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51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她做什么都大手笔,一万五千张认购证,45万,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恐怖的大数字,对她而言,的确就是派出去讨彩头的利市而已。

  柜员手忙脚乱,赶紧收拾东西,嘴上答应着:“好,我马上给您办手续。”

  虽然他搞不清楚这位财神奶奶为什么会相中股票认购证,但完成任务比什么都强。他都已经卖了一个礼拜,眼看着快要到截止日期,要还是卖不掉,岂不是得砸在他自己手上。马上可要过年了,他脸上多没光。

  柜员开了旁边的保险柜,往外拿股票认购证。

  交易大厅里排队买股票的,还有看股市行情变化的,瞧见这边的动静,都过来凑热闹。有人认出周秋萍,自来熟地搭话:“周总,这回你买什么啊?”

  周秋萍笑眯眯:“买点股票认购证给员工派利是。”

  哦,这是香港老板的做派,广东深圳那边也有样学样,不过海城还不流行这个。

  自来熟的人向来把自己当成自己人,就咂嘴劝她:“不要发傻,这个就是糊弄鬼的,骗人捐钱。”

  他们可不想再捐了,去年亚运会,要捐款,今年发大水也要捐款。他们有多少钱能捐啊,根本吃不消。

  周秋萍笑道:“多亏大家帮忙,我在股市上挣了点小钱,本来就该支持股市发展的。”、

  边上立刻有人起哄:“周老板,那你再发一注财,我们接你的股票,给你发财啊。”

  众人瞬间眼睛发亮,跟着喊:“周老板,发发财啊。”

  现在海城股票天天空涨,买的人多卖的人少,大家都等着发财。

  周秋萍痛快答应:“没问题,我马上卖出,谁要接?”

  现场气氛瞬间热闹无比,无数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大家只怕自己不够热情,坏了这位大老板的兴致,集体呐喊:“我!”

  喊叫时,他们拼命往前挤。

  周秋萍赶紧喊停:“哎哎哎,不要挤,今天有一个算一个,哪怕只有一股,我也卖给大家。”

  她的话好比水滴滚进了热油锅,瞬间喧嚣声几乎能掀翻交易厅的屋顶。还有挤在外面的人喊:“见者有份,前面的人不能买光了。”

  朱莉趁机提要求:“排队排队,按人头算。大家都过个好年。”

  大厅里聚集了上百号人,每人买十股的话,那就是一千多股,按照现在的股市行情,出手便能换成一百多万的现金。

  众人虽然觉得10股太少,但大部分人只是过来看行情,身上不可能揣上万的现金,自己买不起也不想别人买,就不停地嚷嚷:“10股就是10股票,不能光想着占人家便宜。”

  大户倒是有钱呢,马上就能拿出钱,却众怒难犯,最后勉为其难同意10股的交易额。

  营业厅热闹如过大年。

  海城股市差不多红火了两年,即便熊市也是小熊,很多股民都挣了钱。所以即便身上没带现金的人也迫不及待地摸出大哥大,找家人朋友给自己送钱。

  1650份股票已经卖出去了,但是后面还源源不断跟着人,显然是得了消息跑过来的股民增多了。

  周秋萍还惦记着自己的股票认购证,赶紧喊停:“不行不行,吃不消了,我是来给员工买利市的。”

  可好不容易才能买进股票的股民谁肯答应,纷纷要求她必须言而有信。

  还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大家才达成协议。就截止到现在的队伍,后面一律不卖。

  1650份股票瞬间变成了2570份。

  周秋萍已经不耐烦一个个地交易,直接换了柜员:“赶紧给我拿认购证吧,天都要黑了。”

  可就当柜员赶紧干活时,外面突然间走来几个穿大衣打围巾的人。看到柜台的热闹,他们过来张望:“怎么了?”

  柜员认出领导赶紧解释:“经理,买认购证呢。”

  然而那位经理扫过周秋萍的脸,却皱眉了:“这个认购证发行是有要求的,只能卖给海城老百姓。”

  周秋萍脑海中就三个字:不要脸!

  股票认购证中签率多高啊,就面向海城老百姓。但股票市场是面向全国人民的。那不相当于全国人民给海城老百姓送钱吗?

  天底下居然有这种咄咄怪事。

  周秋萍变脸了:“这是什么奇怪的规定?那就是说外地企业在海城上市,连自己家乡的人民都不能买咯?你们股票认购证上写的可是所有新股只能凭借认购证抽签。按照这个道理,凤凰是浙江的股票,浙江人还不许买咯?”

  现在股市整体来说还是相当封闭的,因为除了黄埔营业厅能购买深圳股票,其他大部分情况都是大家要么在海城买要么在深圳买。加上交通的限制以及没什么职业股民,所以深沪两市基本都是本地人的市场。

  但这其中有个例外,在海城股市,浙江人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因为在海城距离浙江近,这里有不少做生意的浙江人,而且老八股里的凤凰就是浙江的股票。

  本来大家不觉得认购证是什么好东西,但随着改革的春风越吹越旺,大家渴望被平等对待的心情就越来越强烈。

  我可以选择不买,但你没权力限制我购买。这股市到底是全国人民的股市,还是某一家的股市?

