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140章

作者:骨生迷 标签: 科举 美食 穿越重生

  孙姑娘微微福身回礼。

  既然‘偶遇’上了,后头他们二人便可以单独游园了。

  “这次总算知道我是谁了?不说不能和我一道逛逛了?”孙姑娘见了他还是笑,而后又道:“不过上次回去后,丫鬟仆妇把事情告诉了我娘。我娘还说我来着,说你不认识我,说明你上次来我家规矩的很,没有乱瞧。倒是我,不该认出你还不点出来,只一味在人前笑你。最后还是由看不过眼的仆妇提点你,太欺负你了,确实是我的不是,我给你赔礼。”

  她说着话就对着崔斐福了福身,崔斐一边说‘不用’,一边下意识地伸手想阻止她赔礼。

  手伸出去了,崔斐才意识到于理不合,便连忙停住了手,忙道:“不用,是我自己本来就不聪明,怎么能怪你?”

  “我听说你十五六就中秀才了,这还叫不聪明?”

  崔斐点点头,“那得看跟谁比,跟我现在所在的书院里头的同窗相比,我资质实在一般。”

  “你这也太谦虚了,我家中同辈的兄弟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读书的,十几岁的年纪,还都没有考上功名呢。”

  崔斐还是道:“真的,我们书院里的同窗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他作为翠微宣传的二把手,说起翠微来,那真的滔滔不绝。

  不知不觉,他一个人就说了快半刻钟,反应过来的时候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我不该一直说这些的,闷坏你了吧?”

  孙姑娘说不会,“过去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年到头出门的次数,十个手指都数得过来,就没怎么见过外头的人,听过外头的事儿。你说的这些我听着都新奇,并不会觉得闷。”

  “那往后你也可以如你所想的那般,多出来走走看看。”

  “真的?”孙姑娘的眼睛越发亮了,“我往后能多出来?”

  崔斐笑着点头,“往后我日常还是在书院里嘛,你一个人在家多闷?可以多跟着我姐姐出来看看。”

  孙姑娘笑得越发开怀。

  她这般品貌家世,自然是不愁嫁的。

  早在她刚过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多少媒婆上过门。

  不过家里人疼爱她,就想多把她留一留。

  留到前二年,她自己也有主意了,一般的人家她不大喜欢。

  直到崔家也使了媒人前来,崔家虽然不算什么府城顶富有的商户人家,但有一样很出名,就是以女子之身继任家主的崔五娘了。

  崔武娘出任家主,有些人会觉得一定是崔家的男子都不争气,所以才这般。

  但孙姑娘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一定是崔五娘本人格外优秀,而且崔家的家风一定也很开明。

  在跟崔斐本人相处之前,孙姑娘更看重的一直是这个。

  不过眼下,孙姑娘的想法好像又有了一点变化,她好像有了别的更看重的东西。

  “上次你看我绊人,不会觉得我太性子厉害了?我家里人可是常说我这性情可不会讨夫家的喜,还让我往后要多收敛一些来着。前头给你写的信,也是我娘让我改了又改的,口吻都不像我自己了。”孙姑娘还是在笑,但仔细查探的话,会发现她眼底多了一丝紧张和忐忑。

  崔斐当然说不会,但他并不擅长花言巧语,只认真道:“你很好,这样就很好,不必改变和收敛什么。”

  她脸上的笑容这才变得真真明媚起来,偏过脸问说:“咱们一口一个往后的,往后是什么时候来着?”

  崔斐接话道:“自然是咱们成婚……”

  说到这儿,他猛地止住了话头,意识到孙姑娘这是又在‘欺负’他了,脸上红晕升腾,像个熟透了的薄皮柿子。

  这园林并不大,崔斐陪着孙姑娘逛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走完了一圈。

  两人到底还未成婚,不方便再多待,便就此分开,各自去找同伴。

  后头回去后,崔孙两家就开始走三书六礼的流程,最后把婚期定在这年的夏天。

  孙家本来是想把孙姑娘留一留的,最好是二年后她年满十八岁了再出门子。

  但是一年半之后就是乡试了,崔家这边自然是希望早些完婚,后头一年崔斐就能安心温书。

  双方这上头意见不合,后来还是孙姑娘劝服了家里的长辈,说:“婚事是大事,科举难道不是大事?他安心考了功名,对我,对咱家都是好事儿。而且五娘姐姐也说了,我婚后也可以经常回娘家来的。”

