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66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那幕后黑手以为自己针对的是一个人吗?不,你得罪了整个群体。现在叫你好好看看,什么叫做人民群众的力量。

  他兴冲冲地点头:“没问题,我马上想办法联系人。”

  黄山也承诺:“我有些朋友在夜场唱歌,我找他们说说话。”

  周秋萍的大哥大已经快没电了,她直接去学校的公用电话亭,打给电视台,她需要平台让自己安排的人发声。

  当天晚上,江州歌舞厅夜总会超过30位歌手联合在电视机镜头面前,对《江州晚报》发出严正抗议,抗议对方的不实报道,把夜场歌手和色.情陪侍混为一谈,严重侮辱了他们的人格和专业性。

  好些歌手义愤填膺地强调:“我们是广电办的歌舞厅,我们里面怎么可能有这些乱七八糟的黄色东西。简直就是淫.者见淫!我们要求《江州晚报》用一幅专版向我们道歉,恢复我们的名誉。”

  到了第二天,更多的夜场歌手开始声援江州同行。这时代的流行歌星没多少表演舞台,即便红遍全国的人,能登台演出的地方也多半是夜总会和歌舞厅。

  报纸强行将歌手和三.陪捆绑在一起,那岂不是说他们去演出也是干这些事的?

  接下来的几天功夫里,《江州晚报》陷入了口诛笔伐中,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了指责报纸的行列,强烈要求报纸正式道歉。

  甚至还有情绪激动的歌迷冲到了报社门下,朝他们扔烂菜叶,搞得进进出出的报社员工苦不堪言。

  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起来,轮番上阵,旗帜鲜明地站在歌舞厅歌手这边。

  音像公司还宣布将筹办首届江州歌舞厅歌手大赛,获奖者可以获得出专辑的机会。

  一下子,江州老百姓的注意力从女大学生的桃色新闻里转向了歌舞厅歌手和报纸的恩恩怨怨,还有人猜测到底谁能够获得歌手赛的大奖。

  和之前的全省职工歌手大赛以及校园歌手大赛不同,歌舞厅歌手是长期登台演出的,个个都有自己的歌迷。究竟谁能称王称后,实在值得人讨论。

  《江州晚报》在层层压力下,不得不刊登了致歉声明,表示在新闻报道里用词不当,对歌舞厅歌手造成的伤害,他们诚恳地道歉,希望获得原谅。

  事情到了这一步,周秋萍可算能够松口气了。

  她叮嘱已经被何谓强行拉过来的胡其平:“后面多发宣传稿,一定要把歌舞厅歌手大赛炒热,让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这件事上。”

  公众的记忆很短暂,只要新闻够多,不管闹得多惊天动地的事都会迅速被忘却。

  胡其平点头,他本来就想好好搞歌舞厅歌手大赛。因为以他专业的眼光来看,眼下大陆流行歌曲唱的最好的人几乎都集中在歌舞厅和夜总会。

  周秋萍喝了口水,感觉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

  胡经理却满脸阴郁地走进来,搞得周秋萍下意识地想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胡其平过来给她干活这事儿,要不是音像公司正面临着大危机,胡经理能把他们直接撕成碎片。

  她可不想撞到枪口上。

  然而这回胡经理却没空管自己不争气的弟弟,他气急败坏地冲周秋萍喊:“你看现在怎么办?我说你们当初还不如真的直接重新录歌,把解茜给踢出去。现在经销商不肯要我们的《青春2》,说他们要的是大学生歌手的歌,不是夜总会歌手的歌。”

  周秋萍反驳:“我们把解茜踢出去就有用了?人家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再说了,一个解茜被认为有问题,其他大学生歌手能落得了好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胡经理皱眉毛:“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经销商不要我们的磁带,磁带卖不出去就得砸在手里。”

  生意场上没傻子。

  《青春》大获成功,不少音像公司都在依葫芦画瓢,市场上并不是只有他一家能拿出货。已经有公司直接找了一堆歌翻唱,也称之为校园民谣。

  周秋萍下意识地捏太阳穴。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为夜总会歌手正名,虽然可以证明解茜的清白,但却没办法改变夜总会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

