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2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明明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由组合、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偏偏要顶着个集体企业的帽子?集体没投一分钱 ,这就造成了产权关系和司法解释的混乱,导致无数纷争和悲剧。

  人们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左”思潮影响下,有名的私营企业家就逮捕并判决了200多个。罪名是“贪污”、“挪用公款”等等。

  自已分掉自己赚来的利润,是“贪污”;自己调拨自己的资金,是“挪用公款”……因为你戴着“集体”的红帽子。

  河北一位私营企业家,因为“贪污”等罪,被判18年徒刑。热心的律师和记者为他鸣不平,说“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国企人员私拿公款,而这位企业家是无业人员,犯罪主体资格不符。又说他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由组合、自负盈亏的“四自”,国家和集体没投一分钱,实质上是私营企业。他的钱是自己经营所得,不能定为贪污等等,但是没有用,还得在狱中服刑。

  《中华工商时报》1989年11月10日发表文章说:“近几个月来全国个体户锐减了近四百万。”

  新华社办的《中国记者》月刊1990年5月号发表文章说:“近来在报纸和刊物上,有关个体户的报道少了。原因呢?不少编辑部感到有点拿不准。至于社会上,则更有甚者。在有的人眼中,个体经济已成了背时之物,最好是从重从快惩罚打击。有的人误以为中央已经收了,取缔是早晚的事。新闻界在一段时间内的沉默,增加了这种不安情绪。前几个月全国个体户锐减360万人,不能说和这种氛围没有关系。”

  这就是当时的舆论环境。

第266章 那就先做下来(捉虫)

  舆论压力已经转移到校园。

  作为当初的风暴中心, 这一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们都被集体拉去军训一年。而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也相当紧张,生怕再出事儿。

  李东方当初风头太劲,算是校园领袖之一, 不然也不至于被抓进看守所。毕竟看守所空间有限, 不可能关那么多人。

  现在,这个家伙明明已经研究生毕业, 不老老实实回乡报到不说, 还在学校里游来晃去,纠结一帮学生凑在一起,想干啥?

  尽管李东方解释了他就是单纯地在做程序,但校方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坚持让他赶紧走人。

  争执之下,双方大吵一架, 连李东方的导师都被牵连到了。

  余成过去找他的时候, 他已经喝得一塌糊涂, 因为是从前晚开始喝的。

  至于徐文文,这个姑娘带着队伍去外地跑业务了, 根本顾不上管这茬。

  周秋萍看着李东方醉醺醺的模样, 十分无语地看着余成:“你把他捞过来怎么办?晚上睡哪儿?”

  余成也头疼:“学校不让他呆着, 我也不好把他丢在那里。现在晚上气温低了,万一冻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他本来想的挺简单的,他估计曹总不会在周家一直待下去, 那就有一间空屋子可以暂且收留李东方。

  但他没想到,就一天的功夫, 家里又多了两个小伙子, 所以才这么尴尬。

  周秋萍捏着鼻子让余成把李东方先挪到前面的小楼房里, 抱怨道:“你把他拉去何谓那里也好啊。”

  反正何谓的四合院大, 他本来也把房子当成招待朋友的地方。每间屋都有床榻,不管哪个朋友过去,都不至于让人睡地面。

  余成看了她一眼,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他把人拎过来,一方面是担心周秋萍有要紧的话和李东方说,另一方面则是他已经一天没见到她人了,他很想看看她。

  即便什么事都不能做,光是看看,他也能够生出种满足。

  有的时候,人饿久了是不能吃到甜的,否则,食欲一涌上来,就再也压抑不住。

  楼房以前是茶楼,屋子里留下了不少大桌子。周秋萍把桌子拼到一块,招呼余成把人放上去:“就这么凑合躺着吧。你等等,我去弄点被子过来。”

  阿妈搬过来时,秉着赌气的心思,啥东西都没留下,就连旧被褥也一并搬了过来。这会儿刚好派上用场。

  周高氏在房里陪着两个孙女儿呢,看女儿来来回回,忍不住叹气:“这个小李也真是的,咋喝成这样了?”

