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 第238章

作者:姒锦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谢放叹息一声,“那几日,爷为了寻你,衣不解带,没睡一个好觉。得知你在敌营,他想方设法来营救……你却这样伤他。”

  谢放是成日里跟在赵胤身边的人,他能看到的是赵胤的情绪,能体会的也只是赵胤的心理。

  说罢,按住腰刀跟上赵胤走远。

  时雍踏在日光里,哭笑不得。

  谁伤谁啊?

  时雍以为暴躁小王子这顿亏是吃定了,转头去军医局询问郑医官他的伤情,准备为他治腿。这样的伤势,医治宜早不宜迟,不论来桑如何,这条腿也得治,错过了时机,说不准就当真废了。

  在军医局呆了大半个时辰,等时雍和郑医官去为来桑换药时才知道,大都督下了命令,把来桑挪到了乌日苏的居所。

  虽说乌日苏那里也没有自由,同样也有无数的看守,但环境却是好上许多,对他的伤情有利。

  兀良汗的反应比想象中迅速。

  晌午,巴图就派了使臣过来,要与赵胤谈判。

  时雍正准备出门去找狗,就看到大门启开,兀良汗使臣一行五人,领头的人正是兀良汗的太师阿伯里。

  一看到阿伯里,时雍心里落下块石头。为了两个儿子,巴图肯定是有了休战意图,至少短时间内他是愿意坐下来和谈的。

  因为阿伯里本身就是主和派。

  阿伯里远远地看到了时雍,朝她行礼。

  时雍还他一礼,目送他在侍卫的带领下往赵胤的大营而去,然后领着春秀,走向大门。

  不料,她被拦住了。

  “大都督有令,闲杂人等不得外出。”

  时雍皱了皱眉头,“我是大都督的侍卫,我有急事出去。”

  守卫认识她,正因为认识才不敢轻松放她出去,“宋侍卫,你别为难我了。”

  行吧。

  时雍往怀里掏令牌,手突然僵住。

  糟糕!

  她的锦衣卫指挥使令呢?

  掉了?还是被赵胤拿回去了?

  ……

第223章 撕裂他

  大黑失踪几天不见,时雍没有一日不把它挂在心头。

  她对大黑有信心,昨夜也和赵胤聊过,知道赵胤曾派人去找,虽说至今没有下落,但没有坏消息,那就是好消息,只是这高山巍峨,山峦叠嶂间,大黑能来去自如,可怜她这个老母亲,完全不知能去哪里找它。

  时雍没有目标,只是不能坐着不动,原本是想就在周围走一走找一找,如今被守卫挡了回来,发现令牌不见了,心里突生异想。

  赵胤这是防着她呀?

  ……

  两国交战之际,兀良汗军械粮草被焚,补给极慢,如今两个皇子又成了大晏的阶下囚,哪怕巴图再不情愿也得承认,兀良汗先机已失,处处受大晏掣肘,赢面已经小了很多。

  但是,兀良汗几十万大军还囤在青山口,巴图昨夜一战虽未拿下卢龙塞,也没有吃大的亏,若大晏不肯和谈,坚持打下去,结果也是未知。

  这一局,巴图完全是被亲生儿子来桑坑的,要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阿伯里本就对来桑有怨言,这次带着命令来跟赵胤谈判,也只愿意见乌日苏,不见来桑。

  议事房里,除了赵胤还有副将霍九剑、总兵魏骁龙等大晏军将领,而兀方除了阿伯里和几名来使,大皇子乌日苏也陪坐在侧。

  自古战事打一打,谈一谈,谈一谈,再打一打,都是不可避免。只是有敌方两个皇子在手,赵胤很是淡定,任由阿伯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只是面不改色地喝茶。

  “兀良汗和南晏两国素来友好,老夫还记得先汗王还在那会儿,每年都会将我们草原上最好的牛马毛皮千里迢迢送到顺天府…………

  有一年,先汗王猎了头貂儿,那皮毛极是水滑,看着就喜人。大妃想要做个貂皮云肩,先汗王没舍得给她,却转眼派人送到了南晏,还一并送了数十匹战马,其中有匹小红马长得极好,我记得是给了宝音长公主,貂皮送入宫,南晏皇后做了云肩,皇帝投桃报李,也差人送了上百匹丝绸和茶盐织物等到漠北……”

  忆起往事,阿伯里直抹眼泪。

  “眼看两国兴兵,劳民伤财,生灵涂炭,老夫就想,若是先汗王和南晏先皇在天有灵,看着如今这番情景,得有多伤感啊。数十年的邦交之谊,兄弟情分,说散就散了。此战才打一月,死伤已有数千人之众,何其忍心,何其忍心……”

  赵胤低头喝茶,不言语。

  霍九剑却是个爆脾气,哼了声。

  “太师此话,可有说给巴图听听?”

  阿伯里尴尬地拭了拭额头,“此事说来,是兀良汗理亏。但如今,汗王已有和谈之事,休战于两国都是善举,还望大都督高抬贵手……”

  “太师说得是甚么话?”魏骁龙突然打断他,冷声哼道:“大都督早就高抬贵手过了,本要把大皇子送还,你们只需退出松亭关则可。是巴图不肯善罢甘休,不顾亲生儿子性命,执意兴兵来犯,怎么?如今小儿子也被抓了,他怕断子绝孙,就不敢打了?”

