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121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一听到这话,王村长和林屿面面相觑,思考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漏。药材是一次采购足的,因为跟香料一起买,通过采购单是看不出分量的。

  用完的残渣也是王村长负责处理的,王村长连忙摆手:“我保证我绝对没有泄露!就是说梦话也没乱说过!”

  “倒也不一定是配方泄露了,也有可能是人的舌头灵敏,尝出来的,先别慌,先想想有没有出错的地方。”

  林屿想想自己最近的行动,确定自己没有跟任何人提过,甚至没怎么接触过草药,因为库存足够一次配了很多。

  王村长也在回味自己最近的行动,林屿引导他慢慢回忆,王村长终于咂摸出一个人选来,“有个人,有点可疑。”

  “嗯?说说?”林屿鼓励他说。

  王村长就迟疑着回忆,有一次他在小房间里拿出药材包来,当时不小心撕破了一包,撒在衣襟上,于是王村长把地面打扫干净后,再去找水洗干净,痕迹是打扫干净了,但路上有好几个人撞见了他。

  “的确有些可疑。”林屿心说薄荷味道重,八成被人闻到了。

  “小心别惊动了那几个人,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异样。顺便查一查那个仿冒酒水,到底是谁在卖。”两边都要留神,才能知道到底是谁背后捣鬼。

  王村长羞愧难当,恨不得把脑袋藏好,这次的篓子出在他这边,他发了狠,一定要查清到底是谁!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偶尔出点漏子是难免的,被人盯着,没有这次也有下一次。幸好这次他只是闻到薄荷的味道,其余几味没出事。以后....”

  “保证不会有下次了!”都上了一次当,难道还能同一个坑跌两回?王村长心里发狠。

  两人分头行事,林屿则是让人去查到底是哪家酒坊仿冒的,不过那家酒坊还没等到打击报复,自己先倒闭了。

  那户小商人被拉肚子的客人闹了一回,跑来下河村又丢了一回脸,心里憋气,直接带了亲戚把酒坊都砸了,所有的存货都被砸个精光。

  大概这也算恶人自有恶人磨?

  林屿只是查清了幕后老板是谁,等着后续。

  王村长那边动作也快的很,不过没想到一个回旋镖啪一身扎到了自己身上,那人竟然是自己姑姑的儿子,也就是王村长的外甥。

  王村长外甥之前沉迷赌博,差点连地都卖了,姑姑舍了老脸上门来求给个工作,又有外甥做出痛改前非要改过自新的样子,王村长这才把人收下,结果没想到外甥一开始就没憋好主意。

  作者有话说:

  很多新产业一开始都是从山寨起家,然后慢慢做大做强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一回, 再大的人情再亲密的关系也没起作用,姑姑在地上哭闹撒泼,外甥也苦苦哀求, 王村长也没心软。

  他好像老了十岁,苍老的脸上全是沟沟壑壑,就一直这么看着姑姑和外甥闹腾,直到他们哑了声, 这才说道:“如果是我自己的东西, 姑姑,就是全送给你糟蹋也无所谓, 只当是我偿还你的恩情。但蜂蜜酒这个产业是全村的指望,大家都要靠着这个养家糊口,我就是再不要脸,也不能拿别人家的砖,盖我自家的房子。这次的事情,外甥要付全部的代价。”

  偷盗商业机密, 告到衙门去是要打板子, 罚款和坐牢的, 根据事情的轻重刑罚不同。也不是王村长一个人说了算的。

  王村长说完这番话,深深吸了一口气,扭头就走, 把哭声都抛在脑后。这事还不算完, 那几个跟外甥相处的好, 不经意透露过零碎消息的同村, 都被结清了酬劳, 客气辞退了。

  那几人平白丢了这么好的活, 还不知道要怎么闹, 以后外甥的日子,清静不了。

  涉及到处罚,林屿没有出面,都是听康平事后转播,康平自己也唏嘘不已,“就为了一个不争气的亲戚,闹的晚节不保,王村长也是可怜。”

  “所以越是位高,除了约束自身,还要约束亲友啊。”林屿随口回答。

  康平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不管再忙再累,林屿也会抽出时间来,去巡查他挂名的店铺,因为一旦出事,牵连的是自己。

  “那如果产业越来越多,那不是忙不过来?”