  得亏小家伙们的睡眠好,不然早就被他那一嗓子给吵醒了。

  周秋萍看看没什么东西落了,便关上橱柜门,转过头来叹息:“他心里憋屈的慌,也难怪。”

  周高氏开始抱怨:“这学校也真是的,当老师的人怎么这么小鸡肚肠?自己的学生,就算有错,人家认错了,也没在搞事情,咋就容不下人呢?哦,非要把人一个个都逼走了才高兴。我看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还真不如出去算了。”

  周秋萍打水洗脸,闻声就笑了:“你别说,这种事还真说不来。”

  上辈子她听说过件事。

  大概是90年代初,美国有一次放开绿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很多呆在美国的中国人拿到了绿卡。后来他们想回国时,好像要去大使馆写一封悔过书。写完了,就能正常回国当学者做教授。有些知名学者,当时就是这么回国的,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在国内顺利升职称。

  但当时和他们差不多情况,没有出国留在国内的人,却因为档案里的一页纸,彻底断了在学术和科研界发展的可能。除了跳出来的人,留在体制内的,几乎都郁郁寡欢,再无施展才华的机会。

  周秋萍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她毕竟不是这个圈子的人。

  但人啊,有的时候必须得再往前跑一跑,往上爬一爬。只有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那些禁锢才有机会消失。

  这些,她当然不好跟阿妈讲,她只能强调:“我不会限制他的自由,要如何选择,看他自己。不过我得实话实说,他到了国外,在事业上取得发展的机会未必有留在国内大。国外这方面已经很成熟,而且有大量技术人才,他过去可能得不到机会。而留在国内,有的是舞台让他展现。反正他也不走仕途,不吃公家饭,那些事情影响不大。”

  周高氏有心感慨两句,可时候实在不早了,只能招呼女儿:“睡觉睡觉。”

  周秋萍躺在床上,亲了亲两个睡得小脸红扑扑的丫头。真服了小孩子呀,这睡眠质量。大人在旁边说啥,都不影响他们小呼噜打得欢快。

  临闭上眼睛之前,她还在心中思量,明天起床一定要和李东方好好聊聊。看这家伙到底怎么想的。

  然而交谈这种事情必须得是双向的,不能一厢情愿。

  第二天早上,周秋萍是顺利起床了,而且神清气爽。

  但是李东方那货人菜瘾大,昨晚吐了,今天早上才算正儿八经睡着,这会儿还在呼打成雷呢。

  如此状况,还谈个屁呀。

  余成倒是说到了另一桩事:“其他几个呢?他们现在借住在师弟们的宿舍里,但不是长久之计。要不要有进一步安排?”

  周秋萍眼睛落在二层小楼上,有了主意:“让他们搬过来住吧,楼下办公楼上住人,先安置下来再说。”

  这二层楼,原本她想拿来开店的。但一没想好要开什么,二来现在又风声鹤唳的,容易招小人的眼,干脆先放放。

  余成点头:“行,我去喊他们。”

  周高氏则有打算:“那要几张床?”

  “多买几张吧。”周秋萍想了想,“楼上每间房里都起码有一张,还要再找个阿姨,给他们打扫卫生,不然的话很快会变成猪窝。”

  周高氏追问:“那是不是还得给他们烧饭啊?这边又没食堂。”

  周秋萍摇头:“算了吧,多麻烦,让他们直接到外面店里吃。不然叫菜回来也行。”

  她感觉这条街还挺热闹的,小饭馆不少。从早饭的质量来看,整体水平也可以。

  没想到周高氏却头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行哦,人家后面做不做还两说。还是固定找个人吧,省得突然间没饭吃。”

  余成却关心:“那会不会超标了?七上八下,8个就是资本家的标准了。”

  这个不知道是谁从《资本论》里面扒出来的观点,雇工达到8个以上,那就是资本家。

  周秋萍无所谓:“都算在承包的电脑部里,校办企业,无所谓剥削不剥削。”

  卢小明好奇不已:“为什么七个就是不剥削,八个就成了剥削了呢?是不是他们聚集在一起,欺负第八个人?”

