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61章

作者:青青小艾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而就在两人忙于作物推广的时候,腾出空来的秦国士兵纷纷披甲上阵,再次聚集在燕国。

  燕王喜听闻秦军再次聚集的消息,心里又气又怒,恨不得将招惹来这次祸患的燕太子丹给杀了。

  原本历史中,面对秦军威胁,逃到代地自立为王的赵嘉会在此时进言,让燕王喜杀死燕太子丹,向秦王嬴政献上首级以求片刻喘息——

  当然,首级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秦国就再次增兵,直接俘虏了燕王喜。

  这次没有了赵嘉,因一场荆轲刺秦而提前招来灭国之祸的燕太子丹的处境也并未比历史上好到哪儿去。举国上下,对燕太子丹生了怨恨之人不知凡几,而其中有不少人都恨不得他马上去死。

  是以,即便没了赵嘉,燕太子丹也仍旧被其父下令割下了首级。

  但……

  有什么用呢?

  对如今的嬴政而言,难道他会为了一个区区燕太子就放弃唾手可得燕国?

  何况荆轲刺秦虽然是燕太子丹主谋,可他能拿到督亢地图,难道不曾经过燕王喜的允许?即便需要献上首级,也该将燕王喜的首级一起献上才对。

  所以王翦只当不知此事,继续进攻。

  燕王喜无奈,只得带兵退守辽东。

  王翦并不急,意图徐徐图之,以减少秦军伤亡。

  却不想,这时候秦国国内传来消息,说是国内好几个郡都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不曾下雨。

  这眼瞧着是大旱之兆。

  嬴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燕国。

  王翦也不敢再耽误,立刻将驻扎在代地的李信等将领及其手下士兵全部叫到辽东,全力攻击燕国仅剩的几座城池。

  六月中旬,王翦俘虏燕王喜,燕国灭。

  王翦等人班师回朝,嬴政举行庆典欢迎,但可惜的是,宴席之上竟无一人脸上挂了喜色。

  王翦沉稳,倒是不曾多问。

  李信年轻气盛,却忍不住拉着身边的同僚打听。

  那同僚看了眼王座上的嬴政,压低声音道:“你不知道吗?咱们秦国好几个郡都快有两个月没下雨了,太史夜观星象,却说最近半个月也不会有雨。”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李信咽了咽口水,“如果秦国今年收成不好,其他国家……”

  会不会派兵攻打秦国啊?

  秦国虽然已经拿下了韩赵燕三国,齐魏两国也不太可能对秦国构成威胁,可除秦国外最强大的楚国可还完好无损呢。两国之间虽然因为几代秦王的姻亲关系而冲突不多,关系却也称不上多好,若秦国真的发生旱灾……

  想想之前的赵国吧。

  秦国最初会选择进攻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国内大旱,闹起了饥荒?

  即便李信知道秦国的内政绝不会如赵国一般烂,却也忍不住提起了一颗心脏,再也没办法为刚到手的胜利而高兴起来。

  王翦也听了两人对话,表情也沉闷了许多。

  旱灾啊……

  王翦叹气:他们刚从前线回来,只怕休息不了几日就要再次赶赴前线了。

  ……

  但事实并未如王翦预料那般发展。

  宴会结束后,王翦在家休息不到两日,嬴政确实派人来了王家传令。却不是给王翦,而是王翦之子王贲——

  “今秦国大旱,命王贲即刻带兵前往楚国边境,以防楚国趁虚而入。”

  王翦松了口气,赶紧为儿子准备行囊。

  嬴政一声令下,全国青壮都开始朝着秦楚边境聚集。

  而在他们抵达之后,果然毫不意外地发现了楚国那边也已经聚集了一支蠢蠢欲动的军队。

  王贲甚至在秦国境内的一些村庄附近发现了楚国探子的身影,他被这发现激怒,立刻命人将所有探子抓起来在阵前杀死祭旗。

  楚国将领也不甘示弱,立刻整顿军队与秦国对峙起来。

  战争,一触即发。

第42章 081~084

  ==·反转·==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秦楚两国军队阵前对垒,马上就要打起来的时候,楚国突然退兵了。

  王贲发现楚国军队突然选择退守,而不是进攻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就是,楚国在两国军队即将打起来的时候,选择了退兵防守。

  王贲:“……”

  肯定是楚国国都出了什么事儿!

  王贲意识到这件事后当机立断,立刻派出了好几个探子潜伏进楚国兵营附近打探消息。

  楚国军队这边吵得厉害。

  但这件事似乎事关重大,不但士兵,就连大部分将领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闹哄哄地在猜测转进攻为防守背后的原因。

  可他们的猜测过于离谱,探子完全无法相信。

  探子没能打听到有用消息,王贲却从中察觉到了局势反转的契机,立刻派人回到咸阳送信。

  军队打探不到具体消息,只能让秦国埋伏在楚国国都的人努力了。

  嬴政得知此事后格外重视,正想命人前去调查此事背后原因,却不想楚国国都的探子先一步将消息传回了秦国。

  一切变故的背后,只因为一件事——

  楚国的君王熊悍,死了。

  是的,就在两国即将交战的紧要关头,缠绵病榻差不多快两年,所有人都快要对他的病情习以为常的楚幽王熊悍,突然死了。

  攻打秦国?不,他们现在更担心秦国趁机攻打自己!

