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68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科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徐伟良道:“身体要紧,咱们师兄弟哪来这些讲究。”

  皇宫

  “你说什么?此话当真?”白贵妃听了内侍的话,那张美丽的脸直接沉了下来。

  内侍紧张道:“此事真假奴才不知道,但是奴才听到下朝之后,有几个大臣在用这件事取笑侯爷。”

  白贵妃冷着脸道:“你去查一查,本宫要知道确定的答案。”

  内侍:“遵命。”

  这事情已经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所以内侍查起来非常的简单,不出一个时辰,内侍就查到答案了:“娘娘,奴才查清楚了,这事情源于昨天……”

  听完内侍的话,白贵妃的心沉了下去,她马上知道智勇侯是故意这样说的对,也是故意让人把这件事传开的。

  毕竟白谨亦打从出生就过继到钱家,可后来又回来了。而智勇侯只说了白谨亦从出生就过继的事情,没说之后的,这不像醉酒的人会说的话,醉酒了还能这样保留?

  再则,智勇侯说这些话是在丢白家的脸,让大家取笑白家,可目的呢?

  白贵妃猜到他的用意了,也因此她更加生气。“去传智勇侯,本宫要见他。”

  智勇侯刚下朝不久,正在衙门里,今天上朝的时候,满朝百官看他的眼神都很奇怪,大概是惋惜或者嘲笑他失去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吧,对此,智勇侯不在意。他只在意白贵妃,从下朝开始,他就等着白贵妃召见他。

  果然,白贵妃差遣内侍来找他了。

  智勇侯跟着内侍进了宫,就看到了白贵妃一脸阴沉得坐着,连伪装都没有了。她很明白的告诉智勇侯,她在生气。

  智勇侯走到白贵妃的对面坐下:“小妹……”

  白贵妃冷冷的看着他:“不敢,我不过后宫一个小小女子,哪里做的了智勇侯的小妹?”

  智勇侯叹气:“娘娘何必说这样的气话?”

  白贵妃:“如若不是,大哥又何必这样欺负我?大哥答应过我,帮我皇儿谋取那个位置,可是大哥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智勇侯道:“我知道你觉得我出尔反尔,你生我的气。可是娘娘,我欠谨亦啊。我帮你,是因为你是我妹妹,是因为当年你进宫是为了养活家人,可是这个家人不包括谨亦啊。他不是你我养大的,也不是白家养大的,他不欠你,也不欠我。所以,我不想逼他。”

  白贵妃嘲讽:“大哥可真是伟大。”

  智勇侯道:“你放心,我说过会帮你,便是付出我的命,我也会帮你。或者,你可以把谨亦当成退路,将来我们失败了,至少白家还有后。”

  白贵妃的双眼红了,她知道大哥的性格,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绝对没有反悔的可能。而且,外面都传成这样了,如果再传出白家出尔反尔,谨亦又回到了白家,那么白家在这京城还怎么立足?而到时候,她的名声、四皇子的名声又该如何?“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

  智勇侯:“娘娘何必说气话。”

  白贵妃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美丽的院子,她道:“大哥,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繁华的皇宫,那该多好。”那就不会沉迷在权势中无法自拔。而今,她见识了这个皇宫的繁华,她走不出去了,只有只能努力的,爬的更高。

  智勇侯心一沉,白贵妃的话让他想起了灾荒的那些年,他当时不在,一家子的人吃尽了苦头,甚至他爹还死在那场灾难里了。他何尝不知道白贵妃为什么提这个,他欠她的,从来没有否认过。“娘娘放心,娘娘的心愿肯定会实现的,我手中还有五万的兵权。”最差不过是兵临皇宫,控制京城。

  白贵妃转过身,看着智勇侯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沉闷,最后还是智勇侯开口:“娘娘如果没事,那微臣先告退了。”

  白贵妃点点头。

  智勇侯出了宫里,没有再回头。

  而白贵妃看着他的背影,淡淡的收回了视线。她说,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在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吗?谁也不能和她的儿子比。

