诺。”

  那位蒙古王公见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乾隆还是不肯松口,只得作罢。虽然在话语的最后,乾隆打了个补丁,没有把话完全说死,但在蒙古王公看来,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芃芃几年都见不了他儿子一两面,想要让芃芃主动喜欢上他的儿子,简直难如登天。

  若是他选择将儿子送入京中,让芃芃与他的儿子日日相处着,此事的可行性倒是能够增加一二分。可一旦他的儿子最终没能得偿所愿,成功尚主,他和他的部落就会沦为其他部落的笑柄!风险太大,这名蒙古王公自然选择放弃。

  但很快,他又向乾隆提到了六格格和七格格——这两位格格只比五公主小一两岁,与他的儿子亦是年龄相仿,可堪婚配。诚然,若要和亲的话,从圣宠和地位上来说,五公主是最佳的人选,但在求娶不到五公主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若是这结亲的人选换成六格格或者七格格,这名蒙古王公显然就不愿意仿三公主例,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京中了。

  乾隆才拒绝了这名蒙古王公的提议,自然不好当众拒绝他第二次,否则对于这名蒙古王公而言,也未免太过打脸。何况,让六格格以及七格格抚蒙,本就在他的计划之中。

  因此,乾隆答应了这名蒙古王公的提议。但乾隆也没有把话说得太死,只说孩子们还小,尽管他们这些做父亲的希望能够尽快敲定此事,结为亲家,但具体的事宜还要等孩子们长大了再商议。

  在这段时间之中,若是这名蒙古王公始终能够保持其权势,等到来日,他自然有资格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大清公主,反之,若是他势力衰落,那么今日之事多半就要不了了之。

  其余蒙古王公们见状,也跟着上来凑趣,让乾隆不要太过“偏心”方才那名开口的蒙古王公而忘了他们。乾隆一面应付着他们,一面在心中迅速思量着有几个部落是值得大清出公主来拉拢的,宗室中又有多少适龄的格格。

  乾隆与蒙古王公们自然是相谈甚欢,可六格格与七格格就有些坐立不安、食不知味了。

  三姐姐居于京中,四姐姐不日后便要出嫁,新郎官是京城人士,五姐姐虽没定下未来的结亲对象,但看乾隆将她的公主府修在了京中便可得知,她未来定也是要留在京城的。怎么到了她们,就要远抚蒙古了呢?

  只要一想到,她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将嫁去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与一名蒙古壮汉为妻,她们就满心的不情愿。

  若是每个大清公主都注定要抚蒙,兴许她们也就认命了。

  但三公主随抚蒙却被允许长留京中,四格格与芃芃更是不必与蒙古人结亲,有这样的先例在,让六格格与七格格如何能安然接受加诸于她们身上的命运?

  愉妃见状,唇角不易察觉地勾了勾。

  今日之事,怕是要让六格格与七格格对芃芃产生心结了呢。明明是嫡亲姐妹,命运却截然不同,这谁能受得了呢?谁心气儿能平呢?若是六格格与七格格对芃芃产生了敌意,日后,她指不定能够利用一二。

  这场宴会的后半程,六格格一直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婉嫔担忧地往她的方向看了好几次,却碍于乾隆和蒙古王公们在,什么都不能说。至于七格格,则问身边儿的宫女要过了刀子,一下一下地切割着盘中的烤肉,似是在泄愤。

  宴会结束后,七格格就逃也似的拉着养母庆嫔离开了,六格格则来到了芃芃的跟前:“我有一些话,想要与五姐姐说,不知五姐姐是否方便?”

第148章 二更

  “可以, 咱们去你的帐篷吧。”

  芃芃也听到了方才乾隆与蒙古王公们的交谈,她知道,此时六格格心情必定十分复杂。

  皇后素来与六格格的养母婉嫔交好, 芃芃自己与六格格的关系也不差, 若是六格格当真有什么话想要与芃芃抱怨, 或是找芃芃给她出出主意,芃芃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六格格闻言,点了点头,带着芃芃朝她与婉嫔的帐篷走去。

  婉嫔在随行的一众妃嫔之中地位不算高, 亦无圣宠, 她的帐篷在较为边缘之处,离御用帐篷距离颇远。

  自打来了木兰围场之后, 诸位后宫妃嫔并阿哥、格格们也随乾隆一道住起了帐篷,芃芃也有一个帐篷, 但芃芃的帐篷被不放心闺女的乾隆下令支在了御用帐篷的旁边, 并不适合谈话,所以在六格格来找芃芃的时候, 芃芃把姐妹俩谈话的地点定在了婉嫔与六格格的帐篷而非她本人的帐篷中。