  吵嚷声越来越大。

  周秋萍面若冰霜,赌气一般:“我还以为海城搞大开发了,也是个开放的城市,海城的股市也是开放的股市。结果我瞎眼睛了。我不买了,也不卖了!朱莉,我们走。”

  天啦!她不卖股票,他们怎么办?大家翘班跑出来的,好不容易从银行取了钱过来的,就是为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果说先前愤怒的还只是浙江股民,那么现在就是众怒难犯。

  所有人都大喊不公平,要求证券公司卖认购证给周秋萍。

  开玩笑,你们得罪老板最多卖不掉少发点奖金,我们买不到股票要损失好多钱的。

  吵吵嚷嚷声,不小心沦为众矢之的的经理简直想抱头鼠窜。

  规定又不是他制定的,凭什么怒火要他承担?

  可是现在领导对证券市场的唯一要求不是达到什么体量或者要挣多少钱,而是稳定,必须得稳定。

  群情都激动到这份上了,还稳定个屁啊。

  经理赶紧强调自己马上去请示领导,一定会给个说法。

  所谓法不责众,聚集的人多了,也不怕被报复了,大家要求今天必须有说法。

  经理电话打给领导,领导又把电话打给大领导。大领导再找其他大领导电话开会,折腾了半天,太阳都下山了,终于有消息传回来:“卖,谁都能买。”

  都已经发行这么多天了,印刷了1000万份的认购证才卖了不到五十万,牵头发行的人压力也大得很。加上各个证券公司为了争龙头老大的地位,彼此间竞争也很激烈,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battle的点。比方说申银证券老总就要求他们营业厅卖出的认购券绝对不能比万国证券少。

  加上大家最初制定发售规则时,要求拿海城身份证认购,根本目的不是真的想拦住外地投资者,而是因为去年12月8号发行股票认购证太火爆,他们担心会有大笔外来资本一下子把认购证直接包圆了,会引起股民的愤怒,继而造成踩踏以及暴力冲突事件。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30块钱一张的认购证会遇冷,根本推销不出去啊。

  现在有人肯买,又是海城股市出了名的大户,不管是哪里的户籍,卖就是了。

  不然轰轰烈烈搞了这么一场股票认购证,最后东西全都砸在自己手上了,那岂不是丢脸丢到家了。

  周秋萍将刚收到的钱直接往前推,冷笑道:“买了,有多少我都买了,别说我起哄,最后不买你们的认购证。”

  “哇!”

  现场发出哗然声,这可是两百多万,那要买六七万张股票认购证吗?

  证券公司的人又激动又无措,这个营业点哪有那么多认购证。反正也卖不掉,拿太多不是白占地方吗?

  但证券从业者脑袋瓜子还是很灵活的,经理立刻表态:“我马上去调。”

  他们公司有二三十个营业部呢,还有大大小小的代理点,把大家的凑一凑,别说六七万,只要你肯买,六七十万都能给你凑出来。

  周秋萍彻彻底底享受了把VIP待遇,就稳坐钓鱼台,看人家来来往往替她忙。

  这么多股票认购证,要是一张张地写名字确定主人身份的话,肯定能把工作人员都累死。

  好在眼下股票认购证也能团购,凭借缴费单子到时候再填名字也行。

  饶是如此,待到把所有认购证都完成交接手续后,天还是黑透了,连营业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迫加了个班。

  但是谁都没抱怨。每个人脸上都闪烁着兴奋的光。有这么一大单,他们肯定能在认购证的发售中拨得头筹,成为销售成绩最好的营业厅。

  今天股市早就收盘了,股民们也该早早散开。但大家还是舍不得走,全都用惊异的目光注视自己看到的一切。

  江南素来豪富,商业发达。大名鼎鼎的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不就发生在江南们。那种大富豪因为被人瞧不起,当街抛洒铜钱和银子的故事也从来都没断过。

  现在,他们终于亲眼目睹了这撒钱的豪横场面啊。

  多少年后,头发白了跟小孩吹牛都有话题了。啥叫有钱?哼!想当年你爷爷(奶奶)见到的才是真有钱呢。

  打桩模子围观全场,最后才弱弱地问了声:“那个,给我算佣金吗?”

