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38章

作者:木子金三 标签: 励志人生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赵锦堂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

  牛车还在继续往外行驶,秦怀铭说着私塾里的事,说着说着就谈到了学习上。

  “遇弟,为兄有几个问题不明,能否讨教一二。”

  秦遇无奈:“铭哥莫不是要与我生分。你我兄弟,竟要如此客气吗。”

  秦怀铭握拳敲了敲额头:“是铭哥不是了。”

  这次,他直接说出问题,秦遇先让他说一遍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出不足,再行讲解。

  秦怀铭认真听着,有时候秦遇讲过,他还是不明白的地方,又问一次,秦遇也耐心回应。

  等秦怀铭问过了,赵锦堂也嚷嚷着要问。

  秦遇说的口干舌燥,从书箱里取了水喝。

  赵锦堂懊恼:“不好意思啊秦遇。”

  “无妨。”

  牛车一路行到了殊安寺,赵锦州下车后,一直拉着秦遇的手,乖的不行。

  秦遇见他额头出了汗,拿布巾给他擦擦,低声询问:“累不累?”

  “不累。”小孩儿声音脆脆的,跟春天的鸟鸣似的,听得人心里松快。

  他们进庙后拜了拜,又给庙里添了香油钱,然后询问僧人,住持可在。

  僧人竟直接引了他们去,赵锦州左右张望,对周围的新鲜景物很是好奇。

  秋日叶黄枯落,住持一身僧衣在树下下棋。看到他们来了,慈祥的对他们招手。

  赵锦州学着几人,像模像样的跟着行礼。

  住持示意他们坐下,对秦遇笑道:“小秀才可愿跟老衲对弈一局。”

  秦遇被住持这句明显的打趣,弄得脸色红了红。

  住持见状,爽朗的笑出声:“小后生的脸皮还是如此薄。”

  秦遇垂首,作态谦逊。

  两人猜子,秦遇执黑先行。

  赵锦州看不懂,但也不影响他看的津津有味。

  秦遇的棋艺是跟戚兰所学,只是后来为了备考院试,就落下了。

  这会儿他跟住持下不到一刻钟,就被“杀”的丢盔弃甲。

  秦遇拱手认输。

  秦怀铭看得心痒痒,对住持拱拱手:“住持,晚生可否能与您对弈。”

  住持颔首。

  秦遇起身让座,他在秦怀铭身侧站定,观二人棋路。

  比起秦遇的求稳,秦怀铭则要大胆的多,秦遇在旁边看着心都提起来了,但秦怀铭每次要被干掉的时候,秦怀铭又挣出一条生路。可真是刺激。

  两刻钟后,秦怀铭认输,住持笑道:“小友真是个妙人。”

  秦怀铭嘿嘿笑。

  因为这天围观几人下棋,倒是引起了赵锦州的兴趣,回去后缠着家里人,也要学下棋。

  秦遇跟人约定去府学的日子也逼近了。临走前,他将两本启蒙读物赠予了赵锦州,里面有他的个人注解。还将一份对县试有用的笔记赠予了秦怀铭和赵锦堂二人,时间紧迫,他来不及再誊写一份。

第43章 府学

  廪生可以免费入府学,名次不太好的秀才就要找找关系了。这一次,秦遇没有在队伍中看到严青和柳瑾。

  严青家境一般,应该没什么关系可找,但柳瑾居然也不在。

  秦遇想了一下,却想不出来,最后索性不想了。

  “秦兄。”一名蓝衣书生过来跟秦遇搭讪,聊些日常,这让秦遇的心稍稍安定了些。

  四日后,他们一行人到达府学,为了上午进城,他们算着日子特意放慢了行程。

  上午进城,他们可以直接去府学办理手续,了解府学内情况,对他们来说会轻松许多。

  他们进去后,每人分到了一本小册子,秦遇扫了一眼,发现府学的安排跟县学差不离,唯一的差别就是多了才艺课。

  秦遇跟同县的一名苏姓秀才住一起,两个人有独立房间,中间是一个小院子。

  秦遇在整理的时候,苏秀才不解:“秦兄,你怎么不带个书童。”

  他觉得这种琐事,根本不由秀才动手。

  秦遇笑笑:“习惯了。”

  族里是想给他配一个后生的,目的有二,一来是跟秦遇拉近关系。二来,若跟着秦遇来府学,也能跟着学些东西。

  他娘不乐意,山高水远的,张氏一点都不放心把儿子交给族人。

  秦崇恩的意思是,让秦怀铭跟秦遇来,但是秦怀铭有意下场县试,想抓基础,府学对秦怀铭来说太深奥,益处并不大,秦遇就不忍了。最后秦遇决定自己独身一人前往。

  张氏也不放心。

  最后秦崇恩说,他托府城的朋友偶尔照看秦遇一下,此事才算了了。

  秦遇年龄小,但手脚很利落,苏秀才的书童还没做完,秦遇已经收拾干净,苏秀才看得目瞪口呆。

  “秦兄,你也太熟练了吧。”苏秀才是真心佩服。但是话说出口,他发现这话有歧义,忙描补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很能干。”

  他干巴巴的瞅着秦遇,秦遇抿嘴笑:“我明白你的意思。”