第243章 第二更

  半个月后, 朝廷的公有制改革正式开始了。

  首先,全国每个县城都成立司农司衙门,既然有了司农司衙门,必要要司农司官员, 全国上百个县城, 京城的司农司可没有这么多的官员。于是,晖武帝下令, 让今科的进士去任职县城的司农司衙门。

  不得不说, 晖武帝的这个点很好,那么多进士都闲着, 就算安排在朝廷里, 那也是闲职,让他们去地方司农司衙门, 确实是物尽其用了。

  于是,以朱策为首的今科进士们,开始朝着自己任职的地方司农司衙门出发了。不过离开前,朱策倒是来胡同巷钱宅拜访过, 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两家本来就是亲戚,顾灵和白谨亦来京城了, 他们情理之中也是该来拜访的。

  朱策和白谨亦倒是有话聊, 相处的十分融洽。两人都是大格局的人, 一个是男主,六元及第, 一个是在朱策之前, 最有可能六元及第的人。而在小说里,一个是文臣之首,首辅。一个是武将之首, 战神。两人颇有一番豪情逸致。

  而顾兰是顾灵招待的,两人客客气气的,平平静静的聊着。往日的一切都已经过去,走出了桃水村、走出了吉祥镇、走出了洪旗县、走出了府城,来到了京城,身为女主的顾兰也在快速的成长。

  朱策和顾兰离开京城,去地方司农司衙门的那一天,顾灵和白谨亦也离开了京城,他们要去北关了。顾灵和朱策一样,她任职的是北关的司农司衙门。

  北关和桃水村不同。北关天气干燥、少雨,田里存不住水,所以北关不适合种植水稻,比较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旱地上生长的庄稼。

  当然,北关还有一种优势,那就是种植棉花。棉花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北关种植棉花更合适。不过,一切要等到了北关再说。

  “别看书了,歇一歇。”马车上,顾灵正在看农作物、地质方面的书,竟然要发展北关的司农司,顾灵对北关的地理环境自然要了解。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从她在吉祥镇成立司农司之后,她对相关方面的书籍就从来没有落下过。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的,大概是网络通全世界,所以她没有体会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可是在这古代,对于不懂的东西需要问,需要看书,她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嗯。”顾灵放下书,“到北关还要几天?”

  白谨亦:“大概三天就到了,到时候你先去将军府,我直接去边关交接。”

  顾灵点点头:“到了将军府还得整顿一番,要是能够造一栋像家里一样的宅子,那该多好。”小说里,他终其一生都在北关,而今,会不会像小说里一样?所以顾灵是把那里当成长久的第二个家来看的。

  白谨亦:“虽然不能在那里造一栋像桃水村一样的宅子,但是那里的洗澡间、茅厕,我已经提前叫人去修缮了,按照桃水村的样子来的,所以等你到了之后,不用担心上茅厕不方便。”事实上,自从见识过顾家的茅厕之后,他也喜欢。“等我们在北关安顿好之后,就把姨母、爷爷奶奶他们都接过来,以后你也不会寂寞了。”

  顾灵好奇:“你什么时候叫人去修缮洗澡间和茅厕的?”

  白谨亦道:“我们到京城的第二天。”

  所以是二十多天前了?这家伙好快的速度。顾灵忍不住称赞:“好男人就是应该这样,事事都考虑好,不让女人担心。”

  白谨亦弹了一下她的额头:“鬼灵精怪。”给她几分颜色都能把染色坊给开起来了。

  三天后,一行人到了北关县城。

  到了城门口,便看见县太爷带领着衙门的人在城门口等着。县太爷倒不是来等白谨亦的,白谨亦是武将,任职的是边关的军营,而不是来地方上任,所以不用县太爷来迎接。县太爷此行,是来迎接顾灵的,顾灵的司农司在县城,虽然县太爷不归顾灵管,但顾灵司农司少卿是正四品,比县太爷大啊。

  “可是福灵县主座驾?”县太爷见一行人过来,算了算路程,差不多是福灵县主上任的日子,所以待顾灵的马车到了面前时,他主动上前问。

  马车停了下来,白谨亦掀开帘子:“是福灵县主座驾,你是本县太爷?”

