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26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不管是十二阿哥本人因为嫡子身份得了乾隆看重也好,是因为其妹之故让乾隆对其爱屋及乌也好。从这一刻开始,十二阿哥就是后宫妃嫔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若是任由他继续发展下去,对于她们来说,可不妙啊!

  思及此处,嘉贵妃给了四福晋一个眼神。

  四福晋会意,上前一步笑吟吟道:“今日是五皇妹的好日子,咱们能够齐聚于此,为五皇妹庆贺,当真是万分有幸,只是,少了舒妃娘娘与三皇嫂,到底是一件憾事。汗阿玛,您看,要不要把人给找来?”

  方才舒妃离开后,就没有再回来,因此,四福晋也不知道,十阿哥究竟如何了——是溺亡了,还是侥幸被人救起了?不过,从舒妃接到消息后匆匆从翊坤宫离开,就没有再回来赴宴便可看出,十阿哥的状况是不怎么好的。五公主的周岁宴上先后发生了十阿哥落水、三福晋裙底染血这等不祥之事,这对于五公主而言,无疑极为不利。

  四福晋笃定,皇后定会悄悄将这两则消息给压下去,不敢让乾隆知道,否则,乾隆怎么可能不对芃芃“祥瑞”的身份心存质疑,怎么可能心中毫无芥蒂,开开心心地继续为芃芃举办周岁宴。因此,四福晋要做的就是将一切真相披露在众人跟前,彻底搅黄芃芃的周岁宴。

  虽说在事后,四福晋免不了会受到乾隆的迁怒和皇后的敌视,但这一切与收益相比,都是值得的!如今大阿哥与三阿哥已经被剥夺了皇位继承权,只要没有十二阿哥这个嫡子挡在前头,四阿哥就是长子,是最有资格被立为皇储的人!

  在四福晋的预料中,乾隆听了她的话,应该责问皇后,并在得知“真相”之后,心情变糟的。

  可谁知,乾隆听四福晋提起舒妃与三福晋,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地道:“你与舒妃素无交集,与老三媳妇更是不睦已久,如今你倒关心起她们来了!”

  四福晋面上的笑容一滞,这话说的,倒像是她不怀好意似的。虽然她对这两个人,的确没有存什么好心思,但这样明晃晃地被乾隆点破,她尴尬之余,心中还有些不安。她隐隐意识到,事情可能脱离了她们的掌控。

  乾隆不再看她,只对众人道:“十阿哥今儿个一个人跑出去偷玩,不慎落水,幸而和晏得上苍指引,及时带着人赶到,否则,此刻诸位只怕听到的,就是十阿哥遭遇不测的消息了。舒妃要留在自个儿宫中照顾十阿哥,自是来不了了。不过,舒妃对皇后一向恭顺,对和晏也是关爱有加,即便她来不了,她对和晏的祝福之意,朕与皇后也是知道的。”

  皇后闻言,面上神色一松。她方才没有直接在诸位妃嫔面前说明舒妃与十阿哥之事,就是为了将此事的解释权交给乾隆。今日虽发生了十阿哥落水一事,但十阿哥因芃芃而得救,看谁敢把灾星的名头安到芃芃身上!

  周围的大臣们听闻此言后,果然对芃芃交相称赞,称芃芃果然不愧是祥瑞化身,能保得周围人安康,舒妃的父母,十阿哥的外祖父与外祖母更是向着芃芃的方向拜了又拜,感激芃芃救了他们的外孙。

  至于十阿哥好端端的为何会突然落水,这个没人敢提,毕竟这里头兴许牵涉到皇家秘辛,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该知道的。

  “至于老三媳妇……”乾隆看了皇后一眼,正想把这个问题交给皇后来回答,就听下人来禀:“三福晋到——”

  然后,在场之人就看到了面色有些苍白的三福晋。

  三福晋向乾隆和皇后行了礼,道:“臣媳方才略感不适,幸而皇额娘体恤臣媳,让臣媳稍作休息再来赴宴。如今,臣媳已感觉好了很多。失礼之处,还望汗阿玛与皇额娘海涵。”

  她说这话,在场之人是信的,因为她脸色的确不好。乾隆听了之后,甚至直接命人给她赐座,并对她温声道:“你既身子不适,又何必硬撑着赶来?便是你自个儿在偏殿中休息,朕和皇后还能够怪罪你不成?”