  小学生满眼认真,大人面面相觑。

  其实“七上八下”也就是抠字眼而已。简单点讲就是标准的教条主义。但在个体户刚刚兴起的年代,他们实在太需要权威为自己背书,为自己明确合法身份。

  周秋萍摸了下鼻子,来了个无耻的回答:“阿姨也说不清楚,阿姨等你学到了知识再回来教阿姨。”

  卢小明满脸茫然,周阿姨也有不知道的事吗?在他心目中,周阿姨是无所不能的。

  星星却兴奋起来:“我好好学,我学完了我教奶奶。”

  她有任务呢,她要学拼音,然后回来教奶奶。

  毕竟老年大学面对的人群主要是退休职工,默认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不可能在办个扫盲班。周高氏是开始学画画了,依然不认识字。

  周秋萍催促小女儿:“那你好好给我吃饭,吃完了饭赶紧去上学。”

  她又叮嘱余成,“买几台电脑回来,不然你们没东西干活。”

  反正现在大陆电脑根本不联网,就是个文件处理工具。搬过来就能编程,也不耽误工作。

  她起身,去房里拿了5万块的存折,直接递给余成:“你自己看着买吧,质量不能差,我现在真顾不上。别被人骗了。”

  余成眼睛盯着存折,半晌才“哦”了一声,伸手接下,点头保证:“我会好好挑的。”

  外面响起了喇叭声。

  车子停下,曹敏莉和苏珊下车,两人手上都拎着餐盒,是从江州饭店打包过来的早点。

  祝强一看到大肉包,激动得差点没掉下眼泪来,毫不犹豫地大喊:“阿姨,你最好了,我爱你。”

  青青和星星的表现更加直接,立刻要去亲亲阿姨。

  周秋萍赶紧一手一个摁住人,嫌弃道:“你俩嘴巴都没擦,别给我瞎起哄了。”

  她抬头看两人,“你俩吃了没有?怎么还特地跑过来一趟啊?不用管他们。就是小馋猫,谁短过他们吃的。”

  周高氏已经把电饭锅端了过来,招呼二人:“再吃点吧,熬的是新米,米油可厚了,特别香。”

  曹敏莉不客气,自己干脆坐下来捞起筷子就吃:“那我来一碗,吃过了,我带你们上学去。”

  周秋萍不好意思,赶紧表示:“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忙你们的事去。我顺带着领他们坐公交车就行。”

  曹敏莉喝了一口米汤,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你顺路还是我顺路?我去吧,反正也要去被服厂。”

  周秋萍想了想,还真是的,便点点头:“那行,麻烦你了。”

  大家吃罢饭准备走人时,周高氏悄悄把女儿拉到边上,有点担忧:“是不是太不像话了?老麻烦人家。我送他们上学就好。”

  其实如果碰上不讲究的人家,还送什么送,两个小学生带着两个幼儿园的小孩,完全可以自己坐公交车去上学了。

  对,这时代就是这么的洒脱。

  周秋萍摇头,安慰阿妈:“你不用管,曹总有曹总的打算,举手之劳罢了。”

  “什么意思?”

  “这么说吧,在咱们这儿做生意,一手要扒拉市场,一手还要拽住市长。之前她之所以能和被服厂合作,卢老师出过大力的。”

  周高氏转不过弯来:“那她是报恩吗?哎呦,她也真是实诚。”

  周秋萍笑了笑,没回答母亲的话。

  报恩也好,感情投资也罢,反正人家释放的是善意,到时候该承情的人承情就好。

  小朋友们想不到那么多,4只小家伙兴高采烈,因为坐大车子很气派呀。

  车子开了一路,他们就唱了一路的歌。三位小朋友用实力向车上的大人们展示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明明卢小明唱歌挺好的,只要他们三个集体开口,就能成功的把人带跑调。

  后面卢小明都绝望了,只能保持最后的倔强:“你们唱错了,这里不是这样唱!”

  然而三个人嘻嘻哈哈,一点儿都不尊重音乐的严肃性。

  车子到了半路,周秋萍下去坐公交。剩下的人继续往学校出发,一路到了小学门口。

  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们看着卢小明和祝强从车上下来时,个个瞪大了眼睛,羡慕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