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贵妃是个真咸鱼 第75章

作者:梨落煎雪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乾隆选了四样,甚合朕意,就重新站在博古架前开会赏玩青花瓷瓶,李玉站在旁边,犹豫再三开口问道 :“那三阿哥和四阿哥,皇上不挑挑?”厚此薄彼可不行啊,皇上!没看人家纯贵妃娘娘就是糕点也是不偏不倚,你说说,你这礼物送的= =

  听李玉提到那两个讨债儿子,不耐烦的道:“都十几岁了,玩什么玩,玩物丧志!朕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说到这里,乾隆觉得哪里不对,便道:“你随手挑两样给他们。”

  李玉好容易才憋住笑,是的,皇上都到了十四岁还在玩鲁班锁,诶嘿嘿。

  至于说玩物丧志,李玉看着乾隆手中的青花瓷瓶,谁能比得过您呐!

  李玉走到架子旁仔细看了看,挑了一支桃木短剑给四阿哥永城,又挑了一把巴掌大小的精美摆设红缨枪给三阿哥永璋。

  当时会从所有物件儿里挑出来这两样,李玉就是看中了这两样正合适三阿哥和四阿哥,没想到皇上竟然……李玉不由暗暗腹诽了两句。

  要不说自古父子关系最难处,一个吹胡子瞪眼,一个初生牛犊……

  “皇上,这些物件儿是今儿送去呢,还是?”李玉问道。

  乾隆沉吟了片刻,“先放那边架子上收着吧,等下次去阿哥所的时候一起带着。”

  这是要等四月十五纯贵妃娘娘去阿哥所探望的时候,皇上也要带着这些新鲜玩意儿一起去的意思,李玉了然的点点头,亲自把这些物件儿捡了好地方先收着,余下的让送回了内务府放着。

  *

  四月初五,正式行册封礼的日子。

  一大早伺候穿衣梳头的嬷嬷们就分别去了翊坤宫、延禧宫和储秀宫,按照各自的阶品和礼仪规制梳妆打扮更换朝服朝冠朝珠等,在规定的时辰内听册封官宣读,并把金册金宝分别交于皇贵妃、舒妃、令妃、婉嫔(陈贵人)。

  一套仪式流程走完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了,随后各自回宫更换吉服再去翊坤宫皇上和皇贵妃跟前儿谢恩。

  因着还在孝贤皇后二十个月丧期内,因此娴贵妃被定为继后,先晋封为皇贵妃处理六宫事宜,今儿也才正式行了皇贵妃的册封礼,封后大典要等过了二十七个月丧期明年才能举办。

  舒妃晋封为妃,她心里清楚自然是为着她家世不俗,知分寸懂进退,有太后做靠山的缘故,借机孝贤皇后的丧仪,顺道晋封,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因此也只视作寻常,嫔、妃对于她来说,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不过最近皇上时不时来看她,同她探讨些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或者一同下棋,倒也不错。能够这样,她已经很满足了。

  令妃有孕在身,不日即将临盆,因此皇上特许册封礼上不用长时间跪着,仪式有了即可。有孕在身,又晋封妃位,若是五年前,她还是一个小宫女的时候,告诉她,五年后她会走到这样的青云路上来,她定然不相信。然而五年来,一步步,她稳稳的走了过来,更是深谙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在这后宫,人人都有不得已,只要不被欲望迷了眼,盲了心智,就不会走到进退维谷的地步。她一定会一直保持清醒,一直冷静的走下去。该争的争,该退的退。

第111章

  陈贵人一朝封嫔, 还有了封号-婉,册封仪式上,好容易才憋住了眼眶里的泪。从潜邸到后宫, 十几年的时间里, 她仿佛透明人一样, 原以为这一口气一条命留着不过是为家人,没想到人到中年竟然有了封嫔成为一宫主位的好日子。从前在春熙宫无论嘉妃如何刁难, 奴才们如何作践, 她都忍得住, 不到万不得已从不会红眼圈儿,不曾想今儿这样封嫔的好日子反而心口微酸,好容易才忍着没让泪滑下来。总算熬出了头,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吧?

