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人家 第47章

作者:朽月十五 标签: 情有独钟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盛浔问她,海滩上的人都散去,只余下一片寂静。

  “还好,不过没有声音我就很想睡觉。”

  阿夏睁眼看月色下逐渐拉长的影子,声音也变得很轻。

  “那你睡吧,我哼首童谣给你听。”

  盛浔会哼很多调子,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就像哄小孩睡的曲调,想不到什么童谣,就哼了首十二月令。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

  明明是很欢快的,配上他低沉又温柔的嗓音,这首童谣也在迎合这无边月色。

  她趴在盛浔的背上,却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地跳动着。

  哪怕过了许多年,阿夏都记得这个晚上,环海路上燃不尽的火把,头顶悬挂的纸鸢,声声筝鸣,哼唱的曲调,以及盛浔。

  ——

  从海湾回来后,天色越来越长,夜里的蛙鸣声扰人清梦,后院里的蚯蚓爬出来钻土。之前搭的黄瓜藤上,也结出朵朵小黄花。

  此则表明立夏将至。

  作为初夏时节的第一个节气,大家自然是重视的。

  方母提前一日就开始买鸡蛋,一个个全收拾干净,夜里下锅开始煮,煮会儿捞出,挨个将蛋壳敲到有裂痕为止,等会儿煮茶叶蛋才好入味。

  全敲裂了,再往锅里加料,今年晒制好的春茶,绍酒、八角、盐、桂皮等等,小火慢煮,火熄了也不打紧,就让蛋在锅里焖着。

  第二日阿夏起来时,灶间全是茶香气,一家人早就坐在那里,方母见她下来,给她塞了个茶叶蛋。

  立夏是要吃蛋的,至于为何,老一辈的人都说吃了蛋好熬过一夏,不会苦夏。

  年年立夏及后几日就属阿夏吃的蛋最多,虽说她生在夏日,名字里又带个夏字。但她很不耐热,一到夏日有时候会起痱子,根本吃不下饭。

  以至于大家年年到了今日,都给她送蛋,什么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以至于她看见茶叶蛋都不是很想吃。

  认命地顺着裂纹剥开,蛋里都渗透进发黄的纹路,蛋白有咸味,还沾着一股淡淡的茶香,蛋黄也好,但是吃得有点发干,她还是喜欢吃鸭蛋黄。

  吃完一个,阿夏喝了口豆浆,夸赞她娘的手艺,“阿娘,这茶叶蛋你煮的越来越好了。”

  方母不吃她这一套,随即就接话道:“好吃你再多吃两个,我给你拿。”

  “那还是算了,我吃一个就饱了。”

  阿夏连声拒绝,吃完这一个她都不想吃,再来两个她都要蔫了。

  “晚点再吃,”方父打圆场,“等会儿我去把家里的称拿出来,好称人。”

  这也是立夏当日要做的事情,称人,夏称一次,立秋复称,以此来看看夏日清减得多不多。

  方家有个很大的木秤,光是秤锤就有十几斤,老沉的一个。秤钩上要是挂把凳子,人再坐到上面,靠两个人是根本抬不起来的。

  所以每年木秤的一端都会挂在前院那颗大树的枝杈上,另一端就方父和方觉看着。立夏书院也休沐一日,他正好闲着没事。

  “来,娘你坐上来先称。”

  方父把挂在秤钩上的椅子调好,底下还有个圆木垫镶在椅子上保持平衡。

  太婆笑呵呵地道:“我觉得比去年胖了些,小芹给我做的衣裳都有点紧了。”

  她边说,阿夏和方觉扶着她让太婆上去,方父则摆弄着秤砣,让它持平,这叫打秤花。还能往外,不能往里调,这表明不吉利,要是重量逢九,只能报整数。

  “我娘今年这数好,八十七,”方父笑道:“比去年立秋重了五斤。”

  “我就说胖了点。”

  太婆一副自己准没错的表情,方母牵她下来,笑着点头,“是是,重了好。”

  第二个太公上次称,他虽然今年岁数也大了,但体格还是好的,有一百二十斤。方父做儿子的就说他起码长命一百二十岁。

  等他们两个称完,方父招手让阿夏上去,“来,阿夏去称。”

