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76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藏着个做游侠儿的梦。”

  夫妻俩心道这么说长辈也不好,故而有些不自在。

  程添带来的小姑娘姓俞,今年九岁,生的浓眉大眼,看起来倒是很伶俐。妙娘笑着安抚她道:“我在船上已经为你安排了屋子,拨俩个小丫头照顾你,你只当这里是自己家就好,有什么不好办的事情都跟我说,我来想办法,好么?”

  俞青青觉得一切恍若梦中一般,她爹娘才刚死,那些族人们就来夺产,老仆为了护住她惨死,他们甚至故意找茬,要关她在祠堂里,若非是她逃了出来,遇到路过的程老爷,也不会被解救。

  此去泉州府,她也是投奔一门远亲,但不知道人家收不收留她,故而心中忐忑。

  但有软软香香的床,还有这位年青夫人的关怀,她热泪盈眶,难得有片刻安宁。

  妙娘见她如此,忙安慰道:“俞姑娘有什么心事,只管和我说,若我能帮你,肯定会帮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妙娘知道她爹娘是抗倭而死的,本身就带了三分同情,如果能帮肯定帮。

  俞青青认定程添是好人,当然也会觉得程家都是好人,更何况她身上也没什么让人贪图的。她就说了自己的担忧:“其实是老仆告诉我说泉州有一门老亲,已经很远的亲戚了,我不知道人家还在不在……”

  “是么?那假如你亲戚不在了,你还有地方去么?”妙娘接着问道。

  俞青青连忙摇头,但她很快又挺起小胸膛道:“我懂些粗浅的功夫,您放心,我也不小了,能照顾好我自己的。”生怕妙娘为难,毕竟人家对她这么好了,她还一直劳烦人家,这样不好。

  妙娘一听说她会武功,倒是眼睛一亮,“俞姑娘,不如这样吧,你先去寻你的亲戚,若是他们愿意收留你,我另外送一份仪程给你,若他们已经不在泉州了,你便跟我们家几个老把式学点功夫,日后做我的女护卫如何?”

  她就怕程晏再被贬到哪里去,有时候男护卫到底不是很方便,若她有个女护卫也不错啊,妙娘暗道。

第116章 帮忙

  程添荐给程晏的俩个人,一人为泉州府本地人,四十来许人,没留胡须,整个人看起来异常年轻精干,另一人则是山东济南府人士,身量异常高大,然举止儒雅,有举人功名。

  这二人能够被程添看上,都有过人之处,程晏分别和他们聊了半天,也心中暗自佩服,不由得想程添看人还真是准,他身边还真是缺这种实干型的。

  以往他在翰林院,家中养的慕客也大多都是请客,谈天说地可以。但外放在外,这二位这样的实干派才是他所需要的,长于泉州的毛师爷虽然身上无功名,可是长于和人打交道,尤其是三教九流都认识,这样的人在地方上是很能干的,地方上可不同于翰林院,自己这个同知,是佐贰官,从清流到浊流就不能还和以前一样。

  这孟举人身上有举人功名,为人宽和却又不失为有原则之人,替自己坐镇处理事情也最是放心不过了。

  想到这里,程晏忙去程添房里,又再次谢过。

  程添却不以为意:“你说这些做什么,当年宗房老太爷也帮过我的,那时我比你还耿直上谏,只因先皇迟迟不立太子,差点被杖毙,是宗房老太爷救下我一命,我也因此在朝中获得了声望。此后我虽然在吏部,也不过是尸位素餐罢了,你不要急,这国家早就风雨飘摇了,是个人就看的出来。老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已经不再做官,但是为你出谋划策还是成的。”

  “这……老爷……”程晏很是感动。

  他这次上疏替郭清说话,大伯父和三叔不是没有异议的,认为他年轻,实在是太冒进,于做官一道上大伯父程清向来是做官之翘楚,但对他的说法都是太冒进。

  却没想到程添那样支持他。

  再有故去的祖父的余荫,让他受益颇多,这要他如何不潜心为民呢。

  程添又摆摆手:“你放心,如果是罗州我也不会去的,最多跟你推荐几个人,还是得靠你自己。”

  程晏笑了,他爹真不是寻常人。

  旁人巴不得给好处让人知道,他爹倒是格外坦诚。

  程晏又说了几句,正欲退下,程添便道:“倦哥儿如何了?许久没见他,可长高了些?”

