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 第446章

作者:姒锦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这便是要宋大人前来的原因了。”

  看他没有想要回答的意思,时雍将不解的目光望向赵胤,“大人?”

  赵胤面色平静地道:“大牢有数百个死囚。”

  短短几个字,惊得时雍一身冷汗,毛孔都张了开。

  怪不得白马扶舟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搞清楚这些毒物药理,原来他根本就不是借助仪器或者小老鼠来做实验,而是直接用活人。而他们让宋长贵来的原因,正因为宋长贵是个老仵作,有二十多年的仵作经验,他们需要宋长贵再对那些死囚进行验尸,以便确认是否和之前案件中发生的人死因一致,同时确认毒物能不能一一对应。

  兴许是心里有结,时雍几乎下意识想到了天神殿。

  她一脸惊骇地看着白马扶舟,“你怎能如此?”

  白马扶舟眯起眼看过来,眼里有一抹阴凉的笑意,“既犯死罪,那便是该死之人。既然该死,怎么死都是死。能死得其所,何尝不是他们的恕罪?”

  时雍哑口无言。

  她很想说白马扶舟的做法泯灭人性,太不人道。可是在这个时代,死囚本就毫无尊严可言,又何谈人道?她不能奢望这些贵人对死囚有怜悯之心。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做的是她,错位的观念。

  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宋长贵差人去叫来了宋辞,两个人换了衣服进入大牢,时雍想要去帮忙,被赵胤出声制止了。他在锦衣卫衙门里摆了一桌夜膳,招待白马扶舟,也为时雍备了一些甜品和汤水,可是时雍一口都吃不下。

  她走到空旷的院中,仰天望着漆黑的天际,一言不发地站了许久。

  大黑走出来,吐着舌头坐在她的身边,一人一狗静静而立,直到身上披了一层薄薄的飞雪,赵胤才撑了伞出来,走到她的身后,将伞支在她的头顶。

  他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她。

  时雍眉尖微蹙,回头望着他轻轻一笑。

  “大人怎地也出来了?”

  赵胤眼波微动,在夜下荡开一层复杂的涟漪,“阿拾不开心?”

  时雍轻轻笑了一下,有些勉强,“没有。”

  她的笑好像浑不在意,可眉间眼底的暗影却出卖了她的心绪。

  赵胤不是一个善人,做事自有规矩,更不会受女子左右。换言之,他对个人情绪的掌握能力很强,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一丝不苟,很少像今日这般,因女子轻颦的眉而失神。

  他能察觉时雍的情绪,可他并不知道为什么。

  想了许久,赵胤似乎仍无头绪,只是低头看着她,皱眉道:“下雪了,外面冷,进去吧。”

  时雍拉了拉肩膀上的风氅,含笑摇头,“我再站一会儿,等我爹出来就回家。”

  赵胤道:“宋大人没那么快。”

  时雍道:“没关系,我能等。”

  赵胤怔了下。

  正月的京师夜晚极寒,这般站在风雪下面,哪里能好受?他看着女子坚毅又执拗的眉宇,喟叹一声,再往前走了两步,与她并排而立,将大半边伞撑在她的头顶,自己落了满身的飞雪也一动不动。

  时雍知道他的腿疾情况,她可以这么吹着冷风站在雪里受冻,他却不可以,一旦引发旧疾,他又有罪受了。

  不到片刻,她就站不住了,伸手去拿伞。

  “走吧,进去。”

  赵胤没有说话,默默握住她拿住伞柄的手。

  两个人同撑着一把伞,在飞雪中相对而视,眼对眼,寂静无声。

  “阿拾。”

  赵胤伸手揽住她的腰,往自己怀里带了带,低头看着她的眼睛。

  “我的许诺,一直记得。你别失信。”

  什么?时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狐疑地看了他片刻,这才想起他曾经说过,等这桩案子了去,他就请皇帝赐婚。可是,如今光启帝都那么躺着,怎么为他赐婚?

  时雍问:“陛下醒了吗?”

  赵胤面无表情,“人人都说我权倾朝野,阿拾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时雍愕然望着他,“你是说——让小太子下旨?”

  太子既然代为监国,那么皇帝没法下的旨,赵云圳可以,皇帝没法赐的婚,赵云圳可以。

  时雍怔了怔,轻笑出声,“你要去逼小太子?”

  这位太子殿下可不是好搞的人,而时雍比谁都知道,赵胤和赵云圳的关系,根本就不像外间的人猜测的那样,赵云圳不仅不是傀儡,还十分能搞事,他怎会轻易屈服?

  “我很好奇,大人要如何说服太子殿下?”

