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71章

作者:三羊泰来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掌院也听了一些话,心里疑惑,这宁侯爷对张容川是真好,“侯爷请到院内等候。”

  宁绪摆手,“不了,本侯在门外就可,掌院有事就先进去,不用管本侯。”

  掌院的确有事,见礼后进了翰林院。

  宁绪感觉到翰林院的车夫在看他,转过头,只见车夫用手捂着嘴,他满头的问号,没看明白。

  很快,容川和昌廉走出翰林院,昌廉看到侯府的马车,问容川:“今日也不回家吗?”

  容川笑着,“我今日回家,只是和侯爷吃晚膳。”

  “好,那我先回去了。”

  昌廉上了马车才反应过来,容川还没叫爹!

  容川上马车,马车行驶一会,容川道:“我今日想了许久,我娘可还有亲戚在,外祖一家可还有人?”

  宁绪很稳,“你娘是孤儿,这些年爹也寻找过,一无所获。”

  容川觉得很可惜,不过很快就放下了,“那我什么时候去祭拜娘?”

  宁绪笑着,“等你归家后。”

  容川想到回归宁家,心里还是紧张的,“听您的。”

  宁绪依旧没听到一声爹,不过没关系,他会一直刷好感,不信容川不叫爹,一想到皇上吃醋的样子,心情格外的好。

  周家村,祭祖要选日子,还需要几日,姜升在饭桌上道:“昌智,你这几日去族学教几日学生?”

  昌智早就不是以前一根筋的人,“可是族长与姐夫说了什么?”

  姜升心里感慨,岳父的官职越高,昌智都变了,“嗯,族长想让你看看,族学的教导进度如何,族学还差些什么。”

  以前,都是大哥和昌义一起回来,两个人都不是读书的料,族长有心思都没处使,这次昌智跟着回来,昌智有名师,还有岳父的教导,不让昌智去族学待机日,族长会睡不着觉的。

  昌智笑着,“好啊,正好我也想去族学看看。”

  周家村的族学去年扩建过,学生不少,十里八乡的都愿意往周家族学送,每日族学早读的时候,族学附近的人家都能听到,读书的孩子是周氏一族的根基,未来的顶梁。

  姜笃看着四舅舅,“舅,你准备教哪个班级?”

  甲乙丙丁,四个班,他在甲字班。

  昌智清楚族长的心思,“舅每个班待一天。”

  姜笃笑着,“明日我和舅一起走。”

  姜升失笑,儿子这是不要他了,不过,儿子崇拜岳父,崇拜昌智也是应该的,岳父不用提,昌智当年中秀才,年纪不大,儿子是将昌智当成目标了。

  京城,皇后寝宫,皇后听完皇上的话,郁闷的不行,前些日子,她看着皇上吃醋,她还劝皇上大气一些,现在轮到自己,这滋味真不好受。

  皇上看着皇后郁闷的样子,心里好受了不少,“可需要我开解你吗?”

第781章 千万别飘,你哥拎着刀

  皇后抿着嘴,“不用,我心里明白。”

  她不后悔让宁府认下儿子,想到大儿子,虽然日后小儿子还要回归皇室,可有这么一遭对两个儿子都好,大儿子可以放心的去重用小儿子,可以全心的护着小儿子。

  皇上也不用避讳的去疼爱小儿子,不用担心,过分疼爱小儿子,造成朝局不稳。

  她也不用为日后,不能明着偏爱小儿子忍耐,说来,皇上的确愧疚小儿子,也疼爱小儿子,可和大儿子相比,不得不说,大儿子是皇上全部的心血,是基业的传承,两个儿子真的有冲突,还是会偏向老大。

  皇后握着皇上的手,“现在挺好。”

  皇上回握皇后的手,他想让宁家认下容川,开始的念头的确是护着小儿子,可他到底是皇上,需要考虑的太多,后来一想,宁家认下容川,对所有人都好,才有了今日的发展。

  皇上道:“嗯。”

  周府,周书仁从书房回来,竹兰放下手里的红纱,“瞧你笑的,几个孩子,这次考的不错?”

  几个孙子回来,她也问了成绩,结果,几个孙子要先给爷爷看,她这个奶奶在几个孙子心里可比不上周书仁,一想心里就酸了。

  周书仁摸着胡子,“明云这孩子考了第一,这次的卷子放开了答,别看年纪小,见解倒是犀利,明瑞也不错,进了前五,明腾就差一些中等位置,到底底子不如明瑞,几个孩子都不错。”

  竹兰也为孙子们开心,“看样子,他们在新的书院适应的挺好。”

  “适应的不错,等这几个孩子长起来,对于周家未来,我就真没什么可操心的了。”

  竹兰道:“一晃日子真快,几个孙子都长大了。”

  周书仁也感慨,他和竹兰一年比一年老了,目光落在红纱上,“你拿红纱做什么?”

  竹兰道:“我看布料铺子里的红纱不错,我就寻思在红纱上绣些图案,做一些装饰用。”

  周书仁拿过绣好的图,“你这绣活越来越好了。”

  “熟能生巧,何况我有些天赋。”

  周书仁放下红纱,“别绣了,累到眼睛。”

  “好。”

  次日,户部,周书仁刚下朝,二皇子和三皇子就来拿银子,太子爷也早早的到了户部。

  太子爷喝着茶,翻看着核算的账册,“二弟,三弟,你们来了。”

  二皇子和三皇子手里都拿着父皇批的折子,他们是来户部支银子的。

  二皇子不意外太爷在户部,昨个他就得到消息,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太子,“弟弟奉旨前来支银子,可没太子这么清闲自在,弟弟我赶时间,就不和太子多聊了。”

  三皇子笑着,“弟弟也忙,真羡慕太子喝茶的清闲。”

  周书仁默默的看着太子爷身边的两个匣子,匣子里是银票,这是太子爷刚从邱大人手里拿到的,说是亲自交给二皇子和三皇子,邱大人巴不得甩手,给了银票子,早早就溜了。

  太子放下茶杯,“原来弟弟们这么不愿意看到孤,伤心啊。”

  二皇子皱着眉头,“周大人,银子在哪里?”