  三福晋正要答话,却听四福晋抢过了话头,对乾隆道:“汗阿玛有所不知,三皇嫂迟来的缘由,并不是如她所说的那般,而是三皇嫂的血污弄脏了裙子,让五皇妹的周岁宴蒙上了一层不祥之色。皇额娘心中不喜,让三皇嫂回纯妃娘娘宫中换一身衣裳,三皇嫂这才迟到了。”

  说着,四福晋冷哼一声:“三皇嫂,我知道你害怕汗阿玛责怪你,不敢说出实情。可你裙裾染血之事,方才在翊坤宫中,娘娘们和诸位夫人们都看到了。你这样随意找个理由敷衍汗阿玛,是欺君罔上!作为弟妹,我决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一错再错!”

  随着四福晋的话语,三福晋面上的神色越来越冷。四福晋这是不搞垮她誓不罢休啊!

  不,搞垮她对于四福晋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恐怕搞她是顺带的,揭露出小公主周岁宴这一日见了血,才是她的真正目的吧!

  这一点,纵使三福晋一开始没有想的,后来她去纯妃宫中更衣之时,也想到了。她与四福晋不睦是实情,但自打她嫁给三阿哥的那一刻起,她就对四福晋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四福晋宁愿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也要针对她,定是有别的所图,比如说,拿她做筏子来攻讦皇后和五公主。

  只可惜,这一回,四福晋注定不能如愿了。

  三福晋看着乾隆与皇后不约而同皱起的眉,她的唇边不由泛起一丝冷笑。四福晋莫非以为只有她是聪明人,别人都是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傻子不成!三福晋敢说,乾隆和皇后宁愿听她“欺君罔上”一回,也不愿意听到四福晋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这样败人兴致的话!

  这回,还不待乾隆和皇后开口,和敬就开口道:“这样污糟之事,四弟妹你竟拿到大庭广众之下来说,这是生怕不能污了汗阿玛和诸位大臣们的耳朵么?便是不顾忌汗阿玛,你也该顾忌着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在场,你就不能等大臣们散去了,皇额娘也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宫之后,再私底下与汗阿玛说么?本宫看,你是巴不得三弟妹倒霉,巴不得皇室颜面扫地!”

  和敬的乾隆嫡长女,身份高贵,又是底下一众阿哥、格格们的长姐,别说是新嫁入皇家的三福晋与四福晋,就是三阿哥与四阿哥,她都是说得的。

  和敬一面说着,乾隆和皇后一面点着头。他们觉得和敬说得没错,家丑不可外扬,三福晋当众失仪,对于皇家而言,是一件极为失礼之事,也是一件极其私-密-之事。这等事,最适合关起门来由皇家自个儿解决。虽说在场有不少诰命夫人也看到了,但料想她们也是知道轻重的,只要太后与皇后叮嘱她们一番,难不成她们还嘴上没有门把地到处瞎嚷嚷?

  四福晋不说帮着三福晋遮掩一二,竟直接没轻没重地把这件事给嚷嚷开了,乾隆和皇后自然对她心生不满,觉得她不知轻重。

  四福晋也察觉到了和敬的不赞同与乾隆的不喜,赶忙道:“三皇姐,我绝无此意。我只是觉得,似三皇嫂这般欺君罔上,不可取。”

  “这等小事,还谈不上欺君罔上。你若是别急着给三弟妹安罪名,你的话本宫倒还能相信几分。”和敬道:“今日本是五皇妹的大好之日,便是有什么晦气之事,也该延后再说。可本宫瞧着,四弟妹倒像是不希望五皇妹好过似的。”

  不得不说,和敬的话语十分犀利,几乎一口道破了四福晋的心思。

  有些三福晋不好轻易开口的话,经由和敬之口说了出来……这一刻,三福晋对和敬无比感激。

  “此事是我有失考虑,我只是觉得,五皇妹既是祥瑞化身,自然也能够化解周围的不祥。似三皇嫂穿着带有血迹的衣裳这等小事,对五皇妹应该造不成任何影响……”

  “哦,按照你的说法,五皇妹她‘理应’有化解周围不祥的能力,若是没有,她就不是祥瑞化身了,对吗?”