  回宫重新洗漱更换了吉服后,舒妃、令妃、婉嫔去往翊坤宫向皇上和皇贵妃谢恩才算礼成。

  皇贵妃身着明黄吉服,腹部微微隆起,和皇上坐在一起,明黄成双, 皇权的象征。

  三人分别跪下按照礼节行礼后,才算礼成。

  “今日是妹妹们的好日子,下午在畅音阁安排了小戏, 你们且去热闹,本宫有孕在身就不能去了,你们只管热闹。”受完礼,皇贵妃神情语态也不复刚才的严肃,含笑说道。

  “再次谢过皇贵妃娘娘。”舒妃、令妃、婉嫔再次谢恩。

  “对了, 婉嫔, 去岁晋封让你挑选宫室, 说是正式行了册封礼之后再行挑选,本宫这些日子为你留意了咸福宫,极为雅静的宫室,也衬你,已经让内务府进行修缮了,择了吉日可搬过去。”皇贵妃说完看了看皇上,看皇上唇边有笑意,知道自己这样的安排皇上也颇为满意。

  “嫔妾谢过皇贵妃娘娘为嫔妾操持宫室,不胜感激。”说着,婉嫔再次下跪谢恩,得了示意才站了起来。

  又说了两句话,皇贵妃身子有些乏,便推辞要回去休息,乾隆便同令妃回了延禧宫。

  舒妃和婉嫔并肩出了翊坤宫,路过御花园,风景如画,婉嫔强忍着的泪珠儿总算滑了下来,舒妃向来同婉嫔走的近,知道她这泪珠的含义,寻常安慰的话就不必说了,寻思再三开口道:“如今你正式封嫔,也是一宫主位了,想来你额娘在家里待遇也能好一些。”

  “若不是为了额娘和胞弟,我这口气早散了。如今总算熬出头了,我的日子好过,我额娘和胞弟的日子想来也能好过些了。”婉嫔说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回到宫里,婉嫔让大宫女迎春从小库房里寻了五十两带有官银字样的元宝出来,这还是前几年大节庆的时候赏下的,一直留着如今正好拿出来用,又捡了早前她亲自缝制好的香囊扇坠之类的物件凑了四五样,并两方上好的徽墨,两盒东阿阿胶,用红布封了送到了京中母家。

  陈家接到了宫中来的赏赐也是惊喜,特别是婉嫔的父亲陈益寿,早前把女儿送到了宝亲王府做侍妾,多年未有好消息,一朝宝亲王登基做了皇帝,原以为机遇来了,谁知道无宠的女儿也只封了贵人草草了事,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出,竟然也有这样封嫔赐封号成为一宫主位的恩宠。这十几年来,若不是偶尔往家里塞一些银钱,陈益寿早就把这个庶出的女儿忘到了九霄云外,权当没有这回事儿,哪管女儿在宫中的死活,万万没想到还有收到这好赏赐的一天!

  接了赏赐谢了恩典,陈益寿把五十两官银供在祠堂内,余下的则交由婉嫔的嫡母王氏向下分发。别看是香囊和扇坠儿,都是内造上供的料子,寻常人家哪里见过这样好的东西,王氏也看花了眼,挑了最好看的给自己和两个女儿,然而妾孙氏到底是婉嫔的生母,再不情愿王氏也只能挑了一个土棕色的香囊给了孙氏。余下的两方徽墨给了两个嫡子,婉嫔的胞弟庶三子陈贵全只得了一个扇坠儿,还是在陈益寿不停的给嫡娘子王氏使眼色的情况下不得不割肉让出。

  另有一封书信是婉嫔亲自写给陈益寿的,先问了父亲母亲,随即又问了生母孙氏和胞弟安,提及自己在宫中每常念及家中父母亲以及生母孙氏和胞弟,又问了嫡出哥哥姐姐们,随后又叮嘱希望父亲能多照料生母孙氏和胞弟,否则就算在自己宫中得享尊荣也心不能安如此云云。

  陈益寿看了这封信,心下了然,今儿婉嫔这些赏赐一是为了告知家人天大的喜事儿,二是为了让他好生照顾其生母孙氏和胞弟,否则婉嫔就算在宫中也必不能安心,要问责下来。

  看完信沉吟了片刻,陈益寿强硬的吩咐下去,让嫡妻王氏亲自带人把家中最宽敞的小跨院收拾了出来,之前是嫡长女的院子前两年已嫁人空了下来,给孙氏和庶三子陈贵全居住。婉嫔的胞弟陈贵全是家中最小如今刚满十九,早该说亲白耽误了两年,直到今年才又开始议亲,如今女儿荣升婉嫔,其胞弟的婚事,自然可以挑更好一些的来说了,没准还能光耀家族门楣。嫡妻王氏再不满也无可奈何,拗不过陈益寿只能听从。如今好不容易他们陈宅出了这样扬眉吐气的事儿,陈益寿怎么可能因为嫡妻而让他的女儿婉嫔娘娘不满。