  “他是见风就长,比寻常孩子要高,此时也正玩着,我让他过来就是。”

  程添对孙子和对儿子那是很不同的,他对倦哥儿是要多宠爱就有多宠爱,大概是隔辈亲,对程晏却时常端着架子。

  从程添处回去,程晏便同妙娘道这二位师爷的作用,以前这些话他是很少和妙娘说的,一来是怕她担心,二来也是觉得她不懂这些。但经过风筝事件后,程晏把外面的事情也会交代妙娘。

  “你不说我也知道,毛师爷和孟师爷既然是老爷送你的人,肯定错不了。哦,对了,还有那姓俞的小姑娘我也安置好了。”妙娘不由笑。

  程晏颔首:“有你在,我是最放心不过了。”

  妙娘见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就忍不住亲了他一口,这个男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

  很快就到了泉州港,早已经有来迎接的巡港兵,程晏要先去官衙拜访同僚,约莫今日肯定有接风宴,妙娘则带着倦哥儿一道去了官眷住处。

  一府一把手是知府,二把手是同知,在泉州地界,同知地位也不算低了,衙门也是紧邻知府后宅,算是一墙之隔。

  来喜现在是大总管在外跟着程晏,内总管便是妙娘陪房顾成,也是如意的丈夫,二管事则是彩云的丈夫何二,这俩人的妻子因为都是妙娘的培养,又忠心耿耿,办事也颇练达,妙娘也很放心。

  “咱们初来,搬东西时小点声音,可千万别吵到邻居了。”妙娘吩咐道。

  顾成忙道:“夫人说的是,小的们都记下了。”

  “嗯,那快去吧。”妙娘牵着倦哥儿的手进们去。

  甫一坐定没多少会儿,就有人递了帖子进来,说是汪通判的夫人来访,此时俞青青正教倦哥儿扎马步,她这一路都有妙娘精心照顾,且还说了即便她亲戚找不到,日后也能留下来,这让俞青青更加放心。

  听说有人来访,她就主动带倦哥儿去次间玩儿。

  已经四岁的倦哥儿很好动,正好俞青青露了几手,让倦哥儿好生佩服,也服她的话。

  妙娘看见这一大一小的背影也不由得暗自点头,这俞青青是个聪慧的姑娘,她怕是早知晓那门远亲不可靠,已决意留下了。

  年纪轻轻,这般有主见,对于孤女而言,这反而是好事。

  正想着,汪夫人进来了,她着青色比夹,年约四十上下,身形有些臃肿,脸上的法令纹令人印象很深。

  汪夫人乍一见妙娘也惊呆了,此女居然如此年轻,看起来分明就是涉世未深的少女模样,容颜惊人,若非白日天光大亮,她还以为见到什么精灵仙子一般。

  妙娘早已习惯旁人对她动不动就看呆了,她不免敲了敲桌子:“你们快些给汪夫人上茶啊。”

  “多谢多谢。”汪夫人不由得受宠若惊。

  程家下人在斟茶上很是利落,一会儿便上了一盏茶来,汪夫人呷了一口,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茶,但确实是好茶,回甘颇多。

  妙娘虽然不知道这汪夫人这么快来拜码头是为何,但是她也不动声色,只问汪夫人风土人情,旁的一概不问。因为她早知道大临吏治混乱的很,在先帝时就是如此,否则他爹如此干臣也不会落得如此屡屡得不到提升。

  现在永嘉帝上任后,京城都流民甚多,更何况是泉州,越是商贸频繁的地方,课税越重不说,贪腐也更多。

  下面的官吏可不一定都是看政绩在这儿当官,大多是有没有后台,少数是有真材实料,就是不知道汪通判来的意思了。

  有时候官场上,男人不方便出面,就会走女眷的路子。

  这时程家的下人又上了几样点心,汪夫人用的是心不在焉时,吃起芝麻酥饼时还被呛了半天。

  她身边跟着的丫头连忙拍背,妙娘不免关心道:“汪夫人您无事吧?”

  汪夫人咳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她左右看了几眼,小声道:“我有话想对您说。”

  妙娘抬手:“无妨,这些都是我身边信得过的人,汪夫人有事就说吧。”

  趁着所有人都还没熟悉,汪夫人第一个急不可耐,在她们还没归置好就急着等见面,不是想提前寻求靠山,就是有棘手的事情想哄骗她不知情的先应下。

  且听她道:“哎,今日我来全是私事,还望夫人不要见怪。”

  “虽然和汪夫人初见一次面,但是您既然相信我,不如就先说说是什么私事。”妙娘笑道,神情舒缓。

  只听这汪夫人开始道:“我家有一女,正值娉婷,原本十三岁时定了一门亲事,却被本地甄家女儿夺去,这甄家是泉州府有名的大商户,我们作为官夫人都奈她何,分明是甄家不对,上下却都拿了甄家好处,都不肯出来帮我们。”

  说到这里汪夫人很是委屈,她家老爷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却因为得罪了人,被贬谪到泉州多年,如今还只是六品通判,这就罢了。

  通判好歹也是官身,你甄家不就有几个臭钱,居然敢抢官小姐的婚事。

  而周围的人明明知道甄家不对,却无人敢得罪,汪夫人知道他们都是拿人的手软,反而劝自己不要再和甄家计较。

  故此,听闻程晏在朝中素有敢言之名声,她想这个时候她过来让程夫人替她主持公道,他们初来,甄家的打点还没进来,若是程夫人相信她的话,此时应下了,她就不怕了,至少这件事情不是铁板一块。

