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 第67章

作者:绝歌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他有三千随行卫队,出行安全得到保障,遇到小规模的战斗也可以打一打。

  他到黑石山以后,便下令随行卫队搜山,自己也跟着进了山。

  山里有小路,沿途还掉有煤渣,沿着山路往里走出一段,翻过一片小山坳,便找到了煤矿。

  露天开采,挖开了很大一片,但因为处于山窝中,从外面很难看出来。在距离煤矿不到半地里处,搭建有一片窝棚,宛若一个小村子。

  侍卫进入窝棚中,把住在里面的人都赶了出来,总共有一二百户人家。

  天气已经转凉,这些人还是一身夏装穿戴,脚上穿的是自己编的草鞋,因为常年挖炭又没洗干净,黑得跟炭没两样,瘦得能看到一根根肋骨。他们聚在一起瑟缩成团,弯着腰,低着头,从神情到动作都流露出畏惧,宛若一群待宰的鸡羊。

  赖瑾抬眼看了圈,连个监工、工头模样的人都没见着,扭头对阿福说,“去问问这里还有管事的吗,或者看能不能找个能回话的来。”

  阿福领命而去,不多时带着一个四十来岁模样的汉子来到赖瑾跟前。

  他告诉赖瑾:“管事的跑了。他们发现管事的和看守路口的人都撤了后,下山看过,遇到路上过兵,又给吓回来了。”

  赖瑾看向阿福身后的汉子,问:“这是什么人?”

  阿福说:“也是挖煤的,胆子大一点,能说上两句话。”

  赖瑾问:“他们是怎么挖煤运煤的?”

  阿福答道:“这些人挖煤,挖好以后,背到下山的官道旁,再由马车运走。他们装煤、运煤都是在半夜,平时不让下山。路口有人把守,发现他们下山就打死,悬尸示众三天以后,把尸体扔到山里喂野兽。这山里有些狼、狐狸,以前还有过老虎,被乡长带着来人射杀带走了。旁的就问不出什么了。”

  赖瑾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考虑到近几年内都是让战俘挖煤,以后则是雇矿工,这些人不适合再留下,下山的时候,便把这些人都一直带下山。

  山下有一个乡,屋子大部分都空了,赖瑾让他们先住进去,再看他们的粮食不够吃顿饱饭的,派人回去给他们拉了几担粮食过来,各家分了分,先暂时迁置下来。

  萧灼华那边正在进行乡长、村长选拔考试,军中有些伤兵也得退下来,正好可以安排来管村子。

  他又到相隔三十里地的铁矿看过。

  那是座大矿,很大一片山全都是红褐色的矿,格外显眼。

  铁矿开采难度比煤矿大,再加上还要炼铁,人比煤矿多得多。全都饿成皮包骨,死了不少人,尸体直接扔到旁边的一个窄口大坑里。

  矿奴们全是从其他地方抓来的,所有人身上布满皮鞭、棍子抽打出来的伤痕,死掉一批后,就再从别的地方去掳一批来。这些人都是附近郡县的平民佃户,还有些过路的行商,因为队伍小,叫山匪劫了财物后,低价卖给人贩子运过来的。

  赖瑾叫人给他们发了些路费,让他们自行结伴回乡,给遣散了。

  他回去后,立即调了两位千总,安排人他们到魏郡挑选没有人赎的青壮战俘,送去采矿、采煤和炼铁。第一批送过去的就是那些家兵。

  家兵的待遇比佃户们还是要好许多的,其中不乏对主人忠心者。如今他们的主家自身难保,自然是顾不上赎上他们的。即使赎,赖瑾也不乐意。好不容易把地方上的私人武装给拆了,还给送回去不成。为了避免这些人跑回去,都送去采矿。

  距离铁矿不远的地方,就是魏郡给朝廷炼铁的作坊。

  小作坊,只有百来个工匠,十口炉子,主要是炼成铁锭送到朝廷,打造盔甲属于精细活,那都是由京城专供皇家御用的工匠在做。

  五千人采煤,一万五千人采矿,冶炼炉一台接一台地垒起来,使得整个开采效率大大提高。煤炭烧起来烟大,一片冶炼炉同时炼铁,汇聚成的浓烟,相隔好几里地都能看见。

  有了铁,赖瑾便让他们开始铸大盾车。

  对面有弩床,比手臂还粗的大□□一排排地射过来,穿再厚的甲衣都挡不住,只能用盾车挡。厚厚的大铁盾,两个壮汉都抬不起来,造盾车,让人推着走,人躲在盾牌后面,前进。这是打攻城战时用的。弩床也重,搬运慢,一般都是架在城墙上守城用的。偶尔攻城战也会用到,但只适合打慢慢推进作战,需要在兵力足够的情况下,有条不紊乱地进行。