  婉嫔与六格格所居住的帐篷虽看着朴素,但婉嫔心灵手巧, 找来了一些叶子和花卉做装饰物, 点缀在帐篷边边角角的地方,立时便让这临时的住所变得温馨了起来。看着这住所, 芃芃就不由想起了婉嫔本人, 容貌只是中上, 在后宫之中并不起眼,但越是与她相处,便越能体会到她的好。

  婉嫔心知姐妹俩的谈话她不方便掺和其中, 在为灯添了些油,又为姐妹俩备上茶点之后,婉嫔就借口消食带着心腹宫女离开了营帐。

  六格格拿起手中的杏仁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入她腹中,将她心中方才生出的冰凉驱散了些许,她看着杯中茶水随着自己的手微微摇晃,倒映在其中的身影亦是时而完好,时而破碎,不由苦笑道:“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五姐姐。不是指五姐姐得了汗阿玛多少赏赐和优待,而是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只能听从汗阿玛的命令,而五姐姐却总是能够改变汗阿玛的想法。”

  芃芃知道,眼下六格格并不需要她回答什么,只需要她倾听她的话,于是点了点头,示意她有认真在听她的话。

  有些事实的确是客观存在的,芃芃也反驳不了。但六格格等人所不知道的是,其实乾隆愿意认真倾听芃芃的话,也是通过芃芃的算计得来的。若不是芃芃通过筹谋得到了“祥瑞”的名头,她也无法超然于各个公主之上,真正将自己的声音传达到乾隆的耳中。当然,这些不足为外人所道,芃芃也不会跟任何人说。

  六格格继续道:“五姐姐可以向汗阿玛提议与西洋国家通商,让咱们即使是坐在宫中也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西洋物件儿;可以让汗阿玛改变主意,在咱们的课程之中加入西洋课程;可以开办工厂,利用‘珍妮纺纱机’和‘织布机’来纺纱、织布,降低了百姓们的布价不说,还帮助一些难以为继的女人;可以为了缓解旱灾向汗阿玛提出引进耐旱作物以及‘南水北调’这种奇思妙想……”

  听到这儿,芃芃忍不住打断了六格格:“南水北调可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一位伟人……一位老神仙在梦中告诉我的。”她可不敢冒领了伟人的功劳。不过伟人还没有降生,她也只能将这推到她梦中的那个老神仙头上。

  六格格闻言,笑了笑:“好,不是你提出来的,是老神仙托梦给你让你知道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总是你做的吧?你对汗阿玛的影响,简直难以估量。所以,在那名蒙古王公向汗阿玛提出希望由你来与他的儿子和亲时,我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幽幽地叹了口气,用不符合她年龄的话语道:“我有时候在想,若是我也变得像你这般有用——不,不必像你这般有用,只要有你二三成的好处,汗阿玛是不是就不会送我去和亲了呢?”

  “和亲,是公主格格们享受了民脂民膏供奉,身无长物,只有婚姻可以拿来作为筹码偿还这些。但若是我对汗阿玛、对百姓们有比和亲更高的价值,那么,我自然也就用不着牺牲自己的婚姻远嫁他乡了吧?”

  六格格略带迷茫地看着芃芃,她的话语却让芃芃大为震惊。

  都说六格格木讷寡言,不如七格格聪慧活泼,可六格格竟是这般内秀。

  芃芃虽隐约知道她这个六妹妹早熟,不似寻常孩子,但怎么也没有料到,她平日里什么都不说,却默默地将周围发生的事纳入眼底,且在受到和亲一事刺激之后,短短时间内就会联想到这一层。

  “你说得不错,如果让汗阿玛看到你有比和亲更高的价值,那么他自然不会再坚持让你去和亲。你现在还不到订婚的年龄,所以,你还有时间和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你考虑好要怎么做了吗?”

