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27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科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崔氏又道:“五十斤稻糠。”

  稻糠在农家是用来喂猪、喂鸡的, 当然喂牛也非常的好。

  从来不做亏本生意的顾奶奶爽快道:“行, 不过只能借两天。”

  崔氏讨价还价:“两天哪里够啊, 我们家上等田中等田加起来得有十亩。”

  顾奶奶:“剩下的人耕,我们家牛也是要休息的, 不然让牛休息两天, 你再来借。不过还得给五十斤稻糠。”一亩地五百来斤谷子,能出一百五十斤的稻糠,牛每天耕地两亩, 两天耕四亩,顾奶奶觉得收五十斤稻糠还是看在手帕交的份上便宜了的。

  崔氏:“行吧行吧。”

  别看两人斤斤计较,但是这种斤斤计较不损她们的感情,大概这是极品的友情吧。

  因为今天顾灵买了肉回来,所以顾家的晚饭有肉有菜,又特别丰富。

  同时,今晚的桃水村里,各家都在说顾灵的事情,就是顾家大房也不例外。

  顾大伯今天特别有精神:“念书可真是好,以前都说男娃念书给家里挣面子、挣口气、考秀才、考举人,我现在觉得女娃念书也挺好的,你看灵儿,就学会画画了,一幅画还能卖三十两银子,给家里都买牛车了。”虽然二房的牛,但是说出去顾大伯也觉得骄傲。而且顾灵是他侄女,他也觉得有面子。

  顾大伯母认同她的话,不过:“话是这样说,但如果要去念书的话,还是让男娃去吧,男娃如果画画能挣钱,挣的也是给咱们家里的,女娃以后可是要出嫁的,总不能去婆家拿钱吧?”这种事情顾大伯母也做不出来。

  顾大伯也没有反对,如果在男娃和女娃中选一个去私塾的,他当然也会选男娃。

  顾兰闷声不响的吃饭,今天一个下午听的最多的就是顾灵的事情。她心里也震撼,顾灵画的那么好吗?一幅画能卖三十两银子吗?到底是什么画,能这么值钱?上辈子也没听说顾灵有这本事。不过,上辈子顾灵也没有机会去私塾念书,也就没有人教她画画了,所以……是自己对顾灵的出手,是自己对顾灵的那一推,导致了一切的转变。

  顾小兰听着爹娘谈话,忍不住道:“娘,我能学画画吗?”

  顾大伯和顾大伯母顿时看向她,就连顾兰,也忍不住看着自己的二妹。

  顾小兰在大房是不得宠的,和顾二兰一样,从小到大都是默默无声的,每天只会埋头苦干。因为顾二兰的出生是顾大伯母不期待的,她多么希望二胎能生个男娃,结果生了一个女娃,所以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在父母不得宠的情况下,顾二兰从来不会主动说话,也不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了。

  “你……你说啥?”顾大伯母怀疑自己听错了。

  顾小兰缩了缩脖子,头低的更下了:“我……我也想去学画画,学了画画,然后可以卖钱。”她的声音跟蚊子一样嗡嗡的响,很轻。

  顾大伯母道:“你就别想了,这学画画还得去私塾,去私塾得要四两银子呢。拿出四两银子去学也不一定学得好,咱家也没这个钱。你们不是在跟着朱家婶子学女红吗?把女红学好了,将来有一门手艺在,也能做东西挣钱。看你们朱家婶子,就是用这一门手艺养大了朱家兄妹,还能供朱家女婿去私塾念书,所以这女红学好了,能挣的钱可不比画画少。”顾大伯母的想法和大多数的妇人一样,觉得女红才是正道,送女娃去念书、画画,并不是说不是在正道,而是这不是乡下老百姓能供的起的。

  再说了,像顾灵这样,才念了一个月的私塾就能把画画好去卖钱的,又有几个?

