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 第236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 标签: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把盖了章并且签好字的纸用透明的盒子装起来后,直接把盒子挂在进堂屋门的门上方后,杨继西才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杨继西在约定的地方等到了那位看茶树的师傅,二人一道回了田家岗生产队,师傅看完茶林后,提出了一堆建议,中午师傅在副队长家吃的饭,因为队长受了伤,不好招待。

  下午杨继西他们就忙着护理茶林,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那师傅再次检查茶枝后,表示问题解决了,杨继西才背着嫣嫣,和师傅一道去了镇上。

  杨继西给师傅找了车送他走后,这才背着嫣嫣去铺子里。

  这会儿铺子里正忙着呢,嫣嫣看见这么多人,妈妈和奶奶忙得汗水都出来了,赶紧让杨继西放自己下来,“爸爸帮忙。”

  “好,那你乖乖的,不准出去啊。”

  杨继西是从灶房那边的小门进来的,进屋后就把小门别上了,叮嘱了嫣嫣一番,便去帮忙了。

  杨二奶奶看见嫣嫣后,立马眉开眼笑地抱起她,“想奶奶没?”

  “想了想了,”嫣嫣连连点头,看着货架上的东西,咽了咽口水。

  “嫣嫣今天是不是吃过糖了?”

  “吃过了,不吃了。”

  嫣嫣立马收拾视线,接着抬起小手给杨二奶奶擦汗水,“奶奶不累。”

  “不累不累,精神得很呢,”杨二奶奶笑眯眯地抱着她去了堂屋。

  这边杨继西让孙桂芳也去休息,可孙桂芳不愿意,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让她极为上头。

  等最后一位客人走后,杨继西甩了两下有些酸的手臂,“明儿就没这么忙了。”

  “是啊,今天好些人问我是不是明天就不送了,我说是,”孙桂芳也在揉着手臂,“看他们一脸失望,我还有些不好意思。”

  “还有一件事呢,”孙桂芳微微皱眉,“今儿有人过来说我们进货的地方不详,东西到底能不能吃不能保证啥的,我就指着门上的东西大声地给她念了一番,还让她自己看上面的盖章和签字日期,刚开始她还咄咄逼人,后面就灰溜溜地走了。”

  “也是娘厉害,把她怼得说话都结巴了。”孙桂芳想起对方的样子就想笑。

  “找麻烦是肯定的,只是来得倒是有些晚,我还以为第一天就有人来呢。”

  杨继西说。

  “今儿大嫂也来了,买了两斤青果糖,要不是排队的人多,她还想问我啥话。”

  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

  “咱们开铺子,三房肯定是不敢相信的,等我回队里,三叔说不定还会找我说话,”杨继西扬眉,“这两天我忙,都避着他们,他们想找我没找成罢了。”

  晚上在康嫂家吃了饭就带着孩子回去洗漱睡觉了,杨老汉和杨老婆子找过来时,灯都熄了,能好意思敲门吗?

  “吃面了,”杨二奶奶在灶房喊了一声。

  嫣嫣端着一碗炒鸡蛋出来,孙桂芳赶紧接过手放在桌上,杨继西也进灶房帮着端面。

  吃面时用木勺舀点炒鸡蛋放在面上一起吃,味道还不错的。

  当然还有带来的辣椒酱。

  嫣嫣就没有,她自己吃着面,听着三人说起今儿闹事的人,吃完后还自己去洗漱,然后在奶奶怀里躺一会,妈妈怀里躺一会儿,最后又好奇地去货架那边看。

  “你怎么能进去呢?”

  忽然,一个女娃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嫣嫣扭头看过去,只见门口站在一穿着青色上衣,黑色裤子,全身上下都干干净净,长得也挺好看的姑娘,瞧着和欢欢她们一般大。

  见嫣嫣盯着自己不说话,这小姑娘叹了口气,朝她伸出手,“这是不能进去的,来,我牵你你出来吧。”

  “我不出来,”嫣嫣背着手走过去,“你要买东西吗?”