  县太爷见马车里有一俊美的男人,赶忙道:“下官是本县太爷胡途,见过白将军。”能在县主的马车里,那必然是县主的丈夫白谨亦将军才是。一个月前,福灵县主和白将军双双在皇宫门前受封,此时早就传到北关了,所以胡县令才如此肯定这人是白将军。

  白谨亦道:“胡大人好眼力。”

  倒是顾灵听到胡大人的名字,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这糊涂的名字还挺有意思的。虽然不是这个糊涂,但听着一个念法。顾灵从马车里伸出头:“胡大人好,我是福灵。”

  胡县令道:“见过县主,早闻县主的事迹,今日北关能迎来县主,是北关百姓的福气,下官代北关百姓多谢县主。”

  顾灵:“胡大人过奖了,福灵初来乍到,对北关两眼一抹黑的,众多不明白的地方以后还要请胡大人多多指教。”

  胡县令:“不敢不敢。”这可是县主。再说的坦白一点,如果是旁的司农司少卿来这里,也许压不过他这个地头蛇,可顾灵是谁?是白将军的妻子。县城外的军营有五万的将士,那可是白将军的兵,他可不敢得罪这位县主。俗话说,这叫有兵就是天皇老子啊。

  顾灵:“那我们先去将军府,改日再请大人一叙。”

  胡县令:“县主可知将军府在哪里?需要下官带路吗?”

  顾灵看向白谨亦,白谨亦道:“不用,我知道将军府在哪里。”作为在这里呆了两年的人,对于这个县城白谨亦可是相当熟悉的。

  胡县令也就没有继续了:“那下官改日再上门拜访。”

  将军府

  “灵灵,你先进府里,我去军营了。”白谨亦送顾灵到将军府门口,便急着去军营了。

  顾灵道:“白师兄去忙吧,此处有我。”

  “公子、太太……”门口的下人见到主人来了,赶忙过来。他们都是钱家调过来的下人,一则顾灵和白谨亦这几年都会住在这里,将军府的人自然都要是熟人才好,陌生的下人进来了万一发生点什么,可太危险了,毕竟北关很重要。二则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的下人,所以从钱家派遣过来更方便。

  将军府因为时间短,所以也没怎么修缮。不过这原就是住着人的,是北关之前的将军,现在白谨亦调过来,原来将军府的人自然已经搬走了。所以这将军府还是保护的很好的。

  顾灵:“三婶,你们安排一下,我到处看看。”

  李三娘:“是。”

  将军府的占地面积很大,不是桃水村的顾家可以比的,也不是京城的胡同巷钱宅可以比的。顾灵看了一圈,觉得这么大的将军府就他们一家子人住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在用了饭之后,歇息了一会儿,便开始想着怎么安排这地方了。

  想了一会儿,顾灵就有了想法,在这个地方做个一圈两百米的操场倒是挺好的,方便平时锻炼身体,然后操场里可以做个蹴鞠长,闲着的时候可以玩。要说以前没有这么大的地方,现在有了场地,当然可以利用了。接着,她把钱大路叫来,把自己的想法同他说了说,又画了图纸,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做了。

  到了晚上,白谨亦还没回来,顾灵也不担心,她知道军营交接没有这么快,只是叫人给白谨亦留了饭。

  白谨亦是下半夜回来的,回来的时候肚子还饿着,一看还有热乎乎的饭吃,这种感觉特别的温馨。要知道之前的军营两年多来,就只有他一个人,现在有人陪伴了,感触特别深。他吃了饭回到房间里,见顾灵已经睡着了,不过枕头便还放着一本书,想着她肯定是一边等自己一边看书,然后才睡着的。

  白谨亦轻手轻脚把书放到桌子上,才小心翼翼的上床。一上床,顾灵就靠了过去,北关冷,尤其现在是十一月下旬了,更加的冷,顾灵怕冷的很,有个大火炉来了,她求之不得呢。

  白谨亦是知道她的,她靠过来的时候,就把她抱住了,还用自己的小腿去捂住她的脚:“怎的在被窝里脚还是冷冰冰的?”