  妙娘心道,看来是自己所想的后者了,棘手之事,所以最先上门来让还不知情的她同意。她早过了热血上涌的年纪了,有时候很多事情不一定是自己看到的那样,即便要帮忙,也看看事情到底是如何。

  因此,妙娘听了虽然作惋惜状,但并未表现的愤愤不平,而是道:“我初来,没曾想此地还有这般事情发生。只汪夫人,这几日我舟车劳顿有些身子不适,不若等过几日我身体好些了,再找你来了解如何。”

  汪夫人却咬咬牙,当着众人的面跪在妙娘面前:“此事我们是有苦说不出啊,明明是他们不对,如今倒是被倒打一耙。”虽然没有确切消息,但汪夫人听说甄家很不满他们到处说甄家的不是,还听闻买通了庆王管事,在庆王管事面前说汪家女生的尤其美貌。

  谁不知道庆王辣手摧花,又好修道,常以女子之身采阴补阳之用,庆王府上不知道多少良家女子身受残害,但庆王因为是当今皇帝上位最强的支持者,所以永嘉帝对这个弟弟的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女儿若被庆王纳了必定是死路一条,为人父母,但凡有一条活路都要给女儿找。至于程晏若是因为对抗庆王而下场凄惨的事情,就不在汪夫人考虑范畴了

第117章 采珠

  妙娘对顾成家的使了个眼色,顾成家的忙上前扶起汪夫人道:“您看看您这是做什么?我们夫人才头一天来这里,您就这般,把我们夫人都吓到了。”

  汪夫人还想磕头,一把被琉璃拉了起来,琉璃又道:“汪夫人,您这般岂不是逼着我们夫人同意?”

  汪夫人脸一红,她还真有这个意思,但见座上妙娘笑道:“你们不要胡说,汪夫人哪里会存这种心思。汪夫人,不如这样,你先回去,到底这个样子我可受不起,但你说的事情我会细细思量的。”

  一丝口风都没露出来,汪夫人很失望,若是方才这位年轻的程夫人下来扶她,她还趁机抓着她,年轻人面嫩,总会经不住渴求。

  但是,她却让俩个下人扶着她,即便她说的潸然泪下,程夫人虽然脸上也是露出惋惜,但不为所动,甚至显得高深莫测。

  果真不能小觑,都说江宁程家为天下鼎甲之家,果然娶的媳妇也不是那么好糊弄。

  妙娘却也不能让她真的失望离去,不禁道:“不过,汪夫人你既然头一个找到我,那必定是信任我,你放心,等我安顿下来,能帮肯定帮。”

  这话让汪夫人心里顿时燃起了希望,否则……

  说漂亮,这位程夫人更是美貌过人,她女儿要是被害了,她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一个个旁观的刽子手的。

  她立马面上千恩万谢,但妙娘随即又道:“但你我二人萍水相逢,我帮真帮您也是帮一个理字,若是升米仇斗米恩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了,我也不是好捏的柿子。我公公伯父虽然致仕,但我爹如今还是河南布政使呢。”她看了汪夫人一眼,微微笑道:“就这样,您先回去吧。”

  汪夫人没由来打了个冷颤。

  待她走了之后,妙娘对彩云道:“你这几日打探一下她说的话的真伪。”

  “是,奴婢领命。”

  这外放可是和翰林院不同,翰林院普遍竞争不大,妙娘和程晏同僚的夫人有些都不大认识,大家虽然在同一个部分,但竞争不算激烈,还是多靠才具,地方上可不讲究这些。

  在京中你说自己上头有人家世如何,旁人笑你暴发户,但是在外,你若是不抬出自己的身份,大家就欺负你。

  待程晏回来,已经是晚上了,他虽然饮了一些酒,但是精神头尚好,敷了妙娘递过来的热毛巾后,整个人神清气爽了好些。

  “如何?上官看起来好相处么?”妙娘又递了一杯热茶给他。

  程晏接过来,呷了一口才摇头道:“很不好相处,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在他手下任官,除非是提线木偶,才到此处做的长久。”

  “那他为官如何呢?”

  “有名的悍吏酷吏。”

  程晏倒是不以为意:“你也不必担心,多难的事情总有应对之道,这天下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的机会兴许很快就会来了。”

  妙娘接着又说起汪夫人今日上门求见的事情,她的研判是:“虽然她胁迫我,但也看的出来泉州官场铁板一块,很难踢动。”

  其实汪夫人说的根本不是什么事情,要出一口气,是你自己争的,而不是靠别人如何。程晏只是同知,又不是御史,怎么能管这种已经木已成舟的婚事。

  但从中妙娘看出些许不同:“汪家的事情虽然是小事,但是说明这里无法无天已经很久了,怕是知府也是背后有人。还有本地士绅,晏郎,你可都要小心啊。”

  程晏握住她的手道:“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