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第37章

作者:成白社 标签: 朝堂之上 科举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哭闹还是止不住。

  甚至还要拉着她去外间的窗边看。

  渠婉没法,只能站起身来,任他拉着自己过去。

  却在从窗口往下瞧的时候,不经意间瞥见了半张清俊的侧脸,动作忽的顿住,眼中透出兴味来。

第四十一章

  随意打发了个丫鬟下去帮自家儿子买馄饨, 送算是让这小祖宗放过自己了。

  渠婉靠在窗栏上,往下头看了半晌,才把陪在自己身边的妈妈叫过来, 下巴扬了扬,示意她往下看,语气盎然, 问她:“木妈妈,你可曾见过楼下那人?是不是京都哪一家的子弟?”

  木氏闻言便走过来, 认认真真地看了好一会儿,才确定地摇了摇头,回道:“大小姐, 这人,应当不是,这个年纪的京都名门子弟,老奴都见过,没有这个人。”

  想了想,又道:“怕是春闱在即, 来京都参加会试的举子。”

  木妈妈的眼力, 渠婉还是信任的, 闻言便弯唇笑了笑,“我猜也是如此。”

  见自家大小姐好像是对这个举子有点兴趣, 木氏低下头,轻声道:“大小姐,我这就让人去查一查这个人。”

  下面的人已经用完一碗馄饨, 起身与同伴离开了。

  渠婉收回视线, 又扶着丫鬟的手回了里间。

  自始至终, 对于木氏的话, 没说好,却也没说不好。

  木氏心中就有数了,下了楼,找到跟车的下人,低声吩咐了几句。

  ……

  沈伯文可不知道对面的首饰铺子里发生的事,等到沈杜吃完两碗,他起身将钱付了,谢过老丈,还笑着赞道:“您家的馄饨,味道真不错。”

  老丈闻言得意极了,笑眯眯地说:“后生,算你有眼光,我家的馄饨,可是好多年的手艺了。”

  这话被旁边的老太太听见,不由得在他胳膊上打了一把,跟沈伯文二人道:“别听他吹牛了,要是觉得味道好,就常过来。”

  沈伯文笑了笑,道:“一定来。”

  心中也想着,下次要带着自家娘子过来,让她也尝尝。

  循着原路,沈伯文与沈杜回到了书坊,邵哲见到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对不住师弟……”

  沈伯文却道无事,一起出了书坊的门,还同他说起了自己方才吃过的那家馄饨味道极好。

  邵哲闻言很感兴趣,开口道:“那等回头有空,我也去尝一尝。”

  “不会让师兄失望的。”

  听到他们说的话,清风也凑过来问道:“可是前面那条街,首饰铺子对面的那个馄饨摊子?”

  沈伯文点头道:“正是那家。”

  “那家味道是不错,老爷先前在这边住的时候,也总是过去吃。”清风道。

  居然正好遇上自家老师常去的摊子,沈伯文倒是没想到,但思及自家老师的性子,偏爱这路边的小食摊,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他们这边正说到自家老师,韩辑从自家父亲书房中出来之后,也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弟子。

  要不是还得在家里待几天,他就已经带着夫人搬出去了。

  回到自家房里,刚坐下,就瞧见自家夫人带着李妈妈回来,一脸的疲惫,顿时心知肚明。

  “母亲又跟你提过继的事儿了?”

  萧氏点了点头,低头啜了口李妈妈送过来的茶,才道:“问我们是愿意在大哥那里头挑,还是二哥那里挑,或者更想从老家那几房里找。”

  韩辑听得一阵无语,“大哥总共才三个嫡子,大嫂怎么可能舍得过继给我们?”

  “那你可就想错了。”萧氏抬起头来,想到方才在正房里的事儿,又糟心起来,同他道:“我看大嫂可是乐意得很。”

  “不必管她。”韩辑摆了摆手,只道:“咱们都已经商量好了,不用过继,下次娘再跟你说,你就说我不愿意,让她来找我说。”

  萧氏闻言便在心里苦笑,要是自家婆母是这么好说话的人,倒是好了。

  况且就算自己这么说了,也没有用,婆母只会让她劝自家老爷,如若不然,便是自己这个妻子没有做好,没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夫妻多年,韩辑轻而易举就看出了她的口不对心,细想片刻,干脆利落地道:“再住两天,我就跟母亲说,咱们搬到三元巷的宅子里去住。”

  能搬出去住自然是最好的,萧氏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

  不过即便是她,也没想到自家相公的效率竟然这么高,说是两日就是两日,竟一丝半点都没有拖延,两日后,就吩咐下人收拾东西装上车,带着自己去跟公婆告辞了。

  只不过看着堂上公公和婆母的表情都不太好看,而且都是冲着自家相公的,心里大概也猜到了缘由,但还是觉得有几分好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惹公婆生气的方式,都没怎么变过。

  不管用什么方式,他们总算是能搬出去自己住了。

  马车刚出了韩府的门,萧氏面上神色都放松了许多,韩辑看在眼里,也放下心来,同她玩笑道:“回来的路上,我看你跟延益的娘子似乎相处的颇为和睦?”

  萧氏闻言便笑了,“那个小娘子倒是很合我的眼缘。”

  韩辑欣慰:“你谈得来就好,先前在广陵那边,总不见你出门,还怕你一个人觉得无聊。”

  “跟你说不明白。”萧氏嗔了他一眼,转了话头道:“我还打算着,等你那弟子考上之后,就将他娘子带在身边,多出去交际一番,也颇有好处。”

  韩辑只道:“这是你们内宅的事情,你做主便是了,我也不懂。”

  夫妇二人说着话,马车的速度慢下来,停在了三元巷自家宅子门口。

  邓叔去敲门,开门的是清风,一看到外面站着的人,面上便是一喜。

  “老爷,夫人,您二位回来啦,是不是要在这边长住啊?”