  才貌双全的女大学生本来是清纯的代名词,和夜总会扯在一起,无端就沾染了风尘气。让本来是冲着大学生的名头来的歌迷倒尽胃口。

  那要怎么解释呢?女大学生得有非进夜总会唱歌不可的理由。

  周秋萍瞬间想到了卖艺救母。假如解茜的家人得了重病,比方说母亲之类的。为了多挣钱给母亲看病,所以她才不得不去夜总会唱歌。

  这时代的人普遍提倡孝顺。

  你当小三做二奶被人包养了当情妇,常规情况下肯定要被人唾弃。可假如你是为了替父母还债,奉养父母,大家又会赞叹你的纯孝,怜悯你的不容易。

  卖惨,是个很好的公关手段。

  但周秋萍想想解茜的家庭状况,感觉还是算了吧。她还不至于为了卖专辑就直接冒生命危险。

  可要是不这么干的话,又该如何解决眼下的困境,把磁带卖出去呢。

  她正坐在太阳底下冥思苦想,外面有人敲门。

  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探头探望,小心翼翼地询问:“叔叔阿姨,请问你们要买报纸吗?我们卖报纸的钱全部捐给亚运会。”

  周秋萍没心情跟他们敷衍,直接掏了两块钱买下了好几份手工报。

  那几个小孩开心死了,连连道谢,欢欢喜喜地跑了。

  何谓从屋里出来泼水,看见报纸,随口问了句:“周经理,你要给亚运会捐钱吗?”

  明年的亚运会是举国盛世,因为需要花的钱太多,没有那么多资金,亚组委一直在号召大家捐款。全国老百姓也慷慨解囊,还有老人把为自己攒的养老金全都捐掉了。

  周秋萍摇头,直接拒绝:“我不捐,我哪知道捐的钱到哪去了?”

  这话实在不合时宜,现在为亚运会捐钱是社会潮流。但周秋萍还真不是故意小气,而是作为重生者,她有她膈应的地方。

  这届亚运会亚组委的主席是谁呀?那位京城市长,90年代大名鼎鼎的贪官,可以说是震惊海内外。

  一想到这人有可能拿着自己捐的钱吃喝玩乐包养情.妇,她就觉得恶心得要命,坚决不乐意掏钱。

  对,她就是格局小。她自己挣的钱,她乐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何谓无所谓:“那我捐了啊,我多接几个活,拿了钱全都给捐过去。”

  现在演艺界也积极响应亚运会捐款,像唱《我的中国心》成名的张明敏,就自费办巡回演唱会,得到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给亚组委。还有相声大师侯宝林老先生,一把高龄,同样也在演出挣钱捐款。

  周秋萍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行啊,你捐就是了,量力而行。别跟那老太太似的,把攒了这么多年的养老钱都给捐了。”

  说实在的,她不太喜欢这种宣传。捐钱这种事儿是有余力才干,老人捐出养老钱,怎么都不得劲。

  何谓笑嘻嘻的:“你也把我想的太高风亮节了,我有钱就捐,没钱就不捐呗。我总不能为了捐款还咋的吧?”

  周秋萍却喃喃自语:“对,给亚运捐款。”

  何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周姐怎么一会儿一个主意?刚才还说不捐来着。

  周秋萍已经顾不上搭理他,直接抬脚往屋里走,嘴里喊着:“胡经理,开个记者发布会,把各大媒体的记者都请过来,我们要发行新专辑《青春2》。”

  胡经理更加莫名其妙,经销商都不感兴趣的词,还大张旗鼓地开什么发布会?

  她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啊。

  作者有话说:

  关于给亚运会捐款的资料。

  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但对于承办亚运会来说,经济基础还是相对薄弱。当亚组委成立后,资金压力便迎面而来,当时的中央财政拨款,加上地方财政自筹近19亿元,然而还剩下6亿元的资金缺口,号召民间集资就成了解决缺口的唯一的办法。因此,亚组委专门成立了“集资部”,负责捐赠、出售转播权、广告、盖亚运村卖房子、发行体育彩劵等。

  据悉,当时全国有1亿多人次捐款、捐物,集资总额达7亿元。那一年,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还发起了“寻找北京亚运第一捐款人”的活动,上亿人次的捐款规模,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北京亚运按照中国人“团结就是力量”的惯常逻辑,成就了一曲全民上阵的捐款神话,下面就用一组数字串起那个年代举国办亚运的那份激情、热忱与狂热,数说北京亚运的那些捐款往事。

  ◆ 1.6元——北京亚运收到的第一份捐款

  1.6元,这是北京亚组委收到的第一份捐款。年仅12岁的江苏小女生颜海霞在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将首次举办亚运会提倡捐款的消息后,从自己仅有的2元压岁钱中省出1.6元,在不知款项捐向何处的情况下,自行将这些钱寄给了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最终辗转到达了北京亚运会集资部。由此她也成为了向北京亚运会捐款的第一人。