  小姑娘一愣,歪头看了看她后才道,“你是孙姨家的孩子吗?”

  “孙姨是谁?”

  “就是这里的老板娘,长得很好看,说话也很温柔的孙姨。”

  正在小姑娘解释的时候,孙桂芳出来了,见到小姑娘和嫣嫣在说话,便上前移开长桌,让小姑娘进来。

  “嫣嫣,这是隔壁柳婆婆家的姐姐,叫柳小芸,你要称呼她小芸姐姐,小芸,这是孙姨的女儿,叫嫣嫣。”

  孙桂芳给二人介绍着。

  “小芸姐姐,”嫣嫣乖巧喊着。

  柳小芸抿了抿唇,看向孙桂芳的眼睛有些红,“孙姨,那我还能过来找您吗?”

  “可以啊,”孙桂芳摸了摸她的脑袋,“随时过来。”

  听到这话,柳小芸露出一抹笑,接着拿出一毛钱,“我想买青果糖。”

  “好。”

  孙桂芳收了钱,给她称了一斤半,还弯腰给柳小芸看了看。

  柳小芸像个小大人一样点头,“是对的。”

  嫣嫣好奇地盯着她看,见柳小芸看过来,她还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回应对方,这倒是让柳小芸不好意思了,提着糖就赶紧跑回家。

  得亏这会儿还能瞧见一点,不然可会摔的,孙桂芳在后面让她慢点走,柳小芸还应着呢。

  “妈妈,小芸姐姐是不是怕你不对她好了?”

  在孙桂芳关上大门时,嫣嫣问道。

  孙桂芳扣上门,转身抱起嫣嫣,提着豆油灯进了堂屋,“以后在镇上就和小芸姐姐玩儿,在老家就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好不好?”

  她没有正面回答嫣嫣的话。

  嫣嫣也很快被转移了话题,点着头,晚上是和杨二奶奶一起睡的。

  孙桂芳说起隔壁柳老婆子家,她这几天一直在这,和邻居也熟悉了许多,“柳婶子的大儿媳,也就是小芸的亲妈,路过护城河时,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自己却没能爬起来,那个时候小芸才满一岁。”

  “这孩子是喝她二婶的奶水长大的,因为没有亲娘在身边,瞧见别的孩子冲爹妈撒娇就羡慕得很,只因为她奶奶说她妈妈说话温柔,长得也好看,所以她觉得妈妈就应该是我这样的,这两天很喜欢找我。”

  为此柳老婆子还特意找过孙桂芳,请她千万别介意。

  “她爹呢?”

  杨继西微微皱眉,这孩子明显没有安全感,那做父亲也有责任。

  孙桂芳又叹了口气,“在小芸一岁多的时候,重新娶了一个,因为是工人,所以在县里待着。”

  “他现在的媳妇儿也跟着过去了?”

  “过去了,小芸的弟弟都好几个月了,听柳婶的意思,是不想回来,就带着孩子过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

  杨继西听得火冒三丈,“小芸就不是他的孩子了?”

  “他倒是提过带小芸一道去县里过,可他媳妇儿背地里跟柳婶说,这要是跟着去了,磕着碰着可别怪她,这话可把柳婶吓住了,不敢让小芸跟着去,这不,小芸现在和她奶奶还有二叔一家过日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昨儿还和小芸的二婶说过几句话, 她的性子和吴大嫂有些像,”孙桂芳说完顿了一下,侧身抱住杨继西的腰继续道,“也就是和她二婶说过几句话后, 我就不怎么信柳婶说她现在大儿媳妇的那些话了。”

  杨继西一愣:“怎么说?”