  阿夏爬上去称完下来,方父看着秤花,他对方母道:“我说阿夏瘦了吧,你还不信,上年刚到百,今年瘦了六斤。”

  方觉摸摸她的头,“怎么每次吃得好,还瘦那么多呢。”

  他着实不理解,家里的伙食算是不错的,基本每隔几顿就有肉,阿夏吃得也不算少,怎么还能瘦这么多。

  “这不能啊,去年冬也没生病,”方母也纳罕,“算了改天给她补补。”

  阿夏无所谓,她不觉得瘦不好看,也不觉得胖就不好看,只要身体康健就成。

  大家全称完后,阿夏抱起年糕上去,这三花猫越养越胖,老沉的一只了。

  它年年立夏都称,早就见惯不惯了,乖乖地趴在上头。

  “哎呦,年糕又胖了点,十二斤了。”

  方父看着上头的秤花,打量一眼年糕,可比去年重了两斤,怪不得肚子上全是肉。

  年糕甩甩长尾巴跳下来,给他们来了个即使看着胖,身姿也依旧矫健。

  汤圆也配合,它才很小的一只,称了也只有一斤多点,还不到年糕的零头。

  只有小圆子不配合,它没见过这样的东西,缩在树后面不肯上去。

  还是阿夏和方觉强把它给抱上去,急得它在上头汪呜汪呜直叫。

  “怪不得你们抱不动它,这家伙都有二十五斤了。”

  方父咂舌,阿夏看它,肉确实不少。

  到后头,小圆子不知道是在上面待着舒服,还是怎么样,又死活不肯下来,扒都扒在椅凳上,让人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说:

  就很喜欢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那种状态。

  今天日六√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温州童谣研究》

  立夏习俗参考至《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感谢在2022-07-23 16:56:51~2022-07-24 18:37: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机智聪明的大佬 8瓶;抓个宝回魔仙堡 5瓶;可堪回首 3瓶;多弄几个号、无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梅子排骨

  称完重后, 方母在院子里找了只大木桶,把昨日采来的南烛叶子洗干净后。抓一把用手给搓烂,这种南烛叶就得拿手来搓, 用木棍舂都不好使。

  再捞出碎叶子,只要过滤后的汁液,将泡好的糯米倒下去,浸成乌黑的色泽。

  蒸熟的就是乌米饭, 不光谷雨要吃,立夏也不能少。镇里百姓深信, 吃乌饭后这个夏日都不招乌蚊子咬。不过管不管用就另说, 毕竟阿夏年年吃乌饭,可也没少招蚊子。

  方母也不要她帮忙, 等会儿手都染成黑色, 好几日洗不干净。

  她只能坐在院子里, 汤圆很小一只蜷缩起来趴在桌子上晒日头, 阿夏拿把很密的梳子给它梳毛, 将梳下来的白毛放到一旁。方父则和太公把猕猴桃架再改一改,修剪缠绕上去的藤蔓。

  方觉就握着几个木头小球往远处扔, 小圆子就屁颠屁颠地咧着笑,甩尾巴去叼起来, 木头上都是口水。

  太婆给年糕把长指甲剪短些, 免得老是拿爪子去吓唬另外两只。

  大家各忙各的事, 时不时搭几句话, 被屋外传来的敲门声打断。阿夏起身去开门, 开了门一看是巷子里的几个小孩, 经常帮阿夏家里抢收晒在外头的东西。

  阿夏看他们拿着碗, 假作不知道他们的意图一般, 故意问道:“小谷,怎么今日你领着他们来化缘了是吗?”