  苏秀才这才松了口气。

  苏秀才身量比秦遇高一个头,一身豆绿色衣衫,眼神清澈,看着显小,但据他自己说,其实他已经十九岁了。

  苏秀才跟秦遇在院子里坐下,面色有些苦恼:“未及弱冠不束发,好多人当我十四、五岁呢。”

  秦遇的目光仔细扫过他的脸,重点在眼睛,时人早熟,尤其是读书人。苏秀才的眸光太明净了。

  短短一番交谈,秦遇就差不多摸清苏秀才的性格了,家境殷实,且因为是幼子,家中娇惯了些,但不是什么大问题。总的来说,苏秀才是个很不错的舍友。

  他们安顿下来,等了两日,所有学生入学,府学就正式授课了。

  与县学相比,府学的教授和学正人数翻了一倍。府学里除了讲解经义,律法,算学,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策论。

  策论是什么呢,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向朝廷献谋献计。

  既是如此,那么内容就得言之有物,最好引经据典,以史论今,然后问题就绕回来了,平民学子哪里看到那么多藏书,了解那么多历史呢。

  就算以上的问题解决了,学子还要了解当下政治局势,这是重中之重,不然要是犯了什么忌讳,别说科举了,现有的一切都会失去。

  可是古代信息不发达,要了解当下的政治民生,实在有些难度。

  秦遇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平民学子年纪轻轻可以考上秀才,但是到死都不一定能考上举人。

  一部分是越往上走,科举会自动剔除死读书的人,而另一部分会剔除没背景,天赋又不是特别好的普通学子。

  世家大族要传承,可朝里的官位就那么多,他们自个儿都不够分,要不是皇权压制,他们巴不得废除科举制。

  秦遇意识到脑海里的念头不对,甩了甩脑袋,把杂念甩出去。

  因于此,他心中也对戚兰颇为佩服,戚兰二十出头就能在乡试中榜上有名,可不仅仅是运气而已。

  秦遇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学习,因为廪生包吃住,免学费,所以他平时生活并没有多少花费。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他想岔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了,来来往往,结伴同游,银子像流水般花出去。

  他怎么知道?

  当然是苏秀才说给他听的。而且从苏秀才的只言片语中,秦遇还发现,苏秀才好像被人当成了冤大头。

  你说结伴出游,要么aa,要么你请一回,我请一回,大家有来有往才对吧。但是苏秀才请个七八回,别人才请一回。

  这就算了,平时交谈还暗戳戳排挤苏秀才。偏偏苏秀才无所察觉,乐呵呵的跟人称兄道弟。

  而且,也不知是不是有了苏秀才这么一个前车之鉴,有些人也把注意打到同样年龄小的他身上。大部分都是在府学念了两三年的老油条。

  这是人家的地盘,秦遇不敢明着反驳,就做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

  每次人家找他,他都推说要念书。

  苏秀才私下还劝他,让他不要整天待在屋里,别把人读傻了,也像他一样出门交际。

  秦遇看着他那副傻白甜的样子,委婉劝道:“苏兄,你我既为舍友,我就多嘴一句,你家里托关系把你送来府学,是为了让你多学东西。交际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念书就这么几年好光阴。”

  “不然你回忆一下,自你进了府学,学问可有增长。”

  苏秀才乖乖照做,结果没一会儿脸色就白了。因为他发现,他的学问不但没有进步,连以前学的东西都不太熟悉了。

  他是擦着线上的榜,跟严青那种被身体不适影响,才没考出好成绩的人不一样,苏秀才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摸到了榜单的尾巴。

  他想着来了府学,多结交些朋友,以后一起探讨文章,他会进步快些。

  秦遇见他心里有数了,就不再多言。

  有些东西点到即止,说多了,不但可能惹人生厌,说不得还会给自己引来是非。

  秦遇装书呆子的计划很成功,结果太成功了,引得府学里几位比较古板的学正喜爱。平时逮着他,就给他灌输那些酸儒思想,每次必劝他丢掉算学。

  他们认为算学掉价,忒俗,一通严厉批判。

  秦遇真是使出了全部忍耐力,才没有不礼貌的走人。

  他觉得他好像猜到一点为什么戚兰不愿来府学的原因了。

  府学的权利比县学权利大,外面百姓见了要示好的秀才公,到了府学也得弯腰低头,这无形之间,会助长府学里一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员的气焰,就连食堂的打饭工都牛气轰轰的。

  再加上府城官员一般对府学人员礼遇,时间久了,有些人自然就容易闭门造车,自视甚高。

  当然,论学问大部分教授是很好的,府学的先生也是有很高的门槛,只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者安逸使人堕落,咳咳,秦遇打住这个想法,每个人的自制力不一样,有自律力好的,肯定也有差的。

  比较下来,县学的教谕是举人,总有秀才值得学习的地方,平时处好关系,上门讨教,教谕也不会拒绝。

  当然了,值得秦遇学的有很多,再加上有才艺课,秦遇觉得一些小瑕疵还是可以忽略。

  可能是受以前古装剧影响,秦遇对古琴很有好感,还幻想过自己弹琴的样子,心里偷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