  一席话说得阿伯里惭愧。

  几个使臣也不吭声,就连乌日苏脸色也有些难看。

  魏骁龙看赵胤脸色平淡,不管那么多,继续奚落这老头。

  “照我说,巴图才还年轻,死两个儿子不算什么。别跟咱们客气,更别讲什么兄弟情分,卢龙塞就坐在这儿,回头给儿子烧完纸钱,接着打就是了!”

  阿伯里是先汗王看中的能臣,在朝堂上,也是能舌战群儒的人,便是巴图也忌惮他几分,可如今被一个武将讥讽,他自知理亏,却喘不出大气,等几个武将激烈的反对声落下,他才望向赵胤。

  “若大都督肯归还我国两位皇子,老夫必说服汗王退出松亭关,不再来犯。”

  说服?

  赵胤淡淡抬了抬眼皮,不置可否地转头问谢放:“去问问伙房,晌午准备好了没有?”

  谢放应了声“是”,离去了。

  阿伯里一愣,“大都督这是何意?”

  赵胤慢慢站起来,平静地道:“太师远道而来,尝尝我大晏的美食。吃罢,就请回吧。”

  阿伯里吃了一惊,说话再不像刚才那么端着,脸上也有了几分急切,“我等诚心而来,是为求和,还望大都督多多思量,上书贵国皇帝,为天下苍生计,休战止戈。”

  赵胤看他一眼,“太师且告诉巴图。战,大晏不怕。休战,兀良汗要拿出诚意。”

  闻言,魏骁龙冷呵,“上来就要人,而不是退兵,这是哪里来的和谈?兀良汗数十万军队驻扎青山口,兵临城下,这分明就是要挟。”

  阿伯里:……

  和谈之事是阿伯里极力主导的,也是趁了来桑被俘虏的这个机会。事实上,巴图没有反对他前来和赵胤谈判,但退兵意愿也不如他强烈。

  在得知来桑被俘时,巴图气得都想亲自宰了这儿子,又哪会为他妥协?只不过,迫于朝中势力的复杂和多方权衡,巴图不得不走这一步棋。

  阿伯里左右不是人,哪还有心情吃这顿鸿门宴?

  “叔父。”乌日苏不像来桑那么混账,对阿伯里极是尊重,看他为难,叹了口气。

  “可要去看看二弟?”

  “不必。”阿伯里摇头,喃喃道:“我观赵胤心思,似不相和。若他和大汗一样非战不可,必会祸及你和来桑性命。这可如何是好?”

  乌日苏想了想,“不会。”

  见阿伯里看过来,乌日龙语气淡淡,“他若要杀我,早就杀了。之前没有杀,如今就更不会杀。”

  “那来桑呢?”阿伯里憎恨来桑不争气,却也不想他真的死在异国他乡。

  乌日苏想了想,“难说。”

  在囚房,赵胤对来桑的怒火显而易见,来桑还不怕死的挑衅他。

  在乌日苏看来,赵胤没有当场宰杀来桑,全是因了时雍,或是来桑激他的那些话。

  ————

  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落在卢龙塞的校场,从议事房去吃饭,刚好要穿过这里,于是,阿伯里有幸目睹大晏军步履整齐的练兵和就餐的情景。

  训练有素,令行禁止,霞光下的大晏将士满头是汗,个个生龙活虎,膀大腰圆,这和兀良汗军中宣称的“晏人多萎”完全不同。

  这分明就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

  赵胤走在最前面,领阿伯里等使臣前去用膳,以尽地主之谊。

  见阿伯里眼巴巴看着校场上的校士,他不动声色地瞄一眼,挪开了视线。

  这一眼,就看到了时雍。

  她正沿着那日他们上山巡视的路,一个人沿着台阶往上爬,没有带春秀,穿得也有些单薄,冷风中小小的一团,越去越远,绕过一个垛口,就看不见了。

  “大都督请。”阿伯里学着南晏礼仪,招呼赵胤先行,却见他神思不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却只看到卢龙塞依山而建的坚固防体。

  “太师请。”赵胤收回视线。

  刚刚迈步,只见春秀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将军。”春秀还是习惯当初的称呼,看到赵胤,她极是开心,飞快地跑到他面前,塞给他一封信,“给你的。”

  会让春秀来传的信,肯定出自阿拾。

  赵胤看了看身边的众位将军和使臣,脚步放慢,落在后面,慢慢拆开信。

  信不像信,更像是一幅画。

  大驴,黑狗。落款两个字,阿拾。

  赵胤蹙眉看着信纸,望了望时雍消失的那个垛口,匆忙对霍九剑和魏骁龙道:

  “你二人陪太师用膳。”

  霍九剑和魏骁龙齐齐行礼,“是。”

  ……

  时雍站在垛墙上,远眺山峦。

  她记得那日大黑就在那个林子里打滚撒欢,她和赵胤也在这里,安静地说话,可这短短几日,时移景迁……

  唉!

  她重重一叹,眼角的余光瞄到从台阶上疾步而来的男子,一句话说得幽幽叹叹。

  “大黑,你到底还在不在人世?如果你在,为什么这么些天都不回来……”

  她低头捋了捋发丝,低低哽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