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31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蔡元执越靠越近,情绪还沉浸在刚才的快意恩仇,潇洒闯荡之中,他最渴望的就是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禁把自己的愿望脱口而出:“我能当大侠吗?我能去闯荡江湖吗?”

  嗯?林屿一脑袋问号,好好的富二代不当去餐风露宿,好玩吗?可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问:

  “为什么呢?”

  “我不想被关在家里,一天天跟着师父们学算账,学做生意。我天生就不喜欢这个。”蔡元执从兴致勃勃变成沮丧,“算账交际,还有处理纠纷,我学不会啊...”

  “那你身手练的这么样?”

  提这个蔡元执可不困了,他左看右看,找到门背后的顶门棍,一抬手拿到手里,姿势干净利落。

  “看看我这套棍法!”

  顶门棍一入手,蔡元执气场一变,从傻白甜变成了风中翠竹,宁折不弯。然后是疾风骤雨的威势,那风吹在脸上,汗毛都竖了起来。

  林屿抬手鼓掌,厉害,这是真的厉害!总共也才五六招,看起来威风赫赫,势不可挡。

  四个孩子跟着拼命鼓掌,他们外行看热闹,只觉得打的好看。

  蔡元执把顶门棍放回去,又重新坐回窗边。

  “你学这个用了多长时间?”林屿好奇。

  “是我偷偷在武馆师父教我的,只看了一遍,就被我娘捉回去。”蔡元执现在还郁闷着,他一套棍法还没学完呢。

  “这是天赋啊!”林屿不禁感叹,人跟人就是不一样,换成是他,舞棍子不打着脑袋不砸到脚,就算他超常发挥。

  蔡元执眼睛发亮,“你是第一个夸奖我的人!”他又转为沮丧,“可是我娘不乐意我做这些...”

  不过林屿也能理解蔡夫人的选择,偌大的家业就这么一个继承人,辛辛苦苦经营着,难道转手奉送给隔房的子侄?再看着亲儿子吃苦受累?而且钱庄经营了上百年,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招牌,要败在儿子手里,蔡夫人寝食难安,算来算去,只能逼着儿子学。

  而蔡元执也困恼,他本来是野外一株凌风沐雨的松树,偏偏要被移栽到庭院盆栽里,让他龟缩在一小片天地里,手脚被捆起来不得舒展。

  但两母子之间那是家务事,林屿也不好插嘴,只能安慰蔡元执,不要跟蔡夫人顶着干,柔和点。

  蔡元执心里的郁闷气也消散了,转而对林屿手里捏着花朵感兴趣,这布片一叠一折的,千变万化,就能做出一朵花来。

  “要不然,你给蔡夫人做一朵试试?”

  蔡元执一愣,“我娘平时不爱戴花儿粉儿的,平时都是穿男装。”做了花也不会戴。

  胡婆婆就笑道:“外面买的,跟自己儿子亲手做的,能一样吗?”就是戴到褪色,也舍不得取下来。

  “那我试试。”蔡元执看别人做手痒,自己拿起剪刀开始歪歪扭扭的学起来。他没有基础,手又慢,老半天才做出一朵五瓣花来,又用几颗珠子装饰,好歹还能见人。

  “哈,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真难。”蔡元执捧着小花,又小心的装进纸袋里,“天色不早,我该回去了。明天我还能来吗?”说到后面,逐渐变的可怜巴巴。

  “来吧来吧。”林屿忍俊不禁,“不过后天我就要回家了。”

  “你家在哪儿?”

  “长兴县林家村。”

  两人留下通讯地址后,蔡元执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还一步三回头的。

  等他走了,楚楚好像想起什么,突然问道:“蔡哥哥真可怜啊。”

  “个人有个人的立场吧,蔡夫人也不想逼着他学,但凡有其他选择,蔡夫人当然会让孩子开心成长。”林屿换了语气,“我平时让你们学这样那样,还是希望你们多一样谋生技能,以后有的选,你两一起学刺绣,可不能为了赚钱,把眼睛熬坏了。”

