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64章

作者:骨生迷 标签: 科举 美食 穿越重生

  周氏算了算,那缝制一件袄子可就能赚五钱银子了,十件大棉袄,岂不是赚五两?

  别看周氏做了这么久的活计,前头沈翠随口帮她算了算,其实没算错,她一天也只能赚二三十文钱,一个月下来,也就挣几钱银子。

  五两银子,抵得上她过去半年挣的银钱了!

  前头她光听着做十件袄子,并不觉得有什么,真算出具体的数字来,那么大一笔银钱,她反而有些不敢应承了。

  沈翠不看她,只看向卫恕:“定金先给一半吧,工期就定在年前,下旬你旬休先拿一些过去。后头你若已经回家去了,我和周氏往书院送。”

  卫恕点点头,拿出五两银子。

  这一拿,周氏发现不对劲了,犹豫着道:“卫公子……不会是没跟同窗收取定金吧?”

  若是那十人给的定金,那肯定有零有整,不会是这般正好的五两银子。

  卫恕说是,“前头不知道具体多少银钱,我就没收他们的,都是多年同窗,我先垫着,没关系的。”

  “这……卫公子帮着介绍了生意,又垫付定金,不大好吧。”

  “嫂夫人这是什么话?置办料子棉花都需要本钱,总不能贴着本钱先开始做。”

  两人正掰扯着,沈翠已经把银钱收了,塞到了周氏手里。

  “卫恕说得对,这就是本钱啊,不收本钱怎么买棉花买布?”说着沈翠又让两人进屋,让周氏写了十张收条,每张上头都写明收到五钱银子的定金,合在一起就是五两。

  又让卫恕写了一式两份的简单契书,标明了每件价格、总共数量的多少和交货时间。

  没多会儿两人都写完了,晾干了墨汁后,沈翠先把一小叠收条给卫恕。

  “回头你拿着这个给你那些同窗,收一份定金给一张,跟他们说好,回头发袄子,只认条子不认人。”

  后头便是那两份契书,沈翠让他们都签了,各保存一份。

  这件事到她手里也就一刻多钟,立刻就清清楚楚。

  不过周氏还是有些臊得慌,人前她没说什么,等晚上大家都各自回屋歇下了,她去了一趟沈翠屋里。

  “婆母,卫公子是夫君的至交好友,书院里头那些也是夫君的同窗。我还挣人家那么多银钱……”

  这时沈翠已经洗漱过了,本来准备睡下,听她温温吞吞的一番话,也不急着睡下了,复又坐起身,指着炕沿让她坐下说话。

  “我先问你,一两银子,想在城里买咱家这样一件大袄子,还要求能一个月之内穿上的,能买到吗?”

  周氏想了想,说:“年前各家都忙,想立刻穿上,只能买成衣。而咱家的袄子款式是由您想的,旁处未见到过有这般的成衣。”

  “那我再问你,以你的手艺,做出来的比布庄里卖的成衣差多少?”

  “老裁缝的手艺我肯定及不上,但咱们的款式简单,我做的认真,针脚那些不会比布庄里头的差。”

  “这不就成了,咱们款式新颖,用料足,你手艺也不差,比人家逊色的,只是咱家没门面铺子,没什么名气……两厢一抵消,同样的价格,定价非常合理。”

  看到周氏还欲言又止的,沈翠接着道:“我知道你想的是人情那些。但既然是做买卖,就丁是丁卯是卯,别黏黏糊糊的。像今天卫恕帮着送来订单,又垫付了定金。你可以等这单子结束,再买份谢礼给他,但做买卖的中间,别掺杂什么人情世故,该立字据就立字据,该收钱就收钱。你没看卫恕今天也没有不高兴吗?”

  想到卫恕的反应——当时她不肯收他垫付的定金的时候,卫恕很是为难。后头沈翠帮着收了,又白纸黑字的写收条和契书,他反而一脸轻松,转头也没在这事儿浪费时间,投入到功课中去了。

  倒是只有她,犹犹豫豫了一晚上,临睡前才憋不住了来和沈翠说话。

  要搁以前,她可不敢跟沈翠这么说话,相处快一年,她知道婆婆真的和从前不同了,这才敢说出来。

  说的时候也有些怕,怕沈翠觉得她这小辈质疑她这长辈的决断,又和从前那般指着她的鼻子骂她。

  沈翠没骂她,从头到尾给她分析了一遍,还道:“还有件事儿,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就是早些时候咱家在村里收鸡蛋,老阿婆非要送你。”

