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411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两人气质看似温和,但纪彬嘴角的笑意却让人挪不开眼,总觉得他没那么简单。

  他身旁的引娘则是真的笑意盈盈,落落大方。

  三月三一早,这样的夫妻两个,就带着盛装打扮,但依旧显得凶悍的陈乙出发。

  詹明,詹明表弟,振生,自然也是有太子府赐衣。

  也是沾了纪彬的光。

  反正詹明表弟几乎要把衣服供起来了,估计这次穿过之后,以后肯定要当传家宝的。

  振生也差不多,反正都是战战兢兢,生怕损毁了衣裳。

  但一到春华楼前,这点顾忌就没有了。

  没办法,人太多了,就是人挤人。

  汴京百姓都过来看热闹了吧。

  虽说圣人还没到,可此时已经人山人海,全靠汴京城内兵士守卫,将人群尽量散开,并分隔开来,这样避免踩踏。

  纪彬牵着引娘的手,总算下马车走到官员通道。

  他出示了朝廷文书,这才能带着引娘,詹明他们走到进入春华门城楼上。

  那兵士一看到纪彬的名字,眼睛立刻亮了,看着纪彬道:“您就是纪先生?天啊,总算见到您了。”

  兵士这么一喊,周围很多人都好奇地看过来。

  那兵士不好意思道:“虽然我没去边域打仗,但听同僚们说,多亏你们的棉衣,真的能救命。”

  虽说不是同一处任职,但天下兵士自然有归属感。

  纪彬帮了他们,就跟帮了自己一样高兴。

  反正这么一喊,周围不少兵士看向纪彬的眼神都变得善意很多,还有人主动请缨带着纪彬去城楼上。

  至于后面排队的三品官员?

  自己找位置啊,他们才不领着呢。

  也就纪彬有这种待遇。

  而且在这个带路兵士的介绍中,这一路兵士都知道了,纪彬原来长这个模样!

  这就是纪先生!

  他身边的是他娘子!

  两人好般配啊。

  纪彬无奈,但脸上最多还是笑,谁都会被如此热闹的气氛感染吧。

  他也不例外。

  登上城楼,宴席桌子自然已经摆好,这城楼之上,最中间的位置是圣人所坐,侧边为太子。

  剩下的皇子还要排在嫔妃们后面,他们也知道,自己等人也不要想那么位置,现在都是老老实实。

  再两侧就是朝中文武重臣,除开城楼中间的位置,延伸到两侧,左边是官员席面,一共九十列,每列六排。

  右边是士族席面,同样是九十列,也同样是六排。

  这春华楼城上经常办这样的盛会,但桌子这样多的还是头一次。

  但圣人讲了,但凡京中大小官员,都可以来此。

  这席面自然长得厉害。

  不止城楼上有,城下的彩棚则是各门户的地方,彩棚能在前排的,还有圣人赏赐的御酒。

  纪彬到的时候,席面已经坐了一半的人。

  不得不说,这春华楼就是宽敞,不是如此巍峨的城楼,都坐不下这么多人。

  众人站在城楼上,看哪的表演都很清楚。

  特别是春华楼前的春风池,热场的水傀儡已经开始表演,那表演的人声音洪亮清晰,听说是汴京的名角,可他还是有点紧张。

  能在圣人面前表演,那是多大的福气。

  这些表演者若是演得好,随时都会有城楼上下的赏钱,看来也是挣得盆满钵满。

  引娘扔了几个银角过去,她扔,纪彬给她递,倒是引来不少瞩目。

  没办法,这两个人相貌气质太过出众,不想看他们都不行。

  但引娘在汴京也是有些脸熟的,不少一起打过马球的女子过来打招呼,剩下的人才知道,他们就是在汴京极有名气的纪彬引娘。

  若不是兵士们回京,只怕他们的名声会更响亮。

  可二人显然不在乎这些,看起来不骄不躁,颇有些自得其乐的感觉。

  不过传言中纪彬不是跟太子很熟吗,怎么没跟太子府的一起过来,反而独自前来了。

  像谭家的家眷,谢家的家眷,都会跟太子府一起来的。

  纪彬原本是要跟太子一起来的,引娘则是跟太子妃,谭小妹她们一道,可他想着太子那边肯定还要等圣人,而且自己混在官员当中,怎么看怎么别扭。

  干脆跟太子说了,他跟引娘先来瞧瞧热闹。

  这种小事自然没什么,太子只说纪彬的位置就在他跟谢阁老附近,到时候不要往后缩。

  纪彬尴尬一笑。

  完蛋,已经被太子完全算准了。

  这会面对众人疑惑,纪彬引娘肯定不会主动解释。

  疑惑就疑惑呗,跟他俩有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真的只是来看热闹的!