  周书仁微笑,“在桌子上。”

  二皇子和三皇子目光落在桌子上,现在已经都到了太子的手里,两位皇子,“……”

  太子爷把玩着手里的匣子,“本来孤想亲自交给弟弟们,可惜啊,这太子还没被废,弟弟们就不敬着孤这个太子,孤要进宫问问父皇,孤这个太子可曾明旨被废!”

  二皇子张景阳心里一紧,太子还是太子,真让太子进宫,他们都得落下不敬太子的罪名,说不好,手里的差事也没了,可不能便宜老四。

  三皇子张景时觉得,太子依旧是阴险,故意喝茶吸引他们注意力,他们进来真没看到桌子上的匣子,现在挖坑等着他们!

  周书仁心想,要不怎么说,你哥永远是哥呢,千万别飘,你哥手里一直拎着刀,他不觉得太子是想敲打两位皇子,他觉得,太子纯粹是故意逗着两位皇子玩!

  太子爷子慢悠悠的站起身,“孤这就进宫见父皇,这些银票,孤会亲自交给父皇,你们想支银子,向父皇要吧!”

  二皇子忙拦着,“哥,大哥,刚才是弟弟多有不对,弟弟也是急,还请哥哥不要和弟弟一般见识。”

  太子爷眼底玩味,“孤要是与你计较呢?”

  二皇子噎住了,心里想骂人,狠了狠心,面上笑着,“哥哥说怎么能原谅弟弟,弟弟一定照办。”

  太子爷看向三皇子,三皇子心里抽了下,这个表情太熟悉,“弟弟也一定照办。”

  太子心里舒坦了,摸着匣子,“这银子真是好东西,你们哥哥我,又是禁足,又是下六部,可还有一大家子要养,这日子难过的很。”

  二皇子,“……”

  三皇子,“……”

  周书仁,“……”

  周书仁觉得他输了,原来太爷不仅是逗两位皇子,还明着勒索!

  二皇子深吸一口气,解开荷包放到太子的面前,“今日带的都在这里。”

  三皇子无语望天,他带的银子多啊,今日想请客,外加收买人的,别看他的荷包瘪,都是大面额银票,肉疼的解开荷包,瞪着老二,就你大方,他真想解开数银票。

  太子爷还要点脸,当然如果周书仁不在,他一定会打开荷包看看,现在拿了荷包,将两个匣子递过去,“咱们是亲兄弟,刚才的都过去了,你们忙,快走吧!”

  太子等弟弟们咬着牙走了,对着周书仁道:“户部真是好地方。”

  周书仁,“……”

  他觉得,二皇子和三皇子,日后一定不会亲自登户部的门了!

  太子爷等周书仁离开,解开荷包,他知道,老二一直喜欢多带银子出门,果然不少,小一千两,他这个太子输了!

  老三应该没多少银子,刚被父皇坑过,结果,呦,五张一千两的银票,还有几张一百两的,这说明问题,老三的底子应该是几个兄弟中最厚实的,想到齐氏一族,还真是有银子。

  周书仁回到屋子,邱大人问,“两位皇子可走了?”

  “嗯,走了。”

  邱延松了口气,顺利的离开就好,别看他将银子给太子,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就怕太子和两位皇子在户部闹起来,还好走了。

  宁国公府,竹兰带着闺女和大孙女到了国公府外,国公府是真气派,哪怕再低调,国公府依旧是国公府。

  最近羊羊都没熬夜,老实喝药调养,所以更新都是中午,谢谢大家的关心。

  最后羊羊手残一党,码子慢,请包涵。。。。。欠的章节一直记着。。。。。

第782章 老油条

  宁国公府,当年皇上赏赐的宅子,刚进京的时候,大片的宅子都空了,赏赐给宁国公府的宅子一点都不比王爷府差,宁国公府主子比较少,地方太大,所以府内修了两座园子,一座是国公爷专属的,另外一座才是开放的。

  竹兰还是很稳的,她是进过皇宫的人,这国公府名贵的花真多,走过路过,她算是开眼了,虽然国公府修建的不奢华,可一株花就价值不菲,还真是低调的奢华。

  再看看坐下的桌子,瞧瞧茶具摆设等物件,懂的人感慨,国公府的富贵。

  说来,今日的花宴邀请的人并不多,一眼望去,竹兰看到不少面熟的面孔,都是高品级官员的家眷。

  这坐着的位置也很讲究,竹兰觉得,她坐的位置有些过于靠前,身边的官员家眷不熟啊,高氏离她有些远,她的身边,呦,她家的官职最低,瞧瞧左边礼部尚书的娘子!

  礼部尚书的娘子哼了一声,竹兰听的真切,想了下明白怎么回事了,礼部尚书姓冯,四皇子的舅,冯家的势力不小,她坐在旁边,这位自然看她不顺眼。

  世子夫人杜氏也听到了,想到相公的嘱咐,一定要礼待周大人家眷,万不可怠慢,开口道:“今日可算见到周太太了,上一次本该我与世子一起登门感谢,因三弟一起同去,我才没去,今日见面,以茶代酒敬周太太一杯。”

  竹兰拿起茶杯,“当日的事,谁见到都会伸手,世子夫人太客气。”

  杜氏笑着,“那可不见得,周家的教养是好的。”

  世子夫人先敬的竹兰,这一提醒,大家才回忆起周家与国公府有些渊源,对竹兰的态度收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