  四福晋被和敬一番话说得满头大汗。尽管她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但她能够当着和敬的面给出肯定的答案吗?显然不行。

  乾隆听闻这话,冷哼一声,看着四福晋的眼神冰冷得像是能够冻死人:“若是和晏没有化解不祥的能力,十阿哥现在早就出事了!老四媳妇,朕听人说你在闺阁中时颇有些骄纵,本是不想为老四聘你的,可架不住嘉贵妃一个劲儿地在朕耳边说你的好话,朕想着你虽骄纵,但身为和硕格格之女,大面儿上应该是不差的,这才为老四聘了你,可你今日的所作所为,着实让朕失望,你这是不盼着底下的弟弟妹妹好啊!朕竟然让一个搅家精进了皇家!”

  这话说得可谓是相当重了,言辞中竟透露着四福晋不配做皇家媳妇之意。

  四福晋与嘉贵妃赶忙跪下向乾隆请罪,一个说自己只是一时失言,绝对没有盼着五公主不好之意,还有一个则说儿媳妇心直口快,但为人没有恶意,请皇上不要误会,又说自己未曾教导好儿媳妇,往后定会对儿媳妇严加管教,还请皇上恕罪云云。

  这到底的芃芃的周岁宴,不好闹得太过,乾隆这才冷哼一声,道了句“下不为例”。

  嘉贵妃与四福晋这对婆媳闻言,如释重负。在带着四福晋退下的时候,嘉贵妃还瞪了四福晋一眼,似是在埋怨四福晋做事不利索,害得她受四福晋的连累被乾隆训斥。四福晋见状,嘴上不好说什么,却积压了一肚子的委屈。她会这么做,还不是因为嘉贵妃的吩咐?结果,她辛辛苦苦忙前忙后半天,没得着嘉贵妃一句好不说,嘉贵妃竟还来埋怨她!

  若是嘉贵妃觉得她不会说话,方才嘉贵妃倒是自个儿亲自上啊!坏人都是她做了,好人都由嘉贵妃来当……不得不说,四福晋此时心中对嘉贵妃升起了一丝怨恨。但嘉贵妃毕竟是四福晋的婆婆,与婆婆杠上自然没有她好果子吃,她只能低垂着头装作乖乖听训的模样,丝毫不敢把这丝怨恨表现出来。

  至于三福晋,本来她应该是被乾隆重点批评的对象,但一则皇后已经变相惩罚过她了,二则乾隆有意略过此事,不想再提起。因此,乾隆只口头训诫了三福晋一句,就略过了此事。

  今日是芃芃的周岁宴,芃芃才是绝对的主角,乾隆也不愿在其余人身上耗费太多的功夫。

  不过,经过今日之事,乾隆发现,他也不能光顾着给儿子娶媳妇。儿媳妇过门之后,他还得让皇后时不时把儿媳妇召到跟前来训诫一番,免得儿媳妇们行事轻狂,不知礼数。

  接下来,开始本次宴会较为重要的一个情节——抓周。

  这时候,太后也终于到了。太后选好了位置,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家孙女,希望她能够把自个儿为她准备的东西给抓回来。

  皇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双眸中也写满了期待。

  至于乾隆……就更不必说了,此刻,他暗搓搓地搓了搓手,看着竟有几分紧张。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让人难以抉择的国家大事呢。

  乾隆作为抓周前离芃芃最近之人,自然有一定的特权,比如说,给芃芃吹吹“耳旁风。”

  只见他将芃芃放到了抓周用的桌案上,对着芃芃小声道:“芃芃,还记得这些日子汗阿玛陪你玩做的演练吗?来,乖乖的,今日就像往些日子一样,去把朕亲手所题的字画给朕抓回来!若是你能够做到,待你拿着汗阿玛的字画回来,汗阿玛会给你奖励!”

  往日里练习时,乾隆总是把自己所作的那副字画放在桌案的正中央,把太后和皇后为芃芃准备的东西放在旮旯角落里。今日当着两位正主的面儿,他自然不好做的太过分,毕竟是自己的额娘和妻子,还是要给点儿面子的。若是他太不给自家额娘和妻子面子,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怕是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芃芃的身上。

  芃芃:“……”

  突然有种鸭梨山大的感觉是怎么肥事?

第29章 三合一

  眼看着乾隆的种种“作弊”行为, 太后也坐不住了。

  她凑近芃芃,和蔼可亲地道:“芃芃最喜欢皇祖母了,是不是?”