  小谷个子不高,嘴巴讨巧,他接了阿夏的话茬耍宝,“可不是带着他们都到阿夏姐家来化缘了,我们今日想来讨点生米生菜。阿夏姐,你不会不给吧——”

  他这怪腔一出,后面的跟班就也跟着学,阿夏抬手,“别给我来这套,碗给我,我得先进去看看家里有什么菜。”

  她拿了个粗瓷碗进去就喊:“阿娘,家里还有什么菜啊,小谷几个来讨烧夏饭要用的菜蔬了。”

  方母闻言抖抖手上的水,站起来往灶房走还道:“今早忘了这一茬了,我去看看拿些什么给他们烧。”

  走到屋里拿了几个鸡蛋,一碗米,苋菜,蒜苗等,每样给的都不多。还用油纸包了些樱桃和杏子,让阿夏拿出去给几个小孩。

  阿夏把这些菜交到小谷手上,还嘱咐了一句,“去后山烧火的时候,可注意着点,走了要把火给踩灭了。”

  “我们都晓得的,阿夏姐,我们等会还要去别家要呢,先走了。”

  阿夏就看见一群小孩跟她告辞后,又去敲了别的邻舍大门。

  一时忍不住怀念起以前来,陇水镇每年的立夏有个特别的习俗,叫做烧夏饭,不过阿夏更喜欢另一个别称,叫抖夏夏米。

  这烧夏饭,不是大人在家自己煮饭,而是小孩成群结伴,到山地边点燃炊烟烧饭。平日要是这般做,指不定得挨一顿训,但今日却随他们怎么闹。

  说来也颇有意思,当日小孩所有要用到的菜蔬都不能从自家拿,而是上门问旁人讨要。或是直接到别人的菜地去摘,只要不霍霍菜蔬,大人都是喜闻乐见的。

  阿夏十二岁以前,每到立夏就会跟晓椿他们一帮人,上门去讨要,邻舍看着小孩也欢喜,每次都得塞给他们不少做好的吃食。

  那时正逢三鲜刚出来,所以阿夏都是吃了一肚子樱桃,豌豆糕,杏子等。再拎着一篮子的菜蔬,一群人到后山找个平整的地方,刨个坑挖洞,找些石块搭个灶。烧的脸乌漆嘛黑的,饭还半生不熟,难以下咽,但大家都玩的很高兴,能在那里烧到半下午再回家。

  她靠在门上看着几个小孩东一家敲门,西一家拿东西,觉得有趣。等回过神要关门时,就见远处盛浔左右手各提着个篮子过来。

  阿夏自从上次海湾回来之后,和他又恢复了以往的热络。还没等他走进就问道:“你这不会是提着东西要上我家来吧。”

  “这都被你猜中了,”盛浔接过她的话,快步走过来,两个篮子上都用一块白纱布给盖起来。

  她把大门拉开,好让盛浔进来,还低头看了眼,好奇道:“篮子里装的是什么?”

  “我家后院今年的樱桃结果了,我娘让我送一点过来,还有别人送的青梅,后山摘的杏子。”

  盛浔边跨进门槛边侧过头回阿夏的话。

  他一进院子,大家都看过来,方母正拿水壶把院子里种的花浇点水,一见他过来,把水壶放边上,人迎上来。

  “阿浔,你拿东西是干吗,”方母有些亲热地埋怨,“你来姨家还要送什么,直接过来就是了。”

  盛浔面上带笑地道:“方姨,这不是立夏要尝三鲜,刚好家里的樱桃熟了,太多也吃不完,我娘就摘下来左右邻舍分点。”

  “你娘这个人也是多礼,”方母嘴上是这么说,不过话里带笑地接过这两篮子,放到石桌上。

  拉住盛浔又道:“阿浔,你等会儿可别走,今日留在姨家里吃饭,晚点我让你叔去叫你爹娘过来一起。年年吃你们家送来的,又不吃回去,下次姨可不好意思收。”

  方父踩在高架上剪藤,闻言也搭腔道:“阿浔,今日留在这里吃,你们家也就三口人,我多做一些,也就是添几双筷子的事情。”

  盛浔略微想了会儿就答应下来,方母这才松开自己的手,将那两只篮子拿到屋里去,各挑了一把洗净后放到白瓷盘里拿出来。

  樱桃红中泛黄,青梅皮绿个头很大,阿夏一看它就觉得酸得要掉牙,杏子软皮黄,都是立夏时节树枝头冒出的佳味。

  陇水镇一直都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可不只是三样东西。还得分为水三鲜和地三鲜,要是分的更细致一些,那要加上树三鲜。