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养崽日常 第167章

作者:年糕粉丝汤 标签: 清穿 美食 穿越重生

  隆禧脸色也不太好。

  他黑着脸沉声道:“前几轮皇兄向蒙古部族征召士兵时,察哈尔部一直置若罔闻,只怕布尔尼当时便有心思,只是一直隐藏得很好,而如今见咱们的战力尽数被投放在南方战场上,无心顾及蒙古以后,他才心生反意。”

  琪琪格口干舌燥。

  半响她才苦笑一声:“那如今……要如何?”

  没有人怎么打仗?

  奇绶和隆禧也是面面相觑,唯有沉默无声。奇绶苦笑一声:“要儿臣说……只能搏一搏了。”

  隆禧握紧拳头:“或许能引诱一番?”

  奇绶摇摇头:“一模一样的招数,还能有用吗?”

  要他看……怕是难了。

  隆禧沉默不语,显然他也没有几分把握。

  兄弟两人相视一眼,眉宇间都带着一缕挥之不去的阴霾。

  琪琪格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殿宇里寂静非常,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般沉重。

  乾清宫里的康熙也是左右为难。

  最后他还是与隆禧想法一般,试图引诱布尔尼,以尝试不用兵戎相见来平定这场叛乱。

  只可惜布尔尼不上当。

  等到康熙十四年三月,康熙下诏封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刚受封为和硕泰亲王的奇绶与图海为副将军前往漠南平判。

  而后又经再三讨论,还是决定封皇后所出嫡子保成为太子。

  历史兜兜转转,又回到正途上。

  第二次荣封太子的保成对此并无特别大的感觉,或许是因皇额娘在世,上辈子年幼时的宫人难见踪迹不说,就连最为熟悉的兆佳嬷嬷也早已被送出宫室。

  至于留在自己身边的宫人,皆是由皇玛嬷和皇额娘精挑细选而出,一个比一个规矩,想找个碎嘴的都困难,更不用说找出个敢在背后怂恿挑拨自己和保清关系的。

  宫里是一贯的谨慎。

  琪琪格的心思落在深陷战争中的普通百姓身上。即便土豆玉米提前出现并开始推广,即便土豆玉米的产量出乎众人预料,只是随着战争时间拉长,灾民流民也在不可避免的变多。

  琪琪格招来御医们询问情况。

  随后她与皇后、隆禧、永干以及恭悫等人一起,联手将此前用于大地震和山东疫病中的灾后防治内容整理成册,大量印刷送往前线各地官府处,尽可能的减少灾后损失。

  民生医用方面琪琪格能给出办法。

  可是上前线打仗,组织兵力上她就抓瞎了。除去好生安抚康熙,给他鼓劲打气以外,琪琪格也只能祈祷一切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去。

  康熙十四年的开端异常艰辛。

  不过到了下半年却是开始好转,先是远在黑龙江的恭亲王常宁传回信件,称边境战事暂且停歇,罗刹国有谈和之意,并愿组建使团赶赴京城。

  随后信郡王鄂扎传来捷报,已抓住布尔尼。

  紧接着前线传回消息,隔海而来的郑经与耿精忠交恶,两方居然将清廷抛之脑后,自顾自打了起来。

  最后福全还送回一个让人又是后怕又是惊喜的消息。

  十四年六月,荆州再次大汛。

  福全、安亲王岳乐以及大部的清军此时都在荆州城内驻扎。

  而吴三桂正占领上游。

  只要炸掉荆州河堤,肆虐的洪水将会直击安亲王岳乐和裕亲王福全等部,毁掉大清十之三四的军队。

  当然还有整个荆州城里的百姓。

  幸亏吴三桂良心尚未泯灭,他断然拒绝了幕僚的建议,没有选择炸掉堤坝。

  福全和安亲王岳乐事后才得到消息。

  看完这一份奏折,康熙、琪琪格和太皇太后都是冷汗涔涔而下。

  也或许是吴三桂的一念之差。

  随着乱糟糟的十四年结束,胜利的天平终于开始朝着康熙倾斜。

  首先被郑军和清军左右围攻的耿精忠扛不住,率先宣布投降,而后早已悔得肠子青的尚之信也迫不及待宣布投诚,朝廷尽数安抚,并无清查。

  一时间不少观望之人也纷纷选择投降。

  直至康熙十六年中,局势已是一片大好,三藩之乱的胜利已可以看见曙光。

  甚至康熙还有心思管理起弟弟们。

  隆禧性格温和,并不是上战场的料子,康熙将其加封为和硕纯亲王,跟随河道总督靳辅前往宿迁治河。对此他期待满满:“当年二哥从外面回来以后成熟不少,或许隆禧也能呢!”