  ◆ 2.7亿——全民捐款的数字见证

  2.7亿,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什么。它是北京亚运全民捐款的数字见证。这是国人一元、一角、一分集中起来的。这里面既有老人把10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金捐出来的心血,也有孩子们一袋一袋捐出地毛票与钢镚儿。一笔笔的捐款难见以千、万为单位的整数捐款,但正是这些零碎的尾数诉说着普通大众的捐款热情。

  ◆ 7亿——北京亚运集资7亿

  在赛事过后的统计中,北京亚运各项捐款捐物以及亚运基金奖券的发行,使得北京亚运的集资高达7亿。赛后,亚运会基金会还为捐赠团体和捐赠个人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两座汉白玉纪念碑矗立在工人体育场两侧草坪上。

  ◆ 2050万——捐出一座体育馆

  如今大型运动会的基础设施,哪项不是由国家财政扶持,不是由商家赞助支持。但是在北京亚运期间,国人的捐款力量却能使一座体育馆拔地而起。全国个体户协会当时共筹资2050万,在木樨园建成了一座体育馆,作为背景亚运会的击剑比赛场馆。为此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名誉会长题写了“光彩体育馆--个体劳动者捐赠”的馆牌。

  ◆ 200元——长途跋涉17天的捐款

  从沂蒙山区到北京,26岁的农家小伙李贵兴就携带着承载着全家心愿的200元钱,历经17天徒步行程,将这笔款项捐给了亚运组委会。暂且不论数额大小,仅就这份诚意,就在当时广为流传。

  ◆ 187块3毛1分——老太太的10载养老金

  当时在电视上经常播出一些为亚运捐款的事迹。这位老太太便是其中之一。她把10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金全部拿出,捐给了亚运会,这些十载都未动过的养老金一共是187块3毛1分钱。

  查亚运捐.款资料时,阿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事。

  贴出来给大家瞄瞄。

  路建康后来担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制作总监,接受过不少次媒体采访,从未详谈这段经历。但他始终没忘另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扣除成本,崔健的西南线演出一共盈利25万元人民币,崔健打算将之捐给亚组委。结果,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扣下了这笔钱。理由是:征税。

  根据赵健伟的记叙,税务局的理由是:这25万元作为崔健个人向亚运会的捐款,必须同时交纳6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15万元。

  2013年1月,南方周末记者问崔健:后来那25万元怎么样了?崔健笑笑:“忘了。”

第314章 给亚运会捐款

  胡家兄弟虽然没搞明白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但还是第一时间应下,然后开始分头找人。

  既然是专辑发布会,那么除了记者还要有经销商, 后者得卖胡经理面子, 即便他们不打算大肆进购《青春2》,好歹人也得到场。

  至于前者, 胡其平本来就在广播台工作, 周秋萍又是电视台的背景,就像报纸杂志不是他们的主战场,但朋友托朋友,总归会有他们的熟人。

  卢潇潇拿着报纸过来,气呼呼道:“人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他们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看见棺材还是这样。”

  前面还卑微道歉呢, 道歉声明的油墨味还没散开, 现在又旧病重犯。

  看看报纸上写的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靡靡之音害人, 当代大学生就是被这些毒害了, 所以才自由主义横行, 所以才忘了自己的本,自己的根。

  卢潇潇槽多无口,听听这批判的口气, 搞得她还以为回到了10年前。连唱个《乡恋》都是□□。

  周秋萍懒得看这些陈词滥调,冷笑道:“这是柿子净拣软的捏, 得罪不起歌舞厅歌手, 就专门逮着个小孩不放, 非得闹出人命案来。”

  卢潇潇气愤不已:“你看他们多缺德, 居然还拿解茜的成绩说事。怎么啦?以为大学的试卷都很简单,个个都能考100分吗?有的教授出卷子很难的,全班2/3的人都要补考。她好歹还及格了呢。这就成了她荒废学业的证明了?这个记者到底上没上过大学?”

  周秋萍呵呵:“未必不知道,有的时候不是蠢而是坏。”

  她扫了眼记者和通讯员的名字,在心中记下了,然后直接打电话给解茜:“你托福成绩多少?”

  解茜吓了一跳,飞快地小声报出:“593。”

  她甚至不敢说分字。

  周秋萍无所谓,只叮嘱她:“这段时间不要接受任何人的采访,多说多错知道吗?一旦被人抓到话柄,咬文嚼字,那就麻烦了。”

  解茜如同惊弓之鸟,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周经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