  “娘说的有道理。”顾大伯母的想法也是顾兰的想法,“二兰,你把女红学好了,一样能挣钱。前头我去镇上给朱大哥送饭的时候,去镇上铺子里看了,做的好的女红也能挣好几两银子的。

  至于学画画这事情,你就别想了,且不说去私塾要四两银子,便是画画的纸笔墨也是要钱的。我还听朱大哥说,得画很多的画,才能画出好的。

  别看顾灵现在一幅画能卖三十两银子,谁知道她背后画了多少画?又有谁知道她背后的付出?”是的,付出。顾兰宁愿相信顾灵背后付出了很多,也不愿意相信她进私塾一个月就能把画画好。

  顾二兰轻声道:“可是朱家婶子不是说了吗?我们的手不适合绣绣品,只能做做帕子和荷包。”实际上,朱家婶子说是因为她们做的粗活多了,手太糙了,不适合学女红。尤其是珍贵的绣品,布料都非常的珍贵,被粗糙的手一碰,说不定布料都会勾丝。所以朱家婶子说,如果她们非要学的话,也只能做做帕子,做做荷包,绣品是碰不了的。

  但是,大姐没有放弃,她开始保护自己的手了,也因为要保护自己的手,用来绣绣品,故而割草这种事情她就不做了。所以,这些事情就交给她和小兰了。

  顾兰:“便是帕子和荷包也是能卖钱的。朱家婶子还是不要拜师费,免费教我们的,我们要争气。”

  顾二兰沉默了,不说话了。

  晚上,顾兰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顾灵一幅画三十两银子的事情。如果说在之前,她学女红、学识字,是在跟顾灵争一口气。那么这一刻,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顾灵和自己的差距在越来越远。她现在也识字了,但是她不会画画,她也没有这个信心去学好,更加没有这个条件去学好,她现在能掌握的是……女红,她一定要把女红学好,希望将来也能绣出值几两银子的绣品。

  翌日

  今日顾灵起的特别早,一则昨天晚上睡的早,二则今天早上顾老二要去学赶牛车,顾灵也想去看看。

  只是顾灵没有想到,等她起来的时候,他们家的人都已经起来了。因为……大家都要去看顾老二学赶牛车。

  “起来了,快来喝豆浆,暖呼呼的豆浆,可香着呢,可是用今年刚收来的豆子磨的。”顾奶奶一见孙女起来了,就吆喝着大家吃早饭。

  村里人就算有豆子,也很少磨豆浆的,因为磨豆浆很麻烦。

  顾家的豆浆是没有过滤的,顾灵不知道别人家是不是这样,反正顾家就是这样的。豆浆之所以不过滤,是因为豆子能饱腹,豆渣自然也能吃。豆浆在锅里煮熟之后,又加了糖,所以豆渣也是甜甜的,大家都喜欢吃。

  不过,顾灵的这碗豆浆是没有豆渣的,她今天吃豆浆加包子,包子还是肉包子,顾奶奶一大早起来做的,还有屈氏和杜嬷嬷一起。说起来,因为大房被分出去了,所以顾家倒是有房间给杜嬷嬷住。

  顾家一家人吃好饭,杜嬷嬷留着收拾,王宝根就来了。“婶子、大地,你们好了吗?”

  顾奶奶道:“好了好了,宝根啊,今天辛苦你了,饭吃了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院子里等着呢,除了躺在床上断腿的顾爷爷。

  王宝根爽朗笑了一声:“吃了婶子,那现在我带大地去学赶牛车了,这得去村子外面的路上学,那里路宽,也好上路,你看行吗?”

  顾奶奶哪有不行的,当然行了。只不过,王宝根不是带顾老二去学赶牛车,而是带顾家一家人去参观。

  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王宝根拉着牛车在前面,一边拉着一边指点顾老二。路上见到的人不少,看着一家子整齐的出现,有人问:“你们这是去干啥啊?去镇上吗?”

