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50章

作者:骨生迷 标签: 科举 美食 穿越重生

  她对他笑了笑,又赧然地垂下眼睛,还是没有出声打扰他。

  “夜了,别做活了,早些休息。”

  周氏正好做完收尾工作,咬断了线头。

  她做的并不是日常那些缝补的活计,而是一双千层底的鞋子。

  “出门在外,总要穿合适的鞋。夫君试试。”周氏说着便要下炕,为他试鞋。

  “不用试,前头你为我做的衣服鞋袜都很合适。”穆云川把她拦住,随即吹熄了灯火,就此歇下不提。

  第二天一家子沉默地在书院里吃早饭的时候,穆云川便提出自己要回书院去了。

  六七月份就是院试,他空余的时间本就不多,归家一日,已算得上十分奢侈。

  他考上院试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考过之后便能入府学,下次的归期可就真的未定了。

  沈翠和其他众人当然也不意外,周氏虽然已被提前知会过,却还是有些失落。

  用过早饭之后,穆云川便动身离开。

  好在沈翠再如何都是长辈,这时代没有长辈要为晚辈送行的,所以也不必相送。

  周氏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出了家门,四下无人之际,再次要把银钱给他。

  晨间穆云川说今日自己便要离开的时候,周氏就提过一次。

  虽然距离上次送银钱只过去了三个月,但她又积攒了一些。

  穆云川这次没肯要,还是道:“我身上银钱够了,考过院考便能留在府学,到时候就更用不上了。你自己拿着就好。”

  周氏的眼神落在他的袖口上,这衣服还是去年她嫁他之前,当姑娘的时候给他裁的,成婚后送给了他。

  虽然大小还算合身,但洗的已经发白,袖子更是磨损的厉害。

  都是童生老爷了,马上还要下场考秀才,却连身新衣裳都没舍得置办,如何算的上银钱够用呢?

  但他不肯要,她也不可能强塞,只道:“那夫君自己注意着,吃的喝的穿的都别短了自己,若遇上什么困难……可以写信回来,我现在也认识不少字了。”

  “好。”穆云川认真地应了一声。

  随后夫妻二人便就此分别。

  周氏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里,接着做活计,想着既然夫君不肯收银钱,那么她就再多攒一些,下次直接换成他用得上的东西寄过去。

  而沈翠这边,确定穆云川今天就走之后,她的好心情就立刻回来了。

  若是她也有书院界面那种血条的话,那是直接从半管恢复到了满值。

  但在人前,尤其是周氏面前,她不能直接乐,就还是等到做完今日简单的日常,其他人都去做自己的事儿了,她再找地方偷着乐。

  这天晚些的时候,郑氏提着一篮子鸡蛋从城里来串门子了。

  见到亲闺女,郑氏上来就是一句:“我听说穆大郎回城的事儿了,他回来了吗?为难你没有?”

  一连串的发问,问的沈翠心头是既柔软又酸涩,道:“他昨儿个就回来了,今早走的,就没为难我,还和从前一样,对我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

  “哼,我就说他打小看着就不正常。这人逢喜事抖起来了固然讨厌,但那才是正常。半点不抖的,不是活菩萨就是包藏祸心的!”

  沈翠说自己省得。她和穆云川现在就处于隔着一条冰河互相对峙观望的关系。稍有不慎,薄薄的冰层就会被打破,露出湍急的河水,跌进河里淹死溺死。

  所以眼下的日子虽悠闲,但也不能乐得忘乎所以,还是那句,培养胖儿子成才,才不至于把主动权拱手让人。

  不过郑氏的反应倒是让沈翠颇为意外,毕竟按着原书的发展,郑氏应该撺掇她仗着继母的身份贴着穆云川不放才对。

  是因为穆云川马上才要成为秀才,仍不算太发达的缘故?

  沈翠兀自疑惑着,又听郑氏道:“对了,还有一遭,中秋节后书院大比你知道吧?咱家参加不?”