  最后孙家长辈才同意定下了这婚期。

  这又是一件刷新崔斐认知的事情,孙姑娘不止性情是活泼讨喜的,而且还很有主见。

  他在心里打定主意,往后一定会对她很好,学业上也要加倍努力,必然不辜负她的希望。

第一百六十五章 (捉虫)

  今年这个年节,是翠微书院人员最整齐的一个年。

  前头沈翠做好了计划,要好好热闹一番。

  割年肉、办年货、打糕蒸馍贴窗花,她亲力亲为的,少年们不忍看她一个人忙活,便也都争抢着搭把手。

  到了年二十九那天,书院里多了不少来客。都是住在附近的百姓,来求春联的。

  春联就是费点笔墨而已,红纸都是他们自带的。

  加上外头爆竹声不断,过年氛围浓重,少年们坐在课室里也不能清静温书。

  沈翠干脆把宅子正门打开了,弄了个免费帮写春联的告示贴出去,让少年们纯当练字了,也省的卫家的下人时不时就要去应门开门。

  到了除夕那日,崔斐回家去了,说初一正日再来给沈翠和劳不语拜年。

  阿姚帮着做好了年夜饭,沈翠便也放了她回去和家人团聚。

  后头到了傍晚时分,七八道热菜和几壶果子酒摆上了桌,大伙儿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年夜饭,又一起守了岁,放了鞭炮,便算是一道过完了年。

  年过完了,元宵节前后,府学也开学了。

  少年们又开始和前一年一样,一大早吃过早饭后就去府学上学,傍晚时分回来。

  春天的时候,文俊书院的刘山长如前头说好的那般,应邀来府学讲课了。

  府学那种地方,一般人进不去,便只有入府学的秀才能进。

  但刘山长还记挂着劳不语,把他一道邀请过去做陪讲。

  劳不语白日里本来就没事儿,去年书院大比那会儿跟刘山长相处的也不错,就也一道去了。

  这下好了,书院里白天就剩沈翠一个了。

  前头她带穆二胖回去考县试,回来的时候看到劳不语那没有生机的模样,还觉着他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现在轮到她了,她也是早上送众人出门后,就搬张摇椅坐在庭院里,手边再泡壶茶,中间午饭随便对付一口,慢慢消磨白日里的时光。

  不过跟劳不语不同的是,沈翠脑子里还有个系统可以闲聊。

  这天也是一般,沈翠正躺在摇椅上和系统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卫家的下人到了二道门前,说崔家那边送了帖子来。

  崔家给沈翠写帖子、信笺的便只有崔五娘了,沈翠起身去接过帖子一瞧,果然是崔五娘写来的。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崔五娘在帖子上写了她想带着孙姑娘一道来参观一次——

  正月里崔孙两家的亲事定下来之后,孙姑娘就被孙夫人拘在家里学礼仪那些。

  前头她说自己一年到头出门的次数是个手指都能熟的过来,现在这二三个月,她是一趟门都不得出。

  崔五娘是十分满意这弟媳妇的,加上孙姑娘替崔斐着想,帮着说服孙家长辈同意提前了婚期,就越发想对她好些。

  于是她便去了孙家提出带孙姑娘出门,说是婚礼上的东西都想让孙姑娘去掌掌眼,让她自己拿主意,务必要让她有个称心如意的婚礼,其实就是带她出去玩。

  崔五娘亲自过去说的,给足了孙家面子,也表现出了他们崔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孙家长辈也有心让孙姑娘跟崔五娘多接触——崔斐的母亲走得早,崔五娘等于是半个婆婆,又是崔家家主,孙姑娘跟她打好关系,婚后的日子自然能越发顺遂。便也同意了下来。

  崔五娘每个月都抽出一两天闲暇时间带孙姑娘出门,不过她年纪比孙姑娘大了快一轮,打小又是在男孩儿堆里长大的,并没有带着女孩子一道玩的经验,前头就都是带着孙姑娘逛成衣铺子和首饰铺子。

  府城出名的铺子也就那么几间,逛了几次之后,崔五娘便想不到什么好去处了。

  而且孙姑娘虽然没表现出来,但崔五娘还是察觉到了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便主动询问她有没有哪里想去?

