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城娇宠媳 第113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自己去乡下跑一趟。

  他也想见下苏茹和苏颜,但既然老爷子在她们俩身上都发现不了什么端倪的话,他去见也没什么用。

  ——

  吉普车朝距离江市一百多公里的榆树洼村驶去,赵振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水稻田不住揉着眉心,这只是顾老爷子的推测,如果没换娃呢?

  如果只有苏胜利、苏永田老两口知道这件事,那怎么让他们开口?

  他的态度还得好,毕竟那也是苏明城的父母。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去了榆树洼。

  苏永田两口子正在田里修剪树枝,听见有人喊他们:“大叔,快回家看看吧,你家来首长啦,开车来的,那车可气派了。”

  听说首长来了,两口子赶紧上到岸上,苏永田问:“哪里来的首长啊!”

  “是你大儿子部队来的首长吧。”村民说。

  苏永田有些慌,除了大儿子牺牲去部队那次,他就没见过什么大人物,听说首长来,自然慌张。

  他们两口子赶紧拔腿往家里走。

  坐在吉普车里的赵振看到老两口回来,这老两口皮肤黝黑,裤腿上都沾着黄土,看着淳朴厚道的人不会骗人吧。

  他连忙下车,看老两口很慌张,便很和气地说:“大伯,大娘,我是苏明城之前的战友。”

  他需要把握好度,对方既是苏明城的父母,也是调查对象。

  听说是大儿子之前的战友,苏永田略微放松一些。

  赵振上去握住苏永田枯黑如老树枝一般的手,说:“大伯,我来看看你。”

  旁边的勤务兵已经把一大包礼物递到苏大娘手里,苏大娘激动得手都在颤抖,说:“真想不到你们还惦记着我们,大老远来的吧,路上累了吧,快进屋喝点水吧。”

  村长闻信也来了,但勤务兵劝说村长让闲杂人等都散开,只有赵振,他带来的一个团长跟勤务兵,还有老两口一块进了院子。

  开始自然是先寒暄拉家常,然后谈到苏明城。

  老两口就感觉刚才在门外赵振还特别和气,这一进门就感觉很严厉,不怒自威,气势压人,跟他说话不得不小心翼翼。

  赵振的语气更加严肃,说:“前几天苏胜利跟们反应一个情况,关于丫丫和妞妞,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大伯,你是知情人,有什么情况你要像苏胜利一样,向我们反应。”

  赵振也不想这样说话,这不是没别的办法吗,只能用话诈他们。

  苏大娘好不容易在家里翻出茶叶,泡了热茶出来,听到首长这样说,手里的茶杯“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瓷片渣子四散飞溅。

  “没,没什么事儿。”苏大娘的手跟嘴唇都抖个不停。

  苏永田的心猛地往下一沉,脸上的表情都绷不住了,声音颤抖:“啥情况,胜利跟你们反应了啥情况!”

  赵振犀利如炬的眼睛盯牢苏永田,循循善诱语气又不带波澜:“大伯,当年的情况你比我们更了解。你知道我们对待犯了错误又主动交代的同志一向非常宽容。但是……”

  他加重语气,面部肌肉紧绷,声音森寒:“如果你们拒不交代,会影响到苏胜利,说不定他会去坐牢。”

  没办法了,虽然这是苏明城的父母,可他只能吓唬。

  团长在一旁板着脸:“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苏永田的手开始剧烈颤抖。

  苏大娘拿了扫帚跟簸箕打扫碎瓷片,神色仓皇。

  赵振身体往前倾斜几分,有门。

  就这种表现,谁都会觉得两口子可疑。

  赵振以为他们会扛不住压力说点什么,结果这两口子终究什么都没说。

  呆到傍晚,赵振只好带着王团长跟勤务兵先回县城在招待所住下来。

  吃过晚饭,王团长见赵振心事重重,就说:“赵师长,咱们总不能搞严刑逼供那套吧。”

  赵振神情冷肃,沉思片刻说,声音坚定:“明早再去,看他们的表现。如果还不交代,就让公安来问,如果老两口没问题,我下跪给他们道歉,并且负责给他们养老。”

  王团长跟勤务兵对视一眼,说:“不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事儿有那么严重吗?不值得您付出那么多吧,再说下跪咱就不用了吧?”

  勤务兵说:“咋地,大伯大娘看着就可疑,公安还不能调查人了呗,就是搞错了又能咋地,咱绝对不能给下跪。”

  赵振重重点头:“就这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去村里,本来想老两口能坦白从宽,结果老两口反而冷静下来,坚决装傻充愣,声称不懂赵振在说什么。

  记忆中的苏永田很淳朴,根本就不是这样。

  赵振无法,只好返回县城,让公安把两口子带走。

  等俩人交代实情已经是下午,公安把赵振叫进审讯室,说:“让他们自己说。”

  苏永田神情颓丧,坐在椅子山,双腿并拢,双手抱头,他声音都在哆嗦:“我交代,我现在就交代,妞妞是明城的孩子,我们去部队的时候,却说丫丫是妞妞。当时胜利说他肯定要收养妞妞,部队肯定不会让烈士的孩子饿死,他要把丫丫当成烈士的孩子,他儿子没养活,不想让闺女再饿死。他说他会把妞妞当成亲生的。”

  赵振的心又是猛地一沉,顾老爷子的猜测是对的。

  他很气愤,抓住对方话中的关键点质问:“按你们的意思,妞妞就可以饿死是吗?明城就留下这一个孩子!”