  “这种事情就需要引入管理人,让他们去做管理,你再去管理他们。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屿说道,“不然累也累死了。”

  “也对,人要善于创造有利的环境嘛。”康平很快把这个话题绕到别的地方。

  *

  王村长的外甥最后被打了二十大板,然后罚了一大笔钱,这还是他积极举证,转型做污点证人的结果,而那个生产假酒的作坊被罚了一大笔钱,钱没赚到,还倒赔了。

  案件判处之后,白知州过了一些时日才得到消息,气咻咻的觉得判轻了,毕竟秘方泄露导致作坊倒闭的话,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林屿还要反过来劝他,“大人,不能以未犯的罪行,给已知的罪名加罪啊。”就算他没读过几本律法书,也知道这样搞不行。等于是一个人敲了另外一棒子,你非要说可能会导致受害人失去自理能力,对未知要求赔偿。

  “是我气急。”白知州也就是跟林屿关系好,才会随口吐槽,刚才怒气上头而已。

  “我知道,现在商业纠纷其实越来越多,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前无成例,有时候县官大人也很难判断,毕竟每个人感受不同。如果能有一个标准就好了。”林屿说道,这就是知县会被叫做父母官的原因,做事全凭他心意,是轻是重其实很难下手。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白知州突然说道。

  “如果,有个标准就好了?”林屿重复。

  “对啊!”白知州霍的站起,一股豪情从胸中涌起,“前无古人,不代表后无来者,我为什么不能当这个来者?”

  “大人是说,准备自己来编写这个标准?”林屿没想到一个刺激,白知州都准备直接来一套商业法了。

  白知州没有领悟到林屿的想法,但他心里有个朦胧的念头,“也算不上编写标准,我哪里那个能耐?不过是想把这些年遇到的关于商业纠纷的例子记录下来。没错,就是记录下来,做个参考。”如果说编写律法,他可没那个胆子,话又说回来,这件事算是哪个衙门的职责范围呢?

  白知州甩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只说自己想要收集一些案例,出版一本册子而已。

  林屿觉得,一口吃不成胖子,哪怕是参考案例,也是很值得的,现在每个地方的商业交流越发的发达,互相交流频繁,也不是人人都规矩做生意,总有走捷径钻空子的,如果能够这么一本册子,最起码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那我可以多收集一些案例,给大人做参考。”

  “对,商户的例子我需要,判案的例子我也需要,双管齐下。”白知州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动手撰写。

  他也没有旁的爱好,只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流芳百世,后世人提起他时,能够记住有这么一个人。

  不过此刻的白知州还不晓得,阴差阳错下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即使过去千年,他编写的这本册子被誉为第一代商业法的雏形,甚至第一版的原本,被拍卖出过高价。

  那本价值两千万的书册,不过是一中年一少年,在书房里随口聊出来的。

  既然答应去收集案例,林屿就会好好把这事做全做好,不光是他自己遇到的,他还给所有认识的商家都写了信去问他们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就跟上次收集诈骗案例一样。

  做生意不光要跟客户打交道,还要跟诡计多端的同行交流,这一去信,自然是雪片一样的回信,人人都有苦衷要说。

  不过林屿暂时收不到这些信件了,因为西瓜第一批开始成熟了!

  敲西瓜辨认熟没熟,曾经是买瓜人的习惯动作,哪怕自己完全搞不懂有什么区别,也要在瓜主面前装模作样一番,一本正经的说,这瓜好像不怎么熟换一个,然后再付钱。

  林屿以前就这么干过,就好像不会看挑称,也要凑过去看一眼,装装内行。

  不过现在他学会了看称和挑瓜,有清脆的咚咚声,就是西瓜成熟了。第一个瓜成熟时,林屿亲自切来,把西瓜一切两半,用勺子挖着吃!好好的过了一把瘾。

  康安直呼浪费,这一个瓜能卖多少银子!跟吃银子差不多。

  “吃到自家人肚子里,那就不算浪费。”康平给自己塞了一口红红的瓜瓤,直嚷嚷:“再说了,当初成本才多少啊!吃!”

  康安挖一勺吞一口,觉得每一口都是吞金咽玉,无比金贵。

  “对嘛,自己吃高兴才是真的,就是可惜西瓜保存不久,也不知道楚楚跟希希能吃上吗?”希希这边,听说她跟沈东篱去临近州城参加画展,而楚楚那边路途遥远,如果她出了门,可能西瓜送到也会坏。

  康平含糊出主意,“做成西瓜酒吧,还能放几个月。”他还能跟着品尝两口。

  “西瓜酒的话成本太高,卖就算了,还是自家人留着喝。”林屿小嘴一抹,下午就切了两个瓜,用纱布过滤出纯果汁,加了蜂蜜会过甜,只用昂贵的绵白糖调味,做出两坛子西瓜酒。

  “等我们回来时,这西瓜酒就该能喝了,只当是庆功吧!”林屿把坛子搬到库房里,意气风发的说。

  “走,出发!目标,金州城!”