  顾奶奶:“哪里有,是宝根教我们家老二赶牛车。”

  “啊哟,这有意思了,我也来瞧瞧。”地里头正好闲了下来,这不,大家也有休息的时间。

  于是,这一个跟,两个跟,等他们走出村口的时候,有六七个人跟着了。有汉子也有妇人,其中最闹腾的就是崔氏了。

  不过,看人家学赶牛车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除了崔氏之外的几人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顾老二跟着学了两次了,这两次都是王宝根在赶牛车,他坐在旁边看着,包括怎么安抚牛,王宝根都说的清清楚楚。

  王宝根道:“下面你来试试,我在旁边坐着,你放心吧。”

  一过去、一回来,刚好两次,所以这第三次,他们又到起点上了,而起点站着顾家人。本来有些信心的顾老二,看着一家子的人,尤其是顾奶奶这座泰山,顿时,他所有的勇气被压了下去。

  顾老二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唇:“我……咦,前面有人骑马过来了。”

  王宝根道:“等马儿过了再试试,骑马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咱们得让着。”

  顾家人也看到了前方几匹马过来,原本在路中央的他们站到了旁边,就怕冲着贵人。

  一共四匹马,从他们的面前一刹而过。

  只是……

  “吁……”其中一人呵停了马,就着骑马的动作转了个身,三两步来到顾家人面前。

  “白大哥,你做什么?”

  “公子……”

  顾家人也紧张的看着对方,脸上谨慎和担心的神情毫不掩饰,也掩饰不了。

  其余的三匹马也紧跟着过来。

  四人坐在马背上,在晨光的照应下,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四……四七?”首先骑马过来的人出声,觉得叫四尺七有点不礼貌,所以简称四七。

  顾灵的脸黑了。她认识这个人,就是那天在钱夫子门口偷听她和钱夫子说话的人。“干嘛?”顾灵一想起他刚才的称呼,就没好气了。真是白瞎了这张脸,不礼貌、没有修养的男人,长得再好看也没用。

  白谨亦噗嗤一声笑出声。他觉得这小姑娘真有趣,貌似不喜欢这个称呼,可怎么又应声了?

  顾灵一听他的笑声,心里气的不行,她转过身,也不看他,朝着顾老二喊:“爹,你快上车啊,宝根叔等着你学呢。”

  被闺女撒气顾老二:“……哦,好。”

  白谨亦又驱着马来到顾灵面前,不等顾灵开口,他在马背上拱手道:“那日急着见姨母,并非有意偷听姑娘和姨母说话,在下这就跟姑娘道歉。”

  顾灵是猜得出这人和钱夫子相熟的,所以方才也没有那么客气,还打算这人如果不礼貌,她就去钱夫子面前告一状呢。否则在陌生人面前,她肯定不会如此。但听他唤钱夫子为姨母,她的生气被惊讶取代了。“你是钱夫子的外甥?”

  “白大哥,这是钱夫子的学生吗?也是我家私塾的?”马上一名蓝衣少年道。

  白谨亦嗯了声。

  蓝衣少年赶忙道:“那敢情好,在下彭承晖,彭家私塾便是我爹开的,小姑娘也算我同窗了。”

  顾奶奶等人听到少年的自我介绍,惊了一跳,那是彭举人家的公子啊。举人家的公子在他们眼中,那便是顶顶高的身份了,更何况还是开了私塾的彭举人家。

  顾灵想了想:“师兄好。”参照楼心明她们的叫法,叫一声师兄没有毛病。

  彭承晖听着乐了:“师妹好。”

  白谨亦看了彭承晖一眼:“四……七七姑娘,你是我姨母的学生,便也跟着唤我一声师兄吧。”

  顾灵:“……”

  彭承晖又快嘴道:“原来你叫七七啊,这名儿听着有意思,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通常姑娘家叫这个名儿的,爹娘肯定很是相爱。”

  顾灵:“……”

  大字不识一个的顾老二和屈氏的确相爱,相互友爱?