  郑氏话音刚落,沈翠这边的系统也发出了提示——

  【系统任务:参加一次书院大比。】

  【注:参加即为完成任务,无任何奖励。获得名次越好,奖励越丰厚。】

第五十二章

  此前沈翠还不知道这书院大比的事儿,任务发布后,她就和郑氏打听起来。

  这话头虽是郑氏挑起来的,但其实她知道的也不多,就道:“这还是听陈家那个老虔婆说的,前头你嫂子不是巴巴地想让栓子也来读书嘛。后头你露了一手,到现在,栓子一听这事儿还吓得直哭呢。陈氏不知道跟他老娘说了啥,反正前两天陈家那婆子上了门,就说今年轮到咱们这儿办什么书院大比,正经书院都参加,说的好像咱们不参加,都跌份儿了似的,所以我才问这么一嘴。”

  穆二胖还在书院里头,郑氏虽然想念大外孙想念的紧,但也没去打扰他,去了旧宅院子里稍微站了站,透过窗户看了穆二胖几眼,就回去了。

  天气热了,东西放不住,郑氏给的那篮子鸡蛋,沈翠分出了一大半,让周氏做饭晚的时候都给做了。

  劳不语和俩孩子一人都分到了一碗鸡蛋羹,另外还有辣椒炒鸡蛋和鸡蛋汤。

  连着两天都是好菜,穆二胖吃的格外开怀。

  等到饭后,沈翠就向劳不语请教书院大比的事儿。

  问他当然是问对人了,劳不语就给出了一番详细的解释。

  这书院大比呢,是各家有名望的书院联合举办的,说是交流切磋,其实也是给书院和各家学子一个扬名的机会。

  像劳不语他师兄那间青竹书院,开办至今也不到二十载,像当初穆成送穆云川去读书的时候,规模远不是现在这般,也就跟黄举人那边的小班私塾规模差不多。

  跟一些传承数十年的老牌书院相比,那只能算根基浅薄。

  但早几年,穆云川代表青竹书院参加了一次大比,才惊四座。

  不止他本人在一众文人学子中扬名,连带着青竹书院都变得赫赫有名。

  也是那次之后,青竹书院吸引了各方学子前来,慢慢到了如今的规模。

  这大比呢也不是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办,而是几家最负盛名的书院轮流承办。

  这种文人盛会,能拉来不少人,带动地方经济,所以各地官府都乐见其成,或多或少还会给予一些帮助。

  “你提了我才想起,今年好像是在咱们这儿办,具体是哪间书院承办就不知道了。到时候说是天下文人济济一堂也不为过,肯定热闹非常。正好带他们师兄弟去涨涨见识!”

  沈翠算是听懂了,这书院大比竞争异常激烈,跟修仙小说里的仙门大比差不多,就自家俩孩子,胖儿子不提了,那根本不够看的。

  就算是天资聪颖的卫奚去了,也不一定能争出个好成绩来。

  但系统也给备注了嘛,只要参加,就算完成。

  沈翠“唔”了一声,摸着鼻子接着问道:“那报名参加的话……是怎么个流程?需不需要什么资质?”

  劳不语已经很久没被沈翠的话给惊着了,自认心里承受能力已经锻炼起来了的他,听到这话还是愣了半晌。

  “你要参加这大比?”

  “啥你啊,我啊,咱们书院上下一体,是咱们要参加。”

  劳不语又被惊成了个锯嘴葫芦,沈翠接着说:“夫子也说这般的文人盛会难得在咱们这里举办,既然要俩孩子涨涨见识,比起旁观,自然是自己参与其中,经历过了,更有作用不是?”