  有了思量后,陈益寿快速写了封回信让送赏赐的宫人带了回去。

  且说婉嫔收到其父陈益寿的回信,看到陈益寿对自己生母和胞弟的安排还不算完全泯灭良心,也能松口气了。她被送到宝亲王府为侍妾之前,和生母孙氏、不足三岁的胞弟陈贵全一同挤在后罩房最逼仄的屋子里,她也只能睡在屋子里用纱橱隔断开的方寸之地,潮湿窘迫,如今总算能让生母搬到大一些的小跨院里,胞弟的亲事也能被重视,而不是随便打发了。

  若说正式册封为婉嫔有什么好处,对她来说就是这个了。

  熬油似的熬了这十几年,总算熬了个资历出来。

  *

  四月初十,寅时一刻(早上4点15分)左右,延禧宫令妃胎动不安,偏殿候着的接生姥姥立刻去正殿伺候,日常负责给令妃安胎轮班的三个太医也及时赶到了延禧宫。

  因着皇贵妃有孕不好进产房,后宫中以苏梨末位份最为尊贵,因此不得不去延禧宫坐镇,睡眼朦胧中听到消息赶紧起身由霜降伺候简单梳洗更衣赶去了延禧宫,舒妃、庆嫔、婉嫔也先后赶到延禧宫。

  这个时辰皇上正在上早朝,苏梨末便差遣了延禧宫的宫女去候着,一旦皇上下朝了,及时告知令妃临产之事,请皇上过来坐镇。

  苏梨末坐在锦榻上,看着进进出出的宫女端着一盆一盆的血水,手心直冒冷汗。生孩子真的是鬼门关打转。特别是听着里面时不时发出的一声闷哼,配合着接生姥姥的调息用力再用力的声音,苏梨末只觉得一阵阵心慌。

  此刻,不知道是身体本能的害怕,还是苏梨末内心的恐惧,只觉得手脚发麻。

  如果,如果乾隆十年腊月里,原身不是因为生产四公主景顺难产,抢救了多日还是耗干心血去了,她也不会机缘巧合穿了过来,更不会有后来的种种。

  “孩子胎位有些不正,怕是要难产啊……”接生姥姥一路小跑到殿外才禀告道。

  闻言,苏梨末深深吸了两口气强稳住心神,抬高声音道:“本宫定要你们保令妃和皇嗣平安,伺候的太医呢?这节骨眼还不进去伺候等什么呢?若是有个什么闪失,等皇上下朝过来怕是要摘了尔等的脑袋。”

  闻言,接生姥姥忙不迭进去,太医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进寝殿站在屏风外指挥接生姥姥再次努力。

  “令妃,你且安心好好生产,本宫已经派人去候着皇上了,一下朝就过来。本宫也让宫女去翊坤宫拿对牌钥匙,去宫外紧急接院判宋仁进宫,他是妇科圣手,只要他来了,一切都会好的。本宫就在外面候着,有什么事儿你让人告诉我。”苏梨末此刻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这么高的嗓门儿,然而喊的声音小,生怕里面令妃听不到。但凡,当初原身生产的时候有人能如此帮她掌大局,也许……

  生死关头,浑身撕裂了般疼到难以忍受,生怕今儿一尸两命要交代在这里,突然听到苏梨末的声音,令妃心头一热又缓过来了些能撑住了,配合着接生姥姥和太医的说辞去做,慢慢的推动调整胎儿的方位。

  一个时辰后,太医院原判宋仁火急火燎赶到了延禧宫,拿出金针帮令妃施针定胎,约莫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胎位正了不少,令妃也能好好生产了。

  巳时二刻,乾隆刚见完大臣忙完朝政,就听李玉进来通传,延禧宫令妃娘娘正在生产中,便立刻摆驾去了延禧宫,刚走到延禧宫正殿掀开帘子,正要跨过门槛,就听到里面‘哇哇哇哇哇哇啊’婴儿啼哭的声音,乾隆喜上眉梢。