  赖瑾看过博英郡侯用人命填城墙的惨状,不想用自己的兵卒去填。打造武器,在投入足够人力的情况下,多花上几个月时间就造出来的。养大一个兵卒,投入至少是十几年,况且,人又不是兵器,是有感情有生命有家人的。

  赖瑾答应过要卖给陈郡铁器换粮食的,如今梧桐郡的铁是送不过来了,好在自己产铁,供应更方便了。要押送到边郡修路开荒的战俘已经挑出来了,回去运御寒衣服的队伍、车子都安排好了。空车回去多浪费,他把第一批炼出来的铁锭派人运去陈郡铸农具搞生产,还顺便拉了批煤炭过去。

  萧灼华经过一个多月的人才选拔,将各县的县令、乡长都挑出来了,村长也挑了一批。之后便是由她直接设了农部,安排去丈量各地的田地。

  因为这些都是直接打下来的地方,土地都让赖瑾收走了。以前佃户、隐户们种的地,还是他们种,交的税从原本的七成减至三成。如今还在打仗,论功行赏还早着呢,军功田也没发下去,还是赖瑾的田,这两郡之地的税自然也是交到郡里。等将来发了军功田以后,佃户们种的地就交到分得军功田的人家手里。第一批战亡者的军功田发下去了,那些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想自己种的,便由他们自己耕种,地里的出产都是自己的。

  赖瑾本来还操心地里的事,等忙完铁器作坊生产,一回头就看到各地的乡长、村长,已经带着人在垒田梗,忙着安排耕作了。虽说树叶都掉光了,眼看要入冬了,地都是空着的,但想要来年粮食产量好,得趁着过冬前往地里沤肥。把草木灰肥或者粪肥得洒到地里,把地养起来,等到开春,肥都浸到了土里,把土地翻种之后,就可以种起来了。

  博英郡侯跟忠敬伯从秋收过后,一直等到入冬都没等到赖瑾出兵。天气越来越冷,而将士们是夏天过来的,穿的还是单衣。

  各郡县只给兵卒备武器、甲衣,至于打底的衣裳、冬衣,平日里都是他们的家人备的。没出征前离家近,或者是临出征时家人送行,会把衣服鞋子给他们准备好,带着路上穿。

  这次博英郡侯他们调兵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时候,又是匆忙临时征招来的,兵卒子们穿着单衣就跟着走了。他们从赖瑾之前的势头,怎么看都是打奇袭、速战的作风,哪想到他能按兵不动,一直拖到快要入冬。

  魏郡郡守想要临时征调冬衣,可眼下,整个魏郡一片大乱,能够召聚大量人手赶制衣服的豪族都还在郡城里押着等着人赎呢,其他郡县的豪族则忙着筹金子去赎人。

  金子,以前一万钱能兑一两,如今已经涨到三万钱兑一两,都还没地儿兑。

  魏郡郡守想到自己的家眷就在城中,无数次想攻过去,可深知眼下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探报送来的消息更令他们不安。

  两万人采铁采煤,炼铁冒出来的烟形成黑云压在那片山头,很难让他们不怀疑,赖瑾是在为来年全面猛攻做准备。

  两人一封封奏报送往朝廷,又派人到临江郡、广庭郡、平川郡、青阳郡、青山郡去征调冬衣,终于赶在入冬前,给兵卒子们穿上了冬衣。

  西边没有南边暖和,每年总是要下几场薄雪的。

  冬天难过,要是行军赶路,遇到一场大风雪,就有可能把人冻死在路上。打仗,双手握紧矛杆,战斗时间又持续得久,等到下战场的时候,双手差不多就冻废了。

  双方非常默契地休战过冬。

  各地豪族们陆陆续续拉着筹集来的金子,到魏郡赎人。当初赖瑾沿途买粮食花出去的金子,这一波全回来了,还有赚。

  沐耀见天派人把赎人赚到的金子一车车地送往赖瑾所在的柳县。

  赖瑾天天数完金子,又派人给萧灼华送去,让她看看自己有多能挣,相信以后再也不用揪着头发盯着算盘帐簿愁发工资的事了。他突然有种赚到钱,上交给媳妇的快乐。

  天空下着雪,赖瑗、赖琬两姐妹,顶着大风雪,带着好几百骑兵来到柳县,随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数百匹战马,以及数千匹寻常马匹。