  苏永田依旧用手抱着头,痛苦地说:“我不知道,那几年生产队的水稻都被蝗虫吃了,家家都吃不上饭,我们拿着明城的津贴都买不到粮食,榆树皮、榆树叶都被吃光了。我也没能力养妞妞,胜利说要养孩子,我就想反正都是我们的孙女,后来胜利进了城,我们就放心了,俩孩子都饿不死。”

  苏大娘很伤心又害怕受责罚,嚎啕大哭:“首长,我们也是没办法,总不能看俩孩子都饿死。”

  赵振心痛极了,苏茹竟是苏胜利的亲闺女,而苏明城的亲闺女苏颜,他根本就不认识。

  那么多战友都被耍了,他们花心思照拂的人,竟然是被换的。

  听顾老爷子说苏颜替继姐、继妹下乡,被乡下人纠缠,向苏胜利求助,可苏胜利就是不肯帮她回城。

  苏明城地下有知,能气得活过来。

  没必要再问下去了,赵振腾地站起来,对公安说:“麻烦你们把老两口送回榆树洼村。”

  然后又跟手下说:“走吧,去江市。”

  苏永田好像才回神一样,两口子马上上前拽住赵振不肯让他走,语气中带了哀求:“首长,你们不会责罚我们,责罚胜利吧,我们当时也没办法,都是穷闹的,都是因为吃不饱肚子,我们想让两个孩子都好好的,并没有坏心。”

  赵振想让自己语气放缓,可声音还是很严厉:“大伯、大娘你们先回吧。”

  老两口颓丧地无力坐到地上。

  他们先在派出所给等消息的顾老爷子打了电话,告知两个孩子被调换的事情,然后说:“我这就赶去江市,路况不好,四五个小时能到。”

  哈哈哈哈。

  房里只有顾老爷子一人,他站在电话机旁,发出一连串声如洪钟的笑声。

  这老实厚道的一家人,可真能糊弄!

  要让爷爷往这方面想很难,在爷爷包括很多人的观念里,对烈士子女的侄女更温和慈爱,而对自己闺女严厉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自己的孩子能打骂责罚,对别人的孩子能吗?尤其是这个孩子还是收养的?

  那时候的人的思想,认为这是很正常的。

  那个年代的人心思单纯,这在当时的想法看来,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高尚。

  尤其是当时苏胜利说得冠冕堂皇,他说:“我一定会把苏茹当亲生闺女,我自己孩子就皮实点养,侄女一定会好好抚养长大。”

  从最开始,他就这样对待苏茹和苏颜。所有吃穿用度都像苏茹倾斜,不仅是他,包括苏明城的战友,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因为烈士子女更需要去怜爱,去保护。

  谁又会去怀疑一个高尚的有光环的人呢!

  谁会去设想,高尚的表象下包藏着卑鄙。

  换成任何一个人,包括爷爷自己,都有可能这样做。

  谁不夸赞苏胜利有情有义,谁不为苏胜利感动!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自从知道苏颜是自己孙媳妇,他没让苏颜受过委屈。

  爷爷很难受,这种感觉就像战友去世,战败,儿子去世,是一种无法排解的难受的情绪。

  等他平静下来,给顾野拨了电话。

  顾野接到顾老爷子电话,听完爷爷的话,直到听筒里传来忙音,他仍然拿着话筒,静立在原地,然而心绪翻滚。

  所有的疑惑迎刃而解。

  他得想想要怎么样跟苏颜说。

  作者有话要说:

第64章

  先说在顾老爷子的敦促下, 苏茹终于把其中一栋房子分给乔安。

  明明是拿回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乔安感觉自己像是要饭的,全程看人冷脸, 难听的话层出不穷。

  苏茹黑着脸说:“也就你们文化人能想得出来, 把房子放在烈士子女名下, 利用我这么多年, 要不是我, 这两栋房子就得收上去。我承担了多少风险,没去举报你们已经仁至义尽,现在把房子给你我都觉得憋屈, 以后你不要在我面前出现。”

  乔安说:“即使收上去现在房子也该落实政策还回来了,该是我的就是我的。”

  有这些年的经历,乔安的内心足够强大, 她不太在意, 房子要回来有地方住就行。

  下班时间,顾野回到家, 厨房里冒出饭菜香味儿,苏颜正在跟前前、朵朵一块看姜淑兰寄来的信。

  读了信,苏颜才知道俩崽子竟然给奶奶写信问他们是不是捡来的。

  姜淑兰还在信里说了他们俩一通, 说哪有这样跟孩子开玩笑的。

  她把信递给俩娃, 说:“你们自己看。”

  俩孩子打开信纸, 磕磕巴巴地念信, 虽然有字不认识, 但他们还是看懂了, 前前拿着信欢呼:“我们俩不是捡来的。”

  “我们是妈妈生的。”

  俩孩子好开心, 终于踏实、安心了。

  他们俩马上讨伐苏颜。

  “你说, 你为啥要骗我们?”

  “你为啥说我们是捡来的?”

  苏颜弱弱地说:“我这不是觉得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