  但秦国会在这种时候进攻吗?

  当然不会!毕竟秦国国内正值大旱,举国上下都完全没有在这种时候还要发兵攻打其他国家,再给自家国家、百姓增加负担的想法。

  除非是想要拖死秦国!

  于是王贲与楚国将领遥遥对视一眼后,便默契地选择了带兵退回安全线,并按照嬴政的命令将大部分士兵又遣返回了家乡忙活。

  大旱之时最缺水,若少了太多劳动力,家里今年的收成只怕是好不了了。

  -

  楚幽王死后,因为没有儿子,王位最后由楚幽王的弟弟熊郝继承。

  虽然两国之前差点儿打起来,但既然已经鸣金收兵,在新任楚王继位这么紧要的关头,自然还是需要派人前去吊唁和庆贺的。

  嬴政派了长子扶苏前去观礼,自己则留在国内坐镇。

  ……

  即便清楚地记得从嬴政开始攻打六国之后,其他国家基本就没能从他手上得到半点儿好,林阡也很担心,毕竟从自己穿越后,许多历史都已经改变了。

  如今得知此事,林阡也彻底放了心。

  放心后,她便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秦国的旱灾上了。

  秦国的旱灾不比之前赵国的严重,但若不做好准备,也一样会发生饥荒。

  好在土豆和玉米马上就要收获了,倒是受这次旱灾影响不大。

  今年刚种下去的红薯也是耐旱植物,只要在土地干裂后少少地浇一些水,也不会影响不大。棉花甚至比红薯更耐旱,而且同样快要收获了,所以也没收到太大影响。

  林阡只是负责棉花的推广种植而已,这次大旱原本与她没有太大关系。

  可她如今就在颍川郡,几乎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到田里去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所以不受控制地将周围环境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她那二十多亩地四周除了少量的土豆玉米外,还有许多快要干涸的土地,里面种植的五谷,尤其是水稻已经大半发蔫枯黄不能看了。

  林阡看着百姓们为了拯救水稻等粮食,每天从天不亮就要起来去很远的河边担水,那沉重的担子几乎将他们的脊梁都压弯成了一把弓,心里也觉得难受。

  而且这段时间因为缺水,原本和平的村落之间也隐隐有了冲突,若非秦律压着,只怕早就打了起来。

  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林阡也不免心浮气躁。

  她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认真思考着如今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是自己能做的:其他旱灾更严重的地方她也管不了,但颍川郡这边似乎还有救。

  林阡沉思许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东西——

  水车!

  后世倒也有不少灌溉系统,但受限于材料与如今已经大旱而并未储水等等问题而很难推行开来,可在颍川郡这种河水尚未彻底断流的地方,一些简单的灌溉系统就很有用了。

  而其中,水车又能为百姓减轻不少负担。

  林阡很快找到郡守,将挖沟渠引水灌溉农田的想法告诉了他,同时还提到了水车。

  挖沟渠灌溉农田郡守单单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但水车?

  郡守有些疑惑:“是指《楚辞》中提到的‘乘水车兮荷盖’?可那不是以水为车的意思吗?”

  林阡赶紧解释:“并非以水为车的意思,我提到的水车是一种工具,其可以通过水力驱动运转,减少人力的投入与消耗,多用于提水与灌溉农田等。”

  见郡守仍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她转头看向林陌:“陌娘,你去将我的沙盘取来。”

  ——在没有纸的时候,沙盘已经成了林阡最喜欢的工具,基本走到哪儿都会带着。

  林陌当即转身出门,不久便取来了沙盘与树枝。

  林阡其实不太懂水车的细节,但最基本的结构和那个大转轮一样的外形她还是记得的,毕竟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总是出现。

  于是她便简单给郡守画了一条河,以及安置在河中的水车。

  她认真看向郡守:“水车大概有兰州水车与龙骨水车两种,前者只要水力足够,完全可以在水力的驱动下自动运转,不费人力,主要由转轮、刮板与长方形水斗等结构组成。”

  “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引用百科】”

  “兰州水车灌溉力度较小,但在以水力驱动的时候可以做到日夜不歇,所以很受欢迎。”

  “但这种水车更适合在黄河等水流巨大的大江大河中使用,颍川郡境内虽然也有河流,可现在遇到干旱,河流水位降低,完全依靠水力只怕没办法让其运转起来,所以应该还是需要人力或畜力拉动。”

  “后者结构与兰州水车相差不大,但基本只能靠人力与牲畜拉动水车提水灌溉,好处就是灌溉力度大,现如今不需要改造就能直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