  苏梨末等妃嫔看到皇上来了,忙起身请安。

  “里面如何?出来个人汇报一声。“乾隆询问道。

  接生姥姥刚接生好,剪了脐带,正准备擦一擦包起来,听到皇上的声音便加快手中的速度快速包好,和其他两个接生姥姥一同抱着婴孩出来了,喜气洋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是位公主,母女平安,娘娘生产后累极,此刻已经睡着了。”

第112章

  “好, 公主也好,”乾隆欣慰的道,“伺候的接生姥姥和太医每人赏银一百两, 延禧宫上下赏三个月的月钱。”

  “多谢皇上赏赐。”众人皆谢恩, 不相干的人退出了殿内, 五公主也由玲珑抱着亲自交给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奶娘和嬷嬷们。

  看着殿内喧闹渐消,苏梨末有一种脱力的感觉, 悬着的心总算能落地了, 长长出了口气。

  乾隆看到苏梨末坐在锦榻上扶着额头松了口气, 知道她坐镇延禧宫三四个时辰定是累了,兼之从前她自己也有过难产的经历,怕是触目伤情, 想到了过往的事情,心有不忍道:“累了?回去歇着吧。”乾隆说完去握面前女子的手,发现她的手心被冷汗打湿,知道她定是难受,便让李玉去传轿撵送她回去。

  再看庆嫔和婉嫔也候了多时, 便吩咐道:“你们也回去歇着吧。”

  庆嫔为令妃高兴,然而知道这会子不是说话的时候便和婉嫔一起告退出了延禧宫。

  苏梨末坐在轿撵上,晒了会太阳才觉得暖和了点, 人也舒服了些。

  “娘娘怎么脸色有些白?想是累着了,回去歇歇,冬雪在小厨房熬血燕窝粥,这会儿回去正好吃。”霜降边走边说道。

  “嗯。”苏梨末应了一声。总算,总算, 令妃平安生产了, 五公主, 挺好的。刚才在延禧宫鼻尖的血腥味儿,耳畔的撕喊步履纷纷嘈杂声,让她的心没来由的七上八下。

  回到景仁宫,苏梨末坐在锦榻上,喝了一盅热热的血燕窝粥,总算缓了过来。

  *

  宫中三四年才又得了位公主,太后和皇上高兴地不得了,命内务府好生操办,因此虽然只是公主也同小阿哥无甚区别,乾隆也让准备了福包,下朝后分给诸位臣工,分享福气。

  三日后的洗三宴也大操大办,热热闹闹,乐乐呵呵的,光是贺礼两张长条桌子都没摆下。

  太后从小库房里挑了一块拇指大小的上好红宝石让给五公主做了顶帽子,和四公主一模一样,是一块石头上打磨的两块,又赏了一个巴掌大小的金锁片,并一卷手抄的佛母经。

  这些年,太后对令妃一直淡淡的,令妃自己心里也门清,知道这次因为诞育了五公主的缘故,太后才肯厚赏,且那卷手抄的佛母经,这是在提醒她,已经是做母亲的人了,要有慈母之心,好好修身养性,不可兴风起浪。这点寓意,她还是懂得,况且太后多虑了,她不是那不知深浅的。

  皇贵妃来送了礼,坐了会儿就回去了,一对玲珑玉璧,两套婴孩衣物,并请了一尊开了眼的玉观音。

  苏梨末送了早就准备好的女婴肚兜婴孩衣物各两套,并两串缀着各种宝石的十八子压襟。

  余下的各送了些贺礼,其中数庆嫔的最别致,一床碎布拼接缝制的百家被,说是由她额娘亲自督办的去到贫苦人家讨了碎布头过来,由请了针线最好的绣娘缝制的。宫里的孩子福气太旺,恐折了小小孩儿的寿,用贫苦人家讨的百家布压一压。这样的东西哪里是价格能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一份心意。

  果然,令妃收了庆嫔这个百家被,当场就换了五公主身上的下来,用百家被裹住了,抱着七公主眉梢眼尾皆是笑意:“这样才好,有你这个姨母,五公主定平安无忧的长大。”

  庆嫔笑着站在令妃身后,伸手想摸摸五公主,又担心会戳破婴儿娇嫩的皮肤,迟迟不敢下手,最后只拍了拍包被:“快快长大,将来姨母给你买胭脂水粉,钗环首饰,还有那各种好吃的糕饼。”