  孙姑娘想了想,就问:“前头听阿斐提过,他们书院跟别的地方不同,不知道我方不方便去那里看看?”

  崔五娘这便使人送帖子来询问了,而沈翠这边正闲的无聊呢,加上孙姑娘既要和崔斐成婚,便也不算什么外人,她就立刻就回帖子说欢迎她们随时过来。

  隔天,崔五娘就带着孙姑娘上门拜访了。

  沈翠亲自去书院门口接了她们,带着她们一通参观。

  整个书院实际的地方还不包含前头的倒座房和后罩房,只中间一块地方而已。

  半刻钟走上一圈,也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沈翠邀请她们去主屋喝茶吃点心。

  “学生们日常都在府学里,夫子也有事儿出去了。书院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也是怪我,觉着白日里无聊,听了你们想来就应下了。孙姑娘难得出门一趟,怕是今日要被闷坏了。”

  沈翠说着话,阿姚拖着托盘奉上茶水,孙姑娘立刻伸手帮着接过,先放到崔五娘面前,又放到沈翠面前,最后才拿了自己那盏茶。

  “山长唤我若薇就好,听五娘姐姐说,阿斐哥哥往日受您照拂颇多,您便也是我的长辈。”帮着奉好了茶,孙若薇才继续开口道:“而且哪里就闷坏我了?这里很好,我也说不上来。但就是给我一种挺温暖的感觉。当然可能也有旁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没瞧出来,毕竟我从前没怎么出过门。”

  难怪崔斐对她那般钟意,崔五娘也疼她,这俏生生的孙若薇半点不娇气,嗓音也清清脆脆的,说话透着一股爽利劲儿。

  就是沈翠今日第一次见她都很有好感,甚至心里忍不住想到,如果将来胖儿子说媳妇,也能说个这样性情的就好了。那她也会像现在的崔五娘一般,恨不能把这新媳妇别在裤腰带上。

  可能是她的想法太明显了,崔五娘笑着把孙若薇揽到怀里,“这可是我的宝贝弟媳妇,你若是想要,自己寻摸一个去。不过说真的,你家寒山也十四了,是该相看起来了。”

  沈翠捂着额头道:“你别和我说这个,说起这个我都头疼。”

  崔五娘说怎么会,“他人品样貌才学都是顶尖。若不是知道他往后前程远大,婚事得慎之又慎,我都想帮他做媒呢!”

  沈翠无奈笑道:“就他那样……算了吧,还是先专心学业吧。”

  去年年根上,穆二胖跟着崔斐去相亲,回来后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自然也要问起。

  崔斐只顾着傻乐,问不出什么,而梅若初因为年岁相当,需要避嫌,便不好随便乱看,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穆二胖就不同了,他半大孩子,不用避讳什么。

  他话倒是挺多,被问了就道:“院子里的梅花开的是真不错,不比书香寺的差。里头还有卖糖糕、糖葫芦、豌豆黄、钵仔糕……那个钵仔糕不知道你们见过没,反正我是第一次见到,摊主说是两广那边传过来的吃食,以前还有人不远千里去那边就为了吃这么一口。我看着新鲜,又听摊主夸的天花乱坠,就花三文钱买了一份,跟梅大哥分着吃了,确实爽滑可口,十分香甜……”

  沈翠听他说道了好一通,最后听他说完,无奈地问:“这就没了?”

  穆二胖点头道:“没了啊,我吃完本来还想买些回来给大家尝尝的,但也就转眼的工夫,摊主就卖没了。”

  卫恕都快无语死了,“山长问的‘没了’,不是问钵仔糕有没有卖没。而是问你旁的见闻呢,没了吗?”

  穆二胖搔搔头,“旁的小吃还挺常见的,院子里的湖面也结了冰,也没什么好景致。”

  就这种陪着去相亲,只顾着赏景和吃小吃的,还说亲?且不知道等到哪年能开窍呢!

  沈翠便岔开了话题,接着和她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