  孙桂芳轻哼一声, 轻轻拉了一下杨继西腰间的衣角:“我们女人遭受的非议本来就比你们男人多, 就比如三姑, 守寡这么多年, 一个男人从她家院门外路过,都会被人说三道四的, 这做后娘,那肯定也会遭人乱说。”

  “这倒是,”杨继西点头, 顿时也明白了孙桂芳的话,他握住对方放在自己腰间的手, “咱们才过来三天, 和柳婶也就是几面之交, 但她却对你说自己大儿媳是个恶毒后娘,就算是, 那也属于家丑了。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她怎么和你刚认识就把家里那点事全说了呢?”

  说的还是自己的儿媳妇。

  就算是杨老婆子,顶多在外一副被儿媳妇欺负的样子, 让人胡乱猜忌, 别人真的问起时,她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 随着人误会, 也比自己开口说儿媳妇不好强。

  当然杨老汉那回说沈凤仙, 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所以我就清醒了,”孙桂芳把玩着他的手,“这做女人不容易,做后娘可比做亲娘更难,当然也不否认有那种心肠不好的,不管是后爹还是后娘都有,可这心肠好的也不少啊,所以不能听她的片面之词。”

  “媳妇儿你现在说话头头是道的,”杨继西稀罕地亲了亲她的唇,“我脑子都不如你。”

  孙桂芳抿嘴一笑:“娘也厉害啊,她直接说柳婶的话不可信,哪有婆婆在外说自己儿媳妇恶毒啥的,而且这儿媳妇还不常在身边,所以让我少听她说。”

  柳小芸虽然跟在柳老婆子身边,可她穿的衣服极少有补丁,那针脚也十分好,一看就是心细的人做的,而且柳小芸想吃糖,家里人就给钱,这就说明柳老大虽然没有在家,可给家里的钱是足够了的。

  “我还特意瞧了瞧她二婶,和她怀里孩子穿的衣服,那针脚就不如小芸身上的好。柳婶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那衣服应该不是她做的,如果不是小芸亲娘那边亲戚,那就很可能是她后娘给做的。”

  就凭这一点,这后娘也不会太坏。

  “说得有道理,”杨继西有些不好意思,“我听着前面的话还很生气,觉得小芸爹没做好呢。”

  在男人的角度看来,孩子和媳妇儿的关系不好,或者是合不来,那就是男人的问题,当初决定娶别人,那就得说清楚孩子未来是跟着他们过日子的。

  如果能接受再一起过日子,再说孩子如果排斥后娘,那就不娶嘛,说到底男人才是最关键的,他是两个人的依靠,如果做不到一视同仁,那就不要娶。

  别害了人家姑娘,又害了自己的孩子。

  “那可说不准,万一人家说的是真的呢?不说这个了,睡觉睡觉。”孙桂芳抱紧他。

  “好。”

  杨继西笑了笑,撑起身熄灭了豆油灯,这才搂住她睡觉。

  第二天早上是杨继西起来做饭的,他熬了粥,还炒了个青菜,把泡菜夹出来切好后装碗里,就端上桌了。

  嫣嫣也起来了,她一会儿帮着擦桌子,一会儿帮着端碗筷,因为人小,所以一次端一个碗,还把碗筷都摆好了。

  见她踮着脚摆碗筷,杨二奶奶笑道:“要奶奶帮忙吗?”

  “我自己来。”嫣嫣回道。

  “好。”杨二奶奶应着。

  “娘,洗脸水在院子里。”

  杨继西把粥端出来,对她说道。

  “知道了,”杨二奶奶去院子里洗了脸,用清水漱了口,见今儿天气不错,对一旁刚刷了牙的孙桂芳道,“今儿看看生意咋样,这以后啊心里就有数了。”

  孙桂芳闻言笑道:“是啊娘,走吃饭去。”

  “欸,”杨二奶奶应着,她走前面,孙桂芳走后面,在进了灶房后,后面的孙桂芳就把门给扣了。

  嫣嫣在货架那的空地自己玩了一会儿,然后就趴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看杨继西他们卖东西。

  今儿的生意肯定比不上前几天,但也算不错了,和供销社相比也不差。

  其中一老乡买了十五个鸡蛋,一边给钱一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