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嫁给鲜卑将军 第121章

作者:揽月自照 标签: 穿越重生

  司徒丹臣这些时日忙的脚不沾地,因着严际中等人的到来,昨日议事一直议到今日辰时方散,他正打算稍事休息,没想到门人就递上了席朗的名帖。

  他挑了下眉,席朗刚好在自己整理好的名单上,估计用不了多久南宫的旨意就会下达,既然如此,他不介意再提点一番。

  “带人去书房。”司徒丹臣吩咐道。

  席朗被门人带到书房时,司徒丹臣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与席朗同朝为官多年,彼此并不陌生,当下命人上了茶,他现在困倦的很,也只有靠清茶提神了。

  席朗看到他眼下的青黑,也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他再不拖泥带水,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早闻陛下雄才伟略,不想陛下的文治武功比传闻中更盛,有生之年能够得遇明主,实乃天下之幸,苍生之幸,我席家虽是微末,但也希望能够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还望司徒大人念在往日同朝为官的情分,为我等引荐引荐。”

  司徒丹臣虽然早就猜出了对方的来意,可却没想到席朗竟然如此直白,这与世家一直以来的作风可谓是大相径庭。

  司马越在位时,司徒丹臣在其他人眼中就是个谗佞小人的形象,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席朗曾经还上本参过他,不过他也不在意,参过他的人多了,司徒丹臣只是没想到对方会将姿态放的这般低。

  “良禽择木而栖,晋朝皇室倒行逆施,席大人既有拳拳之心,陛下自是不忍人才闲置,其实,陛下早已命我将城中的能臣干吏录入花名册,如果我所料不错,不日席大人就会去往工部都水司任职。”

  席朗其实早已做好被为难的准备了,司徒丹臣的话实在是大出他的意料,此前他担任的乃是正四品御史中丞,与都水司毫不相干,可事实上他本人在对水脉的研究方面却是个行家。

  原来,席朗年轻时好游山泽,他曾游历四方,又结合前人的文献加以佐证,共撰写水脉十二卷,如今他被安排到都水司,显然是司徒丹臣说了什么,这也让他改变了对司徒丹臣的看法。

  席朗躬身行了一礼,感激道:“司徒大人不计前嫌,下官铭感五内,今后定当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

  司徒丹臣摆摆手,“我也不过是听从陛下吩咐罢了,不过,你我既然有此缘分,我就再提点你两句。”

  席朗面容端肃,“司徒大人请说!”

  “大燕没有私兵!”司徒丹臣道。

  只这一句,席朗就知道要怎么做了,他当即道:“谢大人提醒。下官马上回去安排,就不打扰大人了。”

  席朗走后,司徒丹臣本打算好好休息,可没想到那些有心人早在暗处盯着,席朗走后,又来了王朗、赵朗……

  最后司徒丹臣没了办法,直接吩咐门房,“若是再有人上门,直接说朝廷自有安排,让他们在家中安心等待就是。”

  如此,总算得了清净。

  ……

  燕昭早就已经记事了,他虽然早慧,到底还是幼童,多日未见父皇,心中难免想念,如今就连和伴读晚耍也提不起兴致,整个人都有些蔫哒哒的。

  段雀桐看的心疼,可是她也没有办法,如今不知有多少事情需要郎君决断,她能做的也只能是让燕昭转移一下注意力了。

  “昭儿,我们给父皇写信好不好?”

  燕昭嘟嘴,“母后,我不要写信,我要见父皇。”

  段雀桐幼时父母各地跑,她早已忘记了当初的心情,可是看着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孺慕,她似乎也忆起了昔日的那份失落。

  “昭儿,你父皇现在正在外面打仗,明珠还小,等到明珠大一些,母后就带你去见父皇好不好?”

  燕昭鼓着包子脸:“母后又骗人,妹妹长得好慢的,等到她长大,还要好久好久哒。”

  段雀桐比了两个指节的位置,说道:“不用太久,只要明珠再长这么高我们就出发,昭儿,我们等等明珠好不好,要不然,将她一个人丢下她会哭得很凶的。”

  燕昭看着在摇篮中酣睡的妹妹,小姑娘像块软嫩的米花糕,让人看着就想咬上一口,说不出的软萌可爱。

  他们如果把妹妹丢下一定会被他的那几个小伙伴抢回家的,燕昭不舍得,而且,妹妹哭起来的样子真的好可怜,想到这里,他不情不愿地说:“那好吧!母后可要说话算话哦!”

  段雀桐笑了,“母后什么时候骗过昭儿!”

  燕昭:“那拉勾!”

  “好。”

  燕昭得到了承诺,终于不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他双手托腮看着妹妹,扭头询问道:“母后,妹妹什么时候才能长这么高啊?”

  段雀桐被燕昭的笑模样可爱到了,她看着一双儿女,轻声道:“唔~这个母后也不确定,大概要看妹妹努不努力吧!”

  段雀桐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不想要骗孩子,可是却没想到燕昭心急,从这天开始,每天都要看看妹妹有没有努力长高。

  每天都要对着燕明珠说上几遍“妹妹你要努力长高高哦~”

  只是如今只知道吃和睡的小公主当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后来,燕昭见到燕明珠时的话就变成了——

  “你怎么还不努力!”

  “明珠好笨!”