  噗嗤……白谨亦又忍不住笑出声:“你这家伙文墨不通,就别装腔作势了。七七师妹,我们听说桃水村的山上野物很多,我们是来打猎的,但不知桃水村有没有猎户,只请他给我们带路便行,路费好商量。”

  这个季节来打猎,便是秋猎。按照儒家说法,春夏是猎物繁殖的季节,冬季太冷,动物都藏着不出来,所以秋季是打猎最好的季节。古人推崇儒家思想,所以才有秋猎。当然,平日里私下狩猎,则不分季节了。

  不过不管是猎户还是其他人私下狩猎,都不会猎怀孕的母兽,这是基本的常识。当然,也有人心怀恶意,会猎怀孕的母兽。

  白谨亦这话一出,一边的崔氏就忍不住道:“我男人是猎户……我男人是猎户……”

  彭承晖听了挑了挑眉,看向顾灵。比起崔氏那迫不及待的样子,他自然是相信顾灵的。

  顾灵道:“彭师兄,李奶奶的夫君姓李,便是我们村子里出了名的李猎户,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打猎一把手,要说让他带路倒也没错。不过李猎户年纪有些大了,若是上山遇见危险的话……”

  白谨亦道:“师妹放心,只带个路,带到了猎物处他可回来,也可在一边等候,我等都是习武之人,无需他涉险。”

  顾灵一听就放心了。毕竟她和眼前的人认识,如果李猎户因带路而出了事情,说不定崔氏会怪她。得了白谨亦的保证,顾灵便对崔氏道:“李奶奶,您看着办吧,是否要叫李爷爷给他们带路。”

  崔氏道:“老头子是老猎户了,带路没问题,打猎是不行的。”崔氏也不是傻子,自己能过的好,主要还是老头子活着,如果老头子出了意外,她一个老婆子还指不定什么日子呢。所以,比起孩子,她是最不想李猎户出事的人。

  白谨亦:“这位老太太放心。”

  崔氏:“那公子跟我回家吧,我给你们前头带路。”

  “请。”白谨亦等人拱手,接着又同顾灵打了招呼,“七七师妹,我们先走一步了。”

  彭承晖:“七七师妹再见。”

  顾灵本来想跟他们挥挥手的,但是……七七这是什么称呼?

  待崔氏带着四人离开,顾奶奶也不管还在辛苦学车的儿子了,她打听起了那几人:“乖宝啊,他们都是私塾里的啊?”

  屈氏也睁大耳朵听着。

  顾灵给老太太细心的解释:“我并不认识其余的三人,我认识那位穿黑衣的公子,那日我在钱夫子书房里见到过他,她好像同钱夫子很熟悉,我也是这会儿才知道,他是钱夫子的外甥。”

  顾奶奶是知道钱夫子的,也见过,是一位很温柔的夫子。

  “不过,听那位蓝衣公子的介绍,他是彭举人家的公子错不了。”顾灵道。钱夫子能被请到彭家私塾,和彭家定然熟悉。所以钱夫子的外甥认识彭家的公子也在常理之中。

  “啊哟,这两位公子长的可真俊,老婆子见过那么多人,就没见过这么俊的公子。”顾奶奶道,“尤其是那位穿黑衣服的公子,跟姑娘似的好看。”

  顾灵:“……”我的奶奶哦,这可不是夸人的话。

  屈氏也跟着点点头,算是明白了。

  不过今日遇到白谨亦,顾灵也想起了一件事。当日她跟钱夫子说起过婚事的事情,却没有跟顾奶奶和屈氏说过。屈氏她不担心,不敢越过奶奶给她定下婚事,就怕顾奶奶自个儿把她的婚事做主了。

  所以借着这次的机会,顾灵道:“奶奶,那日钱夫子同我谈话,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说我先念书,然后也一同相看男子,如果有看中的就把亲事先定下来,免得到了十六岁还没定下,匆匆忙忙的。太过匆忙是挑不中好男子的。所以奶奶,我的未婚夫得我自己看过,说不定钱夫子也会给我留意,您可不要觉得对方好,便私自给我定下啊。”

上一篇:公子藏媚

下一篇:饲养病娇恶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