  65746份认购证,光佣金他就能拿32873元,直接把他和他爹妈都变成了万元户。

  作者有话说:

  下面的资料是1992年股票认购证发行的情况。

  1992年以前上海的新股发行试过各种方法,初期只要排队付款就能直接买到股票。在对股票普遍认知不高的年代,还曾搞过有奖发行,鼓励大家买股票。后来股票热了,用过排队领抽签号,然后摇号,凭中签号付款买股票。1991年12月,上海还尝试三家证券公司联合租用上海20多个体育场馆,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发放各种股票的认购证,然后摇号,中签者再凭中签号分别到各家股票承销商那里付款买股票,那次动用的工作人员、物力之多,在上海股票发行史上是空前的。为了确保发行安全,几乎调动了上海所有警力,但还是出现江湾体育场和徐汇游泳池等场馆大门被疯狂的人流冲破,造成多人被踩伤的混乱局面。为此,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让申银、万国、海通三家证券公司设计更好的股票发行方式。我们几家证券公司都组织专人绞尽脑汁,拿出了很多方案,最后人民银行让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申银证券董事长金运牵头,在集很多方案长处的基础上,形形成了1992年30元一本认购证的发行方式。

  认购证面向上海市民无限量发行,实行一次发行,全年有效,多次摇号抽签,凭中签号码认购股票,一本认购证可以反复中签。认购证由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公司联合发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受我们委托担任认购证发行的财务总代理。认购证所得收入,扣除工本费、承销费和广告宣传等杂费,其余全部捐赠给上海社会儿童福利事业。

  当时,上海这三家证券公司为获得1992年上海几十家公司股票的主承销资格,斗争早已白热化,因此在各种场合、各个问题上都是明争暗斗、各不相让。后来人民银行代表发言,主张按三家证券公司设立先后排名,查查人行批准设立三家证券公司的文号,顺序是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公司,总算解决了排名的问题。

  对于认购证发行的问题,不少人认为一定非常火暴,在确保发行安全方面动了很多脑筋。有人提出每个发行网点的营业面积要大,周围场地要开阔,便于人流的疏散。有人认为维护发行秩序光靠各金融机构自己的经警队伍还不行,还得请警方提供警力支持。万国证券提出每份认购证的收费再提高几倍,避免散户盲目进入。还有人提出认购证发售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发售过多,中签率过低,让人骂我们骗钱。为了认购证发售过程中的治安问题和发行纪律问题,我们没少开会,但就是没人提出认购证卖不出去怎么办?卖得过少怎么办?

  1992年1月19日起,30元一张的认购证通过上海全市的证券公司、银行和信托公司的450个营业网点同时向市民发售。第一天,我们怕可能发生的问题出在自己下属的发售点,派了不少机关工作人员到各发售点协助工作,同时掌握第一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也带几个人到处转转,算深入一线指挥发售工作。据说,各发售点开门前还有些人排队,但排着排着,看没有多少人跟上,排的人积极性就不高了。一天下来,一算发售出去的认购证,远远低于原先的预计,第二天的情况还不如第一天。

  30元一张的认购证受到冷遇是大家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深想一下,人家不愿买这认购证也有道理。那个年头,30元钱不是今天无所谓的小数目,是大部分工薪阶层月工资的1/3,买多了买不起,买少了能中签吗?不少人听说这些认购证款最后是捐给社会福利事业,认定这是变着法子骗钱,对我们发售认购证的宣传根本懒得听,有些人即使买也只是一份两份的。

  所以当时早期的确认购证卖不出去。

  另外关于股票认购证发行对象的问题。

  上海采用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的办法,最初是允许上海居民凭身份证**认购证,外地人无权**。**股票的中签率很高,成本很低,而二级市场却向全国开放,股票供不应求,价格很高,这造成了各地股民与上海股民在权力上的不平等。上海也曾实行两地发行的办法,例如上海石化股票,同时在上海和深圳发行。但是由于两地**认购证的数量不同,中签率不同,导致**股票的成本不同,上海**成本为8元,深圳**成本仅为4元,使上海石化股票还未上市,就注定了上海股民被套牢的命运。后来证监会(1992年10月份成立)刘鸿儒主席讲话说:股市是全国的股市,股票发行也应向全国股民发行。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发行股票都采取了向全社会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的办法。但是由于发行地点只是在当地,这又造成了全国各地大户搬运巨额现金“扑表”的现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留下许多后患。

  所以,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挣这个钱的,里面门道不少。

第444章 这是美好的一年

  证券公司的柜员情绪微妙, 毕竟周秋萍一开始只说买1000张,是到了他们这里才改主意的。

  可人毕竟是打桩模子带来的,总不好真的翻脸不认账。

  就是这个账要怎么分?只能他们私下里商量了。

  不过除了当事人, 也没谁会关心这3万多块佣金的去向。

  大家关注的是周秋萍难道看上认购证了吗?

  原本冷清的要命的认购证市场, 因为有她高姿态的进场,瞬间就感觉不一样了。

  要知道, 之前它真的很不受待见。最初各家发售机构给职工的推销提成是一个点, 也就是每卖出一张拿三毛钱。之所以打桩模子的佣金能翻到五毛,就是因为它实在卖不出去啊。

  结果现在,大名鼎鼎的女股神一出手就是6万多张,难道这玩意儿真的能发财?

  记者找到贸易公司采访她,她一口咬定自己纯粹是一时兴起。本来打算给公司职工当利市,结果一不小心买多了。但也无所谓, 反正她朋友多, 送给朋友公司员工当彩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