  芃芃欢快地点了点头, 她在所有人面前都是这样表现哒!在太后跟前时, 她最喜欢的人就是太后, 在乾隆跟前时,最喜欢的人自然也就换成了乾隆,而当她的面前既没有乾隆也没有太后的时候,她自然最喜欢她家额娘!

  尽管她家额娘总是一脸凶巴巴地对她说, 她也就这段时间可以逍遥了, 待她长大了,她家额娘就会对她颇为严厉, 绝不会上演慈母败儿这一出。但是,她家额娘不知道, 正是因此, 她才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在她额娘跟前卖萌的次数,誓要用终极绝招——卖萌来萌化她家额娘的心, 让她家额娘舍不得对她板起脸来。

  其实啊,芃芃早就看出了她家额娘的本质, 她家额娘在她跟前, 就是只纸老虎。

  嗯,当然, 乾隆也一样。

  至于太后, 她老人家在芃芃跟前, 一直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芃芃简直觉得,这世界上再没有比她跟和善的老人家了。

  ……这话若是让那些被太后收拾过的妃嫔们听到了, 只怕要集体抗议了。太后她哪里和善了?她分明只是对芃芃和善!就连乾隆和皇后,偶尔还要挨她批评呢!

  乾隆眼见着太后凑到芃芃跟前,顿时眼皮子一跳,总觉得接下来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因为这种不好的预感,他竖起耳朵,专注地听着太后与芃芃的对话,连“芃芃心中最重要的人居然不是朕”这种忧伤,都暂且被他放到了一边儿。

  果然,接下来,他就听到自家额娘对芃芃循循善诱道:“既然芃芃也觉得,皇祖母是你最喜欢的人,那么芃芃今儿个抓周,一定会选择皇祖母为你准备的东西,对不对?”

  说着,太后意有所指地看着自己准备的龙凤呈祥绣品,只见那副绣品虽然没有被摆在旮旯角落,却也被心机颇深的乾隆放在了芃芃不易够到的地方。

  太后顿时对着乾隆冷笑了一声,似是在鄙夷他的这种所作所为。

  乾隆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强辩道:“这样摆放,也是为了让桌案上显得齐整些。若是让绣品与字画放在一起,终归不大妥当。”

  太后闻言,又重重地冷哼了一声。这次的声音比方才更大,语调比方才还冷。任谁都能够听出太后鼻音中的不满之意。

  太后其实很想直接怼乾隆,就算绣品和字画不宜放在一起好了,为何她的绣品就要被放在边儿上,乾隆的字画却可以被摆在桌案的正中央?为何不能反着来,让她的绣品摆放在中间,乾隆的字画摆放在一边儿?是她的绣品绣工不够精湛,还是那寓意不好?

  不过,太后终究顾忌着这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要给乾隆留一些面子,于是,这些话,她只是在心中想了想,并没有说出口来。她拉着芃芃的手,借着教育芃芃的机会,指桑骂槐:“芃芃乖,咱们要狠狠打肿某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的脸,让他知道,只会使小手段,是不行的。”

  芃芃眯着眼,看了乾隆一眼,只见乾隆面对自家额娘的指责一副颇为无奈的样子。芃芃顿时就觉得,她还是听太后的好了。毕竟,连乾隆自己都得听太后的话呀!

  芃芃冲着太后露出灿烂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喜得太后一把摸住了她的小脑袋,使劲儿地揉:“真不愧是哀家的乖孙女。”

  皇后见状,也有些坐不住了,她来到芃芃跟前,对着芃芃各种明示暗示:“额娘平日里总是拿来给你看的那只荷包,你可记住它长什么模样了?”

  她看了身旁的太后一眼,见她面露不虞之色,就像心爱的玩具即将被人抢走的孩子一般,心中不由有些酸涩,却不得不赶紧在芃芃跟前打补丁:“额娘也不是说要让你去抓额娘给你准备的荷包,毕竟,你皇祖母给你准备的绣品无论是从做工上来说还是从寓意上来说明显更好,额娘可以理解你选择你皇祖母为你准备的东西。只是,在你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若是能够盯着额娘为你准备的东西,为看上几眼,就好了。”

  太后闻言,这才喜笑颜开,想着皇后果然不愧是她的好儿媳,就是比总是跟她抢芃芃的儿子有眼色,处处以她为尊,还知道教自家女儿选择她给准备的绣品,太后顿时大手一挥:“这样吧,把皇后为芃芃准备的荷包取来,放在哀家为芃芃准备的绣品旁边儿,这样一来,等芃芃去取那绣品时,就可以顺带着多看几眼皇后给的荷包了。”

  芃芃:“……”

  虽然但是,你们策划这么“复杂”的动作,真的不怕我听不懂你们的话,或者是半路拿错东西吗?毕竟,你们三个人都曾分别教我拿过你们各自为我准备的东西啊!