  苏梨末看着庆嫔一团和气的脸上了呵呵的,仿佛跟自己得了女儿一样高兴,想来也是个心地淳厚的,也不枉令妃扶持她了,是个知恩图报的。在这后宫,最怕的就是面前笑脸,背后刀子,恩将仇报,把自己那点龌龊心思强在别人身上,为难别人,也逼死自己。

  “咱们五公主还没有起名字,皇上看看赐个字?”令妃看皇上站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想来是喜欢这个女儿的,便开口道。

  公主和公主也是不一样的,若是不得皇阿玛喜欢的公主,通常都是到满月才会由内务府拟定几个吉祥的字眼递进来择一,不仅敷衍,而且会让宫人知道这是不得皇上喜欢的孩子,待遇上也容易不受重视,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乾隆略一寻思便笑道:“景洛。”

  “景、洛?”令妃面有豫色,迟疑道。

  “《洛神赋》有云‘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舒妃在乾隆说出景洛的瞬间便明白了为何会取洛字,解释道。

  “景洛,好名字,将来定出落成温柔标志,美人一个。”苏梨末笑着搭腔。令妃虽然苦学了不少诗书,但是半路开始学习,自然不及舒妃这样世族大家浸染出来的文学底蕴。这些日子,皇上见舒妃的频次也比从前高了一些,挺好。卷王还是卷王,这个时机寻的好,皇上正在兴头上,给自然无有不应的。

  听到众人的解释,令妃释然,抱着五公主笑道:“听到没,你皇阿玛亲赐了洛字,以后你就叫景洛了。”

  “恭喜五公主得赐好名字,恭喜令妃娘娘。”伺候的宫人们齐齐贺喜道,通常这种贺喜要赏钱的机会,他们可不会放过的。吉祥的话,更是一篓子一篓子往外倒。只哄得满座宾客乐呵呵,令妃抱着五公主是被众星捧月,嬷嬷们伺候着过洗三的流程。

  乾隆看苏梨末含笑站在旁边,不由垂手握住了她的手,低声道:“在想什么呢?”

  “在想景顺洗三满月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热闹。”苏梨末笑着道。

  这句话乾隆可不好回答了,又想到苏梨末当初难产好容易捡了条命回来才生下了景顺,握着苏梨末的手不由紧了紧,心中越发珍视面前的女子,“好日子还在后头,朕一直一直陪着你。”

  闻言,苏梨末并未接话,只是看着乾隆温柔和顺的笑了笑,随即看着嬷嬷们给五公主洗三。

  洗三宴结束后,乾隆先回养心殿处理政务了,其他人为着不打扰令妃坐月子也先回去了,苏梨末原也要走,被玲珑请了回去。

  令妃把五公主交给奶娘去哄睡了,这才拉着苏梨末坐在锦榻上,自己站在下首深深拜了下去,“那日生产自顾不暇实在没精力深谢姐姐,刚才人多也不好多言,所以才留了姐姐再回来坐坐。若不是姐姐帮我撑着,只怕当时我就要难产,能否保住命还另说,姐姐在殿内说的话,一字不落,我都听到了。”女人生孩子原本就是鬼门关打转,若是因为难产而亡,说起来为着皇家诞育皇嗣,充其量身后多个封号,更没人会怪到苏梨末身上去,只说是接生姥姥和伺候的太医不尽职尽责。

  “妹妹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你和景洛母女平安,我的心也能放下了。以后景顺也多个妹妹一同玩耍。”苏梨末说着去扶令妃起身,坐在了锦榻上。

  “当时听到接生姥姥说难产,那一瞬间我真是半分要强的心也无了,只盼着能顺利生产。从前我也肯吃斋念佛,但是为了什么姐姐也是知晓的,那天我就发了愿,若是能平安生产,以后每日定诚心念佛。以后每日里,我也会为姐姐念一念。”令妃说着不由泪珠儿落了下来。也许是乐极生悲,也许是孕妇产后多思,令妃倒比寻常多了些感慨。

  且这宫中有过难产经历的也只有苏梨末,令妃看着她越发觉得亲切,若说从前只是深知她的为人,又为着她肯帮自己便结了同盟,如今更是把她看做是半个救命恩人。

  “月子里最忌掉眼泪,容易落下月子病,一定要好生养着,伺候景洛的奶娘和嬷嬷们也要多筛查,不能再出了七阿哥那档事儿……”苏梨末说着声音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