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179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纪彬自然不介意。

  等等,怎么就开始畅想摘棉花的场景。

  明明现在棉花还没长好,再等等,再等等。

  七月下旬,詹明也从外地回来,在春安城家里没待两天,就来纪滦村了。

  他这次是从苏杭回来的,还带了那边时兴的首饰跟布料。

  詹明也看出来了,给纪彬送礼物,他可能一般般,但给引娘买,那肯定没错。

  苏杭那可是锦绣之乡,带回来的布料定然是极好的。

  怎么说呢,引娘现在的衣裳首饰,放在宿勤郡,那也是不输人的。

  纪彬带詹明在客舍住下,就听詹明道:“你是不知道,南军国各地种棉花,都快种疯了。”

  “但有一半都是没成的,要么被骗,要么找的地方不合适。反正赔钱的人是大有人在,有些人赌这棉花能种成,竟然卖儿卖女,实在是脑子有病。”

  詹明毕竟是在外跑了一大圈,知道事情更多点。

  因为去年棉花的价格,让不少人都心动了。

  可这是种地,成不成也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就是让最老成的庄稼汉过来,他也不能保证种下一定能收获。

  谁知道会不会碰上什么天灾人祸。

  再说还有人浑水摸鱼,骗了不少钱财,如今各州府都在尽力搜查。

  可听说这些人已经躲到邻近的海岛上,也不知道人去哪了。

  詹明小声道:“我们这隔壁的兴华府不是临近大海,咱们宿勤郡又住着禹王殿下,听说上面要派他去搜查这伙骗子,毕竟这群骗子少说骗几十万两白银。可不是银票,是真的白银。”

  纪彬愣住,他知道外面为棉花疯狂,但竟然疯到这种程度?

  用假种子骗人这种事,都能骗几十万两白银?

  银票可以作废再来,白银若是流出来,那可不是好事。

  怪不得是大案了,主要是涉及的人一定很多,像他们隔壁村黄夫人黄老爷这样的,肯定有很多。

  黄家经过这事都元气大伤,更不要说更穷一些的人家了。

  这禹王他也是知道的,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听如意楼柳掌柜讲过,这禹王刚来之时,还引得不少人往上靠。

  如意楼柳掌柜还拿着问题试探过他,要不要靠近禹王。

  但纪彬跟如意楼真正东家的意思都一样,那就是禹王到他们这种穷乡僻壤,定然不是自己来的。

  估计是跟太子斗输了,这才来这边避风头。

  可如今他要借着棉花种子骗人的事挣份功劳,然后回京?

  纪彬刚想到这,下意识觉得好笑,自己想得真的太多了。

  这不是他操心的事。

  若这禹王真的能追回银子,那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至于他跟太子之争,也不是他们这种小人物能管得了的。

  虽然他对本朝太子印象确实不错吧,但这不是他该想的。

  还是着眼他的四百亩棉花地吧。

  今年价格肯定不如去年那样好,可也差不了太多。

  一个是知道棉花御寒效果很好的人更多,另一个是种棉虽然是热潮,但有一大半人已经倒在热潮下面。

  所以今年的销路肯定很广。

  詹明说完这些,不好意思道:“我这一出去又是几个月,全靠你看着棉花田了。”

  纪彬摆摆手:“我在这都没事做,你来了,咱们大眼瞪小眼吗。”

  他俩都不是会种田的人,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更好。

  他跟詹明擅长是做买卖好吧。

  自从詹明一来,纪滦村的人都知道,他家这棉花收获季节差不多要来了。

  可最近也是田地收获的时间啊。

  今年虽然不如去年那样丰收,但也是不错的,各家各户都忙着收稻子,就连去刺绣坊闲聊的人都很少,多是在家忙农务。

  纪彬棉花田这边,也只要花一天十五文的价格请人了。

  毕竟农忙的时候,这个价格还算能吸引人。

  纪老爹更是两头忙,他家田地本来就多,好在其他儿子也多,忙完稻田忙棉花,硬生生累瘦好几斤。

  纪彬看着,只让引娘去联系上次来卖猪的老汉,让他宰头猪过来,给纪老爹送过去。

  给了纪老爹,那里长,包达,李裁缝,还有宣家岳父岳母自然不能少。

  最后再留个好肉送到修路那边,给柴伯父跟宣老爹他们吃。

  送完之后纪彬还柴力他们试图辩解。

  不是我家吃肉多啊!