  段雀桐后来想,明珠最后长成了个草包和她太子哥哥的打击也不无关系,只是她发现苗头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彼时,她才真切地体会到,当老师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块朽木时是个什么感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13 15:10:56~2022-08-14 20:2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海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燕北梧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 中原的地方豪强才真正意识到游牧民族的强悍不只在于武力。

  大燕能人异士众多,此时阴谋阳谋齐上阵,很快就有人就支撑不住了。

  以往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瞬间土崩瓦解, 原本还想着与大燕分庭抗礼, 直接将诺大的神州瓜分了, 如今才知道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于小鱼率领三万大军直奔江夏而去, 那里是壬午兵的老巢,张昌所拥立的傀儡皇帝也在那里, 只要拿下了江夏,壬午兵不足为惧。

  于小鱼所率领的已经不是鱼龙军那种乌合之众, 如今队伍中大多都是在战场上历经烽火洗礼的精兵, 又有军需处提供的各式装备,因而在一月之内与壬午兵的三次交锋, 尽皆大获全胜。

  这日,在两军休战期间,魏千终于问出了自己心头的疑虑,“将军,陛下不是说尽量招降吗?怎么这都一个多月了,您……”

  于小鱼:“怎样?我怎么还在这耗着?”

  魏千嘿嘿两声, “属下也是担心您违背圣命, 回头陛下会怪罪。”

  于小鱼不答反问:“你觉得张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魏千以前就是吃算命这口饭的, 收集信息成了习惯, 当下就道:“武力过人, 喜好杀伐。”

  于小鱼接道:“壬午兵实际兵力不过三万人,却纵横盘踞于江南五个州郡, 手下尽是乌合凶徒, 逞财狼之贪暴, 凭据江陵地势之险,实是霍乱一方的毒瘤!陛下是说过招降之语,可你别忘了,陛下还说过违者杀无赦!”

  魏千这才明白其中的深意,如张昌之流,即便对方想要投降也不能留。

  “属下见识浅薄,未想陛下竟有此深意,实在惭愧!”

  等到魏千走后,于小鱼还久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他原本也不懂这些,那时他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兵,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攒够银钱娶个媳妇,还是后来燕北有了教习先生才开始跟着习字。

  后来上峰看他为人机灵,就举荐他入了特训营,在那里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人知道的多了,眼界也就宽了。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当时的晋朝民怨沸腾,然后他们一行人就被安排去做了窃国者,成功的也只有他一个而已。

  不过几年的时间,他就从普通小兵变成了安定侯,其中有他自己的敢拼敢干,但更多的却是大燕的培养和扶植。

  有些人起义是为了活下去,有些人最初的目的就不纯,在壬午兵盘踞之地,那些百姓生活的比之以往非但没有丝毫起色,反而受到的压榨更甚!

  张昌从来不在陛下招降的名单里,陛下特意将他的名字提出来,也不过是在提醒他而已。

  正在他思量接下来要如何布局时,传令兵拿来了军中密信。

  于小鱼展开,只见上面写着:秋日将至,壬午不昌!

  看来,陛下有些心急了呢!

  之前他是打算打消耗战,如今却要改变战略了。

  北地官兵于江南本就不大适应,是要速战速决才好。

  翌日清晨,于小鱼一边安排人如往日那般在江夏郡城下叫阵,另一方面直接派人从后方突袭。

  大燕有攻城的神兵利器,想要破城轻而易举,不过半日,江夏郡城破。

  张昌亲自率兵迎战,最终被围攻致死。

  张昌死了,伪帝自知没有什么好下场,直接带着妻女出逃,结果被愤怒的百姓杀了。

  伪帝原本不过是山都县的一个小官吏,姓丘名沈,后来被张昌改名为刘尼,摇身一变成了汉朝皇室后裔,这些年助纣为虐,着实做了不少天怒人怨之事,实在是死不足惜。

  各地捷报频传,大燕的武力镇压速度比预期的还要迅速。

  实力较弱的势力没有做太多的挣扎就降了,不是不想握住手中的权利,大燕只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降,要么死!

  谁能想到一直在塞外活动的大燕还藏着那么多的先进装备呢?蚍蜉撼树,他们是真的干不过,趁早投降也许还能有几分富贵,晚了估计只能留下黄土一抔。

  在各地还未安定下来的时候,洛阳城已经进行了一场人才选拔考试。

  因为燕北梧还未真正宣布迁都,一些地方州郡也还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了,所以这次科考被后人称为预科。

  后来,很多人评价这次考试是有预谋的,以往中原采取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后来又有了九品中正制,还真没出现过这种把一帮人圈到一个地方连考三天的情况。

  有些人在观望,有些人没有准备,所以最终入选的大多都是北境之人,这也使得后来的朝廷命官南北比例悬殊,朝堂一度成为了北地的专场。

  甚至还有人不怕死地提出了抗议,只是新朝新气象,自然都要按皇上的规矩来。

  想当官,可以!科考过了就行。

  先从小官小吏做起,如果能力出众,自然能够晋升。

  至于拼爹,那可真是找错了地方!

  燕北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打破了晋朝世家大族垄断朝堂的模式,通过科考的学子接受了短期培训后就直接被打包派往了各地。

  不会做没关系,有老人儿带着做一段时间也就能上手了。

  一个地方想要稳定,少不了和百姓打交道的底层官吏,只要这些人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负责好,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这次科考的影响不只是将朝廷的触角伸向了四方,稳固了大燕的统治,同时也真正将洛阳一带盘活了。

  如果不是每日来往不断的官兵,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几个月前经历了两次易主。

  洛阳的百姓对此感触尤为深刻,如今的洛阳城,热闹程度比昔日更盛。可又有所不同,街道上少了鲜衣怒马、掷果盈车的盛景,可却更加富有烟火气。

  洛阳城已经恢复了生机,可是周边的很多地方仍然需要重建,每天衙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百姓们领到任务牌后,就会跟着吏员登上特制的马车,劳作一天后,又搭乘马车回来。

  原本流离失所之人也不知又从哪个地方又钻了出来,荒村渐渐升起了炊烟,荒废的良田也长满了庄稼。

上一篇:旁支嫡女

下一篇:换命后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