  六格格闻言,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心中只是模模糊糊产生了这些想法和念头,但说到具体要怎么做,我……还是……”她咬着下唇,迟疑地看向芃芃:“所以,我才会来找五姐姐,我想让五姐姐帮我出个主意。”

  六格格虽然年幼,想法也不成熟,但在她的身上,芃芃看到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征兆。

  六格格求她帮忙,她自然不会拒绝。虽然眼下她还不知道六格格究竟有何长处,但单只看她这份敏锐的观察力,芃芃就能肯定,未来的莫一天,她一定能让乾隆改变主意留下她,不让她去和亲。

  芃芃想了想,道:“这样吧,日后我与四姐姐若是有什么事要忙活,就把你带在身边儿,我们会尽量根据你的能力来为你安排一些工作,你自己也可以思考一下,你对什么感兴趣,你想做些什么。”

  六格格闻言,感激地点了点头:“多谢五姐姐。”

  她就知道,这事儿最终还是只有五姐姐能够帮她。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帐篷之中,庆嫔刚刚哄睡了九格格,与七格格一起坐在桌案前,展开了一场对话。

  庆嫔没有自己的孩子,自打她收养七格格、九格格这对姐妹之后,就一直将姐妹俩视如己出,平日里无微不至、十分呵护。也正是因此,才渐渐将七格格的心给拢了过来,让七格格在遇到烦心事儿的时候愿意与她说一说。这一回,也不例外。

  七格格看着油灯上跳跃的火光,沉默了半晌,对庆嫔道:“额娘,女儿不想和亲。”

  庆嫔闻言,叹了口气,眼中隐隐有些湿意:“额娘也不希望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远嫁蒙古,日后连见上一面都困难,可……可远抚蒙古,是大清公主的宿命啊。”

  “四姐姐、五姐姐都可以不用嫁去蒙古!就连三姐姐,她虽说嫁给了蒙古王公,但也获得了长留京中的特权!”七格格的小脸上写满了不甘。

  显然,有几个姐姐成功避免远嫁的先例在,她并不认为自己逃不过这所谓的宿命!

  “你三姐姐是你汗阿玛和孝贤皇后唯一幸存于世的一滴骨血,你五姐姐是大清祥瑞,她们的例子,你是仿不来的……”庆嫔道。

  比起仍然心有不甘的七格格,庆嫔显然已经接受了七格格终于一日将远嫁和亲的命运,她的脸上写满了哀伤和不舍,唯独没有不甘。

  “三姐姐和五姐姐这样的好命我自然是学不来,但不是还有四姐姐么?额娘是否知道,四姐姐是为何没有抚蒙呢?”

  “你四姐姐……”庆嫔的声音迟疑了一下,她看了看门口,见门口有自己的心腹宫女把守着,这才压低声音对七格格道:“你四格格的事儿具体如何,我也不大清楚。只是她被送去皇家寺庙之前,我恍惚听说她做了一些不得体的事,惹得皇上大怒,这才将她打发去了皇家寺庙之中。毕竟,要说她是为了替生病的纯妃求情,才在皇家寺庙中呆了足足一年,也未免太牵强了一些。”

  哪怕纯妃是四格格的生母,也没有这样大的面子。

  七格格闻言,双眸中骤然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来:“是了!汗阿玛定是觉得四姐姐曾犯下过大错,若是将她嫁去蒙古,只会给大清惹来祸端,所以才将她留在了京中!”七格格越想越是激动:“若是能够效仿四姐姐,纵然一时被汗阿玛厌弃又有什么要紧?只要能够留在京中,天长日久的,总能够把汗阿玛的心给挽回来!”

  庆嫔听着这话,一阵心惊肉跳:“你准备做什么?你可不许乱来!”

  帝王的情感,可不是能够随便算计的。若是七格格当真为了惹恼乾隆而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指不定她一辈子就毁了!

  七格格年纪小,不知轻重,庆嫔是真的担心七格格会惹出乱子来。

  “额娘,你放心吧,女儿即便要做什么,也不是现在。况且,女儿在做此事之前,一定会跟你商量的,你就不要担心了。”

  庆嫔闻言,这才勉强按捺住了心中的情绪。看样子,她要挑个合适的人跟在七格格身边儿,时时盯着七格格了,她想。

  就在这时,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声。

  庆嫔忙命人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片刻后,却听心腹回来禀报:“婉嫔娘娘在外出散布之时,不知为何,遇到了一头狼,听说那狼生得又高又大,婉嫔娘娘差点儿吓晕过去。”

  “那婉嫔安然脱险了?”庆嫔问。

  心腹点了点头:“也是婉嫔娘娘命不该绝,在她遭遇那头狼的时候,恰好有一位蒙古王爷带着弓箭经过,那位蒙古王爷见婉嫔娘娘遇险,便一箭射死了那头狼,救下了婉嫔娘娘。只是,婉嫔娘娘在受惊之下腹痛难忍,皇上命御医来为她把了脉,才得知,婉嫔娘娘竟然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