  作者有话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88章

  赖瑾忙得根本顾不上草原战事, 对他来说,只要没有收到求救信、战败撤退信息,却没想到两个姐姐竟然带着这么多的战获过来了。他听到城门兵来报, 都有些不信, 匆匆跑出门去,待出了门才想起,两条腿跑出去不合适, 又让人去后院牵来马, 一路疾奔赶到城门口,迈开大步子,一步五六阶,蹿到城楼上。

  他趴在城墙垛边探头望去,入眼处是数百骑兵,全都是毛绒绒的, 身上裹着羊皮袄, 头上戴着羊皮做的帽子,脸晒得黑里透着红泛着亮, 衬着大风雪, 抬起望来,活脱脱的草原人进城。

  为首的两个女子并肩骑在马背上, 里面穿着女兵营的全副武装战甲,身上披着狼皮斗篷,顶上帽着狼头形帽子。她们见到赖瑾探出头来, 把帽子拨到颈后,露出黑到透亮的脸, 冲他展颜一笑, 牙齿在肤色的衬托下显得比雪还白。

  赖瑾又朝她俩的身后望去, 只见紧跟在骑兵后面的是四五百匹矫健强壮的战马,后面的普通马匹也都养得膘肥体壮,在风雪中挤在一起御寒,再后面,还有负责赶马的骑兵。

  他又蹭蹭地跑下城楼,到城门口,吩咐城门兵:“开门。”

  城门刚开了条缝,赖瑾就蹿了出去,满脸不可思议地问:“你们怎么逮了这么多马?”

  赖瑗和赖琬乐不可吱,说:“进城说。”赖琬看他没骑马就跑了出来,伸出手去:“上马。”

  赖瑾一只手搭在赖琬的手上,借着赖琬往上提的力气,纵身一跃,扭腰迈腿,轻轻松松地翻身上马,鼻子里蹿来很久不洗澡也不洗头,再混着皮草的味道,有点酸爽。他想到草原那环境,很难不怀疑六姐进入草原就没洗过澡,下意识去看头发里有没有虱子,又觉得不礼貌,而且要是叫六姐知道自己在她头上找虱子,八成要挨两记马鞭。他赶紧说:“六姐辛苦了。”

  一旁的赖瑗问:“五姐不辛苦吗?”

  赖瑾赶紧说:“都辛苦。”

  赖瑗展颜一笑,马鞭往马屁股上轻轻一抽,率先入城。

  守城的兵卒们,包括在营帐里休息的兵卒们都涌了出来,挤在街道两侧,看着骑兵带着浩浩荡荡的马匹队伍进城,“哇”、“哗”、“好多马啊”等各种呼声此起彼伏。

  柳县的居民早在赖瑾的大军到魏郡前就撤了波到郡城,在郡城被全俘虏后,剩下的吓得全部逃往隔壁的临江郡,如今城中只有极少数贫穷且没地儿去的人家,大部分房子都空来驻军了。

  赖瑾分出几座没有人住的大宅子,用来养马。

  天寒地冻的,马也怕冻,这么多马,可不能冻坏了。至于草料,只能种地里弄些稻草回来,这事不用赖瑾操心,赖瑗她们能把马匹一路赶过来,沿途的草料问题自有解决之法。

  赖瑾所住的县衙里燃着火盆,里面烧着上等的银丝木炭,一片暖融融的。

  赖瑾又让阿福去沏了热茶过来,等姐妹俩喝完茶暖和了一会儿,看她俩故意卖关子不告诉他,催促道:“赶紧说说,你们是怎么弄来这么多马的。”

  赖瑗说:“抢的呀,还是你让我们去抢的。”

  赖瑾翻个大白眼,说:“那怎么抢来的?总有个抢法吧。草原人那么能跑,见到你们不得闻风而逃……”他的心念一动:“莫非是你们小股出去抢,引得他们来追你们,然后沐罴带兵设伏……”

  赖瑗和赖琬互觑一眼,顿时没了卖关子的乐趣,都被猜到了。

  赖琬点头,说:“就是这样呀。”

  赖瑗说:“我们的马匹不多,我俩麾下一大半都是女兵,盔甲也不够,远远地就能看出来。他们看到我们这么多年轻女郎,显着比我们数量多,一千多骑全部追出来。我们先示之以弱,将他们一路引到包围圈。沐罴所带的兵卒身上披着吉利服,伪装成跟草原一个颜色,等他们进入后,就围而歼之。”