  不得不说,太后真的是蜜汁自信。

  皇后在听了太后的嘱咐之后,惊喜不已,对着太后连连道:“多谢皇额娘成全!”

  太后没有看到,皇后的眼中划过了一丝精光。

  别看皇后似乎木愣愣的,谁都可以欺负的样子,实际上她在跟儿女有关的事情上,可从来都不木。比方说这次,太后还以为皇后又想以往一样,在跟随着她的步伐走呢,却不知道,皇后只是借着讨好太后的机会,让自己为芃芃准备的抓周物品换个位置——她为芃芃准备的荷包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太偏了,换个位置也好方便闺女抓。

  至于芃芃究竟会选择太后为她准备的东西,还是会选择皇后为她准备的东西,皇后表示,一点儿都不担心。

  芃芃还那么小,手才那么一点点大,比起需要她双手去抓还抓不稳的绣品,自然是皇后为她准备的荷包更加小巧、方便、好抓啦!

  皇后可是偷偷派人打听过的,乾隆训练了芃芃不知道多少次,才终于成功让芃芃伸手去抓了他所题的字画,至于太后处,虽然没有像乾隆那般费工夫,但太后为了让芃芃去抓她为芃芃准备的绣品,也花了不少时间,只有皇后这儿,皇后让芃芃去抓荷包……一次性就成功了!

  当然,皇后偷偷地将这个秘密藏在心里,谁也没有告诉。

  是,她为芃芃准备的物件儿在三个人中是最简单的,但其缺点几乎与优点一样明显——对小孩子来说好抓呀!

  只可惜,乾隆和太后考虑到了别的方面,却压根儿没有往这个方面去考虑。既如此,待会儿若是芃芃选择了皇后为她准备的荷包,乾隆和太后可千万不要觉得无法接受啊。

  皇后悄悄地勾了勾嘴角,很快又放下了,摆出一副“芃芃随便抓什么东西本宫都没有意见”的架势。不知道的,都以为皇后早就放弃了。唯有对皇后颇为了解的黄嬷嬷等心腹,知道皇后心中的小九九。

  至于乾隆……乾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似乎默认了太后和皇后的安排,可实际上,他却悄咪咪地让人把自己的字画又向着颜色鲜亮的东西处稍微挪了挪,以便吸引芃芃去拿。当然,乾隆也怕弄巧成拙,芃芃不去取他的字画,反而去拿了那些颜色鲜亮的小物件儿,因此,乾隆耍了个小心眼,用字画挡住了那些颜色鲜亮的小玩意儿,芃芃除非先将他的字画给取走,否则,便没有办法碰到那些颜色鲜亮的小玩意儿。

  由此可见,乾隆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

  太后见状,冷哼了一声,越发觉得逆子不孝,明知道她这个做额娘的希望芃芃能够选择她的绣品,让一让她又会怎么样呢?

  平日里说得好好儿的,额娘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儿子必双手奉予额娘。结果呢?碰上真正在意的东西,这不孝子压根儿是寸步不让!

  也行,不让就不让罢!他们各凭本事,看看最后究竟谁能够如愿以偿!

  诸位大臣们眼睁睁地看着宫中这三个顶顶尊贵的人为了让五公主选择他们各自准备的抓周物品而使出了浑身的解数,都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面的习以为常了。

  他们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还能够看到这三个人同时在五公主跟前争宠。这样的太后、乾隆以及皇后,让他们感觉似乎走下了王座,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不过,他们也很清楚,在三大巨头处,目前只有五公主有这样的特权。看样子,他们得把五公主的地位再往上调一下。

  至于调到什么程度呢?不妨就调到皇储的程度吧。毕竟,他们觉得,皇储的待遇也不过如此了,甚至皇储的待遇很有可能还不如五公主,毕竟,无论是先帝爷,还是当今圣上,对于阿哥们的要求都高得很,为了防止阿哥们学坏,他们根本就不会这般宠爱阿哥们。

  在万众瞩目之下,芃芃终于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