  周氏说记得的。

  那个老阿婆就是早先时候送给穆云川饴糖的那个,她脑子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的,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办了个错事,居然在秀才公考取功名,高高兴兴回家的时候,送了那样腌臜的东西。而秀才公也真是顶顶的好脾气,没和她生气不说,还在人前维护了她的脸面。

  没过多久,周氏在村里收鸡蛋,老阿婆认出她是秀才娘子,就非不肯收那几文钱,要送给她。

  几文钱看着不多,但老阿婆日子困苦,日常照料自己都难,周氏哪里肯占她的便宜?连着几次都是掰扯不清,后来周氏再收鸡蛋,就避着不去她家了,而是让人帮着去代收,多了道工序,也怪麻烦。

  “所以,买卖是买卖,人情是人情。一码得归一码,若搀在一处,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儿。”

  周氏别的不说,人还是挺听劝的。听了沈翠这么一番话,果然也就不再纠结,立刻去睡下,隔天一早就开始动工。

  等到下次卫恕旬休,她就赶制出了五件袄子。其实按她之前的速度,还是可以做到一天一件的。

  但那会儿不是系统任务给的时间紧嘛,沈翠帮着她打下手,婆媳两人一道赶工完成的。

  现在做工的成了她一个,虽然用系统的蜡烛,晚上做针线也不担心伤眼睛,但铁人也经不住连日劳累的,沈翠就还是看着她分出时间休息,让她两天做一件。

  卫恕翌日就把袄子带回了书院。

  前头沈翠给了他一叠白纸黑字的收条,定袄子的那几人立刻爽快地用银钱换取自己的收条。

  先得到消息的人在旬休之前,就把收条和尾款都托给卫恕转交,眼下拿到了袄子当场就套在身上试穿。

  和卫恕的那件一样,虽然剪裁十分简单,但每件袄子都是厚实又保暖,针脚都缝的密密的,棉花又给的足,往身上一穿,半点儿风透不进来!并没有因为时间紧就赶工糊弄人!

  而且做宽大也好,这样平常的时候他们也能穿自己的衣裳,等到晚上起风了可以随时套上。那会儿都晚上了,不至于影响他们读书人的形象。

  也有人没立刻穿,而是把这大袄子还能盖在被子裹着,想也知道晚上不可能再被冻醒。

  “卫兄看中的铺子确实不错,这一两银子,不比书院街裁缝铺子里卖的差。而且裁缝铺子里还得预定呢,我入冬前订的,到现在还没做好。”

  “就是我来得晚了,没轮上前头这五件,还得等一旬……还有一旬就是年假了,卫兄该回家去了吧?不若直接把铺子告诉我,我自己去取。”

  卫恕就道:“铺子那边说了,后头做好直接送到书院来,你们到时候出具收条就成。”

  …………

  腊八过后没几日,青竹书院放年假了。

  书院这边五湖四海的学子多,譬如卫恕和卫奚这样家里远在京城的,一来一回就得大半个月。

  去年卫恕就嫌路远没回去,今年卫奚跟着他过来了,兄弟俩要是都不回家,爹娘那里不好交代。

  卫恕其实有心只自己回去的,怕卫奚在路上生病。

  但是也是奇了怪了,往年入冬就要生病的卫奚,今年居然破天荒地一声咳嗽没犯?

  卫奚觉得自己能行,若是不回去,即便卫恕说他在外头一切都好,二老也只会以为他是报喜不报忧。

  安父母的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在翠微书院这段日子十分舒心,往后想长久在此处,还得回家和父母仔细交代。

  初十那日,沈翠一行人给卫家兄弟送别,等送走他们,下午沈翠陪着周氏去送了衣裳。

  那时候也只有卫家兄弟这样要远行回京的人先行离开,绝大多数人都未走,尤其是没拿到新袄子的几人,更是都在等着。

  斋夫帮着通传了一声,很快五个少年郎就拿着收条出来了。

  周氏和沈翠都极少过来这边,上次和青竹书院打交道,那还是在八月书院大比,但那会儿大家都在各自的看台上,隔得远远的,沈翠和周氏都没怎么在人前露脸,所以这五人并不认得她们。

  五人爽快地给了收条,付清了尾款,将袄子夸了又夸,顺带询问她们的铺子开在何处?