  是真的要分给很多人!

  但这都是借口!

  十里八乡都知道因为你家爱吃肉,周围都发展起养殖业了好吗!

  算了,纪彬懒得解释。

  他带着柴力,詹明,没事也在棉花田里转,看看有些干枯的花苞都给取下去。

  再进入八月,能来做活的农人就更多了。

  而且到了八月之后,看花田里几乎一天一个样,有些早熟的棉花都能开始摘了。

  只要是花朵绽开,完全绽放,那就是可以采摘的时候,这会棉花枝干也没那么多水分,懂技巧的,稍微掰一下就能掰下来。

  像盛开的棉花朵,直接把棉絮抽出来就行,反正不同的花朵,还有不同的采摘方式。

  反正焦农人在信里是这么讲的,至于再具体的内容,那说起来可太复杂了。

  总觉得焦农人留下来的怎么播种的书,还有纪彬记载的资料,再加上来回的书信,真的够出一本棉花小集的了。

  基本就是教怎么种棉花的。

  焦农人甚至也在考虑这件事,还在信里问了纪彬的看法,等他给本家写信之后,看看能不能写下来。

  纪彬回信也简单,说他们这里的经验可以供宿勤郡这边参考,如果真要写的话,应该收集十几个焦家人的经验,那样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流芳百世。

  是的,纪彬用了流芳百世这四个字。

  但著书这种大事,写的还不是胭脂银粉话本,而是专业的农业书籍,用流芳百世来说,只怕都轻了。

  焦家若是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书,只怕在汴京也有一席之地,再也不会受人胁迫。

  可这事定然要低调的,做不成之前不能乱讲。

  焦农人有这个想法,一个是觉得教导各家种棉花的时候多有不便,另一个是觉得,再过几年这种棉技术也是瞒不住的,写不写书,其实差不多。

  可真写成了,只会对焦家有利。

  若是在起个《焦氏种棉》,这样的名字,那效果更好。

  反正焦农人那边还在等回信,纪彬这边只管收棉花就好。

  真开始收棉花,纪彬才知道里面的辛苦,他雇了二十个人来摘棉,每天早上太阳起来摘一遍,傍晚摘一遍,尽量不让刚张开花朵的棉花上有露水,否则都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原因。

  纪彬还隐约记得,一定要在雨天来之前把棉花收完,不然这雨水一下,棉花就完蛋了。

  所以摘棉的事,重之又重。

  一听纪大哥这样说,引娘都有些想帮忙了。

  但她袖子还没挽起来,就被纪彬拉过去,笑着道:“你去做什么?回头手指再受伤了。”

  引娘立刻摇头:“不会的,我在娘家也做过农活啊。”

  纪彬却不停,捏住她手腕,开口道:“你看你的手,现在还能做农活吗?”

  平日里各种擦脸油擦手油养着,引娘的手早就嫩的跟豆腐一般,平日里最累的活就是打算盘。

  这就不是做农活的手了。

  他们在这小声说话,引得不少人羡慕。

  看看人家小夫妻的感情,多好啊。

  引娘也仔细看了看她的手,不过是养了一两年,好像真的不想做活的事。

  她还在犹豫,纪彬那边已经招呼人去摘棉了。

  詹明也下了地,不管会不会吧,反正试了再说。

  因为纪彬这里缺人,酿酒坊不少小伙子们也过来帮忙,反正酿酒之后还有点时间。

  纪彬也不白嫖他们的劳动力,但凡过来的,都会给相应的工钱。

  这样一说,大家摘棉的动力就更足了。

  纪彬见引娘确实想去玩,只让她摘些简单的,随便玩一玩就好。

  詹明看着纪彬,忍不住啧啧道:“就应该让平老板,老梁老陈他们看看你的模样。”

  纪彬懒得理他,开口道:“你连个对象都没有,还来嘲笑我?”

  ???

  这话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大。

  但纪彬身边的詹明,柴力,都没娶亲啊,一句话伤害到两个人,也是很厉害了!

  就在纪彬带着人奋力采摘棉花的时候,却接到另一封信,还是詹明口中的平老板寄过来的。

  这信的内容让纪彬面带古怪,看着自家田地里奋力采摘的场景,下意识去问纪老爹,这么摘下去,还要几天时间能摘完,最近会不会有雨。

  纪老爹道:“如果全力采摘的话,大约要三四天。最近七八天里,都不会有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