  邓叔一把拍上他的肩膀,没好气地说:“这是你该管的?还不赶紧进去,吩咐人把正院收拾出来。”

  “邓叔你怎么又打我……”清风摸了摸自个儿被拍得有点疼的肩膀,还不忘为自己辩解:“正院是老爷夫人住的地方,我每日都过去打扫呢,干干净净的,直接就能住人。”

  韩辑先下了车,随后伸手去扶自家夫人,闻言便笑了起来,夸道:“清风还是这么机灵。”

  萧氏听着也忍俊不禁。

  清风嘿嘿一笑,让开地方,将老爷夫人迎进了门。

  ……

  沈伯文与邵哲此时还不知自家老师过来了,自从那日从书坊中回来之后,他们二人就进入了苦读模式,从早到晚地重复着读书,背诵,写文章,然后晚上互相批改,相互交流的过程。

  不过不得不说,师兄弟二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相比于先前,交流起来着实方便了许多,沈伯文也因此发现,邵师兄的学识,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扎实,反之看看自己的,就较为薄弱。

  但邵哲却发觉,师弟在时文上的理解,比自己要强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师兄弟二人一同读书,也算是取长补短了。

  周如玉心疼自家相公,又怕他身子撑不住,便跟厨房娘子打好交道,每日跟着她出门买菜,然后变着法儿地给他们师兄弟二人做各式各样的菜肴,晚上还有一顿汤水做夜宵。

  邵哲一开始还在客气推辞,但实在推辞不掉,用过几次之后,心中也不免开始期待次日的夜宵了。

  屋外,韩辑没有让清风惊动两个学生,站在门口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见他们两个正讨论地入神,丝毫没有发现自己过来了,捋了捋胡子,很是欣慰。

  不欲打扰他们,他看了一阵,便带着清风离开了。

  正因如此,直到中午快用饭的时候,沈伯文与邵哲才发现自家老师带着师母过来了,尤其是老师还说是在这边长住,不由惊喜。

  饭后,韩辑带着两个弟子去了书房,准备检查一番他们最近读书的成果,萧氏则是将周如玉留在自己身边,带着她回了后宅。

  周如玉见到师母过来,心中很是欣喜,经过进京这一路上的相处,二人之间也没那么生疏了。

  二人寒暄了一阵,萧氏忽然道:“如玉,从今日起,你便跟在我身边,学学怎么管家的,如何?”

  “管家?”周如玉有些不明所以。

  萧氏看着她,拍了拍她的手,耐心道:“毕竟你夫君要是考中了,日后是要当官的,到时你就是当家主母,该会的还是要会,以后也要替他应酬,见一些官员家眷,咱们内宅妇人,能做的不少,别小看了这一亩三分地。”

  “师母,我愿意的。”周如玉并不笨,听完萧氏所说的之后,她便明白过来,内心惊喜,点点头道。

  而且她心中也明白,师母是一番好意,才会提出这件事来。

  自己日后也想要帮上自家相公,师母所说的这些,她现在不会,但可以学,总能学会的。

  而至于沈伯文究竟能不能考上进士,周如玉丝毫都没有怀疑过,在她心里,自家相公是天生的读书人,一定能考上,就算这次不行,下次也一定可以。

  要是沈伯文知道他娘子心里是这么想的,也不知会不会觉得受宠若惊。

  萧氏看着她,见她虽然答应了,面上却还有些忐忑,不由得笑了,安抚地道:“如玉,不用怕,这些事并不难,有我教你呢。”

  周如玉闻言,提起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缓和了面色道:“谢谢师娘。”

第四十二章

  另一边的书房中, 韩辑将两个弟子最近几日的读书情况检验了一番,心中满意,道:“看来为师不在的这段时间, 你们二人也没有放松,这很好。”

  说罢又问道:“怎么样,你们两个都是南边的人, 刚到盛京,这边的气候还适应吗?”

  沈伯文上辈子是北方人, 到了盛京之后,除了一开始觉得有些干燥,后来便渐渐习惯了, 还习惯的挺快,所以他笑着回道:“学生还是挺适应的。”

  韩辑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他面上确实没有什么水土不服的模样,不由得同他开起玩笑来:“你才来了这么几日,就适应了,我都要怀疑你上辈子是不是南方人了。”

  说罢自己便笑了, 孰不知沈伯文心里却悄悄的点了点头。

  对, 您说的对。

  邵哲却里里外外都是个地道的南方人, 初来盛京,暂且还没能适应, 即便有师弟娘子做的夜宵,但还是清减了几分。

  韩辑见状,不由得多叮嘱了几句, 然后道:“还是要及早适应, 会试也得在贡院待九天, 要是身体撑不住, 腹内有多少才华学识,都发挥不出来。”

  “学生明白了。”

  邵哲面色赧然,点头应下。

  关心完两个学生的身体,韩辑似是刚想起来一般,端起茶喝了一口,放下茶杯才“哦”了一声,然后道:“对了,我叫了陆翌晚上来家里吃饭,你们师兄弟几个也正好见一面,我离京颇久,许多事也不曾了解,你们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回头可以问他。”

  沈伯文对这个年纪轻轻便身居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的大师兄,还是很好奇的。

  在他看来,一个人会读书,能考上进士,固然能证明一部分能力,但能否做好官,在其位谋其政,还能让上位者看重,才是真正的本事。

  如今正好有机会,他也想认识一番这位大师兄。

  ……

  因而,等到了晚上,陆翌终于上门,看着他手中还牵着一个与自家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娘子,小娘子还好奇地看着他们的时候,沈伯文不禁有几分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