  金州城就是他们第一个目标地址,因为这里足够繁华富裕,舍得花钱的多,追捧潮流的人多,而在这里,康安一口气谈下了五百斤的订单。

  好瓜得用快船,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租了一条快船,虽然租金昂贵的林屿眼睛疼,但是很值得,只花了两天就到了金州。

  船一到码头,康安站在船头,指了指码头旁边的一个角,“我跟客户约好的地方在那里。”

  “嗯,走,去会会他们。”林屿点头道,跳板一搭好,他们先下了船,康平负责留守,毕竟那么大一船货物,没个管事的可不行。

  二人到了约定点,礼貌的问道,“这里是聚兴酒楼的掌柜?”

  一个穿戴不俗的中年男人接话,“是,这里是聚兴酒楼,你们是?”

  “你们定的货物到了,麻烦拿出契约,找人接手吧。”康安彬彬有礼的说道,同时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契约展示出来,那位掌柜眼睛都要脱窗了,反复再三确认:“真的吗?真的是五十斤西瓜?”乖乖,这才几月份,就有西瓜了?

  “你亲自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康安不慌不恼,邀请掌柜亲自一瞧,考虑到这里是码头,客来商往,掌柜的也不怕闹幺蛾子,大着胆子就去了。

  康平在船上正无聊,一晃眼就瞧见哥哥们回来,连忙高兴的迎上来,听说有人要看货,主动拉开仓库门,展示用竹筐装好的,翠绿翠绿的西瓜。

  “都在里面呢!随便看!”

  那种浑不在意的态度,让掌柜也没当一回事,等他放眼一看,立刻被里面一整个库房的西瓜镇住了。他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再揉一揉,东西还是没变,仍然放在那里,入眼全是青翠的颜色。

  瓜,全是瓜,这得几千斤吧?而且全是稀罕货,如果稍一加工,他们的酒楼能卖出多少银子?而且,这头一岔的稀罕劲儿,更是求都求不来的。

  掌柜的再一想,大腿都要拍肿了,东家啊东家,这次亏大了!这么好的货品,竟然才订了五十斤,会少赚多少银子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掌柜意识到,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立刻一改刚才爱答不理的神色,亲亲热热的开始套近乎, 想要在从这次商人手里撬到一点资源,他选择的目标当然是看起来年纪最大,同时也能当家做主的林屿。

  一门生意不找两个人谈,林屿直接把康安往前面一带, 示意跟他谈。

  而康安显然不可能松口的, 他也早早算好了这点,之前口说无凭, 没有现成的西瓜展示给他们看,在数量和定价上是他做了让步的,也是为了撬开一个缺口。如今缺口到了,当然要尽情的抬价。虽然很想卖出去,但是康安做无奈状两手一摊,“不瞒你说, 这些货可不是光聚兴酒楼一家的货, 早早定下来的, 我卖给你,那些掌柜非把我吞了不可。”总之随便对方怎么劝阻,康安始终没有开口。

  没奈何, 聚兴酒楼的掌柜只能带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儿, 眼巴巴的走了。他一个小掌柜不够分分量, 多缠几回说不定会起用处。

  等这人一走, 船舱内的三人互相对视, 耶!

  第一笔卖瓜生意成功!

  康安再来金州之前, 就已经找过姜夫人打听情况。姜夫人以前在新兴隆商行工作, 对整个金州的商行势力还是了解个七七八八,有了她的情报,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康安就认真挑了几个势力不大不小,平日口碑也好的酒楼,作为探路石。

  只要他们传回去消息,西瓜的市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开。想到这里,林屿高兴的当然切瓜,准备犒劳自家人。不料他们带来的水手船工以及镖师们脑袋甩的比拨浪鼓还快,纷纷表示这么贵重的东西,自己不该吃。

  “吃!尝尝味道能算呢?等这趟押送了事,大家还能出去吹嘘吹嘘,你们跟大老爷和大商人吃过一样的东西!”

  康平热情的招呼着,不过船上也有三十多人,如果要吃够肯定不行,尝尝味道还是可以的,船工们早早对一筐筐的西瓜眼馋,现在捧在手里,每一口都吃的珍惜,连瓜皮上白色的部分都不肯放过,啃的干干净净。

  这一道奇景当然引起了其他停泊在此处的船只注意,别船员工眼巴巴的瞧着这边,口水都快淌一地,羡慕的不行!这待遇多好啊!

  而林屿他们船只上的员工,在这种瞩目的情况下,越发觉得自己跟对了老板。

  搞到最后,有人忍不住过来问他们,能不能卖点瓜给他们,他们愿意出高价,林屿当然答应下来。

  看人吃饭肚子饿,开了这个头,光是码头上就卖掉了七八个瓜。

  “这速度,完全不愁卖啊!”康安在点余量,出发之前他们一共带了三十个筐子,这一来就去掉了五筐,速度相当的快了。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成熟的瓜,后面至少还能成熟三批。

  心算了一下账目,三人已经乐开了花,即使在睡梦中,也是咧起嘴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