  看看下面的戏法,多有意思啊。

  待到巳初,差不多现代时间早上九点,太子跟在圣人玉辂后面,携带文武百官一起到场。

  黄罗伞盖张起,军士击鞭,迎接天子。

  纪彬已经来这半个时辰了,他们才到,后面更是有一串礼仪。

  好在今日大喜,圣人心情也不错,很多繁文缛节暂时免了,只是圣人坐在城楼上,四周都有幔帐,阻挡许多窥探。

  纪彬知道圣人的身体,这样的幔帐估计也是让圣人松口气,可以歇息的。

  但上巳节庆典正式开始前,圣人还说了几句恩泽百姓,国运大昌等等这种话。

  原本就是偏热闹的活动,如此已经可以了。

  再接着便是太子口谕,文武百官士族亲眷落座,上巳节庆典正式开始。

  先是军士击鼓,之前的热闹统统散去,算是开场鼓声。

  这声音雄厚有力,健硕的军士穿着彩衣,鼓声战天,观者无比击掌叫好,圣人都赞这军士们有力,可赏。

  这城楼上,圣人在中间,差不多是最佳观影位,旁边就是太子坐席,看下面表演自然也是清清楚楚。

  另一侧是征战回来的宗轮将军,还有他手下有功的将领。

  太子那侧接着便是已经赋闲的谢阁老,但他还是太子太傅,次位就是他。

  谢阁老席位再往左,则是五个席位的摆置,纪彬就在其中之一,算是当作谢家子侄的位置。

  他们这位置看表演也是极好的,只是后排的要站起来去城楼边上观看,纪彬倒是不用,他旁边就是早就认识的谢建宝。

  谢建宝对纪彬只有百般敬佩,自然不介意跟纪彬引娘坐一起。还不时给他二人介绍哪个是京城里厉害的琴师,哪个是厉害的露台弟子等等。

  陈乙则跟谢建宝的长随在一起,位置也是不错。

  再往两侧延伸,大多人已经站在城楼边上观看。

  只要不到城楼中间打扰圣人太子等,那都是随意的,詹明他们就在其中,位置也是不算远的,他身边还有个皮肤较深的和尚,看着慈眉善目,倒不像南军国人,估计是从古佛国来的。

  鼓声稍停,又有人说唱颂辞,这词在汴京十分流行,叫上阳春,也是极有名的曲目。

  其中青春三月蓦山溪,怎么听这么有意思。

  接着的表演更是应接不暇,看得人连连叫好。

  圣人这边赏赐也是如流水般送出去。

  不止是给艺人们的,也有给城楼下百姓的,每送一次,必然有人带头山呼万岁。

  圣人的精神好了许多,强撑着身子看到午初,差不多中午了,这才回去歇息。

  听意思的是,等到晚上才会再来。

  圣人一走,只剩太子在此,城楼上的各家明显更放松了,流水般的赏钱被投掷下去,喜得艺人们更加卖力。

  从杂耍到杂剧,再有宫廷歌舞,可以说非常齐全。

  引娘已经被谭小妹她们拉走,都在讨论哪家的表演更好。

  太子见此,朝纪彬招招手,明显让他坐自己身边。

  要知道太子旁边自然就是太子妃跟太子嫡长子。

  让人给纪彬搬了个圆凳,是极为尊崇了。

  太子道:“你们倒是来得早,今日的热闹如何?”

  这话一说,谢阁老跟旁边的宗轮将军都看过来,他们这些人离得都不远,自然能听到太子说的话。

  纪彬装傻:“自然是快活热闹。”

  太子笑:“汴京城里,这也不过是个小玩闹。若是等到秋社之日,只会更加壮丽。”

  秋社,那都是秋天的事了。

  自己早就回家了啊。

  太子说这话,纪彬也只是跟着笑。

  他这模样,倒是让宗轮将军,谢阁老无奈。

  怎么这孩子油盐不进呢。

  旁人的一二十青年,见到如此壮丽的场面,自然会对汴京有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