  沈翠为了锻炼周氏才促成这桩买卖的,自然不出声,就让周氏出面。

  “并未有铺子,还只是在自家做活,勉强算是个小作坊。”周氏说着,眼神不自觉地看向沈翠。

  沈翠依旧不说什么,只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周氏深呼吸了一下,有条不紊地接着道:“小作坊也有小作坊的好处,单子少,做的快,诸位下次若还有想做的,不拘是荷包抹额、亦或是长衫短褂,都可以定做。”

第七十章

  周氏如今也认识好些个字了,在书院众人的耳濡目染之下,不止说话,面貌上也比普通做活的人多了几分文气和落落大方。

  其中一人听了她的话就打听道:“小娘子可识字、可会看图?”

  周氏点头,“诸位手上的收条就是我写的。不敢说会,略懂而已。”

  收条上的字迹谈不上好,却是娟秀清晰,那打听的人就接着道:“你等等,我去取个东西。”

  其他几人直接把袄子披上身,也没离开,而是等着那人拿东西。

  很快,那人拿了一张图纸过来,图纸上头是一个穿着春衫、器宇轩昂的少年,空白处写了肩宽、手长、身高等各种量体尺寸。

  春衫样子跟普通春衫大致相同,但剪裁又有细微的差别,袖口不是云袖,而是箭袖,腰身收的更窄,配一条腰带,这样搭配之下,既显出文气,又多了几分英气。

  另外那几人跟他关系好,勾着他的肩膀就说:“宋兄啊,你怎么又设计起衣裳来了?”

  “是啊,这图纸我好像见宋兄拿出来过,当时拿到裁缝店里去做,那效果……你咋还没有死心?”

  从他们的聊天内容中,沈翠和周氏知道这是那位宋书生自己设计的,前头拿到别处定做。出来的效果嘛……宋书生想的是要做一身文气英气兼备的衣衫,没想到弄出来,却是不文不武,不伦不类。

  也得亏他家境不比卫家差多少,一件半件衣服的银钱还不放在心上,若是普通人家的学子,可承担不起这种损失。

  他被同窗调笑得脸颊发红,但还是道:“小娘子看看能不能做,若是能做,就试着做出来。我可以先给定金。”

  旁边的人也笑闹道:“小娘子尽管做,宋兄不差银钱,他家里就是在府城开绸缎庄的。若不是怕他爹娘又要说他玩物丧志,怕是早就让家里的裁缝做了!”

  “是呀,我们宋兄日常奇思妙想不断,真要能做出来,往后就都在你这处定做了。”

  定金作为本钱,那么就算后头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收不到尾款,也能保证周氏不亏本。而若是这单成了,这小买卖更是能发展为可持续性收入,再不用她给人缝补浆洗,挣那几十文辛苦钱。

  但是这样式实在是新颖,又听人说别家店铺那么有经验的裁缝都失了手,周氏心里没底,又忍不住去看沈翠。

  沈翠还是那样,眼观鼻鼻观心,眉毛都没抬一下,事不关己似的。

  她是要培养周氏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又不是把周氏从穆云川的工具人,培养成自己的应声虫。

  她带着周氏做过一单了,又提点了那么些话。若此时周氏还跟之前似的,想东想西,畏手畏脚,那么只能说明她立不起来。

  好在周氏思索半晌道:“不知道宋公子何时要?”

  “马上我也要归家,十五上元节后才回来,那会子能做好就成。”

  这日才初十,到上元节还有二十五天,时间足够。

  “那我就尽力一试。”

  说完周氏又麻烦宋书生去取了笔墨,照着沈翠前一天教的,写了定金收条和契书。

  拿到了二钱银子定金,周氏只觉的自己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这第二笔买卖虽然比第一笔小很多,但前头那是沈翠帮着促成的,这次,却等于是她独立完成的!

  沈翠看她一直攥着那小银锞子没松手,便笑着问她:“感觉如何?”

  周氏回过神来,露出个笑,“感觉挺好,就也担心……做不好。”

  “还没发生的事儿,担心那些作甚?再说,他们都说了,这是宋书生自己的设计,书院街上的老裁缝都没做出来,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做坏一件衣裳而已。”

  周氏忙活了二十天,尾款都收齐全了,五两银子赚到手里,做坏一件衣服的损失完全承担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