  “有想突围离开的,我们杀回马枪堵他们。另外有两边挖有壕沟,他们没能过得去,全部围歼,那一战就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我们便有了跟小部落作战的实力,陆陆续续的,又打下周围三个小部落。如今有了五千多匹战马,六万多匹普通马匹,牛羊十余万头。”

  “草原的大部落听闻消息,集结三十余万人,来清剿我们,我们就退回到边山防线,打了几场防守战,他们攻山没讨到便宜,天气变冷,他们便撤了。我们这才赶着马回来。”

  赖瑾惊了:“三十万余?骑兵?”

  赖瑗点头,说:“近几年一个叫做狼王部落的崛起,打败了周围好几个部落,称自己为草原王。”

  她顿了下,接着说:“他们缺铁,不少人拿的是骨头、石头武器,很凶悍。他们很壮,像牛犊子一样,大圆木舞得虎虎生风,拿绳子卷了石子掷投出去,相隔极远都能把人砸中。能在马背上一路飞奔一路投掷长矛,准头亦是极佳。即使我们有铁,有甲衣,也没占到便宜,还吃了亏,都是靠引入包围圈伏击取胜。如今他们有了警惕,这招也不好使了。来年想再去草原劫马,怕是不易了。”

  她说完,又看了眼赖瑾。

  赖瑾说:“有话一起说完。”

  赖瑗说:“我们如今几乎出不去边山防线,没法到草原放牧。边山防线以内,没有牧场。”那么多牛羊马匹,每天要吃大量草料。他们从野沟子县放牧都放到陈郡去了,全部放养在地里,吃田里秋收后剩下的稻草、路边的干草,还吃了部分军粮豆子。

  他们到草原抢了一波,肥了,也惹来了大麻烦。到明年开春,草原人肯定要过来报这劫掠之仇的。三个部落,让他们抢了个精光,连人带牛羊马匹一起俘虏了。草原十八部,变成草原十五部。

  赖瑾说:“先在边山防线据险以守。我们用抢来的战马先把自己的骑兵训练起来,等装备也跟上以后,再慢慢跟他们打。那些普通马匹用来建运输队,正好可以缓解现在的运输压力。六万多匹普通马,军队里留一些,作为专程运输辎重粮草用,再往陈郡、淮郡、魏郡三个郡分一分,给姐夫和长郡也留一些,清郡和尚郡太远了,但也得送一部分过去,差不多就能分完。具体的我们后面再琢磨。”

  赖瑗颔首,笑道:“你是主将,我们就不头疼这问题了。”

  赖瑾说:“辛苦了。军功簿带来了吗?”

  赖瑗乐了。就知道小七是个利落爽快人,不枉她们大冬天的顶着风雪赶路。她当即起身出去,让等候在外面的兵卒把装有军功簿木简的箱子抬进来。好几口箱子,有记军功的,也有记战损的,军功和抚恤都得发。

  他们抢草原,只有牛羊马匹,粮食、俸钱、甲衣、武器通通都得找赖瑾要。经过秋天的这几场仗,甲衣武械都有损毁,必须补充。俸钱、抚恤总不能发牛羊马匹让大伙儿随身带着,或者送回到家里。

  赖瑾简单地翻看了些,便派人去把军功曹余修叫来,叫他带去核算。

  相隔相远,核军功是核不了的,只能是换算,将战获折算成钱和晋升。将在外,晋升由领兵的安排了,但钱得给,而且得尽快。两个亲姐姐上门来要账,给晚了,别人不敢削他,她俩可敢一起上来削他。哪怕他是主将,要是过分了,她俩关上门揍一顿弟弟,谁还敢把她俩斩了不成。

  赖瑗和赖琬都满意了,向赖瑾抱抱拳,便下去休息了。

  赖瑾又先去看了战马,余修已经派了人在清点数目。

  周温也过去了,看着这些战马极为眼热,还很感慨,对赖瑾说:“数百年来,都是草原人劫掠我们,头一次见识到把草原人抢了的。”满脸佩服地朝赖瑾抱抱拳。

  赖瑾说:“抢得草原人汇集三十万大军打到了边山防线。”

  周温:“……”满脸惊恐地看向赖瑾,叫道:“三十万?骑兵?”

  赖瑾反问一句:“草原有步兵吗?”

  周温顿时高兴不起来了。博英郡侯的大军还没撤,草原人的大军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