  学会刺绣跟只能用刺绣谋生,区别可是很大的。

  “嗯!”楚楚狠狠的点头。

  *

  蔡元执来听了一趟故事,带回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蔡夫人一点都不嫌弃,当场就戴上。然后让蔡元执多跟林屿接触。

  林小郎君日后必定不凡,让他们两多接触,傻小子以后吃不了亏。

  不过目前暂时没有更多机会了,林屿又待了一天,一大早就出发回家去了。在牛车上颠了大半天,总算回了家。

  家里虽然只有几间草屋,现在看起来也格外亲切,要么别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呢。

  林屿先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去挨家挨户送纪念礼,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点心跟糖块。翠州卖的糖块,口味就多多了,有酸有甜的。

  林屿还给监工的陈工送了半包,陈工推辞,“那怎么好意思。”

  “就是给家里的孩子吃,甜甜嘴。”

  可半包糖块也值十几文呢,拿人手软,陈工开始汇报最近工程进度。

  院子的大体已经盖好了,墙壁已经垒到两米八高,挑个吉利日子就要盖大梁。大梁一盖,院子就算盖好一半。

  林屿算了算,按照这个进度,还能赶在腊月之前,住进新屋子里过新年。

  家具呢,一部分重新定做,一部分就上一层漆修补,补过之后还要晾味,所以林屿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木匠。至于这段时间没家具用,也就只能扛一扛。

  木床就要重新订做,林屿的床已经用了几十年,而康平他们就是几块木板搭的,再用竹竿挑起蚊帐,特别简陋。

  听说有新床睡,大伙儿都高兴。

  林屿约的是一个老木匠,他没有木料就由老木匠自己提供,价格会贵一些。因为床铺不好运送,老木匠是带着木料上门来做的。

  林屿盯着木匠几天之后,发现老木匠干活兢兢业业的,也不磨洋工也不浪费东西,也就不再盯着人瞧。

  “衣柜做一根横杆,这是干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么多格子?”老木匠做衣柜几十年,还没做过这种款式的。

  “横杆是为了把衣服挂起来,免得放皱,格子是为了让衣服看起来一目了然,随时翻找。以前的大衣柜只有两个横格,翻两遍就乱了。”林屿比划着,他早就看以前的衣柜不顺眼了。

  “挂起来,怎么挂?”老木匠还是懵逼。

  “这就需要另外做几个衣架,也只有厚衣服跟长衣服需要挂。”林屿解释。

  老木匠心里好奇,立刻就用废木料拼凑着做出衣架来,林屿找了两件衣服,给他演示怎么挂。

  老木匠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妙啊!原来是这样的。主家放心,我保管给你做的妥妥当当的。那个小秦,你把废木料帮我收集起来,我等下再做几个衣架。”

  那几个木匠学徒里闷闷的答应了一声。

  作者有话说:

  蔡元执,一朵渴望出门的中二少年。

第四十七章

  第一场小雪飘荡在稻草上, 房梁已经盖上,正在挨个挨个的盖瓦,墙壁内外被石灰细细的粉过一回, 看起来明亮又整洁。

  林屿特意要求过,墙壁一定要粉刷三回,这样防虫又透亮,窗户再用桐油纸贴上, 比普通油纸更好用, 这样屋内也不会显得黑沉沉。

  现在常用的油灯,就一根细细的麻绳点着, 照明程度哪里比得上灯泡?能看清纸面上的字就不错,到了晚上要做事,林屿只能同时点两盏。

  有条件,当然要尽量把屋子弄的亮亮堂堂,看着都舒心。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提出要求,想要把他们的房间弄成什么模样, 只要方便的, 林屿都尽量安排上。

  “到时候我要请绣红绣紫她们来玩!”楚楚兴奋计划着, “让她们看看我的屋子!”

  康安想的却是其他的事,“等搬到新家,旧院子怎么办?”