  顾灵迷迷糊糊的说了句:“捂不热。”

  白谨亦的身体特别热,武将本来就体能好,更何况他是习武之人,火气大的很。他一来啊,顾灵就觉得暖和了。“军营的事情顺利吗?” 她还惦记着他的事情。

  白谨亦:“顺利,造反前的线索原来的程将军一直没有查出来,有失职之罪,不过皇上没有怪罪他,只是把他调离了,所以他交权的特别痛快。等过几天你休息好了,再认识认识这里一些武将的家属。”

  顾灵:“好。”打了个哈欠,没有力气再说了,她窝在他的怀里,进入了深眠里。

第244章 一更

  在白谨亦忙着整顿军务的时候, 顾灵可是妥妥的休息了半个月。当然,这半个月她也不是纯粹的在将军府休息,而是带着李三娘、陈大红等人把附近的镇上、乡下都走了一遍。这一遍走下来,她心里大概有个底了。

  如同地质书上所写, 北关的土地比较干燥, 所以北关适合种植旱地食物,比如玉米、小麦、大豆等, 至于水田就不用想了, 雨水少,再开垦水田种稻谷, 那简直就是找死。

  除此之外, 顾灵还发现北关的另一个情况,天气除了干燥之外, 灰尘还很多。针对这个情况,顾灵想到了种树,种树可以阻挡风沙啊。北关风大、沙尘多,还有一个原因, 这些风沙都是从关外吹过来的,而关外平原地区较多, 森林极少。

  顾灵在休息的半个月里, 也写好了北关的计划。

  北关的司农司只有她一个人, 光杆司令干不了事,但要说招人的话, 顾灵心中是喜欢原班人员的, 就像看电视一样,第二季如果有第一季的原班人员出演,肯定会更加的吸粉。

  只是, 顾灵不知道罗素和何淋她们的想法,所以她离开京城的事情,就写了三封信。一封是给罗素的、一份是个何淋的、一份是给顾家的。

  而此时,三封信已经到了彼此的手中。

  罗素看到信的时候,二话不说的开始收拾行礼,她是个孤家寡人,至今未婚,连亲事也未定。之前因为朝廷选秀,大家的亲事都可以推迟,罗素也因此至今单身着。罗素有远大的理想,因为一个人的关系,她了无牵挂,所以愿意到处去看看。原本因为当了女官,还以为要局限在县城的司农司里了,洪旗县也成立司农司衙门,像罗素、何淋等之前跟着顾灵的人,自然被安排进里面了。不过现在有了其他的选择,罗素更加愿意去北关看看。

  而何淋则犹豫了很多。北关不比其他的地方,自从进了司农司衙门,地质、农业相关的书籍何淋也看过,所以何淋犹豫了,因为北关很苦。这是其一。

  其二,北关距离洪旗县有些远快马加鞭都要五六天天的时间,像她这般做马车的话,那就更远了,说不得要十来天。这么远的地方,对何淋来说就是离乡背井了,她不想离家人太远。所以考虑了很久,何淋终究还是没有去。

  桃水村

  顾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好了,钱卫带来的家书有顾森来念。

  顾森觉得责任重大,拆信的时候都紧张的不得了。他拿出信:“亲爱的爷爷奶奶,你们好吗……”

  顾奶奶:“乖宝就是关心我。”

  顾爷爷点点头。

上一篇:公子藏媚

下一篇:饲养病娇恶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