  赵胤轻轻捋她的头发,慢声道:“只要我想,天下事无不可为。”

  如此冷漠又自负的话语,让时雍有些哭笑不得。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奸臣”呀。时雍想到赵云圳听到这话的表情,很是期待、也很是想笑。但此时此刻,她觉得应当矜持一下,于是略略低下头,羞涩地将头搁在赵胤的肩膀上。

  “那我便等着好了。”

  赵胤微微一叹,揽紧她。

  夜下飞雪,赛银欺霜,静静地落在二人的伞上。

  没有人说深爱不移,没有人说喜欢到骨子里,相识相知也没有许多年,但如此相拥,总是不腻。有些人,不必道万万千甜言千千万蜜语,只须安静地站在身畔,便觉得余生不负,结发如霜。

  沉重的大门被拉开,声音被风雪掩盖,没有惊扰到月下相拥的二人。

  白马扶舟停下脚步,站在落雪的屋檐下,脸上的笑容慢慢凝滞,看着飞雪看着狗看着她,一张俊朗的面孔满是冷意。

  “厂督,伞——”

  宋慕漓刚要撑伞就被白马扶舟胳膊拂开。

  “滚!”

  他声音喑哑,站了片刻,无声地呼出一口气,一点一点松开紧握的手,那双幽潭般摄人的眼皮慢慢噙了几分笑意,眼眉挑开,修长的手指摊了开,“拿来。”

  宋慕漓把伞柄交到他的手上。

  白马扶舟徐徐撑开,一个人走向夜下停放的马车。

  天空一片银霜,染白了大地,白马扶舟独自上了马车,冷眼而笑。

  “开门!”

  锦衣卫大门徐徐洞开,赵胤侧过头看了一眼,眉头几不可见地微微一皱。

  时雍察觉到赵胤的异样,仰头问:“大人,怎么了?”

  “没事。”

  “白马扶舟走了?”

  “嗯。”

  “外面太冷了,我们进去吧?”

  赵胤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返身回屋。

  马车里,白马扶舟默默地望一眼他二人相依的背影,慢慢放下帘帷,阖上双眼。

  车辘慢慢转动,车身驶出了大门,背后的铁门重重合上,撞出一道沉重的闷响,惊得寒鸦忽而惊起冲向天际,翅膀拍打间划出一道悲鸣。

  “慕漓。”白马扶舟突然开口,“去告诉长公主。”

  宋慕漓紧张地拉紧缰绳,骑马走在马车边上,闻言凑近了一些。

  “厂督,说什么?”

  白马扶舟迟疑片刻,淡淡道:“就说我回来了,明日再去拜见她老人家。”

  “是。”

  宋慕漓猛地一夹马腹,越过马车往宝音长公主的别院方向飞奔而去。

  寒风肆虐,夜沉如墨。

  马蹄卷起千层雪。

  光启二十二年如那一辆黑漆的马车,渐行渐远。飞雪不知终化水,银刀弯弓压山河。苍穹下,一柄绣春刀徐徐出鞘,翻开了光启二十年波澜壮阔的一页————

第四卷 狼头刺

第424章 请旨赐婚

  光启二十三年正月十四,寅命互禄、草木萌动。

  寒风过境,京中动乱渐渐过去,局势归于平静,封锁半月之久的城门于卯时在寒风中徐徐开启,黎民百姓走出宅院,上了大街,恢复了热络,营生的营生,喝茶的喝茶,就连遭遇除夕之祸的灯市,又开始张罗起了花灯,喜迎明儿的上元节。

  一切恢复如初。

  晨曦里,在东宫监国的太子赵云圳打着呵欠被甲一带到殿上,看到案上堆积如山的厚厚折子,两排眉头几乎锁成一团,“不是过节吗?过节还得看折子。”

  甲一面无表情地看着大门,一声不吭。

  赵云圳憋屈地坐下来,随意地翻开一本折子,揉了揉眼睛,提笔批复,“往后没有洪水没有蝗灾没有战争没有大案没有要事就不必上折了。为了问个安,累坏马跑断腿,你不累本宫累。”

  甲一瞥他一眼,目光扫过折子。

  折子是一个地方大员上的,说是一切安子,问京中陛下安好。换了光启帝还能应付几句,赵云圳干脆利落地训完,又翻开第二本。

  赵云圳揪着小眉头看了片刻,放到一边,夹上一张小字条,批复:“责内阁大学士曹吉处理。”

  他懒洋洋再翻一本,他就看到了“赵爱卿”的字请旨。

  “一道折:臣求娶顺天府推官宋长贵长女阿拾,恳请太子殿下赐婚。”

  再翻一本。

  “二道折:臣求娶顺天府推官宋长贵长女阿拾,恳请太子殿下赐婚。”

  又翻开一本。

  “三道折:臣求娶顺天府推官宋长贵长女阿拾,恳请太子殿下赐婚。”

  同时上三道折子要求娶他的阿拾?赵云圳漆黑的大眼珠子盯着那简短的一排字看了好多遍,生气地拍桌子。

  “岂有此理,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我这个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