  “理是这么个理儿,报名也不难,交上一些银钱就能参加。但是你不怕俩孩子被打击到了?算算日子,过完院试,过完中秋,寒山满打满算也学了不到一年,他输了我倒是不怕,如你说的,权当是涨涨见识,多了一番经历。小肥羊倒是学了多年,方方面面不比人差什么,但他的性情……”

  卫奚虽是后来的,劳不语对他的教育时间也不多,但和他相处到现在,对他也是一样的疼爱。

  他不想说卫奚不好,但卫奚的性格确实敏感而执拗。这种大型比试,并不是私下里的,比试结果必然会全城皆知。

  少年人心情不定,若在大比中被打击到了,对他往后的科考,甚至往后为人处世,都会产生影响。

  劳不语想到的,沈翠当然也想到了。

  这确实有些难办,她沉吟半晌,问:“那报名之后,书院上下所有人都一定要参加吗?”

  “这倒不是,”劳不语说,“比试的题目一般就是诗词文章,君子六艺,由各家山长决定派谁下场。像当初穆云川代表青竹书院下场,我师兄门下还未有如此多的门生,他一人就连着比了好几场。”

  也正是因为一人连胜过去,这才让众人都记住了他。

  “啊,这就行了。那就让小奚只让他参与一二场,比比他有把握的。其余的咱们直接认输就成。”

  反正只要参与,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劳不语惊讶地瞪了瞪眼,此时才相信了她是为了让孩子们去拓宽眼界的说法,“报名的银钱最低也要十两,而且一般都是府城的书院承办,咱们还得上府城去……穆夫人就为了让孩子练练手,下这么大的重本?”

  银钱嘛,身外物这种话,沈翠都说累了,不变的依旧是心在滴血。

  后头沈翠和俩孩子说了这件事,还是一样的说法,让他们参与参与,去玩玩的,别抱什么得失心。

  穆二胖还不懂什么比试,只听说到时候有这样一场盛会,心生向往。

  卫奚倒是知道这个,卫恕前头参加过,代表青竹书院赢下了一场射箭的小比。

  他身子骨弱,在家时倒是没学过骑射,但也有自己擅长的,他擅古琴,造诣谈不上登峰造极,但在同辈人中也称得上出类拔萃。

  卫家请过的先生,没有一个不夸他在这上头的天赋的。

  当初巴巴地想拜入劳不语门下,他就对着劳不语弹了很久的《高山流水》。

  可惜那会儿的劳不语根本不把他当什么忘年知音瞧,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样特长,沈翠越发心安,隔天就揣着银钱去打听报名事项。

  如劳不语所说,报名大比并不需要什么资质,只要交报名费,那就能去比。

  而且今年因为穆云川连中小二元,比下去了许多同期学子,青竹书院争过了府城的其他书院,成了承办方。参加书院大比也就不需要再舟车劳顿去外地了。

  她跟青竹书院的人说明了来意,那负责相关事项的中年文士将她上下一打量,道:“夫人莫开玩笑,这书院大比只有山长有资格来报名。若是夫人家中有读书的孩子想参加,则需要挂靠到书院之下。”

  沈翠对着劳不语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对着外人自然不能露怯,道:“我不是代表家里孩子来的,就是代表书院而来。既凡是书院就能报名,我也带够了银钱,烦请您帮着登记,我们‘翠微书院’要参加大比。”

  女子当山长这种事在眼下这个时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更遑论什么翠微书院,那更是谁都没有听说过。

  虽然说法是任何一间书院都能参加,但这样的文人盛会,各方书院都代表了各地文人的水平,自然不能让人随意拉低整体素质。

  尤其今年是他们青竹书院第一次承办大比,自然越发谨小慎微。

  “那夫人所说的翠微书院,除了您这山长,先生几位?学生又有几人,多少人功名在身?”

  对方盘查户口似的查问起来,沈翠并不撒谎,一一相告。

  “夫人别怪我说话难听,您家书院这整体资质……便是参加了,也不过是白花银钱罢了。”

  “我们书院规模是不大,但我听闻,早年贵书院也不似如今这般人才济济,也没听说其他承办方卡着你们,不让你们参加的。”

  一个想着措辞婉拒,一个头铁非要参加,正掰扯着,正好山长过来了。

  中年文士起身相迎,诉说了自己的难办之处。

  山长听过之后便让他先去忙其他的事,自己过来处理这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