  “旧院子我打算改造成仓库, 以后专门存放麦子跟豆子。”林屿早就考虑到这点, 现在州城也有他们的生意, 做大是早晚的, 原材料的采购很重要, 那更需要库房。

  “那得装多少麦子啊...”希希开始扳手指算。

  “也不多, 放麦子的地方得注意防火, 不能挨在一起。”林屿心说,提前规划他都写在笔记本上,唯一的问题就是没银子。

  修院子是先给工头三成银子,盖大梁时给四成,等到彻底建好,检查过关后再给最后的三成,荷包空了大半。

  还有造家具的钱,老木匠已经给上完清漆了,一水儿的原木色,好看又耐用实用,等放半月晾完味道,林屿请工人抬进屋里放好,家具就算搞完一半。

  “结实,耐用,保证能用上五十年!”老木匠把胸口拍的啪啪响,“要是中间坏了松了,你只管来找我!”

  “我既然找您定做,肯定对您的手艺放心的很。”林屿翻出自己记的账本,跟老木匠记的工时核对无误后,就是给工钱,点算清楚,老木匠笑呵呵的揣进怀里,招呼那些帮工离开了。

  “哟,已经做完了吗?”最近总算忙完州城的生意,春霞怀里揣着账本,过来找林屿结算,一瞧着崭新的家具,不由得露出羡慕的表情。

  她左看看,右摸摸,眼馋得很,恨不得马上给自己家里置办一套。

  “早晚有那天的,春霞姐还怕住不上青砖瓦房吗?”林屿心想,春霞姐能干,挂面生意也干了一年多,每月有收入,顶多再有两三年就能攒够盖房的钱。

  说到这个话题,春霞变的意兴阑珊,“我爹娘不乐意。”

  “为什么呐!住大屋子不好吗?草屋里冬天漏风夏天漏水的,新院不香吗?”林屿真是搞不懂。

  春霞手在新衣柜上摸过,左右看也没有外人,难得带了几丝抱怨:“我爹觉得,我挣的钱留给我傍身用。花在家里,以后再嫁嫁妆不丰厚被人嫌弃。”

  “要是嫌嫁妆不够多的,那算什么良人?”林屿立刻反驳。

  “就是这个道理,可我爹说不通啊,平时买点肉菜米面就算了,花大钱他不肯收不肯要,更别说盖房子了。”明明有条件改善居住,偏偏有钱花不出去,真是郁闷。

  她也想住上好的房子啊!又不是有毛病,非要住草屋。

  两边都有理,林屿只能和稀泥,“春霞姐还是继续赚钱,只要你赚更多,盖房子的钱也就是九牛一毛。”

  “盖瓦房我是不敢想,至少把草屋换成黄泥砖吧,也不会漏风。”春霞又重新振作起来,“等你屋子盖好了,我专门把爹娘叫过来逛一圈,不信他们不心动!”

  眼见为实嘛!天天念叨盖新房,肯定没有眼前的香。

  林屿心想这还不好办,等到了冬天,柴火一点,炕上一呆,保准春霞爹娘动摇。

  春霞直笑,她也好奇炕的效果,两人约好到时候提前试试。

  说完闲话,春霞终于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开始商量正事。

  自从州城的几个客栈开始挂出“福禄寿面”的招牌后,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以前的六十斤翻倍到二百斤,加上县城里的供应,光靠着春霞姐他们一家的制作,已经供不应求。

  她们每天从早干到晚,忙的不停歇,手都揉酸了,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春霞姐也只能过来商量,要不要招人手。

  “招吧,首先选咱们村里的婶娘嫂子们,春霞姐你自己看着挑,要能干又嘴严的。”

  “那当然,嘴不严的我也不敢要啊。”她也害怕泄密。

  两人就商量好了,找了三个干活利索的嫂子,签契约,还要在村长那里备份,如果她们真的泄密,不光是赔偿,还有整个村子的指责,让她们呆不下去。

  至于工钱,暂时定的三十文一天,她们肯定乐意。因为盖房子的工人干体力活,也才五十文一天呢,还累的半死。

  两人敲定之后,春霞姐收起账本,迫不及待的打算回家开始招募人手。

  林屿在新院里晃悠了一会儿,把门窗都打开透气,正打算走时,突然听到院子侧面有人在吵架,还颇为激烈。

  谁啊?!

  林屿三步并作两步赶去,结果居然看到是春霞姐被人拦住,那人握住春霞姐的手不放,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着什么。

  好家伙!欺负人都欺负到家门口来,林屿能忍得了这个?他上去就是一拳,把那人砸的倒退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