  琪琪格对此也很满意。

  她连连点头:“能学着吃苦耐劳些,明了百姓疾苦也是好的。”

  当然最好在治河上也学习一些。

  靳辅是历史留名的治河名臣,要是隆禧能从他身上学一些能耐,想来日后的仕途也会顺畅许多。琪琪格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回头拉着隆禧念叨了许久,大体就是要将靳辅视作老师,好好学习思考才是。

  隆禧握紧了拳头。

  他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双眸里闪烁着:“儿臣知道,儿臣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的。”

  琪琪格深深看了看隆禧。

  隆禧的命运早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改变,而如今自己能做的,大体就是推这孩子一把:“嗯,皇额娘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隆禧离京以后,康熙目标一转又盯上永干。

  他提出一个想法:“儿臣有意让永干入钦天监,跟着南怀仁学习。”

  太皇太后愕然一瞬,随即皱眉。

  她提出反对:“哀家知道南怀仁是个有本事的,只是何苦要让永干入钦天监跟着他学习?让南怀仁每日去上书房,给永干做个西学师傅便罢了。”

  康熙笑了笑:“那还不够。”

  太皇太后盯着他:“这是什么意思?”

  康熙认真解释:“这回的战役中南怀仁出了不少力,其改造的红衣大炮射程和威力皆超越了前几代,在三藩战役中的功勋不小。”

  “皇帝不是已经赏赐过了?”

  “朕满意他的功勋,他的能力,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南怀仁是个传教士。”康熙面色平静,“南怀仁改造红衣大炮所用的知识,朕也仅仅是略懂而已。”

  琪琪格捻着珠串的手指微顿。

  她插了一句:“你的意思是南怀仁说了一些知识,却还藏着一些?”

  康熙笑了笑。

  琪琪格若有所思——历史上的康熙推崇西学却又警惕西学,他可以说是十七世纪对西学了解最多的中国人之一。

  只是和所有封建时代的君主一般,康熙将这些广博的知识记在自己心中,记录成册却不愿意让更多人知晓。

  而皇子们也大多如此。

  比如九阿哥胤禟,开创了用拉丁语转写满文之事,数百年之后也依然在被后人沿用,而他研究出来的理由……是为了私联官员,从未用于正道。

  而热爱西学的还有雍正帝和其余数名皇子。

  他们无一例外,只是将西学作为可有可无的闲暇娱乐,这些想法和康熙的态度无疑有着巨大的关系。

  永干却是不同。

  他是皇子,是未来的亲王,注定可以用到别处去。

  想到这里的琪琪格眼前一亮。

  她笑眯眯的附和着:“皇额娘,儿臣觉得皇帝的想法不戳。”

  “你分明是宠皇帝,皇帝说什么都说好。”

  “哪有?”琪琪格撅撅嘴,她从另一面来说服太皇太后:“皇额娘,永干因天花留下了后遗症。别说日后去军中发展,就连和隆禧一般去外面办事也极为困难。”

  “那也可以去宗人府。”

  “宗人府天天都是些什么事哦。”琪琪格险些翻个白眼。眼见太皇太后又要说话,她连忙补充一句:“要不这样,咱们问问永干自己的想法?”

  永干当然不愿意去宗人府。

  别看宗人府瞧着权势极大,实际上除去一些皇家宗室事务以外,就是……后世的居委会?日常处理的都是宗室里鸡皮蒜毛的事情。

  永干几乎不假思索就选择了另一条路。

  甚至他还加了点码:“臣愿意前往钦天监,拜南怀仁为师!”

  康熙:…………倒也不必吧?

  被永干这么一说,太皇太后瞬间不阻拦康熙的打算了。她连连摇头,苦口婆心的拉住永干:“先去钦天监看了再说,若是觉得不好,咱们也好去别处。”

第136章

  太皇太后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天地君亲师是儒家祭祀的对象, 更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取向。

  永干身为皇族,时时刻刻被文武百官所注意。若是他选择拜南怀仁为师, 必然也会受到束缚。一旦南怀仁出现问题, 永干也有极大可能被牵涉进去。

  太皇太后不喜西学,更不想让永干卷入其中。拜师还是到钦天监当差学习?太皇太后毫不犹豫就选了后者。

  永干喜笑颜开,立马谢恩。

  太皇太后松了口, 康熙也就顺理成章的将此事安排下去,表示等永干大婚以后就可以去钦天监点卯上班了。

  康熙素来是爱操心的性子。

  他难免就永干大婚的事情,乃至后头搬出宫的事情, 甚至连点卯上班如何与同僚相处的事情唠叨起来, 细致到王府里要用哪里的石头最好,种什么花最是好看,要留几间屋舍待客……等等等等

  琪琪格偷偷打了个哈欠。

  不是她说……这几年的康熙, 是不是有点